请问:村干部由谁领导,又是谁主管其业务? 农村的村干部,虽然不是像政府机关那样的正规编制,但也是两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个是村党支部委员会;另一个是村民委员会,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党政两套班子。 党支部委员会一般由三到五人组成;村民委员会也是根据农村总人口多少,一般也是三到五人组成。为了节省日常开资,在农村实行两套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村党支部委员会是由全体党员选举产生,这个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以后,再由全体委员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而村民委员会是由全村有选举权的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主任和委员同时一次性选举。书记和主任的选举方法完全不同。 两个班子,接受的领导是不同的,村党支部要按照党章的规定,直接接受上级党委的领导,这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是一种村民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是一种指导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但村民委员会要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要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同时在业务上要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有一条明文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岀,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应当就是村党支部。 由于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有选举权的选民选举的,一些农民就认为村主任应当是一把手,书记应该听从村主任管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在农村多少年来的实际工作中,也都是书记说了算,也就是这些年农村实行直接选举以后,有些农民模糊了认识,才岀现了这种看法。 我是一名乡镇民政办主任,直接负责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对村支部换届也非常熟悉,我来向大家科普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村干部由谁领导?又是谁主管其业务? 要弄清这些,就需要了解一下村干部的组成和职责等方面的常识,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村干部的组成 确切地说,村干部由村支部、村委会、村民监督委员会这三部分组成。通常我们说的村支书、村主任、监委会主任就是这三部分的头。 村支部、村委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产生 村支部、村委会、村民监督委员会都是由三年一届(从这一届开始为五年)的换届选举产生。但是,产生的渠道不同。 村支部是党在基层的组织,由县组织部领导,也可以认为在乡镇党委领导。村委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由县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股)领导。 村支部、村委会、村民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的领导小组、选举办法、候选人的资格审查等等都分别由乡镇党委政府上报县组织部和县民政局。 具体的选举过程因为太复杂这里我就不再详述。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阅读我其它的回答。 村干部由谁领导 党的领导这个不用讨论。具体到村干部,村三委成员都必须在村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当然了,村三委的职责不同。用大白话就是,村委会干事,村支部监督领导村委会依法干事。 村干部由谁领导,又是谁主管其业务,如何开展工作? 以上都是制度和政策,可能很多农民朋友还是不大明白。 村干部的实际工作并不完全像制度政策规定的那样清。三委成员总共也就那么几个人,一般为十人左右。如果支部只管党建只管领导,村委会专门干活,村委会累死也干不过来。还要就是村支部、村委会、村民监督委员会并不是独立设置,按照规定必须要不低于30%交叉任职。比如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必须是村支部成员,再比如现在基本都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支书主任就是同一个人。 通常来说,总共十个村干部的村,先选举产生村支部7人,支书一人,副支书两人、委员四人,然后选举产生村委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村委会主任一名(支书一肩挑),副主任两人(至少一人是支部成员),委员两人,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一名(必须是支部成员),委员两人(不在村干部编制)。 由此可见,在工作分工方面并不是分得很清。在村级层面,三委成员都是由村支书根据需要和个人特点统一安排工作。即使分工明确,职责上墙,但农村工作经常就不能分那么清。比如养老保险开始了,所有村干部都要上手,比如预报有大暴雨,所有村干部也必须一起分片排查撤离群众,比如至少有两人专门负责百姓窗口和信息资料上报等,这些才是村干部的常态。 总之,村干部统一在村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至于各自的业务分工并不像部门那样可以分得很清各负其责,而是统分结合。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一一回复。 村干部由村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的成员组成。这两个委员会的成员都可以称为村干部,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为两委主干,支部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及成员由上级党委,也就是乡镇党委领导,乡镇政府指导其工作。村民委员会其实是受村党支部领导及管理的,也就是说党支部成员由乡镇党委领导,上级服从下级,全党服从中央,支村两委成员受乡镇政府指导工作,支部书记及村委主人是两委主干,乡镇党委起完全领导作用,支村两委的工作都有乡镇党委和政府各个办公室(也就是过去说的七站八所)安排其业务和工作,有个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村委会成员选举是由民政部门来颁发当选证的,所以村民委员会也是自治组织,有一定的自治权。好多人有个误区,认为村委主人是经过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的,认为村委主人跟支部书记是一个层次,是平起平坐的,如果这样认为就错了,村委是受同级党支部领导的。大家明白了吗? 村干部由谁领导,又是谁主管其业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甚至有的干部还不清楚。本人曾在农村基层呆过,虽未担任村主要干部,但是乡干部都称我为村书记、村主任助理,其实,这不是个职务,仅是一个跑腿的而已。从我整天接触村支书、村主任的工作来看,村里都是根据上级镇党委和镇政府的安排展开工作的。村支委和村委会名义上是两个组织,实际上就是村一级管理机构,除了村支书和村主任的职务产生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村民委员会具体工作中的目标和任务都是相同的。村支委里就有村主任、经管员等村委干部在其中,(除极个别村干部不是党员不在村支委之内),这样大家可能明白了一个问题,村委会成员就等同村支部成员,那么,村支部与村委会是不是一个组织。至于村支书其他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入党,党员考评,党务工作,而村主任则是负责村里农业耕种副业生产等管理的工作。经管员主要负责帐务经济有关的工作。虽然村民委员会工作各有分工,然而村里遇到主要工作要做的时侯,还是所有人都要参与其中统一行动集体办理的。在村支两委的职务上排列当然村支书在前,村主任在后。不过也有例外的,有的村支书能力弱,虽然身居其一,但是往往大事小事都有村主任说了算的。具体村委会工作谁领导谁,主要还得看一、二把手的配备了。 村干部除派驻的第一书记外,村民主任村支部书记等干部都是非在编的不吃皇粮的干部,统一由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目前主任和书记有拿固定补贴。具体业务亦由乡镇的业务部门指导。 由所在乡镇党委领导,由乡镇政府主管其业务!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你所说的村干部是由两部分人组成,习惯上称为"两委成员"第一部分是"支委"即以支部书记为代表的村党支部委员,另一部分是"村委"即以村民委员会主任为代表的村管委会成员。由于它们的产生程序不同,所以它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工作和业务内容。 从村党支部这块来讲,就是乡镇党委所属的一个支部,也是村里的领导核心。是负责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它的成员可以由党委直接任命指派,也可以由党员选举产生报党委批准,可以是等额选举也可以是差额选举。一般任期2到3年,届满可以连选连任。 而村民委员会是一个村民自治组织,它是由村民大会或者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届满也可以连选连任。主要任务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乡镇政府的指导和要求,具体负责本村经济发展与村民管理工作。 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简称为"村两委",有条件的地方都实行党政一肩挑,由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村两委成员多数交叉任职,除了上级委派的第一书记以外,他们的身份多数属于本村党员和村民,一般不是国家正式干部或职工,因此没有工资,只享受岗位补贴,现在有的地方在任期间还负责给交社保,主要领导有向公务员过渡的趋势。 总之,题主问村干部归谁领导?由谁主管其业务?可以负责的告诉你,村干部是村党支部成员和村委会成员的简称。从党支部的角度说,必须服从所属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而从村委会的角度讲,必须在村党支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但多数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党政一肩挑,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所以总的来说,他们是归乡镇党委统一领导,由乡政府主管其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村干部现在绝大多数还不属于党政干部序列,因此他们只有岗位补贴,现在有的地方开始给交社保,还有试行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有将主要领导向公务员过渡的趋势。 关注燎原杂谈,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村干部最直接的由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书兼村主任领导,由当地乡镇党委政府主管业务,驻村后盾单位不插手。 首先,来界定一下村干部的范畴。通常的村干部,是指村两委干部,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等。广义的村干部,还包括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小组成员、其他网格员、联防队员等等,那人员就比较多了。一般村党支部成员由3~7人组成,村委会成员也是由3~7人组成,但实际上两者是不独立的,现在一般都是交叉任职,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我曾经在一个村驻村近三年,那个村党支部委员共5人,村委会委员也是5人,村两委一共7人,也就是说至少有三人是交叉任职的,这里面一般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另有其他两个党支部委员兼任村委委员,一般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会副主任单设。 其次,来看看村干部的工作由谁来领导。在村两委内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显然是领导,分别负责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各项工作,村委会应当在村党支部指导下工作。如果村党支部书记不兼任村委会主任,可能就会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村委会主任是法人,包括财务等其他具体事务,都要由村委会来办,似乎村委会的权力更大,但实际上,村委会还是应该受村党支部的指导。现在村党组织书记在合法的情况下,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加上还有其他委员兼任,完美解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矛盾,使村两委更具凝聚力。而在村党支部上面,由乡镇党委来领导,而在村委会上面,由乡镇政府来指导工作。虽然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但最终还是由乡镇党委、政府来领导。 最后,谁来主管村两委的业务?村党支部的职能是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带领广大基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奔小康。村委会是村民民主选举的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协助乡镇政府工作,带领广大村民致富。从两者职能也可以看出,村党支部的业务肯定是由乡镇党委来主管,而村委会的业务是由乡镇政府来主管。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虽然都不是行政机关,但实际行使的职能与行政机关相差不大,所以在管理上也是大同小异。我们这边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都是专职的,和正常的行政机关上下班要求一样。虽然不像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那样有编制,但选上之后,在任期内同样享受工资待遇,按照规定缴纳五险一金。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每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会副主任,工资也有近5000元,其他委员工资待遇在4000元以上,而且有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年终也有绩效考核奖。 综上所述,在村里,村干部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领导,但由于一肩挑的原因,大多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同一人,如果不是,则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首。而村党支部是由乡镇党委领导,村委会由乡镇政府指导,业务也是由乡镇党委和政府来主管。村干部虽然不是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但其职能相差不大,也基本上能够享受基层干部的待遇。 村干部由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其村干部的业务工作,因过于繁杂,由政府机构的各职能部门,又叫二级机构分别指导开展工作。 村干部是最低层的一个组织,人民俗称的村干卸由两个基层组织构成,一个是农村党支部,一个是村民自制组织村民委员会。两个组织通村为"村支″两委,邵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约领导班子,被称为村干部。 村级领导班子有些什么干部,它的前世今生编制是怎么的 村干部是支委干部和村委两委人员组成,一般说来,能称为干部的,在今天,是指拿工资的全脱产人,其余人员只是挂个名字不拿工资多,但这一块,不称为村干部。 一村干部的前世与今生的转变 村干部在2000年以前(有的地方要早些),都不是晚产制,拿补贴工资,改革开放前,集体补贴劳动日。改革开放因田土山林下放到户,各自单干,不统一分配,村干部的报酬在群众上缴国家公余粮所得款中扣来解决,当时叫"三提五统″。 说直一点,当吋村干部的报酬,包括民师工资,民兵训练,五保老人的费用都由村民承担,比如教育附加费,民兵训练费就在三提五统之列,由各乡镇统筹分配使用。 直到农业税取消,农民干多少得多少,这时才由国家承担村千部的待遇,具体为地方(县级)财政统筹负责,于是才全脱产工作。 全脱产后,村干部从某种角度来说有一种质的飞跃,即从以前的半干部半农民村了能拿工资养活自己的专职工作人员,人民眼中是实实在在的干部了。 二村领导班子有些什么干部 在常规的情况下,村领导只有村支部和村村委的专职脱产拿财政工资和买有社保的这些人才能被人民称为村干部。 但村委会中,还有一个拿补贴工资的组织,叫监委会。监委会是近年才设置的一个新的组织,是因为村级经济的长展状大而设置的一个监督村委会使用各类资金款项的组织,目的是防止村干部乱用各项资金和手中的权利。 一)村党支部干部 根据党章规定,有党员三人以上,五十人以下的基层各种部门,应设立党支部(五十人以上设党委),党支部委员会由三至七人组成。 于是一般村的党支部由三人组成,大的村五至七人。一般村设支书一名,副支书一名,委员一名。大的可设副职多名委员多名,但整体最多为七名。 一般村只有支部书记和副书书拿工资,为专职村干部,其余委员给予适当补助。 二)村委会干部的情况 村委会是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来配备干部,一般村委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一名。人口多的行政村,村委可由五人组成。 村委会拿国家财政工资的只有两人(大村除外)即主任和副主任。委员拿补助。 为了能更好开展工作,防村支两委搞两极分化,现在村支部书记一肩挑,即支书同时任村主任,于是村委会增一个委员,设两个副职,笫一副主任行使村常务工作,实际是主任工作。 村干部都做些什么工作 村干部中,不管是党支部干部还是村委会干部,各自有各自的工作职责,但又不就分开,大家都围绕群众工作干,干完为止。这里不去论述条文职责,只讲他们要做些什么。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块工作 一是对国家政策的宣传 村干部与农民打交道,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宣传者,起着连接国家与农民的重要作用,村干部不仅要第一时间了解国家政策,还要详细为咱们农民解读、推广国家政策,让咱们农民都能及时知晓国家政策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让广大农民知道党和政府的意图,农村的发展,村民该干什么如何干等。 二是带领群众落实各项工作 村干部是农村群众的带头人,领头雁,要重视村委会的工作效率,带领群众觉成农村的产业项目的实施,民生建设,医疗文教等工作任务。组织号召大家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做好五保,低保,留上老人妇女儿童的关爱工作等等。这些工作看是鸡毛蒜皮,实是农村群众的大事。 三是做好维护乡村安全稳定工作 开展四防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了解村民村,调解民事纠纷,化解各类矛盾,防灾害事故,防纠纷恶化转刑事案件等。 同时还要做好反恐反邪,信访维稳等。 对村里的资金使用,民生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监督和公示等。 总之,他们要包干一切工作,方方面面没一样可以简略。 村干部的业务谁指导 村干部是基屋干部,他们的业务工作,均由乡镇各职能部门指导开展。 乡镇对农林牧副渔和文教卫生等这些方面,都有专职人员和二级机构部门,有分管领导。 如农业服务中心,土管所,村建中心,等等,对村里的工作实施进行对口指导,并监督实施。分管的乡镇领导做总把关人。 总的说来,农村村干部是由当地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职能工作受上级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完成。 今天村干工资大多三千左右,工作杂、多、累,层层压实,说句心里话,村干部太苦。 村干部由街道办事处直接领导(乡镇级),具体分工,我在的是个200户,700多口人的小村,现在提倡交叉任职,小村原则上,支部三人,村委三人,共计6人,由于号召兼职,妇女主任兼支部委员,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一个支部委员,一个村会计,成了4个人了,每天工作任务那么繁忙,根本忙不过来,优点是节约开支,缺点就是人手少,一人身兼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