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试卷,满分是100分,能考95分的孩子,也有考一百分的实力,为什么考了95分呢?原因可能做题马虎了、计算或书写错了,也可能考试时一时脑子没转开弯,一时没有想起来,而考试过后这些题目都能够做对。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认为是不需要补课的。而是应该引导、教育、锻炼孩子的好习惯,平时做题要仔细、认真,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再者,要调整孩子对于考试的态度,考试时不要紧张,更不要有压力。说到压力,家长、老师对这样的孩子,要注意给孩子减压,不是一味地加压。 再说说补课。孩子补课要有好的效果,必须是孩子认识到自己某个学科、某个方面的不足,自己又想要学会,想要提高,然后提出要补课,这样孩子就会有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渴望,那么学起来就会刻苦用心,才会有真正的好效果。相反地,孩子虽然差,但是自己却不想补课,而是在家长的意愿下、威逼利诱下去补课,那就失去了补课的意义,孩子什么东西也学不进去——压根就不想学,越是逼着学,孩子好像就拗着不学。结果钱也花了,时间也过去了,家长也费劲了心血,孩子的补课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于严格,期望不要过于高,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有个自我认识,养成自觉的习惯就可以了。在学习上,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剩下的交给孩子做主,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我女儿三年级,我们一直上着培优,孩子很紧张,因为还有舞蹈,声乐,钢琴,还每周要游泳,孩子几乎都是一百分。我不知道别的家长怎么想?我是这样想的,小学成绩只要智商中等考95以上问题都不大?但是小学拼的是小升初,真正拉开分数距离的是小升初考试,极少孩子进入重点初中,重点班,而小升初考的知识大家都知道有难度,而且会超纲,会考到初一或初二(英语)的知识点,如果到五六年级再去准备还是有点晚,(各人觉得)比如四大名著还是提早熟知,数学奥数不求杯赛奖,最起码试卷附加题要会,英语最少ket要过,为初中做好充足准备。没有白下的功夫,小学多学点就是因为时间宽裕,初中课程多了,才不会手忙脚乱。 这个问题要分开看!"分数"参考意义不大 首先孩子的分数基本上参考意义不大,当然我是说高分的参考意义不大,低分的参考意义就比较大了!这是因为现阶段很多地方的考试就跟糊弄孩子玩似的,孩子一考就是高分,然后皆大欢喜!但是问题全部被掩盖住了 ! 我孩子今年五年级,之前的各科考试几乎所有孩子的成绩都非常好,就算到了四年级的时候,班上的语文平均分都将近90分!但是从今年开始,出题明显风格大变,基础知识、死记硬背的知识直接压缩到20分左右,剩下的全是阅读和写作。你猜怎么着?平均分一下就掉到了70分以下了!我后来了解了一下,发现这个趋势在全国很多的地方都出现了! 孩子们还是原来的孩子们,老师也是原来的老师,是老师水平不行还是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不行呢? 所以,"分数"很多时候我们要理智的来看!不是说考高分就没问题了,但是考低分是一定有问题的! 补不补课取决于你的目标 我看有人说"小学阶段不用补",言外之意是初中再补? 我觉得不能这么看问题! 在我看来,小学阶段也是孩子整个求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它的重要性是最高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阶段往往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就会养成了,等到了中学阶段的确会有一些孩子突然想学了、愿意学了,但是你敢赌这个事儿吗? 换句话说,你希望自己孩子从小学开始习惯好,基础扎实呢还是想赌一下等到孩子初中之后"一鸣惊人"?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切入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未来的初中、高中一起跟现在的小学教育相结合,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现在给孩子进行的一些教育内容、投入,它们未来是会给孩子带来一些积极帮助和影响的! 而这些事儿不是说一定要上辅导班才行、才能够做的到!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说题主你孩子95分这个事儿吧。 若果你的孩子靠95是不费吹灰之力,平常也没怎么学就能考到了,说明你家孩子潜力很大,如果能够更好的去安排时间、安排内容那么成绩肯定还是会更好的!但是,如果你家孩子的这个成绩是拼死拼活是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换来的,那么我想说,恐怕你得调整一下学习时间和效率了。 而这一些,基本上是任何一个辅导班都不可能给你们提供的!必须是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不断地尝试、调整才能够做得到的。 补课不是万能的,先跟孩子的老师们聊聊吧 我今天还跟朋友们说过一件事儿:我几乎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孩子数学课内成绩不好的家长问我"我孩子数学学不好,是不是应该给他报个奥数班学学?" 你看吧,孩子的问题已经引起家长的重视了,这是好事儿,但是家长竟然认为成绩不好可以去学学奥数提高一下成绩…… 实际上这些家长真正应该做的是向课内看齐!更应该去跟孩子的老师好好交流一下,先把最基本、最基础的问题解决掉!而不是缘木求鱼去找补习班解决问题! 还有谁会比你孩子的老师更了解你孩子的学习问题? 所以我建议,先跟孩子的老师们好好聊聊吧,也许你会发现,你孩子远比你想的潜力更大! 我们孩子成绩也就这样吧,有时候各科有满分时候,语文最底93,英语最底96,数学最底96。我没给孩子补课,但英语一直上着新概念,主要考虑课外有外教,学校比较应试,在外面多加强口语和听力。奥数沒上,不打算考私力。孩子平常有阅读时间,运动时间。我觉得什么事都会有得有失,过分追求满分,就得把孩子童年时光,用于补课上了,我不怀疑补课能加分,时间精力用在哪,哪就会有成绩,但小学还是给孩子留点余地,不要太过度开发。以后学习的路还长着呢!(已经五年级了) 三年级考95分,不算差了。主要看一下孩子的错误是哪一类,针对性地自己辅导一下孩子即可。重点还是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学会反馈,知道和大人讨论问题。 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是成绩,而我最关注的确实孩子的学习方式正不正确。你会不会跟老师交流问题,会不会跟家长交流问题。如果孩子能够跟别人充分的沟通交流,那么这个学习成绩就没有问题。 学习包含了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输入的时候不一定全都能有效吸收,甚至有时候是输入的过程出现了偏差。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有主动修正的意愿,而这个修正的过程,就需要孩子有主动拿问题来交流的意愿和习惯。 可以说,我们平时都有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习的时候也是如此。问题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问题憋在心里无法解决,最后这个模糊的知识干扰了后续的学习。 所以我经常说,小时候的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如果对学习是敞开的,那么学习就会越来越顺畅,如果ta对学习的态度是封闭的,那么未来的学习就会碰到困难。 再好的教育者都不能保证一次就能让学生学会,学生必须要学会辨别自己的疑问在哪里,主动去寻求帮助,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每天留半小时和孩子谈谈学习上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如何去寻找答案,可以借助什么方式。只有孩子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习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 小学都是100分的总分,成绩在95分左右,应该说也是中等成绩,毕竟小学考100的也大有人在,针对这个情况,我觉得不需要补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第一,弄清孩子成绩不太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朋友带的一个班,小学4年级,每次数学考试,100分的一般在5-8个,而95以上的,基本在20多个,而语文,一般98以上的有5个左右,90分以上的,也有30个左右。这么看,小学三年级95分左右的成绩确实不太好。但家长不能为此就盲目补课,而是要帮助孩子分析试卷,结合试卷,再看看孩子平时作业情况,是不是某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导致的? 因为小学阶段的知识没有特别难的,所以,就看知识点是否掌握,包括基本的计算能力是否过关,如果只是计算错误,那就多加强计算练习。所以,这些东西不是补课能解决的,需要孩子自己用心。有一点特别提醒家长朋友,看到考卷上一些看似简单却错的题,千万不能简单用"粗心"两个字来概括,说下次细心就好了。其实,粗心就是掌握不牢,粗心就是基本功不扎实。 第二,补课不是盲从 。有些家庭,是看到别的小朋友在补课,一打听就慌了,竟然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我家孩子成绩不好,都怪我没有给他报课外辅导班!其实,补课这事,真的不能盲从。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孩子觉得课后还要去学一遍,他干嘛那么用功呢?反过来,有些孩子在辅导班提前学了,真正回到自己学校上课时,他们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了,也不专心听老师讲课,以至于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听课的坏习惯。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果这点基础知识都全靠题海战术,全靠辅导,那么进入初中高中了,怎么办? 第三,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那是不是意味着小学阶段就不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了呢?这也不见得,比如现在很多学校在小升初时都看重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会出一套单独的试卷来测试,实际就是奥数题啦。那么,这类拓展提升的,反倒是可以学一学,一方面锻炼孩子思维,另一方面确实为小升初做准备。此外,根据孩子性格,可以选择小主持人、舞蹈等艺术类的课外班上一上,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与其他小朋友的沟通合作能力,这一点对将来更有用。 三年级的孩子,能考95分左右,在题主看来只是"一般以上"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假如不是这孩子所在的学校非常牛,就是这孩子的科任老师相当棒,否则每个科目都能考95分,这在普通班级当中绝对是成绩最为顶尖的学霸。虽然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一些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考上"双百"——语文和数学都是满分,但是到了三年级,数学有可能保持100分的成绩,但语文想考95分左右,确实需要一些"真功夫":课本的基础知识必须相当扎实,作文的表达能力必须言从字顺,课外阅读量至少要达到新课标规定的标准……总而言之,三年级的学生语文每一次都能考到95分左右或者95分以上,应该算是班级中学习方面的佼佼者。 每次每个科目都能考95分(包括竞赛卷、奥数卷),而且成绩没有任何"水分"(没有出现抄袭同桌或者前后桌现象)的三年级学生,我觉得与其让孩子跟随某一个老师或者某一个课外辅导机构去补课,还不如家长自己花点时间为孩子补习惯,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补习惯的"性价比"要比补课要高太多了:孩子能否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把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安排好,比如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预习,什么时候复习,什么时候看课外书,什么时候背英语单词等等,这些方面孩子如果能够养成一种发自肺腑的习惯的话,那么学习成绩就算不会进步多少,但保住95分的成绩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如果家长对孩子95分的成绩还是不太满意,想要让孩子在奥数、书法、习作等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我觉得家长想要再为孩子在补课方面进行"投资"的话,应该也是可以的,毕竟补课这种东西,就算不会进步,也不至于把孩子补傻了吧? 不过在我个人看来,补课费的"好钢"最好用在孩子某个薄弱学科的"刀刃"上,如果所有的科目都让孩子补的话,一方面会加重孩子的课业负担,补课效果不一定会多么显著;另一方面,如果是寒门家庭的话,巨额的补课费不一定是每个家庭都承受得起的。在小学阶段,我认为给孩子补课的"老师"最好是家长,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方面存在的短板之后对孩子进行"对症下药",其效果不一定会比补课老师差多少。 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考了95分不去补课,可能会跟不上其他参与补课同学的进度。我觉得这种担忧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好成绩并不一定是补课补出来的,孩子基础扎实、习惯良好,想要跟上小学老师的讲课节奏,完全没有问题,你的孩子积极向上,没有哪一个老师有本事放弃你的孩子,也没有哪一个老师舍得放弃你的孩子。 个人感觉孩子只要小学学习在90分以上功课不落下,是没有必要补课的。我们孩子现在上小学六年级,我们从来没补过课。我们在班里的学习成绩都在前几名。我们没有耽误玩也没耽误吃,也没耽误学。我从孩子上学的那天就告诉他充份利用好在学校的时间,这样放学就有更多时间自己玩,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该吃的时候好好吃。我们每个周末都出去玩儿,打球,运动,泡温泉,游泳。他的同班同学,周末都在忙着各种补习!周末比他们上学的时候还忙。我们孩子班里除了三四个没补习,大部分同学是什么都在补。我有时候真是不明白补什么呢?孩子越大,学习时间越紧张,玩儿的时候就越少。小的时候尽量让他多玩儿,等他上中学以后大了他自己就不玩儿了,也就是愿意补习了。 有些孩子考60分家长觉得没必要补,有些孩子考99分家长觉得应该补,作为一个10年资深补课老师来看,补不补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我拿考99分的孩子家长来举例,家长希望孩子能考上更好的初中,思维和知识能得到更深的拓展,家长显然把孩子放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更多的家长是想让孩子把学校教的知识学好就行了,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真实需求,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来看,95分没有什么补的必要了,拿出更多时间去拓展兴趣爱好也未尝不可 离开环境谈成绩,其实都是在耍流氓。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2010年的时候,在我们这比较偏远的一个农村学校支教,他们的数学成绩真的是让你想都想不出来,六年级了,一半以上的孩子不会被九九乘法口诀表这样的成绩肯定是不好的,第1次考试进行摸底,只有两个同学及格。 所以说,我们应当把成绩拿到具体的环境来分析,虽然成绩差,有可能在所有的环境中并不是最好的,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短时间的成绩判断,但其实把一个相对优秀的孩子放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他照样是优秀的,这就是环境塑造人吧。 经过一年的支教,这个班的孩子在最终毕业的时候,基本上都能考到几个而最优秀的孩子却已经考到满分。 因此环境才是最重要的,离开了环境,单独谈成绩是没有必要性,一个孩子能够考到95分,是不是足够优秀,只能从环境中来看,不过客观上讲,三年级的孩子,无论是语数英哪一个学科,只要考到95分以上,的确可以认为是还不错。 学习其实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分数只是一个外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