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是进口的,武术是国货,跆拳道馆比比皆是,武术馆难寻,跆拳道教的方法有规矩,武术教练文化素养不高,教的方法比较粗野,我们这有一个文武学校,那里的教头很凶,孩子很害怕,要发扬中国武术,应该有一套规范的管理方式和教育体系,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走出国门。 大部分家长是让孩子强身健体,并没想让孩子去实战,所以跆拳道没有太大强度,正好合适;少部分家长想让孩子练武术,武馆也少,家长肯定选离家近的,不会折腾跑很远。 简单 学习流程不一样 实践证明是花架子。体操是用来强身健体的,武术是用来抗敌的。中国武术要定位清楚,学习各国武术的精华,研究适合中国人体的科学搏击方法,才能发扬光大。 简单,安全,见效,商业,政治,环境········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任何事物都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与吸收,中国武术的步伐明显比较慢,这里有政治的关系,也有文化,环境的关系。 中国武术在很长一段时并不是体育的重点,奥运会才是中国体育的终极目标,几乎所有体育都围绕着奥运会项目而成立制度与运行机制。武术划分为竞技武术套路,竞技武术散打,民间武术三大领域,前两者有国家体育总局直接领导管理,从赛事、科研、队伍组织都是有保障的财政支持。而竞技武术的方向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个人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显然它不完全适合普通老百姓。而民间武术没有组织,没有赛事,没有科研,没有商业运作,逐渐在市场上不占优势。 跆拳道,韩国政府把它当作重要的文化输出形式这一,是作为普及版的教育理念,推向社会,简单,安全,见效,现代教育学的理念,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的重要理念,把礼仪拔高到超越格斗本身,锻炼身体,学习礼仪,稍微感悟下实战,是它的本质。把格斗的动作简化,只保留一个直拳,用腿法进攻,在训练中多体能,游戏环节,减少实战,这符合当下的家庭育儿需求,现在大多是四二一的家庭,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格斗并不是社会需要的必须技能,甚至是让人担心出事故的技能,自然能稍稍感悟下格斗,会跑就行。商业化,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理念促使跆拳道更易被家长接受,层层的段位考级,安全,舒服,享受的道馆环境,充分的商业设计。我就认识一个跆道馆有一个专业的营销人员,从招生到家长等待接送孩子都安商场需求设计。 训练的理论,竞技武术是用现代体育理论,当传统武术的理论与现代体育理论接轨并不多,有许多传统武术依然传统理论用的多,要知道,现代学校体育学用的是现代体育理论,例如身体素质的划分,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教育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从小学,中学,大学都是这类理论,而有些,少数的传统武术这些理论还没有被吸收,依然使用,气,阴阳,五行,经络之气的理论,会有些脱轨。 但也要看到中国武术也在进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武术已经被例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竞技武术也进行了段位考试。跆拳道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不如前几年红火了。 非常简单,同龄孩子练相同时间,学中国武术的根本打不过跆拳道,在武术班学了一年,会压腿踢脚还有一套长拳,连跆拳道的小女孩都打不过[捂脸] 一群"喷子"都贬低中国武术!使家长不明旧历,他们不知道,跆拳道、空手道都源于中国武术,只有中国武术才是博大精深! 学习跆拳道简单,不用动脑子,如同西医。中国武术与中医的学习,需要很高的智力与悟性,非常人可为。所以笨一点的土牛木马,熙熙攘攘,比比皆是,就自觉的选择了跆拳道或西医,留守传统的才是凤毛麟角。错觉就这样产生了 可能武术基本功要求严格,一个马步来说,一站就是半个或一个多小时,一招一式都是要刻苦训练的,是要吃苦受累的,这样小孩才能学好武术;可能跆拳道要求不太高,训练小孩全身手和脚的灵活性。这也是小孩和大人愿意的结果吧。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