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中才能出一个985大学的学生?
你这么想吧!985顾名思义,大概98.5%的人考不上的学校。懂了没?
以山东为例
2020年高考人数约为54万
约50%-60%初中生可以通过中考考上普高,则初中生规模约为100万
54万高中生,过本科线约为27万,实际录取本科约为22万
100万人经过中考、高考两次筛选,22%同学可以考上本科
考上山东大学,录取分数线631,排名约为1万名
如果按这初中50名同学一个班来算
25个同学可以考上高中(普高)
11个同学可以才下本科
每两个班约有一个同学可以考上985大学
然后农村和城市教育水平有差距
农村估计4个班的同学可以考上一个985
城市每个班可以考上一个985
具体可以参看下图:
然后学生的成绩是动态发展的
但大部分学生成绩是比较稳定,即小学成绩好,中学成绩也好,高中成绩也好
只有小部分小学 初中成绩一,高中可以逆袭
又有一部分小学和初中成绩好的同学,因为各种诱惑,高中成绩下落了
这张图很清楚的看出来问题,可以直观的对照一下
如果想考上更好的大学,还要打败多少人,还需要努力多少!
关注@廖老师的求职课
专注分享 学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大学生就业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国家本科率百分之六左右,本科里一共39所985,百分之六里的百分之一,品一品吧。
985高校共计39所,今年共招收20万名左右的本科新生,录取率为1.9%,参加高考的是同龄人的40%,还有百分之六十,中专,所以在当年录取率也就是百分之0.8%,都不到。100个人里也没有一个,所以还是很少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40年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共是11518.2万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占一半,专科生占一半,也就是说,本科生有5759.1万人左右。
看起来的确是很多,但是中国的人口总共是13亿人,大学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是8.86%,本科生只占4.43%,换句话说,只要你是本科生,你就碾压了95%的中国人,绝对是稀缺资源啊)
985大学录取比例,每个省市不一样,见下图。
天才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我有个近亲去年由湖北考入中山大学,在大一班入学高考总分排名第二。她是一个女生,从小由祖父母在农村带大,从村小、乡中到县高从来都是老师同学眼中的翘楚,只是到高中的高年级时被一些男生超越,但就这场博学的马拉松赛而言,她还是赢在了名次之中。这样的学生算不算天才?
回答是肯定的。中国恢复高考已有43年,如今特别像湖北江西这样的才子之乡,如果没有天分则一定会倒在刷题赛道上。
先来看看小仙女具有怎样的品质?幼时喜玩积木,识字看东西经常为双面,她可以左右手写字,可以写印刷版反字,学习从没有父母督促,没有上过任何要钱的辅导班,很小自有独立思考习性,哪怕过年期间亲戚团聚嘘寒问暖间,稍不留神这孩子就溜入房里看书去了。她可以背对着门像傻子一样站两个小时。爱吃肉,身体极好,长得不太好看。一个少年天才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
我国985大学每年招收的新生在十八至二十万人之间,他们之中真正的天才约在50%即十万左右。占每年考生的比例为:一千万/十万=1%。
面对这样的数字,国家层面、公知们、家长们想到的都不一样……。
我是一名江苏的文科考生,我考了几分就不说了,我当时的分数是江苏211可以随便选,985只能读几个末流的理工类的文科。
我当时把我的排名代入江苏省文科的总人数,发现我的排名大概在江苏省文科生的2.4%左右,所以如果你是个江苏人,还是个文科生,基本上靠近前2.4%,985就行了,能看见这条问答祝你们都能上985!
以四川为例,一本上线率只有4-5%,而重本占一本的比例最多1/10,985比例可能还更少,这样来算的话实际985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左右,相当于一千名高中生中大概只有三个考上985大学生。
很多人说,不对啊,我身边还是有不少重点大学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走向社会后,人的交际面和面相群体更大,身份也更复杂,基数大了当然可能遇到的985大学生也多了。还有一点,可能对于城市地区,重点大学比例可能达到20-30%,发达城市可能更高,但普通地级市,县乡镇,可以说本科上线率都不高,更何况重点率。
这种区域性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师资上,好的老师,有本事的老师大部分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生活或者谋求更好的职业方向,一般而言不会选择在小地方。所以小地方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跟大城市其实是有代差的。
但无论985、211还是普通大学或者没读大学,持续学习的习惯都是提升自我的捷径,这就好像很多人说"某某没读过大学,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也成了优秀企业家",其实这些优秀的人成功不是因为他读没读大学,或者因此否认读大学的作用,而是因为他们都在持续学习:知识、经验、技能等等,这种习惯最终给他们带来成功。
我是"文艺土建徐老师",一个文艺范的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