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会在隋唐故城遗址上修复隋唐故城吗,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我在回答问题之前,必须要声明一点,各种地域攻击分子,如果你想找骂的话,我会奉陪!如果,有不同意见愿意交流,我欢迎!
洛阳城的缔造者周公画像
洛阳,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着自己的位置。这一点,我想是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会承认的基本事实。但是,假如你到洛阳的话,会发现自己在教科书书上读到了洛阳,仿佛和眼前的这座洛阳城之间关联不是很大呢?是的,在今天的洛阳,很难找到过去曾经辉煌的印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首先是因为战争!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地区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一次次地摧毁了洛阳城曾经的繁华。遥远的夏商两代不说,就从周公营洛开始,春秋后期王城被毁坏,天子被迫迁移到了成周。由成周而发展起来的洛阳城,在东汉末年由被董卓的一把大火化为灰烬。魏晋时期洛阳城再度复活,永嘉之乱,洛阳又成为主战场。北魏迁都洛阳,迎来了洛阳建城史上的有一座高峰,结果534年北魏分裂之后,洛阳成为了东魏、西魏对峙的前线,高欢为了营建邺城而拆毁了洛阳城。隋炀帝又在原来的王城基础上营建了隋唐洛阳城,武则天又进一步把洛阳打造为神都。可惜安史之乱,洛阳再度被毁,唐朝皇帝借助回鹘兵讨伐安禄山的时候,许诺打下洛阳城,城市是唐朝的,其他的任由回鹘人劫掠。之后,五代、北宋末年等等,洛阳城一次次被毁,今天怎么还会有多少残余呢?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其次,不仅仅是洛阳,在中国其他的古城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二十多年前,我在西安陪同几个朋友转的时候,他问我,为什么西安没有像北京一样的故宫等皇家建筑呢?除去上面说到的战争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国的古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本身的耐久度就十分有限。在洛阳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很辉煌的建筑,后来都毁于火灾。比如辉煌的永宁寺,作为北魏的皇家寺庙,高136.71米,结果毁于一场天火,烧了一个多月。即便是没有战争,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也很难长期保存。中国现存的古建筑,大多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洛阳地区的龙门石窟之所以能够保留,也是因为它是石窟,比砖木结实得多!其他关林、白马寺等都是明清建筑。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再次,人们保护文物的概念也是逐渐形成的,在近代以来,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并不是很强。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北京城,纵然有梁思成等人的呼吁,最终还是被拆掉了。当然,这是不对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尚且没有这种观念。近代以来,洛阳城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拆掉破烂的古建筑去建设高楼大厦。八十年代以后,又开始拆掉真的古建筑,修建很多伪古建。一时间各地冒出来众多的人造景观,如今大多都又荒废了。
最近这些年,人们对于遗址的保护,又有了新的理念,这就是最近兴起的大遗址保护的概念。指对具有特殊价值的大型古文化遗址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和利用。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包括整体保护与利用和局部保护与利用。这种观念并不是直接在原址上复检出原来的古建,比如我们今天绝对没有必要去重建一座隋唐洛阳城出来!你纵然再建一座,你也不是当年的洛阳城了,重新建的这座"隋唐洛阳城"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国家也公布了大遗址保护的规划,河南陕西这种文化资源丰富的省区成为大遗址保护规划的重点,河南境内有十七个大遗址保护项目,陕西省境内有十四个大遗址保护项目。国家所公布的大遗址保护规划之中就有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等。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的外保护罩
今天人们对于旅游,也不再是八十年代人们刚刚走出家门时的观念了,那个时候,你随便建个破房子,围起来就敢收费。如今的人们绝对不再满足于众多的伪文化、伪古建,人们更多渴望一些本真性的遗址的保存,而非在遗址上建伪古建。比如洛阳的天堂明堂,现在的确有新的建筑在上面,大体展示了当年武则天时期神都天堂、明堂的基本面貌。但是,我们绝对不复建!现在建的建筑其实是一个大的保护罩,那是一个庞大的钢结构,将原有的遗址保护在下面,而非是破坏了遗址。现在的天堂明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展示的作用,但是将来,假如人们有其他的更为先进的遗址保护手段和措施的时候,现在的钢结构是随时可以拆掉的。包括定鼎门、将来的应天门等等。这绝对不是如同丽景门一样,给大家建一座伪文物,让一些小学生看到以后欢呼一下,而真正懂得文化欣赏文化的人,看到它之后只会摇头!
天堂、明堂景区
而且很多人一想到文化,第一反应就是如何利用文化来挣钱,你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吗?很多人幻想,要是重建一座神都,该能挣多少门票钱啊!我只能说,你太幼稚了!人们如今出来旅游,更多地渴望感受到真正的文化。比如在遗址上,近距离感受几千年历史沧桑的巨变,比进一座伪文物带来的旅游体验要强得多!
隋唐洛阳城的里坊图
现在的洛阳城,在大遗址保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当然,他们所做的工作和人们的期许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不过,在我看来,洛阳市没有大拆大建修建伪文物,这其实是洛阳市有关方面慎重态度的一个体现。文物、遗址,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出了昏招、错招,带来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我们不能为了那可能并不存在的所谓门票收入,而毁了珍贵的遗址。
所以,我的态度和本题目的提问者是完全相反的,我的态度还是再等等,再看看,不要着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护,保护,还是保护!
很多人没搞清楚什么叫做"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只看到洛阳最近修建很多仿古建筑就质疑纷纷。
以前保护观念不强时,全国各地确实存在拆真建假的情况,最近几年随着国人文化保护意识觉醒,现在这种情况几乎没有了。最近几年国家文物部门提出的是大遗址保护工程 方案,就是在原有遗址的上方,中空罩一个钢构架。
在钢构架上方复原原建筑。这样又可以保护遗址,又可以展示原貌。洛阳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应天门、明堂等都属于这种。并没有破坏遗址。只是上方罩一个盖子而已。是空心的。
上图可见,洛阳复原的应天门下方有十几米的基台。里面罩的就是隋唐洛阳城宫南门应天门的遗址。
上面3张图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东起点--洛阳定鼎门遗址。内部可见钢架构罩的是基石。并没有破坏遗址。
上图是隋唐洛阳城复原的明堂内部,也是钢架构内保护的是原址。
很多人会说洛阳修复古建筑收门票赚钱。试问没有经济保驾护航的文化复兴和文物保护之路又能走多远?西安的大雁塔、大唐芙蓉园、上个世纪80年代修复的城墙,洛阳龙门石窟、北京故宫、敦煌、云岗石窟、南京朝天宫等等,哪个不用收门票?
洛阳六大遗址,按特色各修一片,成景区。让游客游览完六大遗址景区,身处六个不同朝代,感悟不同历史,一次旅游身穿越六大朝代!
夏朝一一(二里头遗址)部落文明,石器时代,人们身彼树叶、兽皮,手拿木棍,住茅草房或穴居;
商朝一一一(偃师商城遗址)奴隶社会,奴隶主统治奴隶劳动,人们种庄稼场景;
西周___(洛阳成周城遗址),展示西周时期河洛文明的景观;
东周一一(洛阳周王城遗址),展示周天子迎接诸侯场景,显示天子驾六出游,王公贵族西苑涉猎等等场景;
汉魏朝一一一(洛阳汉魏都城遗址)显示洛阳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骆驼入城,车马街上行,皇宫贵族,永宁寺塔等古城古景:
隋唐朝一一一(洛阳隋唐都城遗址)如隋唐遗址公园展示,定鼎门遗址展示,根据历史史实,再现街景、酒家、商市等等。
通过六大遗址游,让游客领略洛阳古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人物荟萃,历史典故众多,许多发明、成语、典故、佳作都出于此!
多美!!宣传了洛阳,振兴了洛阳!!
让古洛阳以实物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
洛阳穷就穷在不注重古建筑的修复和重建,早就应该这样做了,提升洛阳的知名度,这样洛阳才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不然的话,靠等,是不会有好的机会的,洛阳市要扬洛阳的长处,发展旅游业,灰复古迹,千年帝都辉煌一定会重现
中国有条件修復体現中国城垣建筑的城市就是有洛阳了。在隋唐遗址核心城区即古城路以南,龙门大道以西,聶泰路以东修復部分隋唐城,个人认为附合大遗址保护,利用,展示。洛阳在安喜门及丽景门利用現代建筑手段将住宅建成城墙外覌已有成功例正。需说明的是,不是简单的復建,而是为了体現中国古代人的建筑生活理念,城市构成的方方面面,从而再現神都的盛世辉煌及城市規划者的聪明与才智。不过这个工程太浩大了
古迹,遗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古迹就要不間斷的保护,尽力去延长文物的保存期。这种投入一举多得,会推动多学科的进步。这是向前看。在遗迹的基础上重建,反倒是不尊重历史的行为,很多遗迹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从它第一次出现到成为一片废墟的过程,才是警示世人的宝贵历史经验。遗迹的存在是对历史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世子孙,才能看到更真实的历史。(不是很专业)
洛阳的经济并不发达,可以说是不穷市。动则几十亿,几百亿的资金,只能是劳民伤财。苦老百姓,苦政府。虽然不能造成民变,但也会被骂名千载。何苦呢。隋朝短暂,在于劳民伤财。秦朝短暂,也在于劳民伤财。除非你脑子有毛病,没办法。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这么想。
洛阳是闻名中外的九朝古都,人文荟萃,名胜众多,特别是精心打造的天子驾六,丽景门,隋唐遗址等,都成了洛阳闪亮的名片,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丰富了洛阳的旅游资源,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效果。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我深深感到骄傲和自豪。打造新的旅游景点,让世界更好的了解洛阳,展现新时代洛阳的魅力和自信,这是助推洛阳经济发展的大好事。
返璞归真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过去只能回忆,在脑海里回想回味,进而升华成为未来的思想指南,而不是重现。人如此,建筑已如此。
千万别修,洛阳现在的假古迹已经够多的了,绝对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