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听假话。目前恒大账面上的债务是1.97万亿元,现在不少媒体信誓旦旦地说,恒大的资产超过2.4万亿元,所以恒大不是资不抵债。换句话说,恒大的资产超过债务,所以根本不需要谁出钱来救恒大。恒大只需要将手头的资产出售,就可以将债务覆盖了。所以,现在的恒大债务危机是"杞人忧天"! 听真话。目前中国对房企有"三条红线"政策,恒大是把"三条红线"全踩了。也就是资产负债率高过70%,净负债率超过100%,现金短债超过比例"1"。恒大不仅是踩了"三条红线",而且是连踩5年。 并且,由于恒大擅长隐藏债务,现在账面上的这1.97万亿的债务,只是恒大实际债务的一部分,更大的债务还隐藏在所谓的"明股实债"当中。因此,极有可能,恒大表面上的那些资产,实际上就是"债";恒大与其他公司合资的企业,极有可能是其他公司用恒大的债"入股"。如果将这些清算出来,那恒大的债务就成了一个无底洞。到目前为止,恒大的债务还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只知道一定会比账面上的债务大许多,许多,许多!具体数字是多少,大概已经上升到"国家机密"级了吧。如此一来,恒大的资产极大概率是无法覆盖它实际的债务。如果要我来猜,我会相信广东省一年的GDP才够填恒大的债务窟窿吧。顺便说一句,广东省2020年GDP大约是11万亿人民币。 恒大正在把一些小城市的房产严重过剩悲剧,复制到大中城市,这就是恒大事件的本质。 先从国家限购期房说起。 国家限购期房,就是为了抑制房地产,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面对全国性炒房热,如果不限制,开发商就会拥有大笔炒房者的预付款,就会更疯狂开发大片大片房地产,导致全国性房产严重过剩。 另一方面,限购期房,房地产市场又有可能一不小心,由产能过剩滑向生产过剩。 预售期房如同以销定产。预售了多少套期房,就只能建设多少套现房,不会岀现房产过剩。但哪家房地产公司产能很强,预售的期房却很少,也不能盲目生产,只能任由自己产能过剩。 限购期房以后,实际上对开发商的要求更高了,开发商如果不准确预判市场需求,盲目开发,担负的风险可就大了。因为开发商如果盲目开发,导致大批房子卖不出去,就会房产过剩了,也就是生产过剩了。产能过剩并未造成实际损失,生产过剩就造成了巨大的实际损失,这就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我们来回顾一下一些小城市的房产过剩悲剧是怎么上演的。 在房地产热初期,很多人抓住了开发房地产商机,变成了暴发户。后来国家为了抑制房地产,限购土地。这些小开发商为了不错过农村城市化的商机,在城市拿不到地,便一窝蜂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到乡镇街市买地建房。 这些暴发户把手中的暴利用光了,到银行抵押贷款额度也有限,便疯狂向民间借贷,民间小额贷款公司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岀来。这些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是由股东出资和通过理财方式向亲友集资,绝大多数资金都贷给了小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热让资本发疯,资本越发疯越助推房地产热。 很快,问题来了,因为农民进城不是要进乡镇街市,而是要进城市,至少也要进县城,所以乡镇街市所建的一幢又一幢楼房,无人问津,几乎全部成了过剩房产。我湖北老家的两个亲友,由暴发户的小开放商,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破产者。另一个银行退休的亲友,与人合股开的小额贷款公司,因为贷给小开发商的6000万资金完全收不回,也破产倒闭了。还有一个亲友买了一套小街市的房产,因为相邻的两栋楼只卖岀了三套,三家去住晚上黑漆漆,有如鬼楼,都不敢去住了,再贱的价也卖不出去,只能自认倒霉。 一些小城市出现的大片大片过剩鬼楼,受害者不只是小开发商、小额贷款公司、购房农民以及当地银行和当地政府,国家其实也是受害者。想想吧,国家花那么多宝贵的外汇,从澳大利亚等国高价购回那么多铁矿石,变成钢筋后,却被埋进了这一幢一幢过剩鬼楼里,能说国家不是受害者吗? 其实人类也是受害者。因为铁矿石、砂石水泥以及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对于人类来说越来越宝贵,却要么被白白埋进了这些过剩鬼楼里,要么在建这些过剩鬼楼时被白白浪费掉了。 上述就是一些小城市房产严重过剩造成的巨大损失。因为这些损失,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几乎将中小房地产开发商淘汰殆尽,以恒大为首的大房地产开发公司,基本主宰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但是却没想到,恒大这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龙头老大,竟然也不精准预判中国房地产的总需求,而是比那些小城市的小房地产开发商还盲目,还疯狂,带头在全国400多个大中城市大片大片建房。当国家对恒大限制贷款后,恒大仍不醒悟,仍不悔改,竟然通过多种手段向其它行业的上市大公司大肆举债。是的,恒大雄心勃勃要通过过度投资把自己变成企业王国,但恒大变成企业王国之时,就是一些小城市房产严重过剩的悲剧被恒大成功复制到大中城市之日。一旦大中城市也都房产严重过剩,其后果有多么可怕,想想都不寒而栗! 所以,恒大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龙头老大,不带好头,而是带头制造中国房产严重过剩,国家必须岀手扭转资本过度疯狂的势头。 所以,不是多少钱才能救恒大的问题,而是恒大首先必须自救,必须改正自己的错误,呑下自己酿下的苦果。只有恒大真心实意改错了,壮士断腕自救了,该自呑的苦果全呑了,国家才有可能出手相救。 恒大现在总负债有多少?3000亿美金,什么概念,占了国家外债储备的40%,全国生产总值的2%,这已经不是说拿多少钱去救恒大了,中秋还发文冠冕堂皇的要怎样怎样谁不会说?现在他是想玩赖申请破产,但目前情况国家不会允许的,不把他资产最后一滴炸干拿出来抵债,绝对不会允许他破产的 恒大事件到底怎么回事,如果可以,要多少钱能救恒大? 恒大目前的债务,目前大约有两万亿左右。怎么看这个数字?我国一年的军费开支是1.2万亿左右,恒大的债务,大约相当于我国一年半的军费开支。 恒大的债务是怎么形成的? 分这样几个方面。 1、疯狂拿地。目前,恒大在全国各地拿到的地皮高达2.93亿平米,估值五千多亿。当然,恒大自己没有这么大的财力拿到这么多地。他采用的套路是,假定他有一亿元资金,拿到了一亿元的地,这块地开发后可以卖房五亿,那么他用收取购房户预付款的五亿元继续拿地,并且拿到地以后再以手里的地做抵押向银行贷款拿到更多的地。这样类似滚雪球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杠杆生意。这么多地,债务不会少了。 2、本来,恒大这种风险巨大的雪球可以一直滚下去。但是,好在监管部门意识到了这类生意的巨大风险,于是给地产行业贷款划定了三条红线: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必须大于1。很显然,这三条红线划定的条件,恒大一条也无法符合,这样的话,大规模从银行拿到贷款就亮起来红灯,并且以前的贷款也要赶紧偿还。拿不到贷款,资金链就会断裂,偿还以前的债务,更是 雪上加霜,于是问题就暴露出来。 3、恒大如果只做自己擅长的房产,问题还不至于这么严重。这几年,搞房产发了财,恒大人开始膨胀。搞足球,搞汽车,搞矿泉水,这多元化的领域都是自己不在行的、烧钱无底洞的行业,几十亿上百亿扔进去,连个水花也看不到,岂能不赔? 4、恒大人自己只是做生意,远远没有达到做事业的境界。挣了钱以后,股东大量分红,而不是扩大再生产;股票指数上去以后,变现最积极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高管,可见连他们自己也没把公司当做事业,而只是赚钱的工具而已。 后一个问题是,要多少钱才能救恒大? 实际上就恒大的债务并不是特别难,难的是救他们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当然,两万亿的债务,一两家公司能拿出来并非易事,几家公司一起,要有说服他们合作的理由和能力。目前恒大汽车、恒大物业这些资产到时可以出手,但是价高了接盘者寥寥,价低了小水解不了大渴。所以说,想救恒大,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欠太多钱了,到了还不起的地步。如果说想救的话,关键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企业经营理念,或者说是企业家良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给它多少钱都没用。 通俗来说,恒大在房地产爆发时赚到了钱,然后还想赚得更多,怎么办呢?两个办法,一个是把主业做大,另一个就是跳到其他行业,事实上恒大也是这么做的。 当房地产行业暴利不再时,必须画出另外一个大饼让市场看,所以恒大进入了足球市场,许家印和马云一度被风头无两。市场对恒大的信心总算是保住了。 可是回到商业本身,靠炒作抓眼球策略是不能持久的,稍加时日就会被市场看穿,因为没有创造价值,没有真正的造福社会。 试想,当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企业找不到新的出路和增长点,资金链断裂,拆东墙补西墙,企业家疯狂套现准备离场……这样的企业是靠钱能挽救的吗? 反观另外一个华为,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竟然在美国的疯狂打压下奋勇前行,甚至还逆势爆发,两相对比,我们就很清楚了,华为奉行的是真正的商业之道,而恒大玩儿的只是一个资本的游戏罢了。 因为华为有任正非,恒大没有,相救恒大,必须要有像任正非那样的掌舵者,就像稻盛和夫拯救日本航空那样。你觉得呢? 恒大走到目前这地步,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 一、扩张步伐太大,拿着银行的钱全国到处拿地囤地,在房地产行业景气时这个可能还行,一旦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了,这个资金压力立马显现。 二、高杠杆举债,以高利息方式举债,这种方式必须以足够偿还债务本金的实物资产为基础,离开实际实物资产的支撑,这个债务危机也是立马显现。 三、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周期带来,加速了恒大时间的暴雷。 如果要拯救恒大,首先我们需要仔细计算下恒大目前的实际债务以及实际可变现资产的差值才行,据资料大致查证,目前恒大可变现的实际资产为未开发的土地、已开发但未卖出的楼盘、恒大的自身物业以及手里的现金以及部分应付款,但这些数据一般人无法掌握,据相关人士估计,这些资产顶多值7000亿。那么,按照目前的实际债务,如要拯救恒大,拯救者至少需要拿出1.2万亿的资金才行。那么,我请问下,目前国内哪家公司可以拿出1.2万亿?腾讯以及阿里的市值超过4万亿,也许他们可以,但他们愿意吗?显然,他们肯定不愿意。因此,剩下的就是靠国家出手了,恒大只是房地产公司中的一家,其他地产公司也或多或少面临恒大的问题,这就是普遍债务过高。那么国家能够就得过来吗?大家仔细想想吧。因此,恒大的结局是相当危险的。 恒大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无序扩张,将业务扩展到多个领域,试图成为一个巨型企业。但在2016年时恒大的负债就已经1.34万亿元,非常危险了。接下来数年时间,恒大不思考降低负债,合理运营,而是继续向多个产业扩张,继续借贷,才有了去年恒大求助的备忘录,和今年曝光的恒大巨额负债及逾期兑付的危机。 如果说短期内让恒大无破产的危险,那么几千亿就足够了,因为目前到期债务和逾期债务加起来也就几千亿,还达不到1万亿。现在报道中恒大的1.97万亿元是指全部负债,其中部分是到期和已经逾期的负债。 但如果是要让恒大彻底缓过来,彻底解决目前的负债问题,将负债率降到房地产红线负债率之下,且还能继续保持正常运营。那么所需要的钱就不只是几千亿了。恒大的实际负债有可能比现在曝光出来的更高,以至于完全超过了恒大现有资产。 据悉,恒大今年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为2400.49亿元,如果仅仅是过了今年,只需要2400.49亿元就可以度过。但是若说彻底救回恒大,恐怕这个金额再翻几倍都未必做得到。 这里是悟世居士,原创观点,欢迎讨论。 中国有14亿人口,每个人投1000块钱就有14000亿了,就足够可以还掉债务了,这投资的1000块钱,要是那个家庭买恒大的房子,优惠10000元价格回报,不买房的就当存到那里了,永远享受购买福利优惠, 纵观以往在日本,美国,泰国等地的经济危机,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一般都充当经济危机的突破点,中国政府和央行在近10多年中,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政策和条条框框來限制或控制过热的房价和房地产市场,遗憾的是越控制房价,房价越高…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己经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超过正面影响,特别是在1-2线城市,投资实业不如投资房产,年轻一代买不起房子并引起生育意愿的明显下降,国家各类优惠政策下的银行资金常常不经意地暗席陈仓地进入房地产…目前出现的恒大危机对国家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假如恒大自己真的挺不过去的话,让其自然破产是一个最佳的结局,这样的话,所有的银行和基金等机构在承担了相应的破产损失以后必定会在以后向房地产货款方向有所收敛,所有的房地产公司以后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会有更多的麻烦和手续…以此为戒,房地产市场的虚火会有所下降… 我只想说恒大做到今天,离不开银行的大力支持。贷款时银行不查账吗?我想肯定是有银行查得到问题的。有问题不说还贷,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