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区别于人类的动物就是智慧,人类不但有高超的智慧和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使人类不断向文明发展,成为主宰地球的霸主。 一个物种是否能够进化出文明,与其存在的时间长短没有必然的联系。 从30多亿年前地球上诞生最早的生命体开始,很多生物其实都存活了数亿年的时间。就像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蓝藻",至今还存在与地球之上。像现如今仍然存活的鲨鱼、蜻蜓等物种,其实也都是非常远古级别的生物。这些生物即便发展到了今天,也没有一个物种能够像人类那样进化出真正的文明。 恐龙之所以能够统治地球,主要还是与其身形庞大有关,但体重与智慧是没有正向关系的,恐龙即便在远古时期非常具有统治力,但其还是缺乏智力爆发的基础,因此也不太可能会发展出人类这样的文明。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文明,主要还是来自于大脑的不断进化。 大脑的进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智力水平,由此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力。或许这种进化有着较大的偶然性,但人类就是这样幸运地获得了这种能力,也就此彻底改变了地球的整体生物体系。虽然人类创造了地球上从未有过的文明,但人类文明的历史其实是非常短暂的,真正的文明其实也就只是数千年而已,这与地球46亿年的年龄来说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或许在未来的地球上还可能出现其它的文明物种,或许人类可以一直统治着地球,但最终地球可能都会走向灭亡,毕竟太阳的总归会熄灭,与宇宙的运转相比,人类可以说的微乎其微的存在。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人类是鹦鹉嘴恐龙的后代。 恐龙上亿年都没有演化出高等文明,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它们并不需要,也不具备这种能力,而人类是不得已而为之。人类为什么会演化出智慧 人类出现高等文明是以有高度复杂的大脑为前提的,而大脑演化更是曲折离奇。从目前的人类起源主流学说,单地起源说来看,人类是从东非诞生并且在东非演化出智人种最后征战全世界。 物种的进化源于遗传的变异,然而遗传变异的方向是随机的,所以关键因素在于变异是否能与环境的变迁匹配。在单地起源说中,人类始于猿类,而环境变迁的因素是东非大裂谷的出现,改变了东非的气候。原本茂密的森林被草原所替代,这种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导致了东非的环境因素由森林的自然选择改变成草原的自然选择,其中人类的祖先猿类由于树木的减少不得已只能下地生活。 为了适应地面,它们开始了经过几百万年的试错。树上到地面并不仅仅是地形的区别,同时还会涉及到生态位的改变。原本是树上高高在上的王者,但它们没有地面上快速奔跑的身体结构。原本与大型野兽井水不犯河水,但落到地面,弱肉强食少不了。 (以人类为食的剑齿虎) 在综合了各类因素,一种演化方向在种群中脱颖而出,即直立行走。这种的变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主观意愿上的。这是一种生与死的考验,种群中每次出现随机的变异就会在环境中进行试错,优胜劣汰。这是多次基因变异进行累加的结果,或许有更优质的方案,然而这样的变异并没有随机出来。 (人类的祖母——露西,猿类过渡到直立行走的代表) 直立行走的变异具备了几个主要优势:比四足行走更节约能量;腾出的双手更便于在野兽来袭时抱着幼崽转移阵地,并且可以利用工具,甚至制作工具从而更有效率的获取食物;有较高的视野可以侦察野兽出没。 无论是节约能量、获取能量效率,还是防御野兽,其本质都是为了生存,这也是一切生物的宗旨。 从马后炮的观点来看,直立行走也为高等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提前改变结构演化出直立行走,以猿类的四足行走的结构来看,即使猿类出现大脑相关基因变异,较大的头颅也没有支持点,最终只会是昙花一现,因为拥有智慧的四足行走猿类大部分会因为颈椎病而淘汰掉。 较大的脑容量是一把双刃剑,是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给予智慧的同时也代表着巨大的能量消耗。从历史博弈来看,拥有更高的智慧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的进化方式战胜了保守节能派,可见在能量紧缺的情况下,一味的防守并不是好的选择。 较大的大脑,代表更高效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抽象能力,因此猿类可以在野兽面前减少伤亡,动手能力的增强使人类可以放大自身武力,从挖掘根茎植物为食转变为团结协作围捕猎物,而肉类给人类带来的蛋白质又进一步促进人类大脑发育,形成正反馈,于是人类具备了从低级消费者跃迁到顶级掠夺者的基础。 人类开始不再为食物发愁,于是社会出现了分工,一部分为种群持续供应能量,一部分腾出了时间精力开始研究艺术、科技、人文,这才有了人类的高度文明。 (早期智人壁画)恐龙为什么没有演化出高度文明 恐龙没有演化出文明是因为它们正好处在了一个好时代,可以说恐龙都是富二代。地球上平均每隔1.5亿年就会出现大冰期,每次大冰期地球都会出现大量冰川,温度骤降。24亿年前的休伦冰期,地球更是演变成一个雪球,冰川从两极一直覆盖到赤道。 (休伦冰期,雪球地球) 每次大冰期出现环境更迭,食物匮乏、物种大洗牌,而人类诞生于最后一次大冰期的尾声。在大冰期与大冰期之间的间冰期,环境长期的稳定,甚至两极都不见冰川,森林茂密,动物不愁吃喝,恐龙就生存在地球最后一个间冰期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恐龙的字典里就没有"忧患"俩字,食草恐龙出生:"哇,满地都是植物随便吃",食肉恐龙出生:"哇,满地都是爬行的肉"。充足的生产者和阳光造就了恐龙史无前例的体格。 反观人类,栖息地变迁,野兽的口粮,生不逢时,处处是忧患,最早的猿类只是为了在狭缝中生存才有了有别于其他物种的演变方向。 恐龙时代,生态相对稳定,物种演化的方向也较为稳定。如果有一只恐龙基因突变,有了比其他恐龙较高的智商,这并不能让它在种群中凸显出生存优势,更大的能量消耗反而是劣势。无法突显基因优势,种群就不会忘这个方向演化,自然也就不会产生高等文明。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应该是大自然的选择以及生活所迫 任何生命想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都必须要适应大自然 如果无法适应就会被淘汰 这就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提到的适者生存 人类能够生存起来并一步步进化成长为智慧文明 也是为了适应大自然的,为了生存 人类诞生后,天生没有强壮的体魄,身体非常弱小 跟自然界那些庞大强大的生物相比,拼力量人类只能被无情的碾压 但是人类也要生存下去,为了生活,为了在地球上活下去 人类学会了动脑 人类没有强壮的体魄,那只有靠智慧取胜 于是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学会弄陷阱,学会思考 人类在大自然残酷的生存考验下 身体体魄没多少变化,但智力却大幅增加 于是开始抱团取暖,初步形成了文明 再来说恐龙,恐龙是6500万年前地球的霸主 高大威猛,地球上几乎没有天敌 一出生就有了强壮的体魄,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 它们根本不用为了食物发愁 别的生物看见恐龙都要绕道走 生存没有压力,自然不会动脑,这就导致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恐龙不用像人类一样,整天思考如何猎杀动物获取食物 如何防御强大生物的入侵等等 地球46亿年的时间里 只有人类做到了只有数百万年的时间 就进化了智慧文明,还走出了地球 宇宙中的地外文明相信也不会少 地外文明从原始社会到进化成长为智慧生命 数百万年的时候估计也很难做到 我觉得首先要清楚并不是所有生命都能演化成智慧生命,并衍化出文明。 从现在发现的恐龙脑组织化石的研究看,恐龙的大脑和现在的鸟和鳄鱼类似,从这个角度说,恐龙的大脑不具备形成智慧的基础。我记得看到过鳄鱼和恐龙生存在一个时代,那这么说现在的文明应该是鳄鱼文明,可现实呢? 应当说人类文明的形成是偶然必然相杂的,必然就是人类的身体结构尤其是手还有大脑,在自然的演化中得到了充分的挥发。特别是手的使用促进了大脑的学习,大脑的活跃又让大脑皮层的皱褶增加,大脑神经元得到了很好的营养,又影响了双手去改造世界。 在网上我还看到这样一本书《全脑文明论:人类文明的脑科学本质》,从书名也可以看出人类文明的基础是大脑,这是生命有智慧并用双手改变世界的前提。 所以我觉得,恐龙是不可能产生文明的,特别是地球这个环境。 再从地球的生命演化看,其过程是非常漫长且复杂的,而且既有象恐龙这样的生命大灭绝也有寒武纪这样的生命大爆发。生命渐变和突变的演化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地球生命的最强音,每个过程都为生命的未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这个角度说,恐龙的生命时代也是伟大的。 但是探讨智慧生命不能脱离大脑,要多从脑科学去探讨文明的本质。 因为恐龙的身体基因组织没有人类的基因组织结构完美,欠缺许多的功能细胞和脑力细胞,所以恐龙体大呆笨而成不了地球的霸主,因而只能灭绝!谁也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