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切入正题。 1. 要了解辅食生产企业的背景。给宝宝挑选辅食的时候要提前了解一下产品企业的规模跟质量,以及口碑之类的。一般来说大企业的配方设计比较合理、科学,设备也比较先进,质量方面有会比较有保证。 2. 检查辅食的包装。根据国家的标准规定,辅食和儿童保健品这类食品的外包装上都会有各类项目信息。如果是辅食,包装上就要有蓝色QS标志。如果是保健品,包装上就要有蓝帽标识,若无标志,别买。 3. 以乳铁蛋白为例,很多妈妈为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会在市面上买一些乳铁蛋白产品。此时要仔细查看成分表上的配料,市面上打着擦边球的乳铁蛋白产品不在少数,挂羊头卖狗肉,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如果需要买乳贴蛋白产品,这里推荐一下惠优喜培安滋粉,我家宝宝已经用了半年多,效果相当不错。 4. 辨认是否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可能对宝宝存在潜在的危害,所以还是建议妈妈别购买转基因食品。在美国,转基因食物是不被允许作为食物的。 随着宝宝的长大,6个月以后,为他们提供营养的任务也由母乳逐渐过渡到各式各样的辅食。由于各类辅食中营养成分种类及含量的差异,添加辅食的初期还有需要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充足均衡的营养是宝宝免疫系统良好发育的物质基础。生命早期的营养,不仅直接影响童年期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还会影响其成年后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那么,宝宝添加辅食到底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确保优质蛋白充足。 任何系统和器官的发育都离不开蛋白质,免疫系统也不例外,而且许多免疫活性成分都是蛋白质结构,因此蛋白质摄入充足是提高宝宝免疫力的重要基础。 选择合适的婴儿奶粉是蛋白质获取的关键。 2.确保食物中维生素充足。 婴幼儿和儿童期生长发育旺盛,对营养素需求量大,一旦出现缺乏,很可能影响一生的健康。与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其中,维生素A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能够维持宝宝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并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3.微量元素不可小视。 铁、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对于宝宝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锌,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发育状况。其他矿物质在增强免疫力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合来看,海产品、动物肝脏、瘦肉、坚果、胡萝卜、南瓜、绿色蔬菜、新鲜水果等食物富含上述营养素,可以经常给宝宝食用。 卢士军 营养学博士 首先妈妈要明白一个概念:添加辅食的目的不是为了吃饱。 "奶营养不够了,不顶饿""吃辅食是为了让宝宝吃饱"……诸如此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妈妈要明确,为宝宝添加辅食是为了让宝宝接受除了奶粉和母乳以外的食物的味道和味觉,并让宝宝能开始习惯用勺子吃东西。 接下去就可以选择适当的开始时机了! 满6月龄后,选择在宝宝心情愉悦、身体状况良好的时候开始添加辅食,每天吃一餐就够了,量也只需要三四十克(最初可能只吃几勺)。在不影响宝宝睡眠的前提下,妈妈可以自由安排宝宝吃辅食的时间,建议在家人午饭或晚饭时进行。 初期辅食应软、稀、细、少。 这个月龄的宝宝正处于"整吞整咽期",吮吸还是他进食的主要方式。所以宝宝在吃辅食时,也是采用吞咽的方式对待递送进他小嘴的食物的。因此,辅食初期的食物大多以稀糊状为主,需要做得软、稀、细、少,否则宝宝容易拒绝不说,也相当不利于吞咽和消化。米糊、蔬菜糊、水果糊、蛋黄、土豆泥、香蕉泥等都是比较适合的菜式。 循序渐进地调整稠度。 同样是米糊,也需要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调整稠度。最初是给宝宝喂浓汤状的食物;待宝宝顺利吞咽、喜欢吃后,逐步可以减少稀释用的水量,慢慢变成黏糊状;到辅食初期快结束时,大致是带有小颗粒的糊状,米粒即使没有完全捣碎也容易被宝宝接受了。 食物品类从单一到多样。 在开始添加辅食约两周后,可以尝试给宝宝添加其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可食用食材的品种范围慢慢变大。初次喂的食物要从少量开始,并细心观察宝宝的变化,确认宝宝顺利习惯这种辅食。 供参考:添加多样辅食时间表 将调稀的米糊用勺子一点一点喂到宝宝的嘴巴里,一般就是喂辅食的最初状态。待宝宝逐渐习惯后,可以再添加一些蔬菜类的辅食,然后再是添加蛋白质类的辅食,可根据如下建议来逐步添加。(以婴儿软勺大小为例) 第1天~第3天:每日1勺米糊 第4天~第6天:每日2勺米糊+1勺蔬菜 第7天~第9天:每日3勺米糊+2勺蔬菜+1勺蛋白质类食物 第10天~第12天:每日4勺米糊+3勺蔬菜+2勺蛋白质类食物 第13天~第15天:每日5勺米糊+4勺蔬菜+3勺蛋白质类食物 添加辅食约1个月后,宝宝一次食用量能达到10小勺以上,吞咽食物变得顺利起来,此时辅食添加次数可以增加到每日2次。 回答问题前先来看看辅食的定义,美国儿科学会认为辅食指的是母乳以外任何含有营养素的食物和/或饮料。需要强调的是配方奶,2016年5月发表在临床儿科杂志上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认为配方奶是母乳替代品,不是辅食。所以只要母乳充足,6个月以后的孩子不需要添加配方奶,而是要加入其他有营养的食物。有些家长,孩子都1岁了,辅食添加很少,主要是喝配方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通常来说,6个月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需要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是: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因为婴幼儿99%的铁来自辅食,所以刚开始添加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现在卖的也很多,各种强化铁的米粉啊,肉泥啊。随着母乳量减少,相应地逐渐增加辅食量,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半固体,固体食物,比如烂面,碎菜等。每次只引入一种食物,一般要适应2-3天,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添加食物以后有没有消化道问题,比如呕吐,腹泻,或者是皮疹等过敏问题,确保孩子没有问题以后再添加别的食物。还有大家比较关注的食物油和盐的问题,辅食是要适量添加植物油的。食盐的话,1岁以内辅食不要添加,添加食盐不但会加重孩子的肾脏负担,可能也会让孩子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 辅食添加对于孩子是一个不小的变化,需要适应和学习,家长们要帮助宝贝安全渡过,科学添加的同时也不要过于紧张,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一些大家都说好,专家也推荐的食物很可能自家宝贝就是不喜欢,不要强迫,只要孩子需要的能量和营养元素足够,可以选择的替代食物还是挺多的,不要完全强迫孩子按教科书吃。mm 给宝宝添加辅食从6个月开始比较好,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对食物营养的需求都是添加辅食的好时机。 每个宝宝的体质和发育情况都不一样,具体什么时候吃辅食还要由宝宝自己"决定",千万不要拿宝宝添加辅食适应的快慢来做比较! 有些爸妈觉得,宝宝既然已经开始吃辅食,就不用喂奶了,这是一个误区。在宝宝2岁前,主食还是奶,这样对宝宝发育成长的营养供给才是最合理的,2岁前辅食不能完全替代奶。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辅食的添加,需要循序渐进。注意以下3点 1.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小到大。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宝贝是否过敏。(食品的安全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做到最好,肯定给宝贝提供的最好的食物) 2.注意宝贝的月龄,切不可一次添加太多辅食,影响宝贝消化系统和肠胃。 3.注意食物的多样性,造型可口有趣。这样好看也好吃,适合小宝宝。 让宝贝尝到最好吃的美味吧。 小孩辅食一开始应该以米粉为主,而且要添加加强铁的米粉。注意事项,就是一开始添加辅食,不要给他添加调味料。还有就是,宝宝一开始吃辅食有可能不太喜欢,吃不多,不要强迫她,要循序渐进。还有一开始添加辅食,最好先不要添加肉类的,因为有一些家长很喜欢一开始添加辅食就用肉汤骨头汤去给孩子喝,以为这样比较有营养,但实际上孩子的消化系统还不能消化这些。 前两天带娃去牙医例行检查,听到两个妈妈在聊天。(已婚八卦妇女的听力很强,你懂的) "8 个月就发现黑点,带来看说是有龋齿。" "我家的也是,也没给吃糖,每天刷牙,不知道怎么回事,唉!" 原来吃了辅食牙齿有问题的孩子还不少。为什么吃辅食后容易长龋齿? 细菌将食物消化成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越积越多,把牙齿腐蚀掉,就成为了龋齿。 细菌产生有两个原因:一种是食物在牙齿残留时间太久,一种从别处感染细菌。 添加辅食之后,大人很容易通过尝食物、吹饭把自己口腔里的细菌传给孩子。 而粘稠的辅食比流质食物(奶)在牙齿残存的时间长,更容易滋长细菌。 * 睡前的配方奶、果汁,是最容易引起蛀牙的 怎样做预防龋齿? ❶1 岁前不喝果汁。 ❷ 限制宝宝吃糖果和粘性的零食。 ❸ 每年记得去牙医那里检查牙齿。 ❹ 出牙前用湿纱巾清洁宝宝的牙床。 ❺ 睡前刷牙后不喝配方奶、果汁等甜饮料。 ❻ 不吹饭、不直接用宝宝的勺子尝辅食,也不嘴对嘴亲吻宝宝。 ❼ 尽快使用开口杯,因为开口杯的设计,让饮料比较难在牙齿上残留。 ❽ 出牙后用米粒大小的牙膏每天刷牙2次,每次2分钟,早餐后和睡觉前。 对了,美国牙医学会还有一项发现,原来常吃芝士也可以预防蛀牙。 因为芝士能释放出一种碱性物质,让宝宝分泌更多口水,有助形成保护层,预防牙齿珐琅质受到侵害。 内容来源:亲爱的小皮-孩子王特邀育儿达人,除了分享专业有趣的喂养知识外,还会发放各种妈妈们都爱到不行的育儿福利哦。如果你在喂养时遇到了什么难题,也欢迎前来问询。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一个育儿顾问=一个营养师+一个母婴护理师+一个儿童成长培育师,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其实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妈妈们都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有些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伤害,需要特别注意! 1. 儿童普通食品误当标准辅食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一些普通的儿童食品,有些会被误认为是婴幼儿辅食。 一般来说,婴幼儿辅食的执行标准会更加严格,一些普通食品通过加上卡通的包装或者是宣传,就"摇身一变"挤进辅食行列,身价百倍,但实际上标准不适用于婴幼儿。甚至某些食品还存在个别指标严重超标或违规添加婴幼儿不适宜进食成分的情况,比如就曾曝光有食品含有婴幼儿辅食标准明令禁止添加的焦亚酸钠,这类"假辅食"对宝宝危害很大,妈妈们购买之前切记要看仔细! 2. 果汁、菜汁不是自己做的就好 添加水果、蔬菜类的辅食,正确做法应该是研磨成果泥、菜泥,并非打成汁的果汁、菜汁。 蔬菜确实营养丰富,但菜汁中却含量很少,如果给宝宝喝一瓶菜汁,喝下去的绝大部分是水,营养可以忽略不计,再加上蔬菜中的农药、化肥、残留通常会溶于水,所以给宝宝喝菜汁反而不如吃菜泥来得营养健康。 有些妈妈则是以果汁代替白开水,长此以往可能提高宝宝患龋齿和长胖的风险,毕竟果汁属于高糖饮料。 3. 不是绝不含糖才好 吃下太多的糖可能助长宝宝日益肥胖,而且吃含蔗糖辅食还会提高宝宝长蛀牙风险,因此,不少妈妈认为不含糖的辅食对宝宝最为安全。实际上,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糖类,妈妈不需要把辅食中的所有糖类都赶尽杀绝。 其实市面上许多辅食产品都用葡萄糖取代蔗糖,它更适合宝宝消化和吸收,我现在会比较多选择这一类辅食产品。 4. 不喜欢吃的不要勉强 有些妈妈注重品牌效应,宝宝不喜欢吃也要骗他吃下去,其实没有必要。市面那么多产品,没必要吃得别扭,而且曾有专家说过,吃食物、喝茶就像相亲一样,"不舒适的可能是不合适的",毕竟"身体最诚实"。我们和娃看不上的,本身也可能是质量口感不够好才会引起下意识的反感。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物品含糖量,1岁后仍然控制糖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