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百度推荐文章《专家劝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 劝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因为2022年中国新增存款15万亿,只要拿三分之一,就能促进中国经济恢复。 网友回复异常激烈,尤其是多次以"脑血栓"开启嘲讽模式。真的是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一、不以实际数据,站着说话不腰疼。 作为普通的大众,实际情况是疫情三年,工作难找钱难挣,哪有存款银行剩。而专家不去统计那增加存款的构成,到底是富豪存款增加多,还是普通家庭存款增加多,直接就推荐大家去买房,既不责任,又无信服力,更丧失公信力。现实就是有钱的不需买,没钱的买不起,再加上疫情放开后,更多的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的过世,不仅造成房源不缺,反而难卖。 2022年12月,重点10城二手房挂牌量全部上涨。其中,杭州挂牌量涨幅超过50% 二、远离民间大众,不食人间烟火 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不食人间烟火,不识炎凉冷暖,不知清欢冷味"。 有专家说,为了节能减排,可以提高汽油价格,有专家说让普通人把空余的房子拿出来出租,来提高收入,有专家说让农民伯伯住在城里,开车来回种田。有专家说,让低层人民实施一妻多夫制,这些所谓的专家的脑回路怎么就这么清奇? 三、为企业站台,一切向钱看 现在的现象是两级分化,一端是专家一建议被喷死,另一端是专家一建议卖断货,远了不讲,就讲讲才过去的12月份, 布洛芬全面断货,连花清瘟连续涨停板,天津柠檬脱销等等,到底后面有没有利益的支撑,谁也讲不清,也讲不明。 写在结尾的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代表着知识和权威的专家的建议,是越来越不现实了,越来越脱离实际情况了。大鱼认为专家们不要只停留在高高在上的发布会上,多学学 核物理学家于敏、"中医泰斗"屠呦呦 、 临危不乱钟南山, 多深入基层,多走进人民群众,所谓: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这最基本的道理,想必专家们应该比谁都懂。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更需要的是专业性强、指导性高且愿意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