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车为何买的人少?
旅行车,在国内的确是小众车型,为何它小众,不能像欧洲那样保有量那么大呢?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价格,国内很多人也很喜欢旅行车,但是稍微心仪一点的车型,价格就很贵了。
但是旅行车固然有它本身的优势,最大的我觉得就是空间,旅行旅行,人不一定多,但是东西一定很多,所以在保证宽敞的乘坐空间之余,储物能力也很重要,旅行车的优势就在这。
而且目前市场上真的算是旅行车的,一般动力都很强,像沃尔沃V60、大众蔚揽等等,现在国人也越来越喜欢旅行车了,只不过碍于价格,不得不求其次,如果价格能压下来,我觉得旅行车会火的。
我作为旅行车主表示,旅行车买的人少既有现实原因又有历史原因。比较乐观的现状是,"贵"已经逐渐脱离首要原因了。
先晒一下我的车:大众蔚揽380TSI两驱舒行版,是2.0T的乞丐版,这就是现款迈腾旅行。当时的指导价29.48万,优惠后裸车22万多,最终26万出头落地。(PS:随动LED大灯是后期自己装的,原厂低配车是卤素大灯。
首先要说说欧洲为什么是旅行车的天下。我去德国和北欧时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欧洲的城市因为古建众多,城市格局比较拥挤,道路狭窄,人口稠密。同时人均机动车保有量很高,所以少占地、多占天的拓展车内空间,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因此旅行车比三厢车多出了更大的行李箱竖向空间和更丰富的乘客/行李装载组合方式,欧洲车主觉得很实用。
你也许会问了,SUV也有纵向空间的优势啊,而且欧洲人普遍身材很高,为什么拉人拉货纵向空间都更有优势的SUV也不如旅行车受欢迎?这则是因为欧洲的山路和高速比较多,尤其德国还有2/3是不限速的,对车辆的高速性能要求也很高,再加上欧洲油价并不便宜(柴油每升1.05-1.1欧元,汽油1.3-1.4欧元),在德国这种开200km/h都不嫌快的国家,重量大、风阻大的SUV对用车成本和高速驾驶性的负面影响就非常突出,旅行车在这方面则更有优势。这也是我选择旅行车的原因,既有强悍的后备厢空间,又有轿车的油耗、动力和操控性。
大多数国人不喜欢旅行车,是有不少历史原因的。
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汽车市场其实选择很少,除了最便宜的微面之外,大多数人能买得起的都是夏利、奥拓、富康这种两厢车,再往上有捷达、桑塔纳为代表的三厢车。当时国内最贵的旅行车,也就是桑塔纳旅行版和广州标致505SW了。而更高级别的奥迪100、第一代官车A6、虎头奔、老7系等等,都是三厢车。所以在很多长辈的观念里,三厢轿车就是比两厢车/旅行车更高端。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6年以后,SUV杀出来了。在那个不懂城市SUV和硬派越野车有啥区别的年代,老观念里普遍把SUV和越野车直接画等号。而当时铺装路面的发达程度还不高,很多车主都免不了偶尔走走烂路,所以普遍认为SUV就意味着更强的通过性和烂路可靠性,让你出城玩更有安全感。再有就是SUV高达的车身显得霸气,开车时也有更远的视野。另外,中国又没有德国那种不限速高速,SUV在车重和风阻方面的劣势不明显。在三厢车和SUV都受到消费者高度认同的局面下,旅行车这种两头兼顾的车型反而显得左右不逢源,市场份额被双方夹击,只能以进口方式走小众路线。就形成了"销量惨淡——只能卖进口——消费者嫌贵不买——销量惨淡"的恶性循环。后来就改卖情怀了。
这种形势就导致在购车趋于理性的今天,很多消费者排除旅行车并不是抵触旅行车本身,就是觉得它们卖得太贵 。
回想迈腾B7旅行版,全卤素灯组的低配版都要30多万,比同期的迈腾中高配还要贵近10万块钱;2015款高尔夫7旅行版指导价也高达28万。这样的价格绝对能吓跑一大波意向买家。而它们在其他方面比起同款国产版又没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只有少数不差钱的真爱粉才会把它提走。3系、C级的旅行版也是高定价,并且优惠还不大,买2.0T低功率版的钱都能上高一级别的三厢车了,5系旅行版的落地价更是奔着60万去了。而且这些车作为标轴版,腿部空间相比国产加长的三厢版实在太局促了,并不太适合身材魁梧的一家人长途出行。多花大几万甚至一二十万买一台除了后背厢更大之外没有任何看得见的好处的旅行车,就算你有买车如买菜的资本,也不能否认它们的性价比不如合资的同款三厢车。
不过,自从买了蔚揽我发现,旅行车如今也能谈性价比了。
我提车一年后,关税大幅减免,进口旅行车的指导价有所下探,北京地区蔚揽2.0T的裸车价已经21万左右,比同配置的迈腾差价不到两万。高一个级别的A6旅行版年底面临换代,终端价格也相对友好了,落地50万就能买到高功率3.0T V6机械增压、quattro全时四驱、空气悬挂的A6 Allroad了,而6.5秒破百的2.0T+quattro Avant版本落地不过40出头,和同配置A6L相比也不贵。随着网络的发达、铺装路面的完善、购车思维的理性,旅行车的认可度正在逐渐提高。但要想比肩三厢车或SUV,已经不太可能了。
国人很少买旅行车的原因首先是价格比较贵,同级别的旅行车,一般都要比同级别的轿车贵。比如大众的迈腾和蔚揽,迈腾属于合资车型,蔚揽是纯进口车,但是两者的价格却差了不少。迈腾的新车指导价是18.99-31.69万元,蔚揽的指导价是:25.08-40.28万元。价格的差距显而易见,蔚揽的入门版车型比迈腾贵了6万多,顶配车型的价格相差8万多。
第二,旅行车的造型不太符合国人对于汽车的审美需求。现在大多数人买车之前基本都在两种车型之间做出选择,一个是轿车,另外一个是SUV。国人对于汽车的认知还是比较保守的,很多人觉得轿车就应该是三厢,有头有尾。而SUV的造型和越野车非常相似,所以大家觉得SUV和越野车基本可以划等号了,自然也不会有先入为主的抵触心里。
而旅行车则不同,传统的旅行车由于车身比较长,又比较低矮,所以从国人传统的审美角度出发,它的造型不太协调。而且自从SUV车型在国内开始流行之后,旅行车就更加被边缘化了。因为两者的主要卖点都是实用性,的确,旅行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要比SUV好,但是SUV的通过性要比旅行车强。而且目前的SUV车型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车辆的公路驾乘感受,所以旅行车的优势越来越微弱。
大家都知道欧洲人比较喜欢旅行车和两厢轿车,但是前段时间我去欧洲发现,小型和紧凑级SUV车型非常多。后来跟当地的一位朋友聊天中得知,之前欧洲人喜欢买旅行车和两厢轿车是因为好停好开,实用性强,非常适合家用。但是现在他们发现,这些小型SUV的实用性要更好,操控性也不差,所以大家自然就愿意购买。
岩哥的观点:目前我们能买到的旅行车虽然有很多,但是稍微上点档次的旅行车依然价格不菲。按照国内的路况和用车环境来看,如果对旅行车没有特殊的情怀,相比之下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SUV车型。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我呦!
简单说,可以归结为几点。第一,旅行车在国内定价贵。第二,旅行车的造型不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审美。第三,旅行车和轿车差不多,没有很高的离地间隙,很多人会觉得不实用,还不如轿车。
第四点,可以更全面的说。旅行车最大的优点在于拥有轿车和suv无法比拟的装载能力,而这种功能性更符合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国内,一辆suv似乎更"全面",各方面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价格相对实在,关键是看起更顺眼。
所以,旅行车在国内卖的不好很正常,就好比是西餐再好,也难符合大多数国人胃口。
旅行车在国内算是一小众车型。又加上国人汽车消费观念的不同,所以旅行车在国内卖不起来。
初期汽车消费主选三厢轿车才叫车,后来又过渡到城市越野车,坐姿高,通过性好,后备箱大等优势,所以现在很多人喜欢买SUV。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汽车审验制度的变更到9座车型。估计MPV可能会是后续较火的车型。
然而旅行车,正处于轿车越野和商务之间的一个尴尬境地,所以国人接受的少,喜欢的真喜欢不喜欢的真不喜欢。
其实我本人很喜欢旅行车,轿车一样的驾驶舒适型,SUV型的外观,MPV型的空间,真得值得拥有。同款车型它的空间真的要比SUV大。
买得少主要是国人跟风消费,不接受旅行车。
因为不经常旅行…
这个问题嘛,最重要的还是咱们国家的汽车"消费观",是更偏向三厢车的。前些年汽车在国内比较稀少,那时候在人们的认知里,"三厢车"才叫车,两厢车那都不叫车。旅行车更大更实用, 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大部分人的审美。
就像桑塔纳当年就有旅行款,多少人一提起来就是"真丑"。跟别的车比什么样不说,跟普通款比,桑塔纳旅行款也没丑哪儿去吧?凯越、马自达六也有旅行款,大多数人都欣赏不来。
加上咱们对汽车有一定隐私要求,三厢车的后备箱就是个私密性的空间,而两厢车、旅行车都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你不是三厢,什么wagon、GT,那都不叫车。像5系GT用了7系底盘,价格也便宜,但是仍然是小众车。
直到SUV开始火爆,市场对两厢车、旅行车才慢慢宽容起来。这个时候,人们才真正开始重新审视旅行车,发现旅行车真的是超级实用啊(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旅行车比SUV更加实用),而且有些旅行车真的很帅。
当然现在大多数旅行车的定价还是不太合理,定价甚至比SUV都贵,又没有SUV的溢价能力,所以还是缺乏热销的基础。现在很多厂家开始重视这块市场,不过我觉得MPV火的可能性更大些,因为咱们国家的汽车消费习惯,跟美国市场还是比较接近的,欧洲人喜欢旅行车,而美国人更喜欢MPV。
用了一年多了,好用,实用,不烧机油。
很多人的Dream car都是某某旅行车,但真的有了这个预算,很少人会去选择旅行车,这就是旅行车的悲哀。旅行车只能作为大家的精神诉求,来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彰显自己的独特,真叫他们去买,那基本不可能的。旅行车的英文是"Wagon",所以很多人会取其谐音,称这种车型为"瓦罐车",这个昵称很好的诠释出了它的实用性。相比于轿车,旅行车溜背式的后备厢多了一大块可放行李的容积,有着不弱于SUV的装载能力。同时,它还兼具轿车的舒适性、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全方位满足日常家用需求,按道理说,很受欢迎才对,但国内市场却无人问津。
国内消费者不买旅行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车型涵盖少以及价格贵,合资品牌或者国产品牌旅行车车款太少,而且大多数的旅行车,都以进口车销售为主,一听到进口那就简单明了,进口车贵、维修保养又贵,直接劝退大部分消费者。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不可能多花将近一半的价格就只为买一个大屁股,我想再有情怀的瓦罐党也要低头看一下手里的钱包。
其次,就是国人比较喜欢三厢车,普遍会认为三厢轿车才是正统的,前有车头后有车尾,看起来比较端庄大气,而旅行车的大屁股则给人一种头轻脚重的感觉,实在勾不起国人太大的兴趣,两厢轿车也是类似的道理。
最后就是实用性方面,虽然有着比轿车更多的优势,但和SUV相比,旅行车还是太"小资"。都说向往"诗和远方",较高的底盘才能满足,其次国内的路况并不是很好,比较适合SUV这种高底盘车型,对于过大坑、上马路牙子停车丝毫不惧。
总体而言,在国内市场,就算你旅行车优点再多,高昂的售价依然是消费者迈不出的一步,再加路况的因素和有一颗向往"诗和远方"的心,选择一辆SUV才是最踏实,最实用的。
旅行车买的人少,主要是旅行车实用性太低,车体庞大导致驾驭不及其他车型灵活方便。那么都是哪些车可以列入旅行车行列,他们相比其他车型有哪些劣势?
旅行车都是哪些车型:多指车身比较长的,座位数多于五座的大号加长版两厢车,比如早期的旅行版桑塔纳、旅行版凯越、菲亚特周末风等等,现在的本田奥德赛、艾力绅,别克GL8、GL6,大众途安,比亚迪宋MAX等等。在售的旅行车多数是六座或者七座版本,极少数有五座版本,不管几个座椅,其车身尺寸普遍都会超过广义的轿车、SUV等。
旅行车相比其他车型有哪些劣势:首先是利用率太低。我们绝大多数人每年外出旅行的时间能有多少,五一、十一、春节,这三个假期算是一年当中最长的了,再加上周末偶尔满载出游,相比平时独子驾车时间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我们每年花在旅行上的时间甚至连全年开车总时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七个座位,能满座的情况有几天,我相信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开。
其次是操控灵活度不佳。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大都市,堵车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节目,而体型庞大的旅行车穿梭在拥堵路况中、大街小巷中真的很不方便,好像开船一样;要想停个车,还得看车位够不够大,要说技术不过关,恐怕有车位也停不进去。反观小轿车或者两厢车,就从容多了。
再次是通过性不强。现在很多中大型SUV都比旅行车热销,排除体型对比,更重要的是SUV可以带来更好的通过性,可以真正实现游山玩水的目标,旅行车底盘没有优势。
最后是市场定位较窄。旅行车的定位其实更倾向于商务接待,这与家用车有些背道而驰,虽然现在很多车企都想尽一切办法缩小尺码,但是过度压缩只能让空间表现减分。
综上所述,在SUV、轿车大行其道的今天,旅行车要想篡位没那么简单,受众面窄、利用率低、通过性差等劣势都制约着他的扩张,而且很多旅行车是在原有轿车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价格却高了不是一星半点,所以也只有极少数消费者愿意提前享受"大"车的快乐。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报告中国连续第七次成为德最重要贸易伙伴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中国在2022年连续第七次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周二公布的分析报告称。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在2022
日媒日本去年12月物价上涨4创41年新高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总务省20日公布的2022年12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2020年为100,生鲜食品除外)为104。1,较上年同期上涨4。0。这是受第二次石油危机影响的1981年1
拉塞尔25分巴恩斯298森林狼战胜猛龙北京时间1月20日,NBA常规赛,森林狼主场128126战胜猛龙,结束两连败。猛龙整场保持领先,最大领先优势18分,但猛龙最后6分钟仅得2分,被森林狼在末节扳平比分,拉塞尔命中制胜
豪门狂欢夜!两大豪门超级逆转,梅西击败C罗,巴萨狂胜尤文晋级豪门狂欢夜,巴黎圣日耳曼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尤文图斯和曼城五大豪门齐出战且全部赢球,过程可谓是跌宕起伏,精彩刺激!两大豪门上演超级逆转曼城在02落后热刺的情况下,42逆转取胜,曼城现
最新战报!国乒18岁小将连续两站冲击双冠!中韩对决全面展开2023年国际乒联WTT多哈挑战赛继续进行,目前男女单打已经产生八强,国乒共有八人打进男女单打八强,其中女单五人,男单三人。而在双打比赛中,国乒表现更加强势,第二个比赛日双打迎来一
NBA副总裁季中锦标赛正在取得进展举办时间可能会在圣诞节前直播吧1月21日讯近日,NBA副总裁马克塔图姆接采访时谈到了关于NBA筹备举办季中锦标赛。马克塔图姆表示我们正在取得进展,关于集中锦标赛的所有讨论都是积极的,这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者
梅西C罗再同框,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对决澎湃新闻记者胡杰梅西C罗再次在比赛中相遇,这次少了些许火药味,多了一些老友重逢的喜悦。北京时间1月20日凌晨,一场友谊赛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法赫德国王国际体育场举行,利雅得全明星队对
科学家警告史上最热一年可能要来了英国气象局科学家近日警告称,预计2023年晚些时候再次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加剧全球极端天气事件,2024年还有可能成为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英国气象局的新模型表明,已持续三年的
32。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正物质多于反物质?32。为什么正物质多于反物质?Whyistheremorematterthanantimatter?所谓的反物质就是由普通物质粒子所对应的反粒子所组成的物质。那什么是普通物质粒子所
服务扩内需资本市场多维发力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中国证券报20日刊发文章服务扩内需资本市场多维发力。文章称,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力。截至1月19日,已有13家公司首发募资220只公司债发行,
加快绿色转型多部门发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经济参考报1月20日刊发文章加快绿色转型多部门发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文章称,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