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一些外向型企业,受到美国的影响,订单大量下滑,无可为继,只好出此下策,变卖工厂还掉建厂所用的贷款,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越南、印度有一部分工厂已经成熟,中国小厂不再风光。目前中国要做的是越南和印度们还不够成熟的商品,或者它们制造不出来的技术含量高的东西。 至于广东是否有多家企业变卖工厂还贷款,这个没有确切的报道消息,类似这种消息过去几年一直都有。 而且不只是在广东,包括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企业因为经营问题破产,最终只能变卖工厂还贷款的。 只不过今年相对于往年来说,企业的经营确实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纺织、以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从2021年9月份开始,全国各地都陆续有一些工厂宣布提前放假,甚至有一些工厂从10月份就开始放,一放就是三四个月。 而这些工厂之所以提前放假,其实这里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订单减少。 过去一年多时间,我国经济率先从疫情当中恢复过来,很多行业发展都比较迅猛,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发展更是非常迅猛。 但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很多行业的订单明显开始减少,特别是从2021年10月份之后,随着圣诞节感恩节以及双十一订货周期过去,很多企业订单下滑更明显,比如对于纺织行业,有些企业的订单甚至环比下降50%以上。 面对订单减少有些企业的库存量一直不断增加,有个别企业的库存可以达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以上,所以企业只能停工放假。 第二、能耗双控的影响。 能耗双控的影响从2021年9月份开始是比较明显的,在年底最后几个月,很多地方的能耗双控完成情况跟目标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地方都只能出台政策,限制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 比如有些地方就出台政策减少水泥的产量,个别地方9月份水泥要在8月份的基础上减少50%以上,而且在9月份到12月份,错峰生产的时间明显要比平时多出很多。 在能耗双控影响之下,包括水泥生产、陶瓷生产、化工生产、钢铁生产等一些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企业只能把部分生产线停掉。 第三、生产成本上升,主动停工。 过去一年多时间,各种原材料成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有些原材料成本涨幅甚至可以达到100%以上。 然而在原材料迅猛上涨的情况下,很多商品的价格并没有太大幅度的上涨,结果导致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有些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比如对于化工行业来说,前段时间很多化工原材料成本都比较高,当时有些企业硬着头皮进了一些原材料,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原材料价格下降了,对应的一些终端产品价格也跟着下降,结果导致很多企业原材料成本比终端产品价格还要高,基本处于亏损的状态,这时候每多生产一些东西,亏损越大,还不如把生产线停掉。第四、受全球供应链问题的影响。 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然没有完全得到控制,很多国家仍然出现比较严重的劳动力缺口,结果导致港口铁路公路等运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物流周转率下降比较明显。 受此影响,中国出口的很多物品到欧美一些国家都不能够顺利交货,甚至需要在港口停留很长时间,这大大降低了企业资金周转力度。 更关键的是在供应链问题影响之下,全球的运输价格一路不断上涨,比如以前一个集装箱只有两三千美元,现在已经涨到1.5万美元左右,最高峰的时候曾经涨到2万美元左右,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因为周转率比较低,甚至有些货物没法正常交付,所以一些企业现在都不敢接单,因为你接了单之后没法正常交付你就得交违约金。 受以上各项因素的影响,对那些经营能力比较差,现金储备比较少,抗风险能力比较差的中小企业而言,出现关门甚至还不起贷款都很正常。 如果你了解了珠三角这些企业的特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因为珠三角很多的企业是做外贸加工和外贸出口的,然而随着境外疫情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和美国在关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再就是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对中国也做了一些政策性的调整,那么对于一些企业在出口贸易上就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原来一些企业做的比较好的,资金比较充足的,规模比较大的可能能够扛过去,然而有很多很多的企业无法扛过去,扛不过去工厂没钱,而国外的货款又不能够及时的收回,所以此时此刻资金链出现了巨大的问题,然而只能让员工提前回家返乡,这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次新冠疫情以及美国与欧洲做出的一些经济政策决定,对于珠三角企业影响最大,产业性质决定了今天的结果,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任何人都不要盲目乐观,不要过多的扩大自己的规模,所有的收益都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则,从市场中获得自己的收益,在开支上一定要压缩,未来会更加的困难,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会有很多很多的企业选择性破产,最终离开这个行业,这个很残酷很现实,希望更多的企业做好准备,这只是刚刚开始。 今年的工厂确实不好干。很多的工厂做出来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越是生产越是赔钱,那么只好提前给员工放假,有的因为资金链断裂了,还不得不把工厂给卖了,这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我表哥在昆山的一家工厂里面干了有七八年了,从一开始的一个小员工,现在已经慢慢变成了车间的二把手,手底下管理着70多号人,他们车间在最红火的时候,一个月曾经创下了800多万的产值,但是现在一个月连50万都做不了,因为堆积的产品太多了,生产的越多就赔的越多。 他们工厂里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出口到国外的,同时呢有很多的原料还是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今年因为疫情和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原材料涨价,而产品卖不出去,很多的东西只能够想法在国内销售,但是国内的市场已经被占领差不多了,再想瓜分国内的市场太困难了,而低价销售又太费钱,所以没办法,只能让员工提前放假,现在他们车间里的工人连以前的1/3都不到。 在工厂里面其实最怕的就是产品的堆积。产品的堆积往往会带来很多的负面的因素,比如说仓库需要租,而产品堆积的时间长了还可能会过期,另外产品在堆积的过程中就会把大量的资金给压到其中,使资金无法变现,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东西给卖出去,但是如果赔钱卖又太让人心痛,所以把生产线停了之后就想尽办法开始往外卖,卖不出去了就只能在仓库里面堆着。 因为国内疫情因素影响的到不大,我们还能正常的工作上班,但是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消费极度降低,根本没有人去买那些东西了,所以就会导致国内向国外销售产品的这些厂家倒霉。 谢邀,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人力成本。 最近几年大家会发现,外出打工跟在家附近打工都差不多,比如你在广东打工能赚6000一个月,在家能赚4000,抛开租房,路费等成本之后发现实际都差不多。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远离家乡带来的问题比如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等问题更严重,所以这几年广东浙江出现了很大的用工荒,很多年云贵川的低成本劳动力没有了,年轻一代不愿意每天十二个小时,环境不好,工资没有多大优势的工作。 想要招到人,必然要增加成本,这让本来就内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吃不消。 2.供应链危机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钢铁价格等上游资源价格有的翻了几倍,供给端不仅贵,而且货还少。中途甚至强行限电停产。再看需求端,不仅不涨价,需求还低。因为上游材料和能源涨价,生产的越多亏的越多。老板们都是精明人。 3.疫情封锁 有个笑话,说的是义乌要是疫情封锁了,西方连圣诞节都过不了。虽然是个笑话,但是足以说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还是占很大一部分的,很多工厂其实都是做的国外的生意。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国际海运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首先就是运价高,因为疫情的原因,各种手续都变得复杂,运输时间拉长,货轮变少,运价自然就高。还有就是中国和国外产能不平衡,货轮开过去之后没有货物运回来,导致集装箱供应不上。货运不畅叠加运价高,让外向型的企业是吃不消的。 4.规模化企业竞争 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成本比规模化企业高得多,规模效应是全方位的优势,不仅是成本,包括良品率,市场占有率等等都是全方位的碾压。如今市场资本运作是非常活跃的,而福建广东包括浙江很多都是传统的小作坊式的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随历史而去也是必然的结果。 码字不易,感谢点赞 广东多家企业变卖工厂还贷款,员工提前返乡,这是为什么? 市场竞争下,有的企业越来越好,有的企业则日子越来越难过。特别是小型制造企业,只要技术、产品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就会出现难以生存的现象。 广东有大量制造企业,其中,不乏中低端制造、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没有良好的产品,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做一做、学一学。在市场比较正常时,还能勉强维持。随着市场出现供需矛盾,需求小于供给,这些企业也就难以生存下去了。尤其在商情影响下,一些原本领先出口赚点差价或加工费的企业,订单大量减少、员工工资则不断提高,最终也就只能是关门打烊,将工厂卖掉了。如果不卖掉,早晚也是关门。与其等到关门,不如主动关门,获得一部分收益后,还可以做一些其他方面的事。否则,可能会连资本也没有了。 这就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也是一些中小企业必须走过的路。因此,还是要创新,只有创新,才会有新路。 今年实体经济是最难的一年,我是给房地产做配套的,甲方给你商城,你爱要不要。最后只会落得关门歇业。国家现在应该杜绝商业承兑。 目前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大环境都不好,同时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零售价格却没有怎么涨,利润下滑,生意不好做不如变卖工厂还贷款,无偿一身轻。 广东作为海边的省份,再加上广州十三行的历史,外资企业和外资工厂是非常多的,这两年受国外疫情的影响,外资企业基本上开一天亏一天,但是企业本身又是向银行贷款才能够运作的。现在疫情那么严重,工厂是开不下去了,但银行的利息是不会因为工厂开不下去而停掉,资金流断裂,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亏钱的企业关闭甚至变卖,及时止损的同时偿还贷款。其实不止广东,因为疫情,国内所有的海口城市都面临着相同的考验,其他城市关掉的工厂也不比广东少多少。就算是没关的也要面临国外毒株顺着商品向城市甚至是国内扩散的风险,因为风险而"暂时"关掉的工厂也不在少数。 企业变卖了,工厂没了,现在又离过年不远了,现在返乡可以直接躲过春运,员工本来就挺长时间没返乡了,没了工作就直接返乡了,至于之后是重新回来找工作还是就留在乡下生活,那就等回去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