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早餐都有什么可以吃的?
1.《热干面》
再怎么排名不分先后,热干面不放首位,便是不像话。武汉的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北京炸酱面、四川的担担面、郑州烩面并称我国的五大名面。怎么也吃不厌的热干面,早和武汉融为了一体,是武汉人的情怀。
2.《豆皮》
武汉豆皮迄今已有六七十年历史了,是武汉传统的小吃,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黄,味香而醉,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
3.《糊汤粉》
和湖南、桂林等地的米粉不一样,糊汤粉是武汉人发明独有的品种。糊汤粉的汤汁用新鲜的鲫鱼熬制,加入用籼稻米磨成浆制米粉,撒上葱花、胡椒、萝卜丁等。既有鱼的鲜香,又有稠稠的胡椒质感,配上饱蘸汤汁的热油条,固体液体的完美搭配,吃起来简直妙不可言
4.《面窝》
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干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 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
5.《武汉牛肉面》湖北牛肉面牛杂面都是上面满满的一层牛肉或一层牛杂,让外地人大为感慨这肉怎么跟加过似的?面是前一晚准备好的碱水面,汤是红汤,是老板天还没亮用牛油牛杂,放香料、辣椒熬出来的,上面浮着红汪汪的辣油,飘着青青的蒜苗段,纹丝不动。吃面的来了,喊上一声。老板抄起一团面,丢到长柄的竹笊篱中,再抓一把脆生生的绿豆芽,沉到滚滚的白汤里,不慌不忙地抖几下。
6.《土家酱香饼》
土家酱香饼,又称土家香酱饼,湖北酱香饼,恩施酱香饼,武汉酱香饼,简称酱香饼或香酱饼。
7.《武汉凉面》
一般到了夏天才有口福。银丝似的熟制面条,直接加上佐料和配料就可食用。佐料和热干面的差不多,只是要多加一样--蒜汁。配料更丰盛些,红的火腿肠丝,绿的海带丝,白的豆芽菜。观感非常不错,是老武汉人拯救的苦夏最好选择之一。
8.《烧梅》
武汉的烧梅就是江浙一带所称的"烧卖",只是馅料有所不同。非常薄的面皮里面裹着糯米、香菇碎丁、肉末等,放有黑胡椒,封口时捏出一个相撞,然后蒸熟,所以又叫做"重油烧梅"。一点点的辣味,绝对的香、滑。一般考虑到夏天不能吃的太过油腻,馅里的肥肉会少放一些。
9.《武汉糯米鸡》
武汉糯米鸡是一个与鸡的任何一部分毫无关系的油炸食品,该食物由料酒、酱油和香喷喷的肉拌制而成。炸好后的糯米鸡外表金黄,面凸凹不平,形如鸡皮,故而由此简称。糯米鸡是武汉人过早的常见小吃之一,大多数油炸点心的过早摊点都会有糯米鸡供应。糯米鸡外壳香脆,内里绵软有肉香,口感相当好。
10.《糊米酒》
糊米酒,武汉平民最爱的街头甜品之一。有米酒,还有小小的汤圆,酸酸甜甜的,粘粘的。和其他地方的清米酒不一样,糊米酒非常有质感。
汤包,热干面,豆皮,烧麦,米酒。
我的家乡风景如画,秀色可餐,美丽的江城大江大河大武汉,天灵地杰,千湖之省,鱼米之乡,九省通衢,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也是时尚之城,教育大市,桥梁之都,十一架大桥象一道道美丽的彩虹挂在万里长江上,耀眼夺目,是全国副部级城市。
武汉人有口福,饮用优质的东湖天然淡水湖水。武汉人民特别有幸福感,每天早上一睁开眼上街过早小吃品种丰富:
1,热干面五元一碗,十几种辅料,小麻油,红萝卜,葱等等,香喷喷,武汉人一天不吃热干面心里怪难受:
2,牛肉面,牛肉宽细米粉,三鲜面:
3,面窝:
4,油条:
5,糯米包油条:
6,水饺,北方水饺,锅贴,气水包子,小笼包,蒸饺:
7,鲜肉大包,牛肉大包,馒头,花卷,春卷,米巴巴:
8,豆腐老,什锦豆腐老:
9,鸡冠饺,欢喜坨,糯米鸡:
10,鲜肉豆皮,虾仁豆皮,牛肉豆皮:
11,伏汁酒,鸡蛋冲米酒:
I2,糊汤粉配油条:
13,软饼等等应有尽有:
而且武汉早餐还价廉物美,品种多多,欢迎全世界全中国游客到武汉來旅游并品尝武汉过早小吃,必定口水流哎!
谢邀!作为武汉人来讲,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比喻昨天吃的热干面,今天吃的小笼包喝糊汤米酒.明天在家里下面条。武汉早餐的花样多。炸酱面、油条、米粉、 烧梅、汤包、凉面、原味面、牛肉汤面等等。今天只是简单的介绍几种,应有尽有!
注:武汉称早餐为过早。
武汉是热干面的故乡、早餐相当丰富;好吃不贵,平民的早餐,而且方便,可以坐下吃,也可以边走边吃的当属热干面了。
豆皮
烧麦
酒酿
还有其他好吃的
武汉早餐,品种多多,还都很好吃。而且,武汉小吃,都是经济实惠,吃了都会很满意。我吃过并总惦着吃的武汉早餐,我把它罗列一下,大概有这么多种:
热干面,炒面,炒粉,炒年糕,米粉,米粑,绿豆粑,豆丝,豆皮,烧梅,炸糍粑,软饼,欢喜坨,麻团,糯米鸡,糊汤粉,面窝,酥饺,油香,汤包,小笼包,馍馍,水饺,清汤,鸡冠饺,窝块,刴馍,䓤油饼,油条,糯米包油条,生煎包,汽水包,糊米酒,豆浆,豆腐脑。
在武汉,早餐可选性强,好吃的东西很多,其中不乏很多著名小吃。其中,
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顺香居的烧麦、福庆和的牛肉豆丝、小桃园的煨汤、田启恒的糊汤粉、谢荣德的面窝并称武汉八大名小吃。
武汉的早餐很丰富,各种各样的早餐:热干面,炒河粉,小笼包,茶鸡蛋,豆浆,奶茶,米线,馄饨……
早几年曾经去武汉学习,在武汉生活过一个学期!我去武汉的最大体会就是,武汉小吃真多!从早餐开始就是很丰富!
我在武汉生活的时候早餐最喜欢的早餐喝一杯奶茶,吃一个茶鸡蛋。
奶茶的味道特别好喝。到现在还怀念那个奶茶的味道!离开武汉,我再也没有喝过那种廉价又好喝的奶茶了。
偶尔会吃一点炒米粉。武汉的炒米粉有点像面条可不是面条,味道挺好吃,还特耐饥!感觉吃了以后上午要是再喝点热水米粉会在肚子里面变大,会有特别撑的感觉!
不提热干面是不行的,不管你爱不爱吃,武汉到处都是热干面!武汉的热干面就像河南的胡辣汤一样,可以随便打包带走吃!反正我是挺喜欢吃热干面的,超级喜欢每一根面条都滚满了芝麻酱的感觉,超级香啊!
谢谢邀请,本人湖北人曾在武汉中南商学院就读,对武汉很熟悉,武汉三镇的早餐美食,数不胜数,首先来到武汉必须过早的就是热干面,因为来武汉上学前领导布置的任务,必须要把武汉小吃吃遍,公上报销,所以逢节假日,坐上公交一条街一条街闲转,蔡林记,老通城,民众乐园,野味香,四季美,户布巷,汉正街等,品尝许多小吃,比较喜欢的美食早餐有热干面,灌汤包,烧麦,面窝,魚糕,三鲜豆皮,糯米鸡,油灯,麻团等等,头友们有机会一定去尝尝。别忘了,江岸区一家牛腰子粉也特别好吃。
武汉的早餐有豆皮,热干面、面窝、糊米酒、烧卖、鸡汤包、牛肉米粉,米线等。
我可以推荐几个组合:
豆皮+米酒
热干面+鸡蛋米酒
牛肉米粉+面窝
糊米酒+鸡汤包
糊米酒+烧卖
如果不喜欢糊米酒的朋友,可以用豆浆或者豆腐脑代替。武汉的豆浆和豆腐脑都是甜的。可以尝尝。
祝好!
武汉有哪些好吃的早餐?
人们常说"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 ",足见武汉美食全国文明。在众多武汉美食中,又数武汉的"过早"最让人津津乐道。
"过早"是武汉人吃早餐的俗称 ,这一词眼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汉口竹枝词》中。时至今日,在武汉,没人会说"吃早餐",只会说"过早"。顾名思义,过早大抵是简单方便,用餐时间短暂,匆匆而过的意思--武汉的任何一份过早从做好到吃完,最多不超过十五分钟时间,这还是在匀速状况下进行。有许多武汉人都习惯 边走边吃——这在全国各地,也是一景。
武汉的过早,可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南北早点菜式在武汉集聚,又被聪明而好吃的武汉人发展 出更加花式的吃饭。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拉面、打卤面、包子、馒头、花卷 ……各式各样的早点,加上武汉人充满创意的早点搭配,形成了武汉"过早"独特的魅力。
武汉有哪些好吃的早餐,下面咱就一个一个的说说吧:
1、热干面
谈武汉的过早,不能不谈热干面,他已经和武汉融为一体,和黄鹤楼、东湖、鸭脖子一样,成为我大武汉金灿灿的名片之一。他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面。热干面是武汉的招牌过早--最出名也最具特色。一种碱制的熟面,弹性非常好,用笊篱盛着放入开水中烫一会儿,捞起后淋干水,放入碗中再开始加佐料和配料。 佐料无非就是盐,胡椒,味精之类的,配料则有虾米,辣萝卜碎丁,葱花...…最重要的是芝麻酱。上好的芝麻一粒就足以齿颊留香,无数芝麻磨成的酱搅拌在 一起当真能香得吞下舌头。佐料配料齐全,赶紧就着刚起锅的热气迅速搅拌开,芝麻和葱花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未曾入口已是垂涎而食欲大振。武汉人每天早晨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舒舒服服的来一碗热干面。芝麻酱的醇香,面条的劲道,3.5——4元一碗,再搞碗蛋酒或者是绿豆汤,听了头!
哪里的热干面好吃:
赵师傅天天红油热干面(武昌粮道街139号)
田记热干面(江汉二楼140号)
李记热干面(中山大道384号附2利济路车站旁)
2、豆皮
武汉豆皮迄今已有40年的历史。老通城"三鲜豆皮"是我大武汉人"过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汉民间极具 特色的传统小吃。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黄,味香而醉,香菇丁,五香干丁,榨菜丁,肉丁,笋丁炒一下,加一点卤汁,裹在糯米里。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外地人到武汉,皆以能吃到老通城的豆皮为快。毛主席曾品尝数次,赞不绝口。喜欢味道重一点的吃货可以在装盘时再浇一点汤汁,那个香呀!
哪里的豆皮好吃:
王师傅豆皮馆(高雄路47附3号,近台北一路)
严氏烧卖店(自治街240号近十九中)
曾记豆皮大王(汉阳大道五里新村汉阳医院巷子口)
3、面窝
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 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干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 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 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苕面窝是武汉地方性小吃之一,跟武汉另一种小吃面窝差不多,不同的是把红薯(武汉称苕)加入到面窝中,它也属于面窝的一种,也是一种可口的油炸小吃。
哪里的面窝好吃:
好吃爹爹炸面窝(江大路道达尔加油站对面路口)
金包银糍粑面窝(自由路户部巷小吃一条街)
硚口鼎鼎大名炸面窝(硚口过早一条街俊俊牛肉粉旁边)
4、鲜鱼糊汤粉
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息和味道。糊汤粉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田恒启粉馆是一家主营武汉风味糊汤粉的小吃店,其糊汤是用鲜鱼配料熬制的鱼汤加淀粉而成,在糊汤内再配以胡椒、香葱,以其糊汤微稠、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鲜美而名扬武汉三镇。
吃的时候,先把粉条在开水锅里烫热,放在碗里,再把"鱼胶糊"浇在粉条上,拌匀了,吃上一口,那鱼香的味道十分鲜美。正宗的吃法,是要就着油条吃,有的将油条蘸着糊汤吃,有的将油条撕成小段,泡在汤里吃,不管怎么吃,都别具风味。
哪里的糊汤粉好吃:
汉阳3元一碗的糊汤粉(汉阳三高后门群建路19号)
徐嫂糊汤粉(武昌自由路户部巷内)
李记鲜鱼糊汤粉馆(青山区三弓路建港南街,建一集贸市场对面)
腰花糊汤粉(积玉桥地铁站地铁有厕所的那个出口出来后中百超市对面)
鲜鱼糊汤粉(汉阳朝阳路60号(盼盼烧烤往归元寺方向))
陈记鲜鱼糊汤粉(湖北黄石八卦咀爱康医院旁4路车终点站)
老杨家鲜鱼糊粉(南京路与吉庆街交汇处)
5、糯米包油条
武汉的糯米包油条要先抹上核桃花生粉,再抹上白糖粉,如此往复抹多次,甜得恰到好处,口感又细腻。糯米很白,蒸的火候较到位,米像是竖起来的,嚼劲大。
哪里的糯米包油条好吃:
何嫂糯米包油条(循礼门往青少年宫走大概30米那巷子里)
一元路好吃糯米包油条(一元路亮亮虾庄旁的坤厚里口子上珍珠糯米包油条)
武大糯米包油条(武汉大学正门进去桂圆路走到底左拐)
古田好吃糯米包油条(古田路小学旁边)
6、烧麦
武汉的烧卖与北方的烧麦馅料上没多大区别,不同的是武汉的烧卖很有特色,讲究重油里面放肉丁香菇和笋,还有一绝美调料"黑胡椒"。由于黑胡椒放的多有点辣,但是绝对香、滑。
哪里的烧麦好吃:
一品烧梅(自由路)
严老幺重油烧麦(自治街)
德润福严氏烧麦(友谊路46号)
陈记烧梅(户部巷)
老荣记烧卖(民族路)
李桃烧卖(徐东路)
吴氏烧麦(雪松路)
7、汤包
武汉的小笼汤包是在苏式汤包的传统做法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的。这种汤包具有皮薄、汤多、馅嫩的武汉风味特色,不仅为武汉人所喜爱,而且在全国也颇有名气。
哪里的汤包好吃:
汇通路路口成记汤包
户部巷出口处麻婆汤包
古田三路公交站后正宗汤包
8、煎包
煎包是武汉另一特色美食,刚出锅的生煎包冒着热气,上面洒着葱花和白芝麻,金黄薄脆的底子,一个个看着就觉得可爱,味道鲜中带甜。好的生煎包不但是口味上佳,重量也是要控制好的。通常做包子的人都知道跟小笼汤包一样,皮和肉的标准是对半,皮四钱,肉四钱,一个包子是八钱重。
哪里的煎包好吃:
台北路吴老二煎包饺子馆
二七小路荣华汤包(煎汤包)
崇仁路玉带街特色煎包
9、水饺
武汉的"谈炎记"水饺馆是1920年由黄陂人谈志祥创办,有独到的水饺制作工艺。从选肉、配料、点味、制馅、制皮到包制、熬汤、煮熟等各道工序,水饺的馅嫩、汤鲜、形美、皮薄,吃起来爽口润腹,余香满口。
哪里的水饺好吃:
利济东街1号谈炎记水饺
户部巷熊太婆水饺
大成路小秋水饺
10、鸭脖子鸭脖子
在武汉,经常看到俊男靓女不顾形象的大啃鸭脖子,那叫一个香!特别适合火辣口味的人士。天气炎热的时候,吃点鸭脖子可以发汗,其性凉,味甘,温补,益气,与辣互相作用,可以益气养血。男人们喜欢边喝啤酒边吃鸭脖子,女人们则是把它当成晚餐后消遣的零食。正宗的鸭脖子要麻、辣、鲜、咸诸味俱全交相辉映,且味香入骨,"表里如一",一吃到底,欲罢不能。
哪里的鸭脖子好吃:
周黑鸭、久久鸭脖、精武鸭脖、绝味鸭脖都不错,街上很多连锁店,小心别买到山寨的就行。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口水都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