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看了看答题的前辈,只有两个没有跑题了。其他几位都审题不清。 题主问的是生活费一年一付还是按月支付比较好? 我觉得孩子一人出门在外求学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独立生存能力锻炼:除了学校的课本知识还应包括了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掌握社会弊端陋习的基本辨识判断等能力的提高或掌握。 基于上述的判断我认为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半年支付一次生活费。理由如下: 1、半年一付,其实给了孩子一个隐形的独立管理财富的机会。他可以尝试给钱财制定一个小小的升值和使用计划。要记住:不学会珍惜财富的,结果往往都是失去财富。就算失败也在家庭承受范围内。半年一付让他有较为充分的富余考虑如何安排如何管理,而不必每天算着花钱。其实每天算着花钱一定局限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要的不是每天只吃两个馒头的孩子,而是在有条件时能更好生活的孩子。半年一付,给了他很多发挥的机会。 2、为何不一月一付,甚至半月一付。只要不是家庭条件局限,我不建议如此给孩子生活费。其实,局促的支付方式完全封闭了孩子管理财富的想象空间和客观条件。他甚至可以不用动脑子,只要每天两个馒头就一定能过。吃半个月咸菜看一场电影(当然是一种比喻)。这样反而造就了他的惰性,他当然可以打工挣钱,不过还是少了管理钱财的锻炼。 3、为何不一年一付。孩子管理财富是个渐进的过程,他的感悟和能力等我提高是一次次锻炼出来的,甚至也是一次次试错出来的,管理财富必然有激进和保守的不同理念和手段。所以一定要给他设定一个限值。说一个另类的例子:我一个同事儿子在美国学汽车类的设计专业,毕业典礼老两口都去美国参加了。之后的旅行到了著名的赌场,父子两个各带一百美金入场,讲好要么输光结束,要么玩两个小时走人。结果两人严格执行了原定的计划。父亲直接输光,儿子在赢了三百多美金后提前收手,他们仅仅在自身承受范围内做一个体验。再说回来,试错体验难保不损失(看看股市指数吧),一年的生活费对刚练手的孩子而言太多了,而且万一有风险损失太大。 所以,我觉得半年一付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它既不是太激进,也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和空间。特别说明,管理财富的手段包括投资、创业、保险、存款、甚至是倒卖各类农副产品,唯独不包含赌博!不包含赌博! 当然上述判断的前题是家庭相对宽松。 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因为距离较远,不可能象高中那样一月回一次家或者一周回一次家,往往是一学期才回家一次,因此需要给孩子准备半年的生活费。那这生活费是一次性全给还是分月给呢?我觉得还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能说哪种方式更好,只看哪种方式更适合。 一、自律性不好的孩子,可以分月给生活费。 有些孩子从来没离开过父母,在高中时也是走读的,生活完全由父母包办,根本没有一点金钱意识,不太会安排生活。现在离开父母到外地上学,一切生活开支由自己支配,他可能不知道如何有计划地开销。假如你一次性地把半年的生活费全给他,他也许觉得银行卡里有足够的钱,买东西或吃饭等没有计划,很可能会超标使用。我们学院的孩子经常有这种情况,父母经常打电话问孩子怎么一个月就用了三四千了,难道学校的生活费这么高吗?其实就是有学生看到手中有钱,花钱没有节制,比如觉得自己的手机不太满意,就去换一个好几千的手机,本来没有这个预算的,那肯定会超标,说不定半年的生活费,二个月后就快没了。 二、独立性强的孩子完全可以一次性给半年的生活费。 大概了解一下孩子学校的消费水平,跟孩子商量一下需要购买哪些生活用品,每个月大概需要多少钱,大略估算一下半年的消费总量,然后一次性打给孩子。一般这样的孩子对生活是有规划的,用钱也有计划性,一般不会超标。另外家长也可以平时多与孩子交流,问一下孩子的花费情况,帮助孩子做好计划。看是不是有一些当初没有考虑到而增加工项目,如果有也可以再微信转过去。 我自己的孩子我是一次性把全年的费用全给了他,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这些费用一开始就计划好了,适当稍多给一点,以备不时之需。至于说要出去旅游或买一些计划外的东西,你自己节约或者想办法去赚点,比如获得奖学金、比如兼职等。总的来说情况良好,偶尔有点超标,但不会离谱。 所以说不同的孩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时期的孩子也可以不同,比如新生就可以分月给,有了一定生活能力和理财能力后,就完全可以一次性给。不要不相信孩子,孩子需要成长,我们需要放手。 我读大学的时候,每个月是1000的生活费,每个月生活费的多少应当看,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高低,一般来说,1000左右的生活费,知勉勉强强足够的。我是在广西的首府读的大学,消费水平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很明显,以前的生活费是根本不够用。当然还要看自己家里经济条件情况,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不是很好。所以每个月能给1000的生活费是非常不错的。那不够的那一部分该怎么办呢?当然大学都有很多勤工俭学岗位,很多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就会去这些岗位上工作,赚点零花钱。除了大学里面勤工俭学的岗位之外,还有很多的兼职,可以做,周六周日没有事的时候也可以去做一些兼职一天赚100块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周末下来可以赚200块钱那么一周的伙食费基本上也是有着落了。所以很多的学生家里只是给了1000块钱,但是很多都会花到1500到2000,那多余的那部分钱从哪里来呢?就是平时去做些兼职。赚取额外的钱。大学生都成年了,并不是想每一分钱都向家里要,因此去做兼职做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是非常的多的。给多少都会花完,所以给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不够花可以让他自己去挣,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 我是在校大学生,结合我自身的经验和我观察周围同学花销情况以及本地物价情况每月固定1000元足以保证在校期间温饱不饿肚子, 我的生活费家人是固定1000我不会多要也不会少要,除却每天的饭钱折扣掉5600之外,剩余的钱完全属于零花钱, 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高消费水平的地方家长还是给孩子每月固定打钱,千万别在孩子一下子挥霍完后找你要你就给,这会增长他的惰性的且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甚至会很依赖你,自己就不能完全学会独立 还有一种家长就是按每周给钱,基本都是200心情好点300说实话这样从表面上看你是控制了他的花销其实不然,根据我同学跟我说的了解他们觉得他们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比固定还要多的钱,就会花起来完全大手大脚不考虑后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