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CPU研发更难。这里的CPU指的是可以流通到民用市场,适应市场竞争的CPU。 CPU和原子弹最高优先级目标不一样。CPU因为是需求量巨大的商品,为了保证利润和竞争力,它的系统目标是实现功能的前提下还要保证良品率和各种降成本工艺;原子弹是一种武器,首先需求数量不大,其次不参与虑商业竞争(谁敢拿出来卖),所以最高优先级目标是它本身的功能,降本相关的工艺和良品率都是次要考虑的。超级大国可以研发更小型,威力可调,维护成本更低,可以在各种平台上使用的核弹;像朝鲜、印度这样的国家核弹小型化做的差,也不怎么考虑可维护性,通用性更不用提,但是不耽误它能炸响啊,能炸响威慑力就在,目的就达到了。 W88和朝鲜的核弹头都是核弹头,技术差距还是很大的。W88属于三相弹,当量可在几千吨和47.5万吨TNT之间调节。朝鲜这个还停留在内爆式原子弹的水平 从资本投入上来说,显然CPU的研发也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更多人才的汇集,在功能开发、工艺研发等各个细节都做出投入,来保证商业成功。如果只保证功能实现的话,其实CPU研发是不难的。我们从俄罗斯买的S-300,处理器、存储器都是苏联时代生产的,只不过那用一辆车来装的磁环,存储字节只有几百K。这要在当时的民用市场,人家理都不理的,但是军用没关系啊,它该有的功能都实现了,只要故障率低可以接受,这就OK。 CPU最开始只用于军用,一直到1971年intel 推出4004,开始试水民用市场开始,CPU才正式正式进入普通老百姓的视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了今天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CPU。比如今天最强的民用CPU Core i9 7980XE的浮点运算次数达到了1TFLOP(每秒 1 万亿次浮点运算次数),相比4004的6万次不到,40多年间的时间里提高了1600万倍。原子弹的技术迭代可做不到这么快。 4004和7980XE,跨度40多年 实际上我国开发不出CPU是个伪命题。因为之前说了,军用CPU连工艺落后的那么多的苏联也照样可以做出来,我们没什么做不出来的。只是目前在制程工艺、片上系统设计、指令集方面我们处于全面落后的现状,因此东西做出来也是落后Intel、AMD,而且兼容不了现有的软件和操作系统,没有什么商用价值。但为了国防安全,军队使用国产CPU完全是可以的。像超级计算机这样重架构重互连、对单片CPU性能不敏感的场景,国产CPU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比如排名世界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算使用的就是申威SW26010处理器,由无锡江南计算所研制。再比如龙芯处理器,民用市场虽然排不上多大用场,但是北斗卫星上就搭载了这款处理器,落后的制程在太空高能粒子辐射背景下反而成了好事。 研发CPU和原子弹都不难!关键这2个都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工作。 原子弹 原子弹的秘密已经公开好多年了,百度、维基写得详细的很!从原理到实物仅仅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邻居家的80后在父辈的积存下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里就涉及一个核材料的来源问题,再有就是大量的试验和计算。一般的国家是很难搞到武器级的和原料的,目前世界上铀矿富有国是尼日尔(不是尼日利亚,西非国家,漫威瓦坎达的原型)占世界储量的1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四大产铀国,从这些国家出口铀矿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提纯武器级的核原料更是逆天的挑战,这是原子弹的第一难关。 铀矿石 铀矿的世界分布 某些国家聚全国之力在以国家意识的支持下进行原子弹的研发,除去铀矿外,还要搞到离心机从铀的气态化合物中分离出武器级铀,难点二。 接下来就十分顺利了,只要有足够的核材料既可以研发出核武器。简单的可以参考高中化学试验,按步骤完成。从咱们邻居的核计划看来就是这样。 至于投放手段…那是另一个问题… 三哥的运载工具试验 五常手里可不是简单的拥有核武器(原子弹)才在一起开大会的,运载工具很重要! 而从CPU来说更加简单! 目前整个IT技术实际就是一个坑!思维固化,不思进取!IT技术的架构起源是冯诺依曼结构和图灵机的思路,100年前的理论。截止到W君这篇问答前,没有任何技术理论超越上述两个理论和思路的技术出现,因此IT的发展目前还是仅仅依靠摩尔定律发展。 那么CPU制造其实不一定要光刻机!不一定要硅片载体!甚至不需要用电! Magic-1 Homebrew CPU是2005年一个电子爱好者制作的CPU。整体是一个图上电器柜的形制,采用200多块74系列的TTL集成电路,可以完成CPU所有的功能。这是不用光刻机的。 上图是不用电和硅片的机械结构完成逻辑运算的设备(W君有时候说,上世纪机械时代的梦幻也许是人类点错了科技树的后果),利用齿轮和杠杆原理同样完成与非或等门电路的运算模拟,技术运用不同,核心原理一致! 回到原理的思路上说,一个计算机系统无非就是满足冯诺依曼的输入、输出、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存储单元的结构特征后形成的一个"程序型"计算模型。 而CPU达成的就是冯诺依曼中的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存储单元三大部分,这是简单部分。 CPU的关键点:自家做的CPU的机器语言的指令集是不是可以和其他人的指令集相兼容!如果不兼容那就是没人用,如果兼容…恭喜你!你侵权了! CPU的难点不是物质基础,难就难在广泛接受的指令集都是"别人家"的专利,演变到后来变成了技术标准之争。因此,目前研发CPU的难度是越来越高。"树上的果子快被摘光了!"至于基本的物质设计就是依靠电路的设计(摩尔定律)可以轻松解决。 所以研究CPU不难,难点在做出大家都能使用的CPU后还完美的规避了别人家的专利标准!亦或者出现一个新的"果子树"(思路变化)。 综上,"先难后易"的原子弹和"先易后难"的CPU都不是一般人负担得了的玩意儿! 都难,但难点非常非常不一样,CPU难在专利保护和赚钱上。 CPU最大的难点是存在市场竞争,生产CPU对我们来说并不难 ,难的是把CPU卖出去还能挣到钱 ,你看AMD被INTEL数次逼到要破产的边缘,这才是制造并销售CPU的真正难处。除此之外,你不能抄袭别人的CPU,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 这是当前我们制造CPU的最大难点,至于CPU的设计和制造本身,早就不是真正的难点了,当然也许最先进的机器我们还没有,但有或者没有CPU是本质区别,先进或落后只是数量上的差异。 而且,如果我们真的需要,那么仿造Intel或AMD的CPU并非难事,只不过在国际贸易利大于弊的现在,仿造这种事情不现实,这是民用品和军品的区别,军品你有本事偷回别人的东西拆解开然后仿造,对方无话可说。但CPU不用偷,人家就直接卖给你,但关键技术都申请了专利保护,你要是仿制,那等于大家就撕破脸,别的生意也不要做了。 图示:一篇新闻称,2014年,龙芯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收支平衡,可喜可贺。 如果中国停止进口国外的CPU,那么我们自己是可以使用自制CPU的,实际上龙芯CPU早就制造出来并投产了,大众不知道,是因为它的名气还不够大,并且在普通民用市场上竞争不赢国外的CPU,更没有能力把它卖到发达国家去挣外汇。而竞争不赢是因为性价比不合算,大众不买账,但在一些特殊领域,龙芯具有特别的优势。 原子弹不需要考虑市场,做出来能爆就行,也没有专利保护 图示:执行广岛原子弹轰炸任务的机组成员 。 而造原子弹的难处不一样,原子弹不存在市场竞争,没有哪个国家是因为造不出廉价原子弹 ,所以就不造了。它的难处在于两方面,技术和原料。 首先你必须掌握制造它的技术,这包括制造原子弹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技术,比如制造特殊的离心机,来分离不同的铀原子等等。最后,就算你拿到了全套制造图纸,包括制造原子弹需要的机器的图纸,你还得能把这些机器制造出来的工业基础。 最后,万事俱备,你还得有制造原子弹的原料。 如今的主流原子弹,通常是钚蛋,原因就是钚蛋容易造,它不需要特殊离心机,要制造最传统的铀原子弹,需要特殊离心机,分离不同的铀同位素,这离心机实在太难造了,这种战略离心机也没有国家会轻易卖出去。 而利用重水堆就可以相对简单的利用天然铀提取钚,但即便如此,你还得先有天然铀,这东西你自己国家要没有,你是进口不到的,没有国家会明目张胆卖给你。至于怎么在黑市上悄悄搞到铀矿,那就看自己国家的本事了,但大国的优点就在于通常不会缺矿,只要技术到位,有基础工业实力,那么原子弹就一定能造得出来。 拥有自产原子弹的国家多,拥有自产CPU的国家少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原子弹比CPU容易造。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答到点子上的,什么叫都难?什么叫都不难?正确的答案是,研发CPU比研发原子弹难多了。 我国在1958年提出原子弹计划,1964年10月16日15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耗时6年。 国产CPU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龙芯,2001年由中科院计算机所成立课题组研制,花了16年时间,在2017年发布龙芯3号。但是在微结构上的差距,龙芯基本只达到英特尔和AMD性能的35%左右。 性能差距如此大,耗费时间如此长,但龙芯还不是完全自主的CPU。龙芯是花钱买了MIPS公司的结构授权,在此基础上实现自主研发创新。 中国的原子弹制造水平和美国的差距不会有CPU这么大吧。 另外,世界上核武国家有: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还有南非、阿根廷、巴西等弃核国家。有能力生产原子弹的国家大概有十四五家。 而世界上有能力设计生产电脑CPU的国家仅有美国、中国(包括台湾省),有能力设计生产手机SOC芯片的国家数量会在中国、美国的基础上增加韩国。 3:14,小学生都能看出来,研发CPU比原子弹难多了。国产CPU的现状:没有完全自主研发设计的 抛开制造不谈,如果追根溯源,国产CPU的设计大致有一下几种: 破解、打磨别人的CPU,典型的如汉芯,大家可自行网络搜索; 获得别人授权,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设计,典型如华为海思,获得ARM授权后,再自行设计。苹果、三星、高通和联发科也是如此,但苹果、高通的二次"魔改"能力要高一些,所以A系列芯片和骁龙芯片是很好的手机SOC芯片,它们俩掐架时,别人就是看的份。 直接买全套方案,代表有超算太湖之光用的申威系列CPU。 购买结构授权,再从上到下自主设计,比如龙芯CPU,虽然不是完全自主研发设计,但绝大部分是自己的东西; 可以看出,国产CPU真的不容易。 现在,回到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完全自主研发CPU比原子弹难?第一难:构建市场生态难 原子弹的买家是政府,要求比较简单:别人有的我也有,性能差一点不要紧,能起到核威慑足矣。至于原子弹体积比别国大一点,爆炸当量小一点,数量少一点,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造得出就拥有了核威慑力量。 CPU不同,造得出CPU不是本事,能带着一大帮人陪你玩才是真厉害。英特尔之所以成为X86架构CPU霸主,关键是因为它成功构建了X86架构的生态系统,竞争对手想另起炉灶搞其它架构的CPU,没有人陪你玩,产品卖不出去,赚不到钱,企业只能关门。 这也是国产CPU需要购买授权的原因,加入对方市场生态。第二难:制造CPU难 原子弹难在设计和计算,制造倒不是最难的。CPU恰恰相反,只要加入市场生态,设计就不算难,全球CPU设计公司最多曾超过100家,经过优胜劣汰,现在也有五六十家。而CPU制造的厂家,现在不超过十家,第一梯队三家: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基本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国产CPU的短板不在设计、封装和测试,就在生产上。和台积电等巨头相比,国产CPU生产制程工艺至少落后三代,在芯片代工生产市场,落后一代就意味着淘汰,落后三代……大家自行脑补。(详情可关注后,参考我关于《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中国芯片业应该如何应对?》的回答 )第三难:瓦森纳协定协定卡脖子 全球五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AM公司,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光伏行业精密材料工程解决方案供应商; ASML,为半导体生产商提供光刻机及相关服务; Lam Research,电浆蚀刻设备为全球销售之冠; KLA-Tencor-专精制程良率和提供制程控管量测解决方案; Dainippon Screen--专职研究开发各项半导体设备、液晶生产设备及专业级印刷设备; 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等巨头,要生产CPU,必须向上述五大设备制造商采购设备。为保证拿到最先进的设备,三星还入股ASML。 但中国的厂商向五大设备制造商下单,由于瓦森纳协定限制 ,拿到的却是技术落后五年的设备。 瓦森纳协定是个什么鬼,大家可自行百度,这里不展开,总之记得它卡了中国芯片制造的脖子就行。 关于芯片的其它内容,可以参考我的其它回答。 如果喜欢答案内容,请点赞,谢谢!头条号《魔铁的世界》专注有营养接地气的科技、商业故事,喜欢请点击关注。 这要看大家从什么方向去看; 其实原子弹(第一代核武器)与CPU(电子集成电路)技术原理都很简单,原子弹不过就是让核材料超过临界质量发生链式反应罢了。而CPU用的也无非就是"冯诺伊曼"架构或者"哈佛"架构,两种架构都有缺点,不过从现在看影响不大。 而原子弹与CPU最大的区别在于,原子弹的设计理论很简单,但是工程化很难,尤其是核材料(铀2-35、钚-239)的提纯非常困难,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建模运算与很强的工程加工能力。 图注:当年"曼哈顿计划" 美国集中了最顶尖的科学家,共有10万人参与,耗费了20亿美元(当年币值),历经3年才成功。 而CPU在于设计技术思路与工程化都很简单,但是具体市场化非常困难,说白了就是设计制造很简单,一个普通电子爱好者都可以制做,但是你想市场化就非常困难了。图注:国外一名叫做"君士坦丁" 的电子爱好者基于 74HC 系列的 CMOS 积体电路,设计制造的"原始"CPU,设计只用了两天,制作仅用了一个星期。 因为这种东西你做出来完全没有市场,先不说可不可以大规模量产,就算可以大规模量产,谁会去买?谁又会去用?CPU是一种大规模的电子"电子消费品",如果没有"市场竞争力"那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为什么总让人诟病我们的微电子行业尤其是"电子芯片"行业,原因也就是如此。 我们可以造技术相对落后的"产品",最新的报道"中芯"14纳米工艺芯片都出来了,但是问题是没有市场,消费者不认同,为什么? 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芯片市场都被"英特尔"一家独占了,AMD都是因为美国怕英特尔一家垄断所设立的"市场保护"才能活下去,同样的产品消费者都会更倾向于选择"英特尔",何况我们技术还相对落后。 而为什么我们技术落后呢? 因为我们起步太晚了,这个晚不是几十年或者是十几年,而就是几年而已……受摩尔定律的影响;微电子继承电路十几个月就可以发展出一代,而我们现在光建设一个芯片制造厂都需要几年,也是说我们这边还没把芯片制造厂建设出来,芯片还没等下线,人家"英特尔"已经超过你好几代了,我们怎么去追? 其次,一个芯片制造厂投资"太大了",一条先进"芯片"生产线的投资都要几十到上百亿美元,可是"产品"一出来就落后,根本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说白了投资就是不停的烧钱,我们现在新的半导体工厂在更新工艺的初期,都是这样不断的"烧钱",而我们又没有英特尔那种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那怎么办,只能自己"扛",可是这种自己"扛",国人又有多少人理解呢? 当初我们为了扶持半导体显示器行业(和芯片一样同为半导体行业两大分支)"京东方"投资了2000多亿,背负了多少骂名,才干到今天的"世界第一",而我们芯片行业要比半导体显示器行业还要艰难! 图注:从05年开始国家对"京东方" 进行大规模扶持,从此京东方背负了近10年的"骂名"。 大家根本就想象不出美国"英特尔"在这个行业有多大的技术优势,从软件到硬件、从工艺专利到技术窍门,英特尔完全在这个行业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不仅占据了绝对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停的更新技术工艺和产品。 我们要追就只能咬着牙去"硬追",其中多少艰难大家很难想象,我们往往将很多事都想的很简单,无非就是看我们做的芯片不如英特尔,张嘴就骂就可以了,就如同当初骂"京东方"一样,可是光"骂"是换不来先进的"产品"的。 现在你们问我是造原子弹难还是CPU难?"天真"告诉大家:真的都不容易! 原子弹和CPU完全就不是一个领域的东西,不能直接说出谁的研发难度更大,CPU主要还是民用的,受到市场的影响很大,一个国家能造出合格的高性能CPU,但是不代表你就能同时获得其中的一块市场,举个例子,我们熟知的一些能造顶级CPU的商家,比如英特尔、高通、ARM公司,这几家顶级大公司都是属于最早研发CPU也是最早就占据了CPU大部分市场的,他们有着雄厚的技术基础、完善的生产链以及常年稳固的市场声誉,所以,因为他们有市场、有技术,所以这些公司就能以较低的成本批量生存大量顶级的CPU,但是,其他的国家或者商家就不能造出同等级别的CPU么? 不是,同样也可以,高性能CPU只要你舍得砸钱,不计成本还是可以搞出来的,比如造CPU需要用到的光刻机,顶级光刻机就荷兰一个国家能做;还有就是CPU的架构,PC端的CPU基本上就是英特尔的X86架构一家独大了(能耗较低的ARM架构通常用于移动通讯领域),也就是说,想要造出一款顶级的CPU,首先要有好的光刻机,如果自己造不出来,那么就需要向别人买,光刻机有了,剩下的是CPU的架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买人家英特尔的专利,在此基础上改进;二就是自己重新搞出新的CPU架构出来,但是问题又来了,你重新弄一个新的CPU架构,指令集之间怎么兼容呢?不兼容的话肯定没有人会买你的CPU,如果为了兼容还是使用其他公司的指令集,那就是侵权了,人家可以告到你破产。 所以,CPU的难度就是难在市场已经被人家占据了,人家是老牌子,这么多年口碑早就打出来了,市场认准的就是他们几家,其他人想要进入分一杯羹真的是难于登天,因为只要市场不认可,你造出来的CPU再好也没人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英特尔造一块高性能CPU的成本只是100块(价钱只是举例的,不要较真),但是对于你来说,造出一款同样性能的CPU出来,成本可能需要1000块,这就是赤裸裸的差距,你怎么去跟人家竞争?人家500块卖出去还能挣不少,你500块卖出去能挣钱么?就算你真的500块甚至更低的价格300块赔本卖出去,也没有人会买,为什么?因为市场不信任你!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公司来说,只要你不计成本的砸钱,那么肯定能造出好的CPU出来,比如直接在人家的架构上改进就行了,但是造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能流向市场,只能在自己的军用领域小范围内使用,为什么?第一是成本太高,市场不会接受;第二,如果没有购买专利而直接使用别人的架构的话,那么就是侵权,用到商业用途会被人家告死,但是只要不流向市场,军用的东西你就是明摆着抄袭别人也不能拿你怎么样,因为军火就是寡头垄断的产物,这玩意根本就不受市场经济规律的限制,所以,CPU研发难不难就看你用到哪里,想要投入市场分一杯羹,那基本上没戏,早就被几家大公司垄断了;但如果只是用于军事用途,那就好办多了,毕竟是小范围使用的东西,自己重新搞一个新架构也没问题,就是成本高一点罢了! 至于原子弹,说实话,只要放开所有的限制,这东西真的不难造,世界上能造出来的国家不会少,毕竟都是上世纪40年代的产物了,大家不会认为今天那些工业大国的科技实力还没有70多年前的美国强吧,肯定不会,其实对于那些国家来说,造原子弹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政治上,为什么?因为五常不会允许再有其他国家染指核武器啊,谁要是有这个想法,就会同时得罪世界中最强大的五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也就迟早要完了,所以,原子弹不是难造,而是没几个国家敢造,想想伊朗啊,就是很好的榜样,伊朗没能力造原子弹么?不,肯定是有能力的,只要能顶得住美国的压力,再坚持几年,原子弹肯定能造出来,然后,大家再想想,世界上科技实力、工业实力比伊朗强或者不弱于伊朗的国家其实不少吧! 因此,如果真的放开所有限制,比如核材料允许交易和进口,允许别国建造大型的离心机等,那么对于日本、德国、韩国、伊朗、土耳其等一些工业化完善的国家来说,有个几年,大不了十来年的时间,弄出原子弹来听个响真的不难,毕竟这些国家的工业和科技实力,再怎么也不会比70年前的美国差的。所以,量化对比CPU和原子弹的研制难度没什么意义,完全不是一个领域的东西,在特定条件下,这两样东西的研发难度都是难于上天! 当然是造CPU比较难,比如说神威太湖之光用的处理器,就是国产的,但是军用芯片和民用CPU根本不能一概而论,军用芯片成本高一点无所谓,产量也不大,良品率低一点也无所谓,标准是自己定的,软件与系统用的是自己的,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造的CPU对应什么软件,想跑多快都行,就是堆核心数多少问题,功耗多少无所谓,发热严重不严重无所谓,只要在自己地盘跑的快就行。 核弹也是如此,不管是聚变裂变,脏的或干净的,只要造出来会炸你就是有核国家,别人就不敢动你。军用的无视知识产权啊,目的就是炸你家的,你还跟我谈武功秘籍的归属权至于你是十枚里有九枚会炸还是只有一枚会响,当量是一万吨还是一亿吨,成本是一亿元还是一百亿元都无所谓。 核武器不需要考虑市场,只要考虑投入就可以了,核武器属于卖方市场,你只有能卖叫多高的价钱都有人买。 民用CPU是面向市场的,即便你的CPU做到跟英特尔,AMD,高通同样的性能,功耗和发热你控制的住吗?成本和良品率无法控制的住吗?你造的CPU的这套规则有人陪你玩吗?软件与系统的代码有人为你写吗?市场上有人为你的软件做优化和设计吗? 目前现有的这套框架内,新的指令集就不能运行现在的操作系统,新的指令集又涉及到版权问题,要挤进去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另立门户自己当规则制定者,CPU是要回报的产业,但是市场上有几个客户买你的东西,让你赚钱,他们吃什么?这才是最难的,比造核弹难得多。 都难!人们之所以会觉得CPU难,主要是因为CPU对中国来说还属于刚入门,并且可以在其他国家买的到,其实也不是造不出来,只是造不出高性能的CPU,全世界造CPU的那么多,真正被世界认可的就两大家AMD和因特尔 ,几十年前就开始研发的CPU最终只有两款算得上是研发成功了,可想而知难度系数有多大。 再来说说原子弹,对于CPU来说,即使再难好歹也能从国外买的到,最起码不影响使用,但世界上应该没有哪个国家在当初会卖给中国原子弹吧,就连制造原子弹最基本的铀都很难弄得到 ,一些国家甚至故意禁止出口给中国, 按现在的技术来看,造一颗原子弹似乎非常容易,但几十年前的中国来说,这一步走的难如登天,没有其他国家的帮助,两手空空的就开始研究原子弹,就连本来打算帮助中国的苏联也撤走了科学家,从那时起,中国的年轻科学家们开始挑起重担,无奈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困难时期,肚子都填不饱还要勒紧裤腰带去搞原子弹,无形之中使这项计划更加难以实施。 据统计,从寻找铀到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中国至少花费了100亿人民币,原子弹不可能在城市造,所以所有科学家都常年生活在戈壁滩,在飞沙走石戈壁里断粮吃不上饭是常事,没有资料就从报纸书刊上裁剪,再一片一片的拼接出来然后总结重点,没有计算机完成精确的计算,就用算盘一个一个的敲,直到砰的一声震醒了沉睡的中国,也震惊了全世界。 所以,不应该问CPU和原子弹哪个难,应该问问还有多少制造商生产商是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做事,只要想干,拿出造原子弹和发射东方红卫星的精神,还有什么做不出来? 当然是研究CPU难... 判断这个很简单... 关键是看难度在哪里... 1.CPU主要是内在技术难度.换而言之就是商业难度.以Intel的i357战术为例.i357都是一个生产线上下来的.极品i7差品i3...i7用来压制对手创造利润...i5用来战平对手引起竞争...i3扔着卖扰乱市场...也就是传说中的i3战A8.i5秒全家的梗.也就是AMD最强主流CPU就是i5水平.就是这么规定的...也就是说你的顶级CPU性能超不过i7就一定全线被Intel吊打...超过i7难度大不大...极大...根本不可能...你超过现在的i7 Intel就会把E5降下来当i7卖...直到E7...超过E7的性能...根本不可能... 2.原子弹的难度主要是外在难度.换而言之就是你敢研究.五大国就打你...即使这么大的压力下...能做出原子弹的国家都快10个了...或者换个方向来看....各国研究原子弹的时间平均也就4-5年...一穷二白的朝鲜都能搞出原子弹...算盘都能算出原子弹....真的.虽然我没研究过.但一看这情况就知道原子弹相对CPU那是简单的不要不要的... 3.如果没有条约限制...那这世界上必然有多少国家就有多少国家能研制出原子弹...基本上省级单位就能够自主搞出原子弹...厉害点的大学.私企.个人都可以......CPU可没有条约限制....又有几个能搞出来?搞出来的也不敢铺开卖...因为卖一个亏一个...原因看1... 一个朝鲜可以玩,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