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雷军退出多家小米关联公司,由以前的盲目扩张到如今开始做减法了,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1、无论什么时候,一个头脑清醒的商人都不会盲目扩张。尽管摊子铺大子面子非常好看,如果资金跟不上的话,就危险了。比如恒大,当昨天被爆出位于海南几块未按时开发的土地被无偿收回后,顿时就加大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纵观小米这些年来,一直在不停地扩张,不免让人担心,如此下去,何时是个头? 2、身为入手小米1的最早米粉,我是看着小米从一家小公司逐步成长起来的。至今也对雷总的商道手段赞叹不已。虽然已经好几年不用小米手机了,但是一直使用着小米的剃须刀、电动牙刷等产品。自从几年前三个月也没能抢到一部小米6后,我就彻底放弃了这种无底线的饥饿抢购。试想一下,一款产品再好买不到有什么用呢?难道只能像天空的月亮一样仅供观赏吗? 3、昨天收盘后,小米的股市相比高峰时期已经腰斩了。当好看又好用的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发布后,米粉们只能心里默默念叨,小米今年的新款手机还在哪里呢?没有爆款手机压轴,还能与苹果、OPPO竞争吗?上个月路过布吉街道办对面的小米之家,去里面看了看,小米的笔记本电脑确实好看,可惜没有数字小键盘,突然就没了再看下去的兴趣。如果说以前买电脑多是为了玩,如今买电脑的却是为了干活,没了数字小键盘的电脑,干活的效率就不敢恭维了。 从这些迹象来看,小米的一些产品已经远离了创立时的初衷。或许雷总早已意识到了这些,只是盘子大子,改变起来就慢了;这才退出了多家小米关联公司,重新回到做好做精产品的路上来。朋友,你认同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谢谢。朋友,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敬请关注@行走天涯解读人生 最近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通过天眼查找到,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同志,在一个星期之内,卸任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职务。 雷军同志原本以为可以暗渡陈仓,没想到却被网友盯得死死的,一举一动都没能逃过群众雪亮的眼睛。 小米集团之所以能够发展迅猛,成为如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手机品牌,未来家具电器,随身穿戴电子设备等等,都名列前茅的成绩。 很大的功劳都是因为有雷军同志的正确决策。 雷总是典型的湖北人,非常聪明,对于信息风向,潮流前线,未来趋势的把控能力,在中国除了刘强东之外,我觉得没有其他人能够超越他。 识时务者为俊杰,聪明的雷总,肯定又嗅到什么新的风口,正着手准备下一步的计划。 坚持开拓创新,这时候选择激流勇退,雷总不愧是有英雄本色,把小米集团交出去,交给国家,交给年轻人,交给未来。 而雷总或者是东山再起,利用人生的第二春,再次创业,创立一个全新的品牌企业,类似于小米这样的高科技产品。 只是暂时只能这样去猜想,雷军同志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人生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时候,经商从政,推倒重来,改行也来的及。 这让我想起了宋代爱国将军岳飞,精忠报国,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现在像雷军这样的企业家,就是现代化强国路上的将军,一定要爱国,一定要守护边疆,一定要为国家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名垂青史。 我们现在就急需这样的企业家,激流勇退,把不舍得的品牌和集团,交给国家。交给年轻人,然后他们再重装上阵,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建立更多的功勋。 现在大部分企业家,每个人都习惯于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完全不去创新发展,完全不去重新创业,做更多的事情,让自己的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不做什么百年企业,我们要做世世代代的品牌企业,我们要创立更多更多伟大的集团,占据整个世界的尖端市场,尖端科技,尖端梦想。 雷军同志,可能正是这个意思,小米集团只是他一个成功的作品罢了,现在他更要创作更多比小米更成功的作品。 我期待所有企业家都这样,不要再一个位置上太久,让企业失去活力,让企业陷入官僚化,内卷化之中。 企业家的精神,应该是创新为主要动力,马斯克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多学习学习。 跟年轻人谈谈理想,不要老是用现实压垮他们,跟年轻人谈谈未来,不要老是用现实打击他们。 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充满活力,青春永驻的。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最近一段时间,雷军已经卸任多家小米关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董事长等职务。 已经卸任的公司包括广东小米科技,广州小米通讯技术,广州小米信息服务,珠海小米通讯技术等。 对此很多网友都挺好奇的,为什么雷军要卸任这些职务呢?为什么主动退出管理层?难道小米出什么事了吗? 实际上这只不过是雷军让贤的正常举动而已。 在此之前,雷军早就主动卸下了部分小米关联公司的相关职务,比如卸任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在今年10月份,雷军又卸任小米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职务。 那为什么雷军要卸任这么多职务呢?其实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专心造车。 雷军之所以卸任这么多职务,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造车,去年雷军就宣布计划投入1,000亿元造车,而且雷军将这视为他的第2次创业,将押注全部身家,由此可以看出雷军对于造车的重视程度。 而且从过去一年多雷军的行动来看,他的精力基本上都是主要放在造车上面,比如全国各地考察、收购一些汽车业务等等。 而雷军之所以这么重视造车,是因为造车成功了,有可能创造第2个小米,甚至比小米现在的业务还要庞大。 汽车作为全球三大产业之一,市场规模非常庞大,但一直以来汽车产业一直都被欧美日一些国家控制,虽然最近十几年我国国产车也迅猛发展,但在传统燃油车方面跟欧美日一些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然而现在汽车行业已经来到了一个拐点,未来新能源汽车才是真正的主流,因为在碳中和碳排放目标影响之下,全球各国都在制定淘汰燃油车的计划表,有很多国家都计划到2030年左右把燃油车停掉,届时市场上只能售卖新能源汽车。 而且未来的汽车将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它将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他可以把办公、生活以及通信等各方面结合在一起,一部汽车就是一个移动的管家。 正因为未来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非常庞大,因此最近几年很多资本都纷纷重资布局智能汽车行业。 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市场,而且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雷军岂能错过,所以他将全部身家押在造车上面很正常。 而想要成功造车,那就要专心,不能分散精力,这时候就需要雷军把其他小米相关职务卸掉,这样才有更多的精力用在造车上面。 第二、将管理权下放,提高管理效率。 小米发展到今天业务已经非常庞大,一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亿,拥有超过2.6万名员工。 对于这么庞大的集团,雷军不可能什么事都要管,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他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要问,这会大大降低小米的管理效率。 所以在小米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雷军肯定要放权,把管理权限下放给那些有能力的高管,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效率。 所以我们才看到最近几年时间雷军也纷纷把一些重要职务卸掉,然后放权给一些管理层,甚至从外部引进一些牛叉的人,让他们进入到管理层当中,从而分担雷军的管理任务。 事实上这种放权的行为不只在小米发生,包括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的创始人最近几年都纷纷卸任各种职务。 所以对雷军卸任小米很多关联公司的职务,大家不要觉得大惊小怪,只要雷军拥有这些公司的控股权,即便他不担任任何职务,也不影响他在公司的影响力和决策。 雷军退出多家小米关联公司,你怎么看? 很正常,也是必然的。 首先,马云退了,刘强东退出了很多公司的职务,很多企业的创始人都开始退出原有的公司,或者卸掉身上担任的很多职务,成为一个"无官一身轻"的人,去做一些自己喜爱的事,或认为最重要的事,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霸占着企业的权力棒不放,如果这样,企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雷军也是如此,到了卸下一些职务的时候了。 其二,雷军有自己的事要做。马云卸下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后,专心于自己的教育和慈善,挺好的。如果在那一端做好了,效益不会比这个差。所不同的是,那端是社会效益,是更大的影响力。而雷军的注意力,可能会放到做汽车方面,所以,他要把担任的小米的职务卸下。 第三,企业不会因为他们卸下了权力棒而忘记他们。创始人对企业来说,打下的烙印是永远抹不掉的,会永远有印记。因此,即便不担任职务,他们的影响力并没有减少,重大问题仍然会向他们请求或者请求拿出意见的。 首先来看一看事情本身,应该指的是:近日来,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或董事长职务,包括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股东信息显示,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由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其余三公司均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在更早一点的时候,雷军退出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该公司也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而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又是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所以以上雷军退出的公司,都归根结底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控制(如下图所示)。 那么这个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和雷军又是什么关系呢?目前,雷军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所以,雷军"退出"多家小米公司,可能的原因以我个人意见大概有如下几点: 1、实现节税。《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我们做如下设例:(1)如果自然人直接持股B公司,B公司向自然人分红时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2)而如果自然人通过直接持股的A公司持股B公司,B公司向A公司分红时可以免税,自然人可以将资金留在A公司,通过A公司进行资金运作,实现节税的效果。 2、通过较少的资金控制公司。这部分简单来说就是自然人持股控制公司需要100%资金注资,但通过公司控股,则可以通过资金杠杆操作。 3、隔离风险,雷军卸任了很多法人,最常的理解就是隔离法人的责任及风险。 4、便于集团化管理,完善以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为主的集团。 5、专注管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挂着N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和法人,但实际上雷军不太可能都关注到,所以不如集中精力做好母公司的管理工作,毕竟雷军有关的企业实在太多了对此你有别的看法吗?欢迎留言和讨论。 我是V辣说,欢迎大家关注! 两个方向,要么功成身退,要么暴雷前的征兆,后者可能性不大,手机这块已经没有挑战性了,下一步进军汽车[摊手] 雷军现在退出关联公司,小编认为很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 第一,从2010年创办小米公司开始至今,总共11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一直为了小米公司的发展,殚精竭虑,将小米发展成为一个手机产业中的佼佼者,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现在公司发展的很错,可能是想功成身退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悠闲一点,不那么累,跟马云等人的想法类似。 第二,很多公司在发展的时候,为了扩张,可能会成立很多公司,比如恒大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可能是觉得公司一切都步入正轨,所以还是避免当时的盲目扩张给公司带来不利的影响,现在就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就赶紧脱离关系。 第三,小米传出来要开始进军汽车产业了,所以要摒弃其他杂念,专心致志的做汽车产业也是说不准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大家认为呢? 吓得不轻 恒大和许老板是前事之师。企业(公司)不是盲目扩张、越大越好——其管理和运营的难度会随之加大,而且,人的能力及企业的运营效率是有限的,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收缩战线,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是一种明智选择。当然,雷军在恒大暴雷的背景下作出如此的"战略"撤退,难免又让不少人浮想联翩,不过,水总会要退的,到时一切都会明了了。 泡沫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