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谁称得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比较好?

  介绍福建省十位名人,他们是:
  △邓子恢,福建龙岩新罗区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职。
  △陈丕显,福建省上杭县南阳区官连坑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方毅,福建厦门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彭冲,福建漳州人,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王汉斌,福建省惠安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叶飞,共和国上将,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海军司令员等职。
  △刘亚楼,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人,开国上将。曾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杨成武,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开国上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
  △卢嘉锡,祖籍福建省永定县人,1998年3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罗豪才,福建安溪人,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
  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
  谁能称的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
  福建历史名人不止十位。自唐末开闽以来,福建地区接受了中原文明,极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其中十位名人的影响最大——
  第一,开闽王:王审知
  第二,建茶第一人:常衮
  第三,禅宗清规:百丈怀海
  第四,理气派传人:蔡元定
  第五,建学及宋明理学:朱熹
  第六,法医鉴定鼻祖:宋慈
  第七,心学倡导者:李贽
  第八,东瀛弘法:隐元隆奇
  第九,收复台湾:郑成功
  第十,禁烟:林则徐
  王审知、朱熹、郑成功、林则徐、宋慈、俞大猷、辜鸿铭、黄道周、柳永、陈嘉庚。
  林则徐
  福建,《禹贡》属扬州。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地。秦兼并天下,南平百越,置闽中郡,中央政权始达于福建。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文化,以及茶文化等一批内涵深刻、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1、林森
  林森(1868年-1943年8月1日),字子超,号长仁,福建林森县(今闽侯县)人。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林森幼居福州,入英华学堂,因反清被开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率会加盟。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由1932年起接替蒋中正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逝世后继续由蒋中正担任此职。
  2、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3、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08月26日-1662年0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4、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5、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他所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专著。
  6、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
  7、辜鸿铭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汤生,号立诚,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8、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9、黄道周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铜陵镇)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民族英雄。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
  10、柳永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福建省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地。秦兼并天下,南平百越,置闽中郡,中央政权始达于福建。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文化,以及茶文化等一批内涵深刻、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谁能称得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每个人的评价都不同,就像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下面按历史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为您介绍我认为能称的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
  1、宋词才子——柳永
  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约984年—约1053年),字景庄(又字耆卿),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理学大师——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3、大宋提刑官——宋慈
  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在中国元、明、清三朝是刑、法官必读之书,先后被译成法、英、荷等多种文字。它比意大利人 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
  4、收复台湾——郑成功
  郑成功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通常认为是日本人),因受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故世称"国姓爷",又因受永历帝封延平王,故也称"郑延平",1624年8月27日出生于母亲的故乡日本肥前平户,先祖由中原固始县入闽。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他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1661年4月率领两万余名将士跨过海峡,经过数月英勇战斗,打败侵占台湾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还给了台湾人民自由,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战后他鼓励垦荒种田,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促进了台湾的发展。1662年6月23日在南明东都承天府病死,终年37岁。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5、水上将军——施琅
  施琅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 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杀曾德而得罪郑成功,郑成功诛杀施琅家人,父亲与兄弟被杀。由于亲人被郑成功杀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 施琅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
  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决定攻台,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葬。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6、虎门销烟——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7、国民党元老——林森
  林森 (1868年1月18日—1943年8月1日),原名林天波,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白洞山人、虎洞老樵、啸余庐主人。福建闽侯县人。1877年入学读书。1881年进鹤岭英华书院。1883年考入台湾中西学堂电科。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先后入美国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文科研究院学习。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国民政府临时参议院院长,中国国民党右派(西山会议派)主要成员,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代理主席。
  8、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
  陈嘉庚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 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  。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1913年,陈嘉庚回到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在北京逝世。
  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9、民国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林微因作为接受过外国优秀文化的新新女性,在国内文化格局变化之时,经常参加由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的新月文学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经演绎《齐德拉》这部泰戈尔的歌剧的主角齐德拉公主,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征服了观众,在当时的文艺界给众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林微因曾和丈夫梁思成一起走过了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对中国的一些古建筑物进行了考察和测绘,更是让世界对古建筑物的得到了更多的认识。
  林微因在文学这一领域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她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在文学界得到了广大的学者和读者的喜爱和认同。被当时30年代的人们称为"一代才女"。
  她的爱情之路是历经坎坷的,她的一生中有三个爱她的男人,一个是伴她一生的梁思成,一个是等她一生的金岳霖,一个是为她终生不娶的徐志摩。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让后人都对这位女子议论纷纷。
  10、数学天才——陈景润
  陈景润
  陈景润(1933~1997)年生,福建省闽侯人。是著名的数学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陈景润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任职于北京一所中学,后任职于厦门大学图书馆。曾从师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1956年,在华罗庚先生的推荐下,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他很早就对"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有独到的见解,经过多年的精心解析和推算,终于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他所证明的(1+2),是一个200多年来许多科学家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为了采摘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沿着极其艰难曲折的道路不断攀登。他身患腹膜炎、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医生一次次给他开了病假条,可是他从早到晚不停笔,甚至连节假日也不停止工作。"二层半"的资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个位子,即使他没有来,人们也很少去坐它。
  福建,《禹贡》属扬州。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地。秦兼并天下,南平百越,置闽中郡,中央政权始达于福建。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文化,以及茶文化等一批内涵深刻、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1、林森
  林森(1868年-1943年8月1日),字子超,号长仁,福建林森县(今闽侯县)人。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林森幼居福州,入英华学堂,因反清被开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率会加盟。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由1932年起接替蒋中正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逝世后继续由蒋中正担任此职。
  2、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3、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08月26日-1662年0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4、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5、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他所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专著。
  6、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
  7、辜鸿铭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汤生,号立诚,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8、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9、黄道周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铜陵镇)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民族英雄。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
  10、柳永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于"谁称得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们翻看历史,众所周知的朱熹、柳永、李贽、郑成功、郑经、洪承畴、施琅、林则徐、郑孝胥、严复、冰心、邓拓、林语堂、林徽因等,下面请跟随小编来进行分析分析。
  福建省,简称"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下面列出小编心目中的福建十大名人。1.林默娘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等,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扩及东亚沿海一带的海神信仰,也是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道教神祗。妈祖原名林默,诞生于莆田湄洲岛,排行家中老幺,聪慧过人、沉默不多言,终身未婚,后因救助海难逝世。其影响力由福建湄洲传播,历经千年,对东亚海洋文化及中国南海产生重大影响,被称为"妈祖文化"。妈祖信俗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2.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3.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4.郑成功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5.蔡京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6.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7.洪承畴
  洪承畴(1593-1665),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别名洪彦演、洪亨九,明末清初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太傅、少师等职位。是中国古代十大谋士之一,列入中国智商最高的十个人之中。
  8.林则徐
  1785~1850),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是中国古代十大忠臣之一。
  9.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男,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 ,新法家代表人物。
  10.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妈祖林默娘(二)郑成功(三)严复(四)蔡京(五)蔡襄(六)俞大猷(七)洪承畴(八)李光地(九)林则徐(十)柳永
  蔡京老太师得排个号[鼾睡]

给足信心刷满能力的集训,参加过的都说好!如何当好一名班长?如何做有温度的经常性思想工作?如何针对新时代入伍新兵特点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日前,火箭军某部紧盯育人强能标准瞄准实战淬火靶心开展新预任班长骨干集训,培养新预任班长骨干湖南文理学院千名教师集体充电备战新学期培训现场。红网时刻常德2月22日讯(通讯员袁勇军)新学期伊始就享受了一席精神营养大餐!两天的培训班,五场精彩的报告,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熊晓琳教授讲授的百年党史之红色音乐主题党课,是齐心集团斩获多项数字化采购行业大奖数字化能力持续提升中证网讯(记者黄灵灵)近日,在2022中国政府采购峰会上,齐心集团获得2022年度优秀供应商奖。近期,齐心集团还获得了2022中国产业领军企业(数字采购领域)奖项。此前,齐心集团还有希望了!火箭总经理透露休赛期建队计划,休城要加速崛起了现在说火箭队是NBA最烂的球队相信没有任何人会反驳,自从哈登离队后火箭步入重建,如果说过去两年球队为了获得高顺位选秀权导致球队战绩不好看还能够理解,但是过去的两年火箭选中了7位首轮停车坐爱枫林晚再度惹怒家长,强烈建议删除,理由太污头条创作挑战赛随着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了。因此,当毒教材一事出现时,人们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关注,反响也特别强烈。经过此事以后,人们闲来食光早春试试这款汤,给身体补充升发的动力立春后时光又迁徙了数日,便将我们带到了雨水节气。此时在北方天气还尚不温暖,但冰雪正悄悄消融而南方则已被春雨滋润可见春色。与立春稍微不同的是,雨水时节,雨渐多,风邪渐增,湿气渐重。但酒精怕的或不是茶,或是这5样,爱喝酒的人请看完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亲友聚会还是工作娱乐,酒都是不可或缺的,作为某些场合的必备品,酒可以调节气氛,拉近感情,此外,中国自古以来就用酒来招待顾客的。如今,人们的养生意识越来越强,被3张面孔反噬的靳东,真该给自己松松绑了回顾近几年的国产剧,可以用群雄逐鹿来形容。影视剧类型越来越丰富,演员也纷纷跳出舒适圈,大家都铆足了劲儿,不再固守原来的一亩三分地。在这种背景的映衬下,有个躺在安乐窝里的知名头部演员成吉思汗有500嫔妃,多数得自仇敌,留在身边不怕她们报仇吗?曾经有一个关于成吉思汗铁木真死因的传说在蒙古大军攻陷西夏之后,成吉思汗将美艳的西夏后妃收在身边。有一天让其侍寝之时,西夏后妃用嘴咬掉了成吉思汗的重要器官。一代天骄,就这样命丧妇人之这届年轻人的颈椎怎么拯救?来源大河健康报这届年轻人可能真的老了!脱发颈椎病保温杯,这些养生话题,居然成为了我们讨论的日常。今天来聊聊颈椎病感觉脖子不舒服频繁落枕?久坐颈背酸痛,有时候头晕心慌?眼花视物模糊?回顾八十年代图片欣赏(11)苗族姑娘用牛角酒敬客人富裕起来的农民,有了嘉陵摩托车当年的上海知识青年,再次回到新疆石河子垦区国营农场,忍不住扛起锄头,参加农场劳动家庭奶牛场向客人喷酒,是侗族欢迎客人的习俗石油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