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对于中科大的招生冲击力基本为零!像科大这样三无(无文科生、无艺术生、无体育生)的纯粹的、踏实的大学,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本科生:十人生一淘汰、百生一杰青、千生一院士的超高技术含量,国内外高校都超级喜欢的! 没有多大。 国科大比中科大差距还是很大的,国科大的优势在于科学院的各个所,这个资源科大一样享受。 国科大的位置优越,在北京。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大城市的对合肥这种适中的二线城市优势在减小。未来名校会在二三线甚至小城市,如美国英国的高校一样。大城市的房价让高校生存艰难。 一所学校的名牌周期长,没有几十年的沉淀无法形成品牌,科大的品牌是未来几十年内国科大无法追赶的。 国科大,科大斗是中科院的亲儿子,在办学思路,发展规划上是互补的,没有竞争。科大小而精,从未扩招,而且毕业生还大都出国深造,满足不了科学院优秀生源的巨大缺口! 在专业设置和招生等方向,两个都有区别和限制。比如,国科大不在安徽招生,等等。 长期来说影响巨大。目前,国内对国科大认识不足。录取分偏低。但是随着认识到国科大和中科大有相同的资源,但是地理位置差别巨大以后,国科大对中科大的生源会形成替代。长远来说,国科大有可能和清华北大并列成为三强而中科大会滑落到和南大一个档次。以后就是清北国第一档,浙复交第二档,中科大南大第三档,哈工西交第四档 至少目前来说,几乎是没有影响的。 虽然说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同属中国科学院,但两所大学的定位不同。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从招生类型和规模上,二者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依托中科院,更加侧重于研究生阶段的招生,2020年,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9000余名,博士研究生7000余名,而本科生只有区区300来人,且全部都是理科生。 而中国科技大学,相对来说,更加注重本科生培养,学校发展也更加均衡。其总在校生人数在16000人左右,本科生大致在8000人左右。2020年,全国招录新生2000人左右,尽管同样是走得严进严出路线,但相比中科院大学本科生人数,还是多了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每年招生人数在400多人,(仅少年班就比国科大录取本科生人数多) 如果两校都按照目前的既定方针继续发展,那么中国科学院大学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招生冲击力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国科大虽说是在北京,相比中国科大在合肥,更具地理优势,但作为985、211、双一流的中国科大,早已羽翼丰满,深入人心,而且和合肥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再者,两所同源高校,在本科生的招生录取方面,都是小规模,相对每年1000多万考生而言,两校的相互竞争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研究生招生录取方面,其实多少是有一些竞争的,但这种竞争由来已久,该怎么选学生也是大体心中有数,而目前考研热高居不下的态势下,作为国字头的两校,生源根本不愁,所以,也就谈不上太多的竞争了。 没什么影响,更看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没有,人才是培养出来的。状元不等于大人才。人掌握一定的知识时,靠天赋+偶然,是成功的统计! 院科大本来就是一堆三流研究所堆积起来的大学,大而不强,各自为政,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研究所得人混吃等死,论资排辈,靠国家补贴过活。不过是一群可怜的吸血虫而已。 没有影响。中科大是本硕博。国科大以研究生为主。科学院有些单位在国科大招生,有些单位在中科大招生,互相之间不冲突。 就和教育部有多个高校一样,互相之间冲突不大。 1000万考生怎么选都有出类拔萃的,学校招生一年也就几千顶破天了,学校是平台,学生是种子,这两大学也都是顶尖,剩下的都是时间沉淀,人才自然会结果 谢谢邀请。 每年高考报考志愿的时候,城市、大学和专业是考生们重点关注的三个要素。从这三个要素上看,对于头部学生来说,对大学的倾向度相对较高,比如能上985,不选211,通常会是一个大学>城市>专业的逻辑选择顺序。把专业相对滞后考虑,一方面在于大部分的高中生和家长对大学里的具体专业对应的行业其实并不了解,但是对于分数又格外珍惜,对大学有信仰和情怀,加之存在服从调剂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因此大学成了高分学生在志愿填报时的首选参考。中国科学院大学V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国科大和中科大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这所学校其实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在北京的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更名而来的,这两所大学都是中国科学院的下属单位。中科大是最早的一批985工程大学、华东五校和中国的常春藤联盟C9联盟成员,也是现在双一流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院校,学校入选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多大11个。 与国科大相比,中科大的成名很早,虽然国科大的校名中包含中国科学院,大家也知道这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但很多人其实还是没有反应过来这其实是一所有本科专业的学校。在双一流评选中,国科大也被评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的学科是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本科阶段的办学历史、社会声誉、名校标签、一流学科等方面看,中科大目前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要比国科大高很多。所以,国科大暂时对中科大的招生并没有构成较强的冲击。 2、本科招生计划比较:中科大比国科大多很多 国科大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中科院及其下属各研究机构选拔和培养后备的创新人才,这个出发点其实与大多数学校还不太一样,国科大更多是为自己和中科院招生。而目前国科大的本科招生计划给出的专业数还比较少,主要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3个专业。相比之下,中科大的本科招生计划除少年班外的12个学院一共招收39个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考古学、软件工程4个专业停止招生),单从数量上要比国科大多很多。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对考生而言,选择中科大的话,可选择的专业会更多。从这点上看,中科大也比国科大更有优势。 3、中科大和国科大的综合学科实力和招生的延伸性对比 当然,国科大到了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招生就非常广,考国科大的研究生基本上就是考到各个研究所的研究生,而中科大的研究生基本都在本校和其它分校区。正因为背靠中科院,虽然国科大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只有2个,但是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科大一共有18个一级学科获得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30个一级学科达到A类。而中科大一共只有7个一级学科获得A+,15个一级学科达到A类,数量上大致只有国科大的一半。 由于研究生的招生和本科不太一样,学校和科研机构都会进行招生。中科院目前有12个分院,100多个研究所(动态变化),所以从考研升学的角度来说,国科大的招生优势就非常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