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保哪个合算? 笔者觉得这个问题要看题主如何去理解。虽然两个养老保险均是保障居民退休后的生活的,但是,其两者存在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吧。 首先,商业养老保险,是属于商业性质的,既然其商业属性的存在,自然也是有着比社会保险更加苛刻和严格的约束制度的。比如缴费周期,断交,以及领取的条件等等,因为商业养老保险缴纳的周期同样是到退休年龄,而且均属于商业性质的个人自愿,费用自然也不低,如果缴纳期间出现资金困难,其违约也是令人头疼的,如果要中断或者退保,损失相当大。而在你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时间内,谁也不能保证其间潜在的风险。 而社会保险是国家具有普惠性的国家兜底的居民养老保障措施,只要交够15年,到达退休年限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直到自己去世为止,自己账户的钱支取完毕,就有社保基金进行全额兜底,是国家为了保障所有居民老有所养的一项措施。 总之,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保同属养老保障性质的险种,但商业型养老保险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考虑周全些没错。社保缴纳也划分有档次,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购买,交够15年,到达退休年龄就能按月领取养老金。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必要补充,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建议都买上。社保养老政策: 我们从社保养老的交费和领取两个方面来剖析一下社保养老。 交费: 按照现在的政策,只要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在职职工是必须购买社保。至少交满十五年 且交到退休年龄。 按照25岁上班计算,男性交满35年,女性交满30年。现在延迟退休在逐步实施,现在正在交纳社保的人员,有可能会延迟五年退休 ,那就需要再多交五年。灵活就业人员参照在职职工交费。 社保交费的计算系数是按照社平工资计算,按照现在情况,社平工资每年呈上涨趋势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在未来,社保每年的交费一定是上涨的。 好多人说既然这样,我就在45岁开始交纳社保,正好交费满十五年开始领取,但是社保领取分为两个部分。领取金额和交费期限以及个人账户累计金额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交费时间越长,账户累计金额越多,未来领取的也就越多。 领取: 社保只能是在退休之后开始领取,按照现在政策,正常情况下,男性是60岁退休,女性是55岁退休。 领取金额分为两个部分,即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 基础养老金账户计算方式:(个人指数化工资+上一年度社平工资)/2*1%*交费年期。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个人账户累计值/退休年龄对应系数(50岁190,55岁175,60岁139)。 按照个人收入与社平工资等同的情况下计算,退休后的养老金大概可以领取到退休前收入的48%-50%之间。 社保的优劣势: 社保一旦开始领取就是终身领取,也就是活的时间越长,领取也越来越多。这完全是和生命的一场赛跑。 社保交纳部分是四六开分别进入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统筹账户进入的多,个人账户进入的少。在领取期间发生身故,个人账户剩余部分可以继承,统筹账户则不可以继承。商业养老保险政策 商业保险完全是个人行为,现在的商业养老保险主要是以年金险搭配万能账户为主。 年金险交费相对较为灵活,可以选择一次交清、3年、5年、10年,甚至是更长时间。 领取灵活,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领取。 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领取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包括领取金额,领取时间都是可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或者是领取的时候灵活设定。 如果商业养老保险账户的资金在身故的时候未领取完毕,账户的剩余部分可以以身故金的方式继承给后辈儿孙。 商业养老金的劣势,前期的累计资金比较少的情况下,有可能在未来领取的金额也会比较少,而且如果账户领取完毕,面临的就是没有养老金领取的囧境。 老炮建议:养老金是一个多方储备的过程,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多做准备,毕竟我们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未来需要多少养老金,如果需要让自己的养老生活有品质,最好是在年轻的时候交纳社保,也购置一定的商业养老保险,毕竟未来多领取一部分养老金是没有什么坏处的。 这是我在头条发表过的一篇文章,这里直接借用。 先来看看二者的简介: 【社保养老险】 一、缴纳金额 养老保险一般每月由个人缴纳8%,即你工资乘以百分之八,这个是个人需要缴纳的部分;单位要为员工缴纳14%到20%的养老保险。(目前社保缴纳比例正在阶段性下调,不同省市有所差别,具体可以询问当地社保局)。 二、缴纳时间 累计交满15年。 三、领取资格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四、领取计算 个人缴纳费用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部分进入"统筹账户",退休后的养老金由这两部分构成。 以张三每月5000元工资,缴纳30年为例,自己缴纳5000*8%*12*30=14.4万,这部分是个人账户;单位缴纳5000*20%*12*30=36万,这部分进入统筹账户。 个人账户每月领取金额:个人账户总金额/计发月数 于是张三个人账户每月领取: 个人账户里的养老金还没领完就去世了,你的后代可以继承;个人账户养老金里的钱领完了你还活着,还可以继续领取。 统筹账户=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这里是难点,举个例子: 张三在缴费30年期间,工资都是每月5000元,而所在地平均工资也是5000元每月,那么他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5000/5000=1 于是张三统筹账户每月领取: 张三退休每月领取总计:1036+1500=2536元 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真的就有这么好吗? 社保,作为一种社会调剂工具,也是很有良心的,会"劫富济贫",不会拉大贫富差距,个人指数在社平工资的60%到300%之间,举个例子: 年限30年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30×1%=12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30×1%=15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30×1%=3000元 所以,对于个人工资≥社平工资3倍来说,缴纳30年,其领取也没有拉大多少,(3000-1200)*12=21600元/年 【商业养老险】,按现在30岁男,每年交5000元交15-20年,60岁时开始领,以我所在的太平人寿某最新养老险中档结算,每年大概能领1.1万,能保证领取20年,活多久领多久。简而言之,交10万,能保证领回20万,提前离开了,子女继续领满20年。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朋友清晰了一点,大致清楚了社保养老和商业养老险的区别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谢谢! 其实合不合适的标准不一样,得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商业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保险、健康保险、人寿保险等等好多种。多数是以小概率博大保障的原则。比如航空意外险,交费金额20元,最高可赔20万元。这种保险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适当选择,尤其是年轻人和家里的收入主要来源者。万一出意外,家庭有负债的话,会很麻烦。 但是商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基本上属于分红型保险。分红型保险属于复利计算,保障时间很长。它设置的利率一般很低,不超过4%。而我们存银行的不少理财产品,利率都可以达到5%到6%。 养老选择社会养老保险是最合算的。因为它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国家起到兜底儿作用。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当社保基金收不抵支时,地方政府财政要负责补贴。仅仅2017年,国家就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注入8004亿元,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注入2500亿元。这是覆盖9亿人的一个大保障。 我们的养老保险待遇,一般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断提升待遇的。比如我们的职工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14年连涨。未来还将继续调整下去。 而商业保险基本上是合同约定定额,只会考虑商业保险公司的风险,而不会考虑受益人跟购买力的关系。所以,买这种保险非常死板。 我们最近推出的税延型养老保险,其实有点像理财基金,是一种创新型的养老保险,但是仅仅对月收入2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作用较大。低收入群体享受不到税收延迟带来的好处。 所以说,我们购买养老保险的配置应当是首先保证我们的基本社保,收入达到一定层次再购买商业保险。不过,根据自己偏好可以适当配置意外商业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为全民精心打造的牢不可破的养老保障体系,它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指数的上涨而提高。 而商业保险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当初保险合同签订的是多少,永远就是多少,商业保险是要买的份额多,保金才多,按约定缴费年限和金额不可间断,必须准点续保,中途若中断或想退保,起马50%打水漂。商业保险是企业行为,天上不会平白无故掉陷饼。若你钞票比较多,是可以买些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 你是个体户,参加的应该是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若每月交1800元养老保险,以后养老金应该不会低。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多多关注哦 结论:社保是养老的基础,商保是对养老的升级,看不同人群和家庭对养老的需求层 社保缴费成本低,商保缴费成本高 我们要看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保,哪个更合算,那么从成本方面去考虑就最合适,缴费成本方面,社保的缴费成本很低,从基础医保,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这五个险种组合在一起,每月的缴费在几百上千元的范畴,平均下来一个险种缴费相当低,而在实际缴费中职工社保的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全部保费都是企业承担,个人不用缴费,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则是有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其中养老保险企业负责20%缴费比例,个人负责8%缴费比例,医疗保险企业负担9%,个人负担2%。失业保险企业负担1.5%,个人负担0.5%,也就是说通过挂靠单位参与职工社保,大部分保费是企业承担,小部分比例是个人承担,缴费成本是比较低的。财务支出的压力也小。而职工社保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虽然都是强制缴费和强制储蓄类型,但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成本高,随便一款商业养老保险都是万元缴费起步。而且是单一险种。商业养老保险需要在基本社保保障解决后,与足够的经济余力和长期不用资金,才去考虑配置的。 小结:社保养老是基础,商保养老是升级,看家庭财务状况 社保养老金回报高,商保养老金回报低 我们说完了社保和商保的缴费成本,社保是最基础,成本最低的选择,那么在收益回报角度看,两者有着什么区别。 我们先说现在的商业养老保险,合同保底利率普遍只有1-2%,比银行一年期存款都低,最高保底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可以有3%,但也是一般的利率水平,而商业养老保险也就是商业年金保险,在宣传的时候却是用高达5%,6%,8%的高假定利率来宣传演算的,很多消费者都被这种数字游戏误导,看着钱放着不动,多少年本金翻了倍,捡钱似的,然后就买了这类被包装成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商业保险,把保险当成高收益理财,而实际上这类产品的真实内部收益率,通过内部收益率公式计算,市场平均年化收益3-4%。而且大部分保险公司经营的结果在2-3%。这类保险属于低回报,但安全的现金流储备。而不是高收益理财。 而我们的社保养老金已经实现了连续15年的社保养老金上涨,今年上涨幅度5%,跟去年持平,而且今年养老金的盘子有了国资委划转的10万亿规模的资金进入社保基金,还有各类银行股权划转,社保基金规模不是一般商业养老金可以去比较的,而养老金的投资运营所带来的回报也是比商业养老保险高的。从2000年到2018年,社保基金回报1万亿以上,收益率高达7%以上。真正体现价值投资理念,细水长流,而商业养老保险还停留在口头承诺高回报,实际合同保底利率低的窘境。 小结:社保是低成本,高回报的选择,商保是高投入,低回报的选择。 社保是福利制度,商保是商业合同 保险的定义是提供收入和财务稳定的一种服务,社保属于社会福利制度,是对社会群体的一种损失补偿制度,也是收入的载分配,而商业养老保险就是个人的储蓄理财行为,需要考虑风险和个人财务承受能力。福利保障制度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而商业保障是商业行为,需要量力而行,而且要理性对待,一切都是按照合同条款约定的,不能违约,中途退出本金损失惨重,而且高收益回报都没有写进合同,,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综上:社保是普通家庭养老的基本配置,商保是中产家庭养老的升级完善,社保的缴费成本低,回报高,而商保属于低回报,而且成本投入高的选择,社保作为社会福利制度,我们要积极参与,而商保养老我们需要量力而行,同时警惕虚假高收益承诺。 社保养老跟商保养老,究竟哪个更好? 首先,社保养老的管理机构是社保局,针对不同的人群,交费不同,领取水平也不同。一个群体是指城镇职工及事业单位的人享受的五险一金中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由企业单位交20%,个人交8%,分别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月领取,当然交费也是按月交费。退休标准不一,男的60岁,女的50岁(干部55)。另一个群体是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这部分人的养老保险是自愿的,由政府补贴一部分,个人交纳一部分,按年交,领取年龄统一达到60周岁,按年领。领取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组成。基础养老金由政府补贴,同一个地方标准一致;个人账户就按交费高低稍有区别。 其次,商业养老保险的管理是由国家的金融单位保险公司承担,不像社保那样按群体分类,而是根据被保人的年龄、性别、家庭支付能力交费,且是自愿交费。领取方式多样,多交多领。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社保是政府补贴,是国家为了保证老百姓养老生活的底线,它保而不包;商保则是一个人在年轻时候对二三十年后的自己养老生活的规划,它是提高养老生活品质的保障。如果说社保养老是吃饱的问题,那么商保养老就是吃好的问题。 社保很好,它是基础,是养老之本;商保更好,使夕阳无限好。社保+商保=生活更美好!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保哪个合算?他们二者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社保和商业养老保险是可以共存,也就是说我们在拥有社保的基础上也可以去购买商业性的养老保险,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如果说还没有购买社保,那么不要直接去购买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因为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它是不可以代替社保的。 我们首先还是要应该考虑拥有一份社保,因为在拥有社保的基础上那么再去考虑商业性的养老保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商业性的养老保险是可以作为我们首要的补充保险来使用的,这一点是可以的!所以说他们二者的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社保毕竟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是极为有限的。 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再去购买一份商业性的养老保险,那么将来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能够起到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他们二者之间是这种关系,当然我们的商业性的养老保险是不可以代替社保的,这一点也是需要明确的,在没有社保的前提下,我们首先应该去考虑购买一份社保,当成我们的主要保险来使用。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感谢邀请。 要说社保养老和商业保险养老哪个更好?从我一个从事保险业务十多年的经验者来说:社保当然更好,它是人人必备,国家已经普及,它是大势所趋,政府倡导的社会险种,你不买也不行,就象车上的交强险,不可多得。无论哪个单位,行政,事业,还是临时就业人员,或广大农村交社保已经是一个惯例,单位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或财政补贴一部分。你非买不可。 而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保的补充,它是在你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向各家保险公司购买的养老险种,能够确保你未来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如今是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好还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好?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呢?因为社保和我们的商业性的养老保险是无法相提并论的,首先如果我们没有拥有社保的前提下,那么首先就应该考虑去购买一份社保,而不是应该首先去考虑购买一份商业性的养老保险。 因为这个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对于我们来讲,实际上它只能够作为我们社保当中的补充保险来使用,因为商业性的养老保险保障效率保费额度,等等各方面,它是不如我们的社保。因为社保是可以领取终身的,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再加上社保每一年都可以正常的增长自己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这些条件都是商业性的养老保险所不具备的。 但是一个人终身只能够购买一份社保的待遇,所以说是并不能够购买两份或者两份以上社保的待遇,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就应运而生呢,因为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可以作为我们社保的补充保险来使用,这样的话可以额外的增加我们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实际收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