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变贵就是行业出现问题?这种观点本身有问题 问: 国产汽车越来越贵,合资汽车越来越便宜,行业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似乎在有些人的眼里国产汽车就应该足够便宜,只有外国制造的汽车才应该贵;这是典型的奴性心态,是植根于某些人骨子里去除不掉的毒瘤。这样的描述是不是很难接受?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 前一段时间看到这样一则信息,在某城市的地铁里一位保安要求中国乘客给外国乘客让座被拒绝,随后则与中国乘客吵了起来;中国乘客怒斥该保安崇洋媚外,外国人凭什么该受到优待。最终网络上的评论也是一边倒,这说明了什么?弱者总是有奴性。当然这是不是歧视某些行业,但不能否认从事保安等基础行业的工作人员的受教程度要偏低一些,对于很多事情和道理欠缺思考能力。 有没有看过《狼烟北平》,其中徐金戈少校怒斥文三的一句话就能用到这位保安的身上,在文三的骨子里是有着奴性的,他磕头有瘾、因为他畏惧一切,因为他胆小懦弱、因为他不相信中国可以在二战时战胜日本;它跪习惯了,遇到外国人就会高看一眼,就会显得奴颜婢膝。 其次这种心态还有些像陆中庸,他也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没有信心,不相信中国军队可以取得组中的胜利,所以他希望通过犬养平斋获得日本国籍,这里的名字起得很到位,中庸在有些阶段中不等于淡薄而等于无能,是可以接受比"犬养"这种牲畜还要低一等的定位的。 这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是卑贱奴性,但也是一种"投名状",至少对于陆中庸而言就是这样(陆中庸是个典型的公知);而当陆中庸彻彻底底的成为汉奸之后,它的出发点就变成了不期望中国取得最终的胜利,因为一旦日本战败则陆中庸必然会面对死亡。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 简而言之,对于外国品牌的迷信也是一种崇洋媚外,这是没有争议的,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外国技术确实领先的领域里,外国产品是不得不选的;但是在汽车领域已经没有这种问题了,外国品牌汽车近几年一直在典型问题最多的投诉榜的前十名到二十名,质量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之差,涉及发动机、变速器、车身等核心总成的问题也是不胜枚举,如此品质的车辆本就不应该热门。 但是早期的外国汽车确实品质更高,因为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初期的学习阶段很难打造出高品质的车辆;在这一阶段中普通用户看到和使用的都是外国车,接触的影视作品、文化作品也都是以西方文化为主——这是什么?这叫做文化入侵。文化入侵同样非常可怕,因为它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信仰。所以这一阶段也让很多人的奴性被激活了,形成了一种唯外国人和外国商品先的观点,不认为中国制造能够超越外国制造,这也是"文三心态"。 而下一轮形成的心态就是"陆中庸心态",中国制造同样会强大,因为总还是有非常多的工程师以强大中国工业和民族汽车工业为自己的终身信仰,就像是用算盘打出核威慑的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一样,只是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看懂重工业和汽车工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所以这些工程师们总会被忽略,汽车行业也没有那么被关注。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点在于国产汽车强大之后,这些"陆中庸们"会怎么做? 为什么要倔强的不承认中国制造的成长和成熟? 在《狼烟北平》里有这么一段剧情和画外音,陆中庸举报其报社同事有反日的一些情绪,结果该同事被日本侵略者残忍的杀害了;画外音的描述是陆中庸其实并没有打算害了这位同事,只是为了讨好日本侵略者,或者说是巩固其作为日伪汉奸的生存地位。这就像汽车行业里的"陆中庸们",他们不能承认国产汽车的强大,也绝对不能接受中国汽车变得高级;因为一旦中国汽车比外国汽车更好,这就等于摧毁了他们的信仰,也就是依靠外国品牌包装出来的"高级形象"。 陆中庸最终是不希望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陆中庸们最终是不希望中国汽车战胜外国汽车的,如出一辙。 然而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之后,国产汽车是一定会也要一定要冲击高端的,因为只有多个品牌都有了高端选项,这样才能让中国汽车整体的形象变得更高大,对于普通主流车的消费者认可度也会有所提高;任何车系都是这么操作的,中国汽车为什么不可以呢?趋势和规律是不会受到任何个人意志而左右的,所以陆中庸在抗战胜利后被枪毙了,陆中庸们当然不会这样,但这种观念最终也会被时代而淘汰。 最后不做总结了,需要说明的只是国产汽车越来越贵没有假,但是中国汽车品牌从来没有放弃打造物美价廉的主流车;从3万到15万区间的车占比达到70%,其中大部分热销车都是国产汽车,所以不要以偏概全,尝试学会接受优秀的中国制造吧。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说明造车成本比合资车贵,越来越缺乏竞争。蔚来车子性能比不上特斯拉,价格却比特斯拉贵,因为蔚来的芯片靠买,特斯拉芯片自产自销,成本上便宜十来万,所以特斯拉越来越便宜 中国车越卖越贵,证明了产品力与品牌力的提升,并不是汽车行业出现问题,而是汽车行业的重新洗牌。 中国汽车在新能源道路上已经名列世界前茅(甚至很多海外车企寻求与国内拥有新能源技术的车企合作),在传统燃油车上也不断与合资车缩小差距,产品力和品牌力都有所提升,消费者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车。虽然,现在国产车相比之前车型会更加高端,价格自然也更高,但是主要还是以错位竞争为主,还需继续努力。 现在的很多国产车型的产品力已经做的比同价位合资车更优秀,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国产车。 国产车买低配,买低配,买低配,都知道国产车配置高,网上谁都不说配置的故障率,三大件没问题,就是闹人的配置老是报故障码,停车熄火后等一会再启动又没事了,油耗比合资车高一两个点,底盘调的不是太软就是太硬,在软件和调教这功夫火候差太多了,国产老牌车企真的没有新势力新能源的车企靠谱,所以国产车传统车要低配就好,新势力的可以拉满配,支持国产但爱国产很难,路还很远,这是真的 用好料造好车,成本的上涨,对应的就是高质量的商品。说明国产在真正的用心造车,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上的追求不单单是简单的基础要求,更好质量高品质的商品国人一样的能去接受和认可,加油国产 只有值与不值,销量说话。卖的贵还有销量,说明产品力强,否则就纯粹是自嗨。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殊途同归 没有出问题,只是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