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孩子数学怎么启蒙更合适?
数学是多方面的,不只是有计算,5岁马上面临进入小学数学的系统学习。入学前10以内所有数的组成与分解必须熟练掌握 ,这是基本要求,也是加减法学习的基础,一年级上学期主要是20以内加减法(包括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说实在的,儿童的系统基本运算法则是在上小学后才逐步获得的。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首先要获得真正意义上数概念后,才能进行抽象水平的加减运算。而且整数加减一直要学到三、四年级。作为家长应该多些耐心,不用过于急躁!关于数学如何启蒙,我一年级趣味数学有200个学员是学前阶段的,分享一些经验如下,供您参考!学前数学启蒙
在我的上一个问答,详细写了如何通过益智玩具来学数学,可以去阅读下,相信也能带给你启发。学前阶段数学学习很大的误区就是狂练计算,计算是基础,但要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学习的,比如加法的含义,在一年级趣味数学中,我总结了4种加法,6种减法的应用场景。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借助实物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上。
10的组成和分解,简称10的分成,是凑十法,破十法等20以内加减运算方法的基础,入学前应该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个阶段如果加减法掌握不好,还是建议多通过实物来进行加减认知练习。比如分物游戏。
数的概念包括计数,数数,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方面内容,而数概念的发展是从直接感知到间接感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是必经的学习过程。每个孩子这方面的发展是不同的。抽象数概念的获取需要大量加减运算的实际练习。进而才逐步引进数位概念以及满十进一的十进制概念。而这要经过好几个阶段的发展。并不是急就能解决问题的。一年级计算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① 10以内加减法
② 20以内加减法(无进位,退位)
③ 20以内进位加法(凑十法)
④ 20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
⑤ 50以内加减法
⑥ 100以内加减法
而这是一个学年的计算内容,每个阶段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巩固练习。除了计算,还有平面图形,立体形状认知,时间认知,人民币认知,位置认知等等,而这些都是在生后中随时可以进行学习的素材,超市购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认图形,认价格标签,家长的数学观应该放大,这些都是日常数学经验,直接影响听课的效率。以上!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悟空问答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现在的人把问题弄得那么复杂,不就是5岁20以内加减法吗,任何智力正常的孩子十几天就完成,慢的也不出三周,我家三代都是这样,现在外孙正好五岁,用此法把让他学,变成了天天他要学。那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扑克摸20法和我研究出来的扑克摸13法。
1、先和孩子摸扑克13 。扑克A-K就是1-13单个13种数字。王和A是1,J是11,Q是12,K是13,其余扑克是几就是数字几,两个人轮流抓牌,不论抓几张牌,加一起超过13为输,不超13数字大者为赢,先抓牌者牌要保密,数字相同后抓牌者为赢,先抓牌者超13当即认输,对手赢一次。每赢一次用适当的东西记载,54张牌抓完查小分多者为赢一局。表面和孩子玩游戏,隐藏着教孩子13以内加减法。孩子百玩不厌,3-5天熟练掌握。
2、再和孩子摸扑克20。 在掌握摸13的基础上,改变游戏规则,扑克数字的是几还是几,王和A、J、Q、K都是数字一,其它规则不变,孩子急于赢,学习热情高,经常喊着要和大人摸20,家长要根据情况主动赢或主动输不让孩子知道。用不了几天你孩子不仅仅是20以内加减法,29以内都滚瓜烂熟。也许大人玩不过小孩了。
3、实际生活题和实题检验。 两摸游戏完全掌握不应超过10天,以每天玩3次每次1小时计算。20以内加减法检验题正确率一般在十之八九,继续游戏一周,准确率几乎百分之百。这是智力中等孩子能够达到的目标。
我在家长委员会介绍此法时推动了整个班级的算数课,介绍给同事她们个个有效,现在介绍给大家试试。东北老乡年龄大的都会
您好,我是lulu老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五岁的孩子,应该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认知发展了,但是,因为很多家长在启蒙孩子数学的时候,往往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会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更不要说学得有多好了。正确的数学启蒙,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正确的步骤和顺序是什么。给孩子做数学启蒙,步骤和顺序不能乱。
大部分家长对于幼儿数学启蒙的领域都是停留在数字教学和计算上,忽视了幼儿数学基础概念的认知和引导,这种一开始就数数、认数字的教学顺序,违背了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不仅很难让孩子理解,同时会破坏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正确的数学启蒙教学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1、先从数与量的对应学起,锻炼孩子对数量和数字的转换;
在做加减运算前,孩子一定要理解并熟练掌握 数与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孩子面对8个物体的时候,立刻就知道这个对应的数字是8;当他拿到数字6的时候,他可以快速的数出6个葡萄给你。2、掌握了数与量的对应,再学"十以内"的加减法,培养孩子的目测能力;
在这个阶段,让孩子通过实物,观察哪两个数可以变成十,再结合数字卡片,对应出:哪两个数字相加等于十。
十以内的加减法,需要孩子非常熟练的在10个数量或者数字之间进行相加或者相减。
很多家长说,孩子会通过掰手指去计算,这个对孩子太简单了。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强调的是:可以允许先掰手指,但是掰手指能够很快速计算之后,就不许掰手指了~~~~不掰手指就可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是基于数与量对应关系的熟练掌握!
因为孩子对于一根手指就是1这种对应关系很熟练,这种对应的过程,直接在脑海里直接换算完成了。
如果孩子总是依赖手指去计算,说明孩子对数与量的对应掌握的不够,要退回去,重新温习巩固。3、学完了十以内加减法,然后再学个十百千的认知,让孩子了解不同位数之间的关系;
当孩子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学会运用,我们可以给孩子介绍个、十、百、千,孩子的学习一定是先从整体到细节的,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梳理好数学的逻辑思维。
我们可以制作一些个十百千的数字卡片,让孩子任意组合,理解每个数量等级的意义。
4、掌握了个十百千位数的变化,最后再学多位数的加减法,让孩子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技巧。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计算的时候,都是先教10以内加减法,然后直接就20以内,再到50以内,最后100以内,这种运算的教学顺序是不符合孩子认知理解的秩序的。
当孩子学过个十百千位数的知识之后,他们直接就可以做千位的加减法了。
十以内加减法是计算的基础;个十百千位数的学习是阶梯,最后就可以直接掌握百位、千位甚至万位的加减法。
所以,真正意义上说,教孩子做计算,只需要教到10以内加减运算就可以了,后面的运算不是教的,是孩子自己理解推理知道的。
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幼儿数学启蒙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按照正确的顺序,循序渐进的,和孩子一起玩数学的游戏,让孩子掌握数学的原理。
我是lulu老师,专注蒙氏幼儿家庭教育分享,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及关注,期待与您探讨更与育儿话题。
五岁的孩子应该是上大班或者是学前班了,十以内的加减,有些孩子可会了,有的孩子算的不是很利索,可能会一个一个数。
不知道题主所说的孩子不会算的加法,是一位数加法,还是两位数加法。如果是一位数加法的话,那么这个在我们的身边太常见了,可以随时随地的教孩子;如果是两位数的加法,他们在幼儿园的学前班或者是大班老师会教的。
如果要说数学加法的启蒙,那应该就是一位数的加法了。这个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来启蒙孩子对数的概念。
1、用家里的人口来教孩子
现在一般家庭都是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也有和老人一起住的。可以让孩子数一数,家里有几个大人,有几个小孩?再让孩子把大人和小孩一起数一下,看看有多少个人。然后让孩子思考一下,大人的数量加上小孩的数量,是不是家里的总人口数。
一般的家庭,有男的也有女的,可以让孩子数一下家里的男人有几个,女人有几个?再把家里的男人女人一起数一下,让孩子思考一下,看看男人的数量加女人的数量是不是等于家里总人口的数量?
2、用水果来教孩子数量的加减
可以给孩子买两种,或者是三种不同的水果,比如说买五个苹果,买三个梨。让孩子数一下苹果,再数一下梨,然后再把苹果和梨一起数一下,看看苹果数加梨的数,是不是所买的苹果数量。
然后还可以把一个苹果拿开,或者是吃掉,看看还剩几个水果。
3、用手指教孩子数数
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两只手都攥成拳头,往出伸一个手指就数1,伸两个就数2,数到一定数目的时候,数数还有几个手指没有伸,让孩子数一下伸开的手指和没有伸的手指,一共有多少个?然后让孩子加一下看看伸出的手指和没有伸的手指是不是等于10?
4、小超市游戏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们经常玩小超市的游戏,我们把她的玩具摆在沙发上,或者是桌子上,每个玩具前边都有一个标有价钱的纸条,代表这个玩具的价格。
我是买家,她是超市收银员,我还会拿一个纸盒子当购物筐。当我拿了几个玩具之后,我就会问她付多少钱,然后她自己算了一通告诉我该付多少?我付的那个玩具钱,是和人民币样子一样的纸板。如果我付多了,她还会找给我零钱。
这个小游戏,她非常的喜欢,经常是自己在纸上写好了,然后又把玩具摆好了,等着我去买东西。通过这个小游戏,她不仅学会了计算数,而且还认识了人民币。
要想让孩子对数比较敏感,如果家长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多让孩子数数身边的人或者是东西,多和孩子多做一些关于数的游戏,这样孩子在和大人的沟通和游戏中就把数学会了,可以说是在玩中学。
用这些方式,不光让孩子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最主要的是孩子在玩中学感到很快乐,很有兴趣,他就有兴趣继续的探索,为孩子日后数学的学习奠定了兴趣方面的基础。
我想正好把我的经历分享一下,也是在我家宝宝5岁半的时候,他上幼儿园大班,正面临着报考一所竞争激烈的小学,大概是二十个孩子录取一个,之前我们没有给他报过奥数和速算班,他在数学方面也没有显现特长,所以压力挺大的。我买来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辅导书和奥数书一边画图一边给他讲解,数学对他来说还是太抽象了,那时我就想,如果能用动画的形式来讲解数学题,孩子一定理解的更快更透彻,而且不会排斥学数学。我把一些数学题试着编成了小故事,然后又找了一些小道具,每天又是讲故事又是玩游戏的,这样才把一些数学题给他讲透彻了。最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方法起了作用,他如愿考上了那所小学。
我是做动漫工作的,那次的经历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促使我想要做点什么,于是后来我编绘了《菜园虫虫学数学》数学童话,并做了一些动画课件。以后我会陆陆续续在我的头条号上发布这些内容,分享给需要的妈妈们。
我认为孩子的数学启蒙是所有学习任务中最简单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便一件事情,都能与数字扯上关系,教孩子数字和计算什么的,简直就是随手捻来。
比如:吃饭的时候,问问孩子桌上有几个盘子几个碗;让孩子数一数有几个人在吃饭;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让孩子数几个红绿灯路口,几个广告牌子,几家饭店等,诸如此类的聊天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数学的学习。
想让孩子学会计算,首先让孩子会数数,认识数字,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数数和认识数字应该很快,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多与孩子谈论与数字有关的话题,这样孩子不知不觉中就认识数字了。
认识数字后,引导孩子理解多与少的概念,只要孩子知道了多与少,孩子再学习加法和减法计算就容易了,五岁的孩子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让孩子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准备计算用的辅助物品,比如:筷子、积木块、水果等等,用辅助物帮孩子学计算,加法的时候,一个一个的添加,减法的时候,一个一个的减少,有助于孩子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家长把数字和加减法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当然,不建议给孩子学习难度大的加减法,十以内的加减法就可以了,只要孩子有这个概念就好,剩下的小学去学就可以了。
数学可以说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生活实践的基础。从孩子角度来说,中考、高考都逃离不了数学,并且数学训练的是逻辑思维能力,且理工科均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数学学得好,其它科目学起来便得心应手。
五岁的孩子具有极强的探索欲,可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进行数学启蒙。并且在五岁时让孩子数学启蒙,也有助于幼小衔接,让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但是五岁孩子的思维能力通常只能理解最直观的事物,而数学中的数是抽象的,如果您直接教孩子加、减法,首先孩子便很难理解数字的数量,进行加、减运算则会更难。
因此,五岁孩子数学启蒙并不在于孩子能够完成多少位的加、减运算,而是在于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孩子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减运算便信手拈来。 言归正卷,那么五岁孩子数学怎么启蒙呢?1、从游戏开始
看到您的提问,您孩子现在加法都很难学会,那您就忘记加、减法,让孩子在游戏中慢慢地认识数的原理,然后再慢慢地形成加、减的概念。当然,现在五岁的孩子可不是两三岁的宝宝做个简单的游戏便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所以建议购买《贴纸游戏书》、《奇迹幼儿数学》、《逻辑狗》、《走迷宫》、《阶梯数学》等这类书籍。
《贴纸游戏书》针对2-6岁孩子的数学启蒙,您可以购买一套,或者直接购买5-6岁年龄段的。该书中每一页都有针对性的游戏,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几何图形、空间思维、分类计数、空间感知、感知15以内的数量、规律分析等。通过贴纸的游戏主要是加强孩子对数字的数量认知,培养宝宝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孩子爱上数学。
《奇迹幼儿数学》这本书为韩国数学家专门针对幼儿数学启蒙所编撰的书,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认识数学,帮助孩子建立事物集合与自然数间的对应关系,能够帮助孩子跨越思维方式转变的难关。并且这套书中还具有"到100的数字原理和加减法应用",能够在游戏中便能够学位2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够达到小学一年级的水平。
如上述两套游戏类数学启蒙书籍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对于五岁孩子寓教于乐、寓玩于学是最好的方式 。2、生活中引入数学
生活实践中数学应用跟语言应用一样广泛,如买东西计算价格等等。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地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思维,并让孩子能够进行加、减运算。并且生活场景也能够让五岁孩子更加容易感知数学,感知数字的原理与对应的数量。
如带孩子去超市买水果,便可以问孩子苹果买了几个?桃子买了几个?这样便可让孩子将数字的量与实际事物对应;然后再问孩子那总共买了几个水果呢?孩子还不知道加法时可以进行数,这便完成了一次加法训练。
总之,五岁孩子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能力的提升才是数学启蒙的关键与核心。因此,五岁孩子的数学启蒙时我建议家长忘记加、减运算,重点应培养孩子对数的认知,促使宝宝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使孩子能够理解抽象的数与简单的数学问题。并通过游戏加强孩子对数的理解,并通过在游戏中、生活实际中的不断训练,慢慢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能力,最后 学习加、减运算便会变得十分容易。
孩子最适合在生活中学习,比如数学,五岁的孩子完全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购买一些小零食,如果算对就多买点儿以资奖励,让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
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可以作为孩子学习的教案,细心的父母总会发掘新项目
欢迎您继续 关注育邻人 ,一起为孩子成长助力
5岁小朋友正是求知欲旺盛的时候,也是培养孩子数学逻辑思维的好时候 。
数学启蒙不能局限于数数和简单的加减上,还要有些思维训练。
孩子此时的年龄正是爱玩的时候,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不必太过于刻意,教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不可急躁,学会等待孩子,给他足够的思考和记忆的时间。不要让孩子感到压力,产生厌学情绪。
下面分享一下利用雪花片,如何让宝宝学会数数,会10以内的加减法,学会20以内加减法,等数学知识的方法。
雪花片是比较常见的儿童玩具,几乎每个宝宝都有。除了可以拼插各种造型,还可以进行数学教学。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用手指指着一个一个的数数;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正着数;倒着数。
1.数的"分"与"合"
加法训练。如,拿出俩堆,一堆3个,一堆5个,先让孩子分别数一数,再把两堆合在一起,让孩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让孩子体会"加"的概念。多次之后可以分别拿出两堆来,告诉宝宝个数,直接问他加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先让宝宝回答,再让他动手数一数,验证是否正确。减法训练。拿出一堆来数一数有几个,然后,拿走4个,让宝宝回答还剩下几个?最后,动手数剩下的,验证结果。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眼看,体会"减"法。刚开始主要练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就好。
2.合成10的训练。
这个训练是为了给以后凑十法,破十法学习打基础,有助于孩子快速掌握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也为2.3年级的加减法速算、简算打好基础。
拿一张大小合适的硬纸,画2行5列方阵,一共有10个格子。先拿一定数量的雪花片,每个格子里放一个,如,先放8个,让宝宝去拿另一个颜色的雪花片,一次拿够,然后放到空着的格子里,补充完整。同时,加上口诀如,8和2好朋友,合在一起凑成十。开始可以进行的慢一些,随着次数的增加可以限制时间,增加紧迫感和游戏的刺激感。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宝宝熟悉:1和9好朋友,2和8好朋友,3和7好朋友,4和6好朋友.5和5好朋友。这些数字合在一起都是10。进一步让宝宝了解10加几就等于十几。
3.比较大小。
上下两排雪花片,上下一一对应,一行比另一行多几个。让孩子用需要进行描述,如,红色的比蓝色的多3个;还可以说,蓝色的比红色的少3个。让孩子直观感受"多""少"并能准确表达出来。还可以,上面一行放7个红色雪花片,下面一行放4个蓝色雪花片,让宝宝回答"再放几个蓝色雪花片就和红色的一样多了"。
既然是做游戏,可以有奖有罚。宝宝回答正确可以奖励一个"亲亲""一颗糖果""一朵小花"。答错了可以让宝宝喝口水,挨一下"脑瓜崩"原地蹦三蹦……。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除了花片,还可以利用扑克牌,自制的数字卡片,身边的杯子,小球,糖果,矿泉水瓶盖……都是非常好的家庭教具。比如,利用身边的小盒子让孩子认识长方体,立方体,球体。比如,利用彩色卡纸,剪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让孩子进行按颜色分类,按形状分类的训练。利用宝宝自己的衣服教孩子学会搭配等等。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平时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外出逛街等场景都可以对宝宝进行训练和培养。关键是父母的陪伴和每天进行持续不间断的训练。
寓教于乐,重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对数学的兴趣,让宝宝快乐学习,做到润物细无声。
孩子这个年纪是学数学最好的年纪。你要用他感兴趣的东西一步一步的教。
第一,如果孩子喜欢糖果,你可以用糖果一个一个的数给他听,先给他一个,然后再给他一个,问这是多少个。
第二,可以给他看一些教育类的动画片,这些网上都有的搜。
第三,不要硬逼着他学,顺其自然也是可以的。我家儿子上小学以前都不懂这些,上学之后老师一教就会,所以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