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应该是这样的,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但是,由于各省市自治区教育水平不同和教育资源不平衡,所以若采取一张卷一个录取线录取反而不公平。可以想像的出,若全国一个录取线不分省不按名额分配,那么可能全国所有的大学都会被山东河南江苏等高考大省或强省的学生占满,届时清华北大录取时,连北京的学生都占不到地利的便宜,估计全部都是南通无锡毛坦厂衡水中学的学子塞满,严重偏沉,打击和挫伤其他省市的学生,这样就乱套了。因此,教育部会根据各省市区教育发展水平与高考人数权衡一个系数比例,分配到各省市区,做到相对平衡合理公平。这也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方式,中国的发展永远不会平衡的,中西部不可能有一天会与沿海省市相同,这是与地理历史气候交通和人文观念相关,总是有差别的,也符合宇宙观,因而就不可能采取全国一个录取线从高到低录取,总是要从每块田里选优良品种,那怕那块田里优良品种少或者都比这块田里的矮也要选,照顾到每块田地。 一张卷子可以,但全国统一分数线是绝对不可能的。 首先,分数线划分规则必须弄清楚,各省在划线时是按批次招生人数剩以比例得到。比如A省理科一本招50000人,按120%划,那就要划60000人进入。 如果B省招10000人,比例如果一样那就上线人数少了一大截,统一一条线按A省的线,B省专科也能上本科,按B省的线,原本上985的也只能去2本了。 其次,各省考生人数不一样,比如上海几万人参加高考,四川60几万。 再次,各地教育严重不均衡,一条线,西部整体考生应试成绩弱,和谁比都是伤害。 因为分省独立招生是合理的, 肯定是不可以的,也是不可能的。 全国各地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各地的教育投入、师资力量,包括学生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全国高考一张卷,一条分数线,按名词录取估计发达的地方学生都可以上985/211了,相对一些不太发达、落后地区学生估计没学上了,这样下去将是发达的地方更发达,落后的地方更落后。 就拿现在的教育情况来说吧,农村的孩子都想去县里,县里的孩子想去市里,市里的孩子想去省会,如果全国一个卷,估计好的学校更会挤破头,到时不仅是省内学校了,估计跨省的更不在少数。 其实相对来说现在高考制度已经比较公平了,招生计划会根据当地考生人数多少进行改变的,分数线也是根据考生人数和考题难易程度和招生计划来定的,当然不少学校存在区域保护,在自己省份招生的人数比较多,这个想象是普遍存在的,短时间不好改变的。如果要是全国一个考卷,一个分数线,估计很多地方的考生想上个好大学更不容易了,因为以前是和省内学生竞争,全国统一试卷就是全国一起竞争,压力会更大。 所以说,全国高考一张卷,一条分数线是不现实的,而且没必要。 全国一张卷以前就实现过,这个没问题。 一条分数线也没问题,反对者无非是京沪利益既得者群体。当然,他们这时候会假装"博爱",关心起教育不发达地区来,说什么"那教育不发达地区考生岂不是无学可上"?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对老少边穷地区、以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在统一分数线下设定降分录取幅度和名额分配,这个谁也不会说不公平。 当然,我认为地方所办的院校,多招收本地学生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本来就是北京人的,那么把八成的招生指标投给北京自然没问题;但是北大清华北师大这样做就不行。 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全国统一试卷;部属院校统一分数线,按名次录取,不看地域;省属地方院校设定两条分数线,一条较低的,留给本省考生;一条较高的,留给其他地方的考生;对于老少边穷地区、以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在统一分数线下设定降分录取幅度和名额分配标准,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不再照顾。 休他妈的都放屁吧,全国统一教材,同一考最公平公道。北上广其他城市,给其他落后省资原都是一样的,达不到分数线,那是你没努力学好,象河南山东大省,学子要比北上广深等不发达省份学子,要努力好多倍,除正常学校学习対,放学还要去上高价校外培训班,(一节课时百时块)去学两小时,晚上还要多做好些作业,每晚都在11点后才能休息。从小学到高中,特别是高中生,那是整天,半夜的学,写作业。他们高分数的付岀,得不到那些专家们的同情,说是社会资源分配,放屁,不付出的得到了,付出的而没得到,而且努力学习的学子们,只有按省份,分配的极少量名额,可以说她们去上的名校,肯定都能在班里是前卫的,四百多分与七百分左右,同时都能上北大请华,你们是啥东西,混旦玩意儿。还再说全国资源分配不到位,古人给我们留下很的榜样,"赶考"。坚决支持全国同考同教材。坚决支持全国同一分数线入取学子,让那些付出的学子们,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吧。有付出就有回报。 全国一盘棋。无论哪个省份,学子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为什么会有许多不公的现象。我们河南的考生分数高,是因为我们河南的学子努力,优秀,可是许多伏秀的考生却进不了一类大学的校门。难道我们河南考生成材以后就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了么?为此,我同意,打破地域界限,全国统一考卷,统一分数线,择伏录取。 先看下历史上的全国一张卷,摘自百度百科 南北榜[1]案又称春夏榜案、刘三吾舞弊案[2]、南北榜之争[3]、南北榜事件 [4]是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5]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陈安阝为第一,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6][7][8]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5] 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处理了相关官员。[9]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取录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5] 南北榜案以为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朱元璋以后遂成定制。 1397年发生的"南北榜"之争。其实并不是一场科举舞弊和反舞弊事件,而是一场统治者利用科举来扩大统治基础、笼络士人的政治事件。[3] 假如按照题主所说,会产生一种情况,就是南方独大,几乎211、985大学录取的都是南方教育发达省份学生,或者个别北方几个教育强省。 以后政界、商界大腕也基本出自这几个省。 会有几个省举步维艰,尤其是新疆、西藏。 而新疆、西藏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将会是一个分裂的国家,这也是西方国家想见到的一个局面。 我当高中老师十几年了,思考教育公平也十几年了,除了现在的高考制度,想不出更公平的办法。 最公平公道的办法是:全国一张卷考试;全国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全国统一录取学生。前提是,全国高校统一排序招生。 目前的高考制度算是国家能想出来的最好的安排了吧,不实行全国统一高考,不是在保护北京上海,而是在保护落后地区。 从现实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吸引优质的教育资源。北京上海等地更容易吸引优秀的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而且统一高考之后,就没了人员流动,异地高考的限制,那么对优秀生源的争夺可能从初中就开始了,全国优秀的初高中生,都将会被吸引到北京上海的学校里。 统一高考之后,大家的目标就只有一个了,考上最好的大学。那大家也就没必要去搞素质教育了,既然分数为王,那大家就都搞应试教育呗!衡水中学搞的那一套又不复杂,有样学样呗,你河北的学生学不死,北京上海的学生也能往死里学,结果就是大家学习的方法都是一样的,而且北京上海的老师还比你优秀,凭啥就学不过你? 学生的学习除了在学校获取知识以外,家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北京上海的学生家长,大多数参加过高考,高学历的比例全国最高,人家更懂得如何应对高考,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农村孩子的家长有这条件吗? 最后更严重的是,统一高考之后,在北京上海的带动下,学生上学的成本会更高,会出现一般人根本上不起的超级中学,这些学校将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但同时收费也将十分高昂,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统一高考后,高中可能会扩招,大量的学生上高中,北京上海肯定不会缺老师,也有资金建学校。很多省原本匮乏的教育资源会更紧张,大量不合格教师涌入,社会教育机构的收费更会涨价。对普通家庭的学生更是灾难。 很多人觉得北京高考不行,只是简单的比较录取分数线得到的。这只是北京录取比例高的原因,不是北京孩子学习不好。一张卷时,北京可能第70%的学生是二本线,外省第30%的学生是二本线,显得北京分数线那么低。其实当时若都按50%学生划分数线,北京的分数线要高于全国大多数省份。 不要把自己高考分数线高的原因归罪于北京。北京被禁止高考了,指标全国各省抢,大概率各省抢到1/30的名额左右,北京一共6万考生,211以上指标算2万个,一年清北录取800人内吧,各省算抢到30个,录取分数线最多降1分,该考不上还是考不上。985、211也就抢到几百个,分数线降个2~3分。实际上很多省不仅抢不到北京的指标,自己原本的指标还会被全国教育发达省抢走。大概率一半省份指标会变多,一半省份指标会变少。 所以不要再愤愤不平的骂北京了。帝都被照顾,不是各省考大学难的本质原因,影响微乎其微。真统一高考了,是全国互相厮杀,浙江,江苏,河北,山东,湖北等省份几百万考生去抢你们省的指标,你们确定抢的过人家? 目前的高考招生受到人们诟病,主要在于每个省的招生指标分配不够合理。招生指标分配不合理,导致一些教育比较强的省竞争压力大,而一些教育比较落后的省(或者比较多大学的地方,如北京、上海)因为受到照顾,相对而言竞争的压力要小得多。 因此,有人觉得这样很不公平。那要怎样才公平呢?有人提出全国一张卷,然后按名次录取,能不能读好的大学,全凭自己的本事,这样设计就公平了。 这个方案,如果仅仅站在教育的角度看,似乎很好,很公平。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提这个建议的人也很多,既然这个建议合理、公平,为什么就实施不了呢? 其实,如果我们从整个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知道全国一张卷、按排名录取的建议其实是弊大于利的! 试想一下,假如这样实施,会有什么后果?很显然,对于教育落后的省份来说,比如西藏、新疆、蒙古、宁夏、甘肃等教育不发达的地区,他们考上985大学或者211大学的人会很少,甚至考上一本线的人都很少。换句话说,这些地区的人才会很少。这样的话,会出现两个大问题。 首先,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少,人才也就少。 国家行政官员中(尤其是省部级以上)以及科技人员中,这些地方的人才一定比教育发达省份的人才少得多。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就会变本加厉的持续下去,这样一来,教育落后地区的发出声音很可能就听不到了,自然也没人为他们讲话,对这些地方的发展不利。这样的话,人家会不会和你闹,一闹,国家就不稳定了,这对国家长远发展和繁荣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谁去建设这些地方呢? 边穷地区本来就艰苦,发达地区的人才本又不愿去建设这些地方。你看国家每年安排支援新疆、西藏的待遇多好就知道了!现在还好,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这些地方还是有一定比例的接受高等教育。如果全国按分数录取的话,这些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势必大大下降,能够建设这些地方的人才就更少了,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穷,越穷教育又越不发达,形成恶性循环。这与国家的均衡发展战略格格不入,断不可取。 俗话说:"存在即合理",从国家发展大局看,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其实有它的道理,而全国一张试卷按分数录取看似公平,实则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