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以后的趋势应该是油电混动!我认为目前纯电车用电池的技术还是过渡,而且充电成本虽说低,也是建立在民用电基础上,商用电和公共充电桩的充电费用也不低,再一个在城市里,特别是高层居民楼的家用充电桩安装问题有很多争议,有待解决! 不愿意买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的不足,充电不便的造成的。 谁用谁知道[捂脸] 新能源是趋势,节能减排全球共识,况且国家大力补贴提倡新能源汽车,但是大家积极性还是不高,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里程焦虑!新能源电池续航里程,衰减有目共睹!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天衰减厉害!新能源汽车标300公里以上,冬天实际衰减厉害,长路程不敢开。 其次,充电方便性!如果充电都像加油那么方便时间短效率高,新能源应该还好点! 最后,保值率!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是电池,衰减高,更换电池费用高,目前国人对新能源持观望态度!二手车尤其是新能源贬值率太厉害了,影响大家购车意向! 新能源已然是市场大趋势,发展了这么多年,当年观望的人还在观望,从账面上看起来新能源确实很省钱,毕竟大家都是在都市中看见加油站就头疼的人。但是它身上的问题却让人觉得弊大于利,通过数据分析,多数不买新能源的人,都是看透了以下几个问题。 续航里程不便利 我们买车的初衷首先是方便,在这个基础上才考虑省钱,如果只是为了省钱,不买车显然更好。如果在节省燃油的情况下,出门反而处处受阻,这个麻烦是每天都会伴随车主的。买车时销售说的几百公里续航,1年后还能剩下三分之二就算是非常幸运了,春天和秋天还好,夏天和冬天,因为车身的电量连正常行驶都是问题,何谈开空调享受呢?目前我国市场像样的纯电动车价格不下10万,还不算高端,见证过许多绝望后,大家也就不再期待这个新事物,甚至发展成了不信任。 不是所有群体都受众 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车主因为受到限行影响,买一辆新能源天天开出门怡然自得,但是对于二线以下的车主来说,就算喜欢纯电动车也要考虑生活是否方便。很多城市还没有遍布充电桩,走在路上没了电只能周而复始的找拖车,能够接受年轻事物的年轻人都不想吃苦,时间也很宝贵,在路上这样的事遇到几次就烦了。想把车卖出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它的保值率低得可怜,拥有了一辆新能源,无异于给自己制造麻烦,跑不动、卖不了、开不起。 电池质量良莠不齐,信誉已有危机 优秀如特斯拉维权问题都不断,更何况是普通车企,前些年,市场大帮哄生产新能源,虚标、骗补等负面问题铺设在大家眼前,每一个会思考的人都会犹豫,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到底能不能花出价值。每辆用来城市代步的燃油车每年油费平均为4000元,新能源开四五年后电池更换费用为五六万甚至更多(目前除比亚迪外,没有确切质保的品牌),加油4年1万2,充电4年四五万,横向对比的账目一算,怎能让人不护好钱包。 新能源至今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个"假命题",不能开空调,不敢上高速,汽车所能带给生活的便利削减一半,偏偏这个新事物又不便宜,车企技术有待改进,价格有待下浮,这都是品牌们当下面临的根本问题,只有让车主真正感受到切身利益,才能拥有销量和口碑。基础没有打好,结果如此也不足为奇。大家不敢买是因为内心深处有隐忧,对车主的遭遇有太多听闻,计算过后,还是觉得自己目前配不上栖身"绿色出行,最新能源"的行列。更有甚者直接说,新能源不一定是电,也可以是氢气,只是目前车企们还没有转换的技术,只能用充电桩来武装,这句话可谓是一语道破"遮羞布"! 第二辆车可以考虑,电池包十年二十万公里,完全可以购买!除去这点,电车就是垃圾 新能源纯电动省钱,其实是相对来说的。想要完美体验到纯电动汽车的省钱,还需要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车位(产权或者长租)。这个在很多城市,几乎是和车辆等值的价格。也就是说,要完美体验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大致上要花两台车的代价。为什么燃油车就不需要车位呢?就可以冒着被抄牌的风险,随意停在马路牙子上呢?更有甚者,阻挡消防通道,也成了习以为常的事,这个只能再开一个讨论来探究一下了。 至于那些所谓的动力电池衰减,续航里程焦虑等等,用过的都说好。但是残值率极低是事实,这与保有率低也是直接相关的。更关键的因素是,现阶段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处在一个技术加速迭代的过程中,购买价格不太增长的前提下,续航、品质不断提升,残值率低也就成了无解的了。 再等10年吧,电池续航是硬伤 省油钱和省钱不同。二手车残值电动车很差的,另外里程焦虑的人群不合适,配套不足的区域不合适,长途需求的不合适等等。 充电麻烦,没有自己充电桩不建议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