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是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可致残且治疗费用较高。西医——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改善疼痛状况等。 病因治疗就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包括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 改善微循环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神经血流量,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药物有蝮蛇抗拴酶。 营养神经的药物有维生素B族,肌醇,神经节苷脂等。 改善疼痛状况的药物及方法有山莨菪碱乳膏、高压氧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以滋阴益气为主,活血化瘀通络为辅。通过内服兼外洗, 改善糖尿病微血管,增加神经组织供血,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参考:何威,杨洁.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3):149-150.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属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般来说,糖尿病病程长(10年以上)、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可引起脊神经、颅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双侧肢体、腰部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甚至发生面瘫、三叉神经痛、听力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 降糖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口服降糖药,必要时使用胰岛素,积极严格地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最重要的手段。 神经修复的药物: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神经营养因子等药物可促进神经修复,从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肢体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 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周围神经血流减少是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一个重要因素,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胰激肽原酶以及一些活血化瘀类的中药可通过解除微血管痉挛,抑制血液凝固,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细胞的供血和供氧,从而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所致的麻木、疼痛和神经传导障碍等症状。 抗氧化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有硫辛酸,它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能够抑制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增加神经营养血管血流量,防治氧化应激所造成的神经血管损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症状和体征。 改善代谢紊乱的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有依帕司他,它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从而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 镇痛药: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导致出现异常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和卡马西平等抗惊厥药、阿米替林、西酞普兰、度洛西汀等抗抑郁药以及曲马多或羟考酮等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症状。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糖尿病严重的时候有很多并发症,周围神经炎是其中的一种,下面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念、分型、病因、危险人群、症状、并发症及药物治疗进行分析: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念及分型: 1、概念:周围神经是一类负责运动、感觉、排汗、排尿等活动的神经。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表现,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2、分型: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通常可分为: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最常见)、局灶性单神经病变(或称单神经病变)、非对称性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多发神经根病变、自主神经病变。 二、病因和危险人群: 1、病因:长期、严重、控制欠佳的高血糖是一种慢性炎症,直接损害神经系统。另外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动脉硬化、氧化反应等,神经也会因缺血、缺氧受到损害。 2、危险人群: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营养神经的物质。高糖内环境下神经营养因子合成不足,引起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某些慢性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 某些药物:如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甲硝唑)、抗肿瘤药物(如铂类)、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抗病毒药物(司他夫定)、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等,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周围神经结构或功能受损。 遗传因素:有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家族史部分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神经病可以出现在诊断糖尿病之前。 三、症状与并发症: 症状: 1、感觉神经受损:多见,四肢远端更为明显,可单侧或双侧受损,可能会出现下面症状: 感觉异常:为手套-袜套样(手套、袜子覆盖区域)感觉异常,为麻木、瘙痒感、蚁爬感等,烧灼感、针刺感等,严重时出现感觉丧失。 疼痛:刀割、烧灼样疼痛,可伴痛觉过敏的表浅皮肤疼痛,即任何轻微地触摸或接触(如衣被、订单)都可诱发剧疼,夜晚时加重影响睡眠,严重时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行走,还可能有腰腿疼痛,胃痛等。 感觉减退:温度、触觉感觉减退,如热水洗脚不觉得烫。 深感觉异常:如行走不稳,踩棉花感,感觉性共济失调,相对较少见。 2、运动神经损伤: 足部肌力减弱:致患者摔倒或足弓塌陷。 手部肌力减弱:手的协调性变差和经常掉东西,如不能启开瓶子或用钥匙开门,严重时肢体瘫痪。 3、颅神经受损: 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 展神经受损:眼球处于向内下斜视位置,外展受限,但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正常。 面神经受损:抬头额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同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对侧等。 听神经受损:听力下降。 4、自主神经病变: 体温异常:肢体过冷,以下肢及足部尤为明显。 泌汗障碍:不同于既往的多汗、少汗或不出汗,常为下半身少汗甚至无汗,上半身则出现畏热和多汗的情况。 皮肤干燥、弹性减退,手足干燥开裂,容易继发感染,指/趾甲营养不良等。 心血管表现:静息时心动过速、运动不耐受、直立性低血压所致头昏。 消化系统:上腹饱胀感,胃部不适、呃逆、恶心、呕吐、便秘与腹泻交替等。 泌尿、生殖系统:排尿困难、尿失禁,膀胱容量增大、尿潴留;性欲减退、阳痿、月经紊乱等。 瞳孔异常:可能导致暗适应不良难以夜间驾驶。 并发症: 糖尿病足溃疡、坏疽;关节病;尿路感染;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糖尿病性恶病质;低血糖、低血糖昏迷;心肌缺血、心绞痛或无痛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或猝死。 四、药物治疗: 1、降糖药物: 目的:病因治疗,控制血糖,使其稳定达标。 常用药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 2、抗氧化作用的药物: 目的: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常用药物:α-硫辛酸。 3、改善代谢紊乱类药物: 目的: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糖基化产物等发挥作用。 常用药物: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4、神经营养修复药物: 目的:营养神经,改善症状。 常用药物:B族维生素类(如硫胺素和甲钴胺等) 5、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目的: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循环,提高神经细胞的血氧供应,可有效改善症状。 常用药物:前列腺素E1,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 神经炎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是以血清葡萄糖增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治疗方面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够准确的应用药物。如果是糖尿病并发神经炎患者可以服用甲钴胺以及维生素b1,或者是有头痛时,可以服用天麻丸来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控制好血糖,而且还要改善循环营养神经。一定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还要注意避免受凉,避免感染。同时,饮食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避免长期的吹空调,吹风扇。 患了糖尿后,本身就会有营养上的缺失,饮食就会造成很多成份的不足,引起一些相应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的现象,就会造成一些疾病的表现,所以就会形成周围神经炎,一般就是吃一些维生素B族维生素,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糖尿病患者,还会吃一些降糖的药,这样又会造成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失, 也会造成和加重这个周围神经炎的现像,所以还是需要补维生素B族一般就可以吃一些B6这些,也可以吃一些B族维生素合剂,就是有多种维生素B类,这样就可以达到补充身体需要的维生素,同时达到治疗因为维生素不足引起的这些,神经炎的现像,所以这个是多方面的,一是糖尿病人的饮食不能充分补充需要的营养成份。 本身就会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不足,同时因为治疗糖尿病的药也会造成维生素不足,所以就需要补维生素的,吃一些B族复合维生素片,重用维生素B6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就会好起来的,所以这个需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身体具体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