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底盘吧,这是自主品牌落后比较多的。 一般说三大件是指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里面发动机、变速箱有参数,体验也比较直接,底盘的好坏就没有很统一的标准,评价上也比较主观。 这主要是因为底盘涉及的零部件太多,缓震、悬挂、转向……哪个调校不好,都会让底盘表现比较差。底盘的研发需要积累,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这块国产车跟合资、进口车比一直有差距。 另外底盘研发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它没什么宣传点。人们会因为豪华的内饰来看车,会因为几秒的零百加速来看车,但是很少有人会因为底盘好来看车。像比亚迪花钱请了奔驰的设计师来打造底盘,可在宣传上,远没有外观和动力那么直接。 几大国产品牌里,我感觉底盘比较好的,第一个是长城,一开始是逆向的,但是调校的有自己的风格;第二个是吉利,有沃尔沃的支持,打造了自己的平台,而且越来越多的车型都进行了平台化,平台化是有利于提升底盘感受的。 然后说变速箱,这也是国产车跟国外品牌差距比较大的地方。第一个多档位AT方面,盛瑞8AT已经来到了第三代,跟第一代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跟国际大厂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好在盛瑞是一家比较务实的企业,他自己拿这个8AT来对标爱信的6AT,说明对自己定位是比较准的。 还有就是DCT,因为双离合变速箱的技术壁垒不像AT那么牢固,国内厂商都喜欢研发双离合变速箱(主要还是模块的供应商像博格华纳限制小)。7DCT我投长城一票吧,有一定自主程度,表现还不错,后续还有9DCT的技术储备。 发动机的话自主品牌研发的时间长,技术也跟国际品牌差距比较小。吉利有沃尔沃的技术,长城、长安、奇瑞都在这两年有很不错的产品拿出来。我个人对奇瑞的印象好一些,最早自主研发发动机的品牌,现在的发动机在最大热效率上又做到接近国际一流水准,可以争一下国内第一吧。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国产汽车的大力发展,让国人有了汽车可开,可以更轻松的实现汽车梦,同时国产汽车的核心竞争也在大幅提升,比如发动机这一块,多个汽车企业都有自己非常有竞争力的发动机了,当然了,还是经小排为主吧。谁能代表自主三大件的最高水平?这个目前都不太好说,最少在发动机这块,都有自己的话语权了,因为对于变速箱来说,它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长安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 长安的新逸动以及新的长安CS35Plus车型都开始使用这台长安最新发动机,它就是蓝鲸1.4T高压直喷发动机、四缸直列、DVVT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有116的最大功率以及260的最大扭矩,提供澎湃动力的同时,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油耗表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这个排量里没有对手。 奇瑞的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奇瑞的技术积累也是比较充足的,也是国内有能力单车企造整车的车企了,并且没有之一,它的1.6T发动机达到国际水准,超过一线豪华汽车品牌,有145的功率以及290的最大扭矩以及很高的热效率。 长城哈弗的1.5T动力和7速湿式变速箱 哈弗有一款神车就是哈弗H6了,它有非常好的市场表现,当然了与它的1.5T发动机,以及7速湿式双离合是分不开的,它的这台发动机目前来说并不算是这个排量最优的,但是整体的表现还是不错的,7DCT的双离合为十佳变速箱,有着非常不错的稳定性。 以上这些是目前比较不错的发动机以及变速箱了,这些车企也代表了目前国内汽车市场里,相当不错的国产品牌。从现在的市场表现以及车型来看,它们大有在今明年超过同级合资车的实力和产品,还是比较让人期待的。 自主三大件进步很快,奇瑞、长城、长安、吉利、广汽、万里扬、东安汽发等主流车企或零件制造商的三大件都代表着国内最高水平,如果优中选优,奇瑞的发动机、万里扬的变速箱、长安的底盘,可以代表三大件的最高水平,具体可以这样分析: 一、首先看发动机,奇瑞发动机代表国内最高水平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燃油汽车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把热能转化为动能,热能转化得越多就越省油,这就是所谓的发动机热效率,热效率是衡量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最核心指标,国内顶尖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7-38%左右,而奇瑞的第三代发动机ACTECO,凭借自身独创的一套高科技iHEC(智效)燃烧系统热效率达到39%,属于自主发动机中热效率最高的; 2、衡量发动机性能水平高低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喷油控制的高压直喷压力,喷油压力越大,喷油距离越短,燃油得到更充分的雾化,以实现更高的空燃比,可以输出更大功率与扭矩,同时更加节约燃油。奇瑞发动机的喷射压力达到350bar,是目前国内可以达到的最高喷射压力; 3、奇瑞发动采用全铝缸体以降低负重,而且使用业内了最轻巧的涡轮增压器,全铝缸体只有22公斤重,国内最轻巧,缸体负荷最少的发动机; 4、在减少发动机缸内摩擦技术方面,奇瑞也是国内顶尖的,发动机内配气正时系统、曲柄连杆机构、润滑系统、附件系统以及冷却系统六大系统均采用了先进降摩技术,这一套降摩系统,能够把摩擦功率减低20%,大幅减少了发动机无用功的消耗; 5、另外奇瑞的发动机还搭载了D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冷却技术、高滚流燃烧室技术、高压点火技术等国内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 奇瑞的第三代发动机,在多套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加持下,其中典型的1.6TTGDI版本,最大输出功率160KW,最大输出扭矩320N.m,性能上已经足以比肩不少合资车企的2.0T动力,完全可以代表国内最高水平。 二、再看看变速箱-万里扬里程碑式的变速箱 万里扬是国产品牌当中,最早能够独立研发变速箱的厂家,其变速箱属于里程碑式的产品,万里扬在变速箱领域已经完成了非常全面的布局,所提供的产品包括了CVT、AT、MT等多种类型的产品,并且已经着力发展新能源驱动系统。 其最主流的变速箱CVT25,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达到了250Nm,速比达到了7.07,可以根据所搭载车型的需要,模拟出9个挡位,并且还额外增加了运动和ECO这两种不同的驾驶模式,使其可以匹配1.5T甚至于1.6T的车型上,除了目前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之外,这台CVT25变速箱还拥有了很强的拓展能力,在未来通过改进之后还可以匹配自动起停系统、电子换挡甚至于48V轻混系统,可见这台CVT25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成为万里扬的乃至国内市场的主力产品。 并且CVT25的升级版本CVT28也已经研发成功,最大扭矩达到了280Nm。万里扬所生产的CVT变速箱技术参数均处于业内一流,而且产品覆盖面已经覆盖了各个CVT变速箱的细分市场,在国内无人能及,代表国内变速箱最高水平。 三、最后看底盘-具备国内一流的底盘正向开发能力,长安底特律底盘研发中心 国内汽车厂家习惯于进行底盘的逆向研发和模仿拼凑,例如哈弗H6逆向CR-V的底盘,博越即模仿荣放RAV4的,在此基础上,再外聘国外顶尖技术团队对底盘进行调校,例如博越PRO请来了世界著名的跑车与赛车生产商路特斯为其底盘加入了赛车基因,比亚迪宋PRO即请来前奔驰S级调教专家汉斯·柯克为其调校出德系豪车感的底盘,这是国内底盘研发和调校普遍现状,均是以引进或直接模拟国外技术为主流,难以代表国内水准,不过长安汽车即走了不一样的路线,采用了自建海外研发中心的大动作。 早在2011年1月,长安底特律底盘研发中心在底特律正式挂牌成立,公司位于美国汽车工业核心区域——大底特律地区,当地具有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和资源优势(相当于硅谷和信息科技的关系),研发中心目前拥综合技术部、悬架转向开发部、制动系统开发部、底盘性能开发部和智能化技术部等五个部门,具有目前国内极缺乏的正向研发底盘的能力,属于国内一流。 长安新上市的热门车型欧尚X7,其底盘就是出自底特律底盘研发中心之手,欧尚X7采用了以往只出现在豪车身上的副车架,是同级当中唯一搭载柔性副车架的车型。因此具备自主正向研发底盘能力,并且拥有全球领先资源优势的研发中心,长安当属底盘的国内最佳。 综上所述,奇瑞、万里扬、长安 分别代表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国内最高水平。 说最高水平太绝对了,我们只聊顶级水平,以高于或等于主流合资为标准。 一、发动机: 1、广汽传祺2.0T发动机GDI:这款发动机代号4B20J1,搭载在传祺GS8、GA8、M8,以及2.0T的GS4 PLUS上,新款GS8又进一步优化,最大马力252Ps,最大扭矩可达400Nm,而且在1750转开始就能爆发出来。最高热效率40.23%,不仅仅是国内,放在国际上也是顶尖的存在。 最直观的对比,就是新款GS8(混动)和汉兰达,同样适用丰田第四代THS混动技术,GS8车身更大,更高,却能够做到和汉兰达同样的油耗水平,而动力却强了一个等级!使用丰田2.5L自吸的汉兰达零百加速8.27秒,而使用广汽2.0TM的GS8零百加速6.9秒!对比之下,优劣一目了然。有传闻说丰田想购买广汽的发动机,已经进入了谈判阶段,却因为担心企业形象的问题而被高层否了,看来似乎并非无的放矢。 2、比亚迪骁云1.5L自吸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目前是量产车发动机的热效率天花板,热效率高达43.04%,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压缩比达到了惊人的15.5:1。搭载这款发动机的比亚迪秦PLUS DM-i,官宣最低电量油耗为百公里3.8L。之所以说官宣,是因为这并非是极限油耗数据。在路况好,脚法好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很轻松的开到3L以下!可以说,这款车是目前紧凑级轿车里最省油的!同时,零百加速可以达到7.9秒,兼具动力和油耗。 优秀的国产发动机当然不止这些,像是第二代蓝鲸动力,奇瑞的鲲鹏动力2.0T,长城第三代H6上的1.5T和2.0T,还有F7X的2.0T(偏性能向),马赫动力的1.5T,比亚迪骁云的1.5T……甚至名声不显的海马、江淮等车企的自研发动机,也都不逊于主流合资水平。 在发动机领域,目前我们自主品牌完全是不落人后的,甚至可以说是顶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厚积薄发,潜心修炼内功,另一方面,也和国际大车企停止研发内燃机有关。此消彼长之下,我们迎头赶上了。 二、变速箱: 很多人说我们自主品牌在变速器上是弱项,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们只是在AT变速箱上,受限于专利壁垒,建树不多,还达不到主流水平,不过仍旧有盛瑞8AT这样的产品,也并非是空白。其他方面,我们其实并不弱。 CVT因为结构限制,摩擦传动,所以无法承受大扭矩,只能装载在低端车型上。其实并没有太好的发展前景。国产的万里扬,其实完全不逊于两田,比日产的加特可更是不知要强多少。 主流的三种变速器,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样样精,有一种精通就够了。说国产车豪赌双离合,其实也是源于国家牵头的共同研发、技术共享。AT有专利壁垒,CVT没有发展前景,双离合是唯一的选择,而且这条路我们走出来了。 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的湿式双离合都可以独当一面!耐用性甚至平顺性上,都不输AT变速箱,而传动效率还要明显要高出一筹。现在长城的9DCT也量产了,要说最高水平,应该是长城无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的确,一些核心零部件我们还需要进口,但这事应该从成本的角度考量,而非从技术角度去否定。比如说大多数厂商都需要去采购博格华纳的离合器片,是我们造不出来吗?不是,是没必要!我们说要掌握核心技术,可是哪个车企自己去造轮胎了?米其林也好,博格华纳也好,博世也好,它们是不造车的,专心研究这些零部件。术业有专攻!一台车几万个零部件,你非要从采矿炼钢那一步全自己来吗?人家专心研究轮胎,研究离合器片,做出来的东西当然更精,而且有规模优势,成本也更低。比如说比亚迪自研了ESP,掌握了核心技术,可是为什么还买博世的ESP?因为比自己生产还便宜! 过去,变速器只是针对发动机,因为发动机低扭不足,转数区间窄,所以才不得不通过变速器改变齿比来实现对车辆的驱动,以满足不同的速度需求。我曾做过一个比喻:发动机先天不足,所以需要拄拐,而变速器就是拐。 然而现在,有了电机的加持,发动机相当于多了一条腿,变速器也并非是必须的了。必然比亚迪的DM-i,采用ECVT动力分配器,通过电机来调节速度,让发动机几乎恒定转数输出。在此基础上,还有长城柠檬DHT,两档减速器结构,吉利雷神智擎DHT Pro三挡变速,奇瑞鲲鹏DHT,三个档位,多大11中组合档位。在混动变速箱领域,我们是全面领先的。 三、底盘: 底盘不是一个零部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行驶系、制动系、转向系、传动系方方面面,而且也不是说其中一两个零部件上的技术领先,底盘就好了。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底盘是三分用料,七分调校。而且调校也有不同风格,偏性能化的,寻求更高的操控极限,那必然要牺牲舒适性,而偏舒适性的调校风格,过弯极限肯定不会太高。 底盘的评价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我只能从实际体验的角度,来主观地给出一个方向。这个实在是没办法用品牌来说事,我们只说具体车型。 汉EV:的筷子悬架,行驶体验是真的好,它调校偏舒适,你想刷圈速,追求极限,ESP那关就过不去,但是真正开起来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会给你很强的信心。汉DM也是如此,行云流水,而且可以在后驱和四驱之间切换,试驾过后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领克02 hatchbake:它和领克03都试驾过,感觉02的掀背版明显比03更得心应手。不管是起步、刹车,还是过弯,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说奇瑞底盘好,我开过瑞虎8p和星途追风、揽月,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只能算是中上吧,毕竟是SUV,而奇瑞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轿车。SUV普遍都是舒适向的调校,说实话,一线品牌里我感觉不到特别明显的差距。 不过说底盘的最高水平,我现在只能把票投给比亚迪e平台3.0。虽然现在只有海豚和元PLUS两款车,但是e平台3.0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因为其技术特点的缘故,未来开法的高端车型,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原因一:将电池作为结构件,融入车身之中,增加整车抗扭强度。这并不仅仅是安全性的提升,从操控的角度,也是加分项。电动车因为没有复杂的传动机构,而且底部是大电池包,重心更低,配重也更灵活,所以相对于燃油车,感觉会更"稳"。 原因二:底盘的好坏,主要看各零部件的匹配,比如说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之间协同工作,来控制车身的姿态,所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而e平台3.0,实现了整车控制域的融合,驱动、制动、转向三合一,解决了彼此协同时,顾此失彼的问题,理论上,更容易实现人车合一。例如已经在汉EV搭载的dTCS牵引力控制系统,扭矩响应速度是燃油车的十倍以上,一秒钟最多能实现上千次响应请求,也就是说牵引力控制系统可以以这么高的频率微操车辆,而燃油车一秒钟只能操作十次。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只是目前,e平台3.0有了,可是这个平台还没有出高端车型,平台优势无法体现出来。我试驾过海豚,小车的灵动的确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是毕竟车小,动力也不强,无法发挥出平台的优势。所以,我也只能从技术层面判断。 或许,现在的底盘悬架结构都要被颠覆,轮毂电机应该是未来的方向。 写在最后:我们总说汽车的三大件,其实这个概念已经要过时了。发动机要被电机所取代,或者像插混那样,部分取代。变速箱因为发动机的地位被削弱,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电机可以不需要变速箱,像是混动的ECVT也一样不需要变速箱。而混动专用的DHT,和现在的CVT、DCT、AT,完全不是一回事。底盘也将有大的变革,轮毂电机很可能期待现在所有的底盘结构,到时候会有一个迭代的升级。(可以实现原地掉头,横向移动)。 所以说,国外的车企,在燃油车领域积累的优势已经被抵消掉了,也无需再去崇拜所谓国外的技术,我们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另辟蹊径,实现了弯道超车。 我只能说吉利的水军真的是多!8个回答有5个是在吹吉利的!国产要论三大件!奇瑞和长安是大哥级!虽然奇瑞销量不咋地但是三大件一哥有它一席之地!某国产靠边站比较好一点! 国产汽车在近五年内有少数一线品牌体现出了快速的技术进步,在百余个品牌中能代表自主品牌最高水平,同时又是面向大众的"三大件"参考以下两组。 第一组源自被吐槽最多但是销量最高的长城哈弗,代表机型参考以下两台。 1、4C20系列2.0T高功率EC20B,该发动机技术包括高压共轨直喷、缸盖集成排气歧管、DVVT、双平衡轴、声学正时链条罩等等,一线合资机头已经有的技术长城4C20系列都有体现,而且在经历多年考验后也表现出了理想的质量。最大功率167kw、峰值扭矩387N·m(1800-3600转),利用电机控制增压压力能让动力体现更直接,匹配这台发动机的A+级SUV均能实现7秒档破百,而且裸车价格多在消费级且包括四驱车。 2、GWDCT450系列七档湿式双离合,这台变速箱虽然是长城自主研发,不过核心部件供应商仍有博世和博格华纳等多个知名品牌;其中最核心的离合器片采用的是博格华纳的高端片,离合器与变速箱均可承受最大450N·m的输入扭矩,相比长城量产大排量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而言仍有较充足的扭矩余量,可靠性在数十万台车的验证中也交出了合格的答卷;但不能否认这台机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传动效率超过95%的前提下需要优化换挡逻辑。 两大核心总成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在自主品牌中名列前茅,现阶段某些所谓技术流派的车企反而拿不出一台能超越被视为"组装厂"的长城汽车;至于底盘悬架方面长城汽车亮点不多,平台化造车仍停留在借鉴并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操控感没有什么值得吹嘘不过质量仍旧稳定,能在性能不断突破的前提下保证质量,这是长城哈弗在SUV领域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这一品牌在燃油车阵营可排名第一。 第二组为新能源汽车领军品牌比亚迪汽车,这是毫无争议的自主品牌技术第一名。 在2018年的研发投入内部信息为85.6亿,六大研发基地和三大实验室共计有30000万余人的研发团队,要知道有些看似庞大的车企其员工总数也没三万人,研发投入更只是比亚迪的几十分之一,巨大的投入决定了技术必然领先。 领先点1:电驱系统比亚迪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的全数自主研发生产,其中IGBT芯片更是打破海外机构垄断并且一次次突破领先;而整车平台相比相比竞品依靠采购核心总成去拼装的汽车,BYD-E平台实现了三大总成的高度集成和系统简化,在保证安全与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更低成本和更高的可靠性,所以这一品牌已经成为数家老牌合资汽车采购的目标。 领先点2:Dm3.0插电式混动系统数集大成者,除三电系统的领先以外,与内燃机的匹配和模式的丰富也有领先;内燃机与变速箱为比亚迪自主研发,这些机器的参数虽然平平无奇但这种调校正是为适应与电驱系统的匹配,在保证超强性能的前提下烧油的奥托循环发动机可以"低调"一些;运行模式3.0集成了EV纯电、REEV增程式行车发电、HEV油电混合,以全时电四驱或混动电四驱,目前没有第二个品牌的插电混动汽车能做到同样丰富且稳定。 至于底盘悬架的调校比亚迪也有一定领先,高价引进的先进底盘开发团队以及MTS这种全球只有几十架高端测试平台,投入绝对了水平同时决定了回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准确的数据为比亚迪汽车单一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了25%,这也是目前行业的最高水平。 以上两个品牌有资格成为国产汽车技术的代表,而且是在不同阵营的代表而并不冲突。 (上文由天和Auto原创首发,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如果从家用车市场评价的话,那么这个结果肯定1.5T加7速双离合变速箱,在质量的基础上油耗还得保持在6个左右,这是一个维度。动力总成肯定是一个组合,调校也许比单件质量本身更重要。 最近看到一款比亚迪的产品,动力总成为1.5TI高功率动力总成最大功率达到136kW,7速双离合变速箱,产生的扭矩高达288牛·米。在整体系统中热效率38%,传动效率达到95%,在油耗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化。 这套产品也是完全自主研发生产的,发动机所采用的技术,基本各种高科技都用上了,米勒循环、高压直喷、电控涡轮等等,也算是一套完美的动力系统了。 电动车非比亚迪莫属,传统燃油车,长安,哈弗,奇瑞是个中代表 纵观国产车发展史大多数不过尔尔二十年,韩系车在国内的慢慢退市也印证了当今的国产车在基础硬件层面已经不比一般的合资车差了,很多人不买国产大多两种原因,一:要面子,二:被早期的国产车的质量伤害了,比如最早的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的话语,但是国人相当一部分消费概念都还没有转换过来,像奇瑞这类正向研发的车厂,在自主生产的道路上必定是曲折而又艰辛的,我们也不能总是用老眼光看待这些车企,从最早的中国心,火便大江南北的奇瑞QQ,到奇瑞最新的1.5T,1.6T涡轮增压车型,内燃机热效率也达到前所未有的37%,达到甚至超越世界同类发动机,这就是一种进步 如果说国内只有一家有自主电车三大件的,那非得比亚迪莫属,不仅仅拥有底盘,变速箱,发动机,还有电机,电池跟电控单元,并且是世界领先最关键的是从创建到起来才十几年,有几家车企能做到,内燃机的车企不用我多说,像吉利,长安这类逆向研发的厂商在国内也是个中翘楚,慢慢的也找到自身的发展模式,长安的 1.5蓝鲸发动机就是最新的技术汇总 而哈弗,几十年专注SUV跟皮卡这一细分领域,大量出口海外市场,并且大热,常青藤H6,自主高端魏派,对标丰田霸道的H9都是铁的事实,想说一句,国产车不是最初那个国产车了,就跟最初的国产手机一样,国家在进步,民族在进步,眼光长远点,可以不支持国产,但要用事实说话 其实主要看楼主的个人需求,我觉得2020款博越就挺好的,我是18款博越车主,开了1年,有3万公里了,说少也不少了。基本上摸清了这车的性能了。说一下我的感受,我的博越刚做完保养,没发现什么毛病,当初选择博越是明智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外观好看,配置丰富,性价比高 车的内饰也很很棒,基本都是软材料包裹,用料厚道,手感摸着特别舒服。全液晶的仪表盘,非常漂亮!整体中控风格很耐看。减震的性能不错。对于轻微颠簸路段减震系统会自然过滤掉,车内人员几乎是感受不到颠簸的。 关于油耗方面,我还是挺满意的。正常情况下我开8个油,车子很多模式,可以切换着开。而且,据说2020款博越的硬件更厉害,搭载1.8TD+7DCT动力总成,不仅全面满足国六B的排放标准。而且峰值扭矩相比现款车型提升15N.m至300N.m,实际油耗则减少1L以上。因此我觉得2020款博越会非常不错! 论自主,还得看奇瑞。三大件都自己研发,而且质量可靠稳定。当然像长安自己研发的蓝鲸系列发动机也不错,长城,广汽,比亚迪,吉利,一汽,二汽,等一些,虽说也有自己的实力,但是却没能真正意义上的全自主,但是了各有各的长处。顺便说一句,国产车发动机已经和合资拼一把了,就是变速箱匹配方面不行,还有整车匹配性有点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