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可不是10个人的事情,要想出成绩每个年龄梯度都需要人才储备,U12、U15、U20,一只队伍11个人,加上替补,最少要16个,加上伤病、队内赛,基本上也要储备30人,这还只是国家队,要想建立完整的足球体系,需要足球联赛的支持。日本每个年龄段都有成熟的联赛机制,从青少年抓起,这需要国家和社会持之以恒的耐心及投入。国家政策的连续性相当重要,近几十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在尝试,每隔几年就换一套方法,又经历了之前的赌球事件,整个足球生态非常差。再看足球的社会资本投入,看足球的冠名就能发现,每个时期赚钱的企业都出现在了足球的冠名表上,企业的时代更替也导致每个足球队伍的领导体制也在不断变化,足球成了工具,没有谁真的在意。纵观国外的足球文化,稳定性远超国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健康中国、全民运动的理念远大于足球本身。 首先这个问题提问的就有问题。 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从来不是靠人口基数决定的,如果人口数量可以决定水平的话,印度早就拿世界冠军了。 决定国家足球水平的因素是:球员基数、本国联赛水平、青训系统、教练素质、后勤保障能力。人口数量和足球水平一点关系都没有。 足球厉害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点:人很闲 而我们 读书时作业一大堆 出来工作了就996 哪有精力玩这么高强度的运动 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项目上较真呢?不行就不行嘛,科技可以争先,民生可以争先,医疗卫生可以争先,体育方面应该搞好的是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没必要样样都要好,没有足球,中国一样蒸蒸日上,没有光刻机我们就难受,所以这玩意无所谓,能踢就踢,不能踢就拉倒躺平算球。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基础什么都是空谈,不非急于求成,必须从小开始全国培养, 不是挑不出人,关键是目前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青训体制不行! 大家好,我本身也踢球,还考取过欧洲的足球教练证书,虽然是初级。关于上面的问题这一点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人口基数和足球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足球再怎么样也是一项体育运动,虽然全世界范围内影响面很大,但是毕竟很多国家不能作为全民发展的大事来抓。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国目前的在册运动员只有不到10000人。日本有五十几万,就连越南都有五万。在亚洲范围内人家是几十万里面挑选一支几十人的国家队。我们是不到一万挑选几十人。和德国就更比不了,德国是体育全民参与度最高的国度,全民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是体育爱好者,全德国有几百万在册运动员。靠足球养家糊口的也就2000多人,人家是几百万中挑选几十个国家队运动员。 造成人口基数大,但是注册足球运动员少的原因有几个。1.就是足球是体育运动,是有影响力和市场但是毕竟不能当主要生产力来发展。大多数从小孩到大人还是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工作当中。没多余精力搞足球。2.青训体系,我国的青训体系必然不是大多数人可以得到专业训练的系统。3.教练水平,这个和我国足球早期不是很强有原因。外加对于教练缺少各种束缚,使得教练变成足球发展的软肋。4.职业化水平和职业联赛的体系。这个球迷都明白。我们的足球豪门也好,传统豪强也罢,作为职业队,确实和欧洲比从管理,市场运作,球员管理等有很大差距。 还有很多原因,我先说这么多吧! 当下确实没有,未来可期待,莫急莫急!慢慢来… 当然挑的出,不只11个,100个也没问题,关键谁在挑,怎么挑,挑多大年龄的,也不能只是挑,天赋够用的有的是,可那玩意儿能自己成才吗? 挑不出。 印度大吗?体育十今落后, 乌拉圭小,足球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