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 李颖 : 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必定要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而这其中,让人高兴的事并不多,正如宋人方岳诗所描述的:不如意事常八九。遭遇的烦恼和困扰,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如影随形。风和日丽的日子,突然雷鸣电闪;鸟语花香的时候,刹那风云突变;宽阔平坦的大道,陡现悬崖深涧。 面临这种局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精神状态。有人怨天尤人,心烦意燥;有人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有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有差别的应对方式,源于人的不同心境,是人的不同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如何保持平心静气的心境,从容面对各种困扰和烦忧,有先天的禀赋,更多的是人在生活中不断地修炼,不断地自我成长的结果。 自我成长的方式有很多种: 首先,应该多读书。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这样写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书籍是无数圣贤先哲宝贵人生经验的结晶,阅读是磨炼灵魂、提升心性的绝佳途径。 其次,无论面对怎样的境况,时刻提醒自己,从容应对,不钻牛角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一个宽阔的胸怀,来包容一切困难和挑战。 现实世界里,物欲横流,人心不古,想保持平静的心境,殊为不易。正是因为困难重重,我们才更须努力,使自己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在面对任何困境时,都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不迫与沉着冷静,让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绚烂辉煌。 如何养成平心静气的心境? 什么是平心静气的心境呢?就是拒绝浮躁,守住宁静,甘愿淡泊的心态,要养成如此心态靠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强化自身的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养成平和的好心态。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这就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有一个和平的心态,就只有从读书提高自身的修养做起,大凡有修养的人都是能静心读书学习的人,这个浮躁的社会,一个人不读书,不学习是没有良好心态的。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气自华"就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心态,能静心静下来读书,原本就是一种可贵的神,何况读书又提升了自身的知识和学问,这样的人是何等的不简单。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高是什么意思,就是人生之最好和最美,可是,有的人想读书,知道读书好,就是读不进书,不想读书,这样就只能做粗人、做浮躁之人了,与寂寞宁静无缘了。更难享受人生的平心静气的心境了。读书能提高人知识和学问,能提升人的修养,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人,惟一的选择是从读书开始。人离开了读书就会浮躁无知,自私而任性。 二是要淡泊名利,有一颗善良之心才能保持人生的积极的心态 。商品经济社会,多元化社会,各种诱惑会迷惑不少人的心,越是灯红酒绿,做人越是要淡泊名利,不要急功近利,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是惟利而图,心态浮躁了,就不能自己,总是跟着感觉走,过分的追求物质利益,就会失去自我。 为什么现代社会不少人的心总是静不 下 来,就是被物质所惑,物质欲望太强了、太大了,要知道,这个世上物欲是难以满足的,心情浮躁了,人就静不下心,这就要看淡点物质欲望,多一些精神上的追求,如此才能心静,才能坐下来看书学习,才能做好自己,少一些盲目的攀比 ,做真实的自己。 三是要有自律精神,做人要见贤思齐才能积极进取。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做人就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自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个社会做人最需要的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这个减法就是自律精神,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言行,只有管住了自己,哪么就是自律的人,自省的人。做人要像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如此你就是一个平心静气的人了,能宁住寂寞的人了。 可以说,这个社会大多都有良好的心愿,可就是遇到实际就管不了自己了,知行合一难,说到就要做到是非常之难的,正是如此,一个人就要强化自己的学习,从提升自身的修养入手,如此,才能养成平心静气的良好心境。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人心越宁静,越能客观地认识世界。不是没有能力看透,只是心太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能生智,智者所以不惑,除了学问,更重要的是心静。想要把世界看清,就要沉淀自己的心。心乱一切乱,别让一颗小石子击碎心智。 如何养成平心静气的心境?具体的做法是: (一)父母要做好孩子平心静气的引路楷模。1、从小培养孩子遇事交流的习惯;2、从小培养孩子受挫后耐心耐性的习惯;3、告诉孩子哀痛、失望、气愤除了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别人的情绪;4、帮助孩子体验处理别人心境的才能。 (二)心胸放宽,心气自然豁达; (三)遇事要看其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 (四)积极思考应对办法,不做无畏的付出。 (五)学会换位思考。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学会谅解别人。 1.要看得开,要想得开,要放得下。 2.不要斤斤计较,要大方大气大度一点,要有吃亏是福的心态。 3.远离烂人烂事,远离不靠谱的人,远离那些会影响你自己的心情的人。 4.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把它先晾在一边,先去做让自己高兴的事情。 5.遇事不要钻牛角尖,如果的确改变不了,那就让它成为过去。 6.找一个安静、安全的地方,闭上眼睛,什么也不去想,彻底放空自己。 7.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先平复自己的心情,再处理事情。 8.不要一根筋,要懂得变通,要懂得圆通,要懂得融通。 9.控制自己的欲望,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欲望,无欲则刚,当你欲望比较少的时候,你的烦恼也会比较少,你也会更心平气和一点。 10.多看书,多读书,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书。 11.有空的时候,培养一个高雅的兴趣爱好,这可以让你心态变得更平和。 12.有空可以去旅游一下,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13.欣赏一些高雅的艺术作品。 14.看看喜剧,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恢复快乐的心情。 15.跟稳重、积极、乐观、向上、阳光、优秀的人来往,向他们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 16.看看蚂蚁搬家,看看其他动物"表演"。 17.多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少花点时间在无意义的社交上。 18.不攀比,不炫耀,不嫉妒别人。 19.保持谦虚、低调、谨慎、自律。 20.吃清淡一点,免得上火,上火了就会心烦意乱。 21.早睡早起,不熬夜,生活作息时间有规律。 22.要学会知足常乐。 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心境变,处境即变 。人生有的时候就是我们会笑笑别人,然后我们被别人笑笑,所以不管我们经历了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会渐渐的被遗忘,因为没有什么能抵得过时光!有时候不要把世界看得太孤单了,正如我们有的时候正在想念某些人,也总会有某些人在一直想念我们。 都说时光飞逝,其实时间一直都在,只是我们自己的心在变,情在变。人们常说抵挡不过时间,其实是时间抵挡不过我们的善变。 我们可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要有一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最好的年龄是,那一天你终于知道并且坚信自己有多好,不是虚张、不是浮夸、不是众人捧,是内心明明澈澈知道,是的,我就是这么好! 不要等待,真正属于自己的机遇不多,行动永远比幻想重要; 也不要抱怨,要直面矛盾和问题,怨天尤人只能证明你无能; 不要滥交,有三两个知己足已,别妄想和谁都能成为好朋友; 不要浮躁,有空呢去旅行,去读书,用环境陶冶身心,用文化充实灵魂; 不要后悔,只要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就算再艰难,再无奈 ,也要咬牙走下去,别让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影响我们,从而使我们失去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有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到我们一辈了都没有机会遇见,有时候这个世界又很小很小,小到一抬头就看到了你的笑脸,所以在遇见时一定要感激,相爱的时候就好好珍珍惜,转身的时候呢,一定要优雅,挥别的时候一定要微笑。 我们的心越简单,世界就越简单 ,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得意时要看淡,失意时要看开,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尽量简化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那些被挡住的风景,才是最适宜的人生,千万不要过于执著,从而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 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大度 ,挥一挥手,笑一笑,一切的不愉快都会成为过去。因为无能为力,所以顺其自然,因为心无所事,所以要随遇而安,心简单,我们的世界就会特别简单。 第一句,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 第二句,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第三句,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第四句,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 其实这几句话也会让我们想起佛陀释迦牟尼说过相似的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些什么。 其实生活总会给我们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我们,它总会通过一些事实的发生来告诉我们: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所以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如果事与愿违,我们一定要相信,一定是另有安排,现在、此刻发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境随心转,心里平和,一切都是风轻云淡。 平心静气的心境,来自于修行,重在看开和放下。 修行,首先修的就是人心;正所谓:心不动,则不痛;心动,则风起云涌。 处世皆讲究"道与法",道即是心,法即是方法、手段。那么,修成平心静气的手段有哪些呢? 第一,垂钓 垂钓,是修心养性的常见方法。心不动,则水不动,即不动如山。 钓鱼,最是养性子的法门;急不得,只能慢慢的等;等待风平浪静,等待心静似水,波澜不惊。 第二,冥想 如佛家坐禅,万法皆空,空即是空,色即是空;本来空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色无相,无我无物,何处起波澜。 如道家参悟,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为而不争,处下;随性、随心、随缘,随遇而安。 如儒家修心养性,不争名利,不贪财色;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此之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三,书法 书法,也是修心养性的常见功夫。调气运笔,追求流畅,意在心性,动在意静。和缓得当,屏气凝神,跃然纸上,字在心中,自在意中。 第四,经历 经历,可以让我们看淡得失成败,才能荣辱不惊,泰山崩于前 而面不改色。 看惯了风云变幻,一切云雨都是巫山;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第五,志向远大,心胸宽广 志向远大者,小风小雨,不能动其心;狂风骇浪,不能移其志。此之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因为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值得心动的吗? 当然,还有乐观,还有心态等,都可以导致心境的平心静气。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心静自然凉,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自得,乐在其中。 心境,不是心态,不是心情。而是一种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个人认为心境比心情更广义更长久,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 如要心平气和的心境,要有知足、宽容、感恩和乐观的心态。 -知足- 你看,古人说"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心灵的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简单的快乐,来自心态的知足。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知足者常乐" 。 -宽容- 学会"胸吞百川流" 的宽容和谅解,学会放下。放下烦恼,放下包袱,放下负担,放下不快乐。放下厚厚的包袱和行囊,轻装上路,宽容和博爱的心胸,自然会收获心平气和的心境。 -感恩- 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能够使人获得好心情,心怀感恩的人会常常喜乐。多一份快乐,多一份乐观,多一份豁达,多一份感恩。改变态度,改变看事物的角度。 -乐观- 乐观源于"舍得"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懂得舍得的大智慧。选择了,就要尽力而为,放弃了,就给心灵自由。选择与放弃需要智慧,更需要阳光般的心态。 -yi情- 靠兴趣"怡"情 :当生活繁琐、失意的时候,不如尝试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将生活的悠然自得融入心境。 靠运动"移"情 :当自己情绪苦闷、烦恼,或情绪激动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还可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用肌肉的紧张消除精神的紧张。 心平气和的心境,需要阳光的心态,豁达的心胸,乐观的心情,以及一颗智慧不纠结的心灵来养成,我们如若"行安然,待安然",自然就会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