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主任吕靖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癌痛是癌症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伴随症状,但是在以往人们的认知中,对此认识并不到位。很多人认为,痛不过就吃点止痛片,挺一挺就过去了,但是癌痛并没有那么简单。 有一些患者,提到癌症,第一反应就是痛不痛,痛到什么程度? 到治疗过程当中,会考虑:用麻药会不会成瘾?会不会产生依赖感? 家属会考虑,麻药要给早了的话,到癌症晚期会不会别的麻药不好用,会不会没有办法可用了?等等。 事实上,从患者到家属到普通的医护人员,对癌痛的认识都需要不断的提高。如果不能科学的管理和控制癌痛,那么患者对癌症的治疗的配合度就会受到影响,大打折扣。肿瘤医学界经过系统的调查和论证,在4万多名的癌症患者当中,如果科学规范的使用麻药,其中对麻药产生成瘾性依赖的人不到万分之三。是完全可以放心使用的。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肿瘤科医生需要很好的告知和指导,让患者、家属及肿瘤科的专业医护人员,都能科学规范的使用麻药。只有患者有一定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癌痛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才会谈到癌症的系统治疗、遵医嘱、医患的配合等等,整个癌症治疗也才有延续性。 单独把癌痛割裂开来去论述,癌症的治疗是不科学的,必须提高对癌痛的认知,普及科学的处置方式。500位三甲辽沈名医,您和家人的健康在线智库! 内容来源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疼痛是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有发生。常见的原因是肿瘤直接压迫组织、骨骼和神经,有时放疗和化疗也会导致疼痛的发生。如果疼痛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将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为、睡眠、食欲以及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甚至会影响肿瘤治疗效果。 轻度疼痛 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可以用按摩、热敷、冷敷、牵引锻炼、指压疗法、肌肉松弛训练,心理疗法,放松疗法,注意力转移疗法。 冷热敷或按摩:帮助疼痛部位放松以减少肌肉张力。 放松疗法:通过锻炼放松肌肉,缓解血管痉挛,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具体步骤 1.尽可能让你自己感到舒适,可以闭上眼睛。 2.深吸气,屏气,然后慢慢呼气。 3.呼气的时候放松自己。 4.再吸气,慢慢呼气。 5.正常呼吸,不要继续深呼吸。 6.睁开眼睛,平静地、舒适地盯着房间里的某个地方。 注意事项 1.不要强迫自己放松,那样只会更紧张,每次呼气的时候都让全身的肌肉松弛。 2.头脑里不断重复一个或几个单词或想象一个放松、平静或快乐的场面。 3.如果思想不够集中,尤其在一开始的时候,轻轻地把它拉回来,继续正进行的步骤,不要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恼怒。 4.一周左右,就能很容易地放松了。 注意力转移疗法:指把注意力放在疼痛以外的刺激上。这种刺激可以是听觉的、视觉的或触觉、动觉的。 1.想象一个欢乐轻松的场面,尽情发挥想象力,享受那些快乐的感觉。 2.计划一下一件向往已久的事情,比如一次晚宴、一次度假、一次棋牌游戏、重新布置房子等,想象其中的每个细节。 音乐疗法:音乐能使人身心放松,消除不良体验。抑制各种压力反应,使心情平静,身心愉悦。 中重度疼痛 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辅以非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中重度疼痛不能用非药物治疗代替药物治疗。 有些患者仅靠药物并不能完全缓解疼痛,对于这些患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疼痛: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通过缩小肿瘤来缓解疼痛,对于缓解肿瘤转移引起的疼痛十分有效,尤其是骨转移性疼痛。包括外照射和放射性核素治疗。 神经阻滞:神经阻滞对于疼痛范围较为局限,并且预计生存期较短的患者非常有效。 手术:如果肿瘤压迫神经或身体的其他部分引起疼痛,可以通过手术来切除部分或全部的肿瘤来缓解特定区域的疼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在于缓解疼痛,而非治愈疾病。 【中华医学科普2017-10-30回答】如题,癌痛在我国很常见治疗也并不是很规范。小编曾遇到过一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癌痛厉害,每日要用强效止痛药效果还不佳。据统计,我国现有大约有癌症患者31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约200万人,死亡约150万人。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不仅如此,癌症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2007年全球共有760万人死于癌症,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至1320万。而且,全球20%的新发癌症病人在中国,24%的癌症死亡病人在中国。 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很多病人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有研究表明,在新诊断的癌症患者中,约 25% 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其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此外也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现有的癌症患者中,57.1 ﹪有经常发作或持续性癌痛,28.2 ﹪有> 7 分的重度癌痛,45.8 ﹪认为经过治疗后癌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 我国目前治疗癌痛的主要依据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疗法。《2011年治疗指南》在融合了美国《NCCN成人癌痛指南》的基础上总结出癌痛治疗五项基本原则: 1. 口服给药为主,如不宜口服可采用皮下注射、自控镇痛、透皮贴剂等。 2. 按阶梯用药: ①轻度疼痛选用非甾体类药物(NSAID)②中度疼痛选用弱阿片类,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③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应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抗惊厥类药物。 3. 按时用药。以控缓释阿片类药物为基础止痛,滴定和爆发痛出现时给予速释阿片类药物。 4. 个体化给药。即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不同的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5. 注意过程细节。加强患者监护,较少不良反应发生。 根据三阶梯镇痛原则,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有静脉、直肠、透皮给药等多种方法。一些特殊的治疗如神经节阻断也可以应用在镇痛治疗中。镇痛应从最简单的剂量方案和无创伤的治疗手段开始,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对于无法口服药物或有吸收障碍的患者,可以考虑透皮给药或黏膜给药。此外,对于爆发痛或难治性疼痛的患者,可以考虑皮下、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第三阶梯用药要特别遵循按时给药和用药剂量个体化的原则,去除传统对吗啡用药的观念(惧怕成瘾、强调呼吸抑制),主要应根据患者的忍受程度,以完全解除疼痛为目标来用药。"按时给药"能够维持较平稳的血药浓度,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又可避免产生欣快感,不易成瘾,这一点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中国人有一个特殊的文化特点,面对疼痛或者其他苦难,很多人都喜欢先忍一忍,不想说出来让家人操心、不想拖累身边的人...... 同样,对于癌痛,很多患者也倾向于先忍一忍。 可结果带来的并不是疼痛的平息,而是变本加厉的心灵与肉体的折磨 。 (医务人员查看癌痛患者)癌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忍? 癌痛是指由恶性肿瘤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疼痛 ,可以发生在病程的任何一个阶段。 其中以晚期最为常见,并且会随着病情发展进行性加重。 癌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起失眠、焦虑、身心功能紊乱 。 导致身体机能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效果。 因此,癌痛并不是咬着牙坚持一会儿就能扛过去的,一味忍受只会耽误病情。 痛了,就要说出来!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那么癌痛患者就诊时又该怎么说出自己的疼痛呢? 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讲清楚,对患者而言最难的应该是如何准确的描述疼痛程度。目前临床癌痛程度的主观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数字分级法: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让患者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 (癌痛的数字分级) 2、面部表情疼痛评估量表法: 常用于表达困难的患者 ,如儿童,老年人,以及存在语言或文化差异或其他交流障碍的患者。 (癌痛的面部表情评估) 3、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 根据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将疼痛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⑴轻度疼痛: 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⑵中度疼痛: 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 ⑶重度疼痛: 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主诉疼痛程度) 也许有人会说,即便告诉了医生,采取了止痛措施,疼痛也不一定能止得住! 癌痛的治疗效果有时候确实不尽人意,但这与患者在疼痛的自我管理上存在的误区 有很大的关系。 肿瘤科病房经常会有患者问: "光止痛有什么用?又不能把我的病治好,这药吃不吃都无所谓!" "止住这一次两次也没用啊,反正以后会复发!" "我现在不痛为什么要吃药?痛的时候再吃不行吗?" "我今天没有昨天那么痛了,止痛药可以少吃一粒吗?" "这些止痛药和止痛针不能天天用吧?上瘾了怎么办?" ......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为了患者的健康,肿瘤科的医生和护士一遍又一遍解释着这些问题: "癌痛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癌痛的有效控制可以增强肿瘤治疗效果 ,还能减轻您的身心痛苦,这都是有助于战胜癌症的!" "按时吃药打针是止痛最基本的前提哦,止痛药不能因为不痛就不吃、疼痛减轻就少吃 ,用药剂量是医生根据您的病情严格控制的,成瘾的概率是万分之三,也不用担心吃药‘上瘾’,您要配合治疗才能达到疗效呀!" ...... (网络图,仅供参考) 对于癌痛,应严格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 进行规范化治疗,首选口服给药,也可以皮肤渗透技术、椎管内以及鞘内给药等途径。 以适量、适时、个体化等原则展开治疗,80%至90%以上 的癌痛患者都能有效解除疼痛。 肿瘤虽然险恶,但永远不要丧失治疗的信心。 积极主动的说出癌痛,配合医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这就是跨越生死的一大步! 能够忍受癌痛的人不一定是内心强大的人,但能够说出癌痛的人一定是珍爱生命的人!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湘雅常德医院 邓洁 肝门胆管细胞癌中晚期,当初大夫说还有三个月或者半年的时间,不建议手术,说手术没意义。到今天二年半了,各项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因此还没觉得癌痛。不过我想,做过手术全麻的人都清楚,全麻,是世间最舒服的感觉!因此强烈要求国家安乐死合法化!等到癌痛无法忍受,头脑清醒的交代后事,做个全麻,驾鹤西游! (1)癌症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多的患者死于癌症,其中有30%-50%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60%-90%到了晚期的时候有剧烈疼痛,但到了最后的终末期都还有30%的人员严重疼痛尚未获得缓解。 (2)目前,疼痛已成为影响患者有效抗癌治疗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疼痛需要正确的治疗技术。只有通过正规的治疗方法提前控制疼痛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等到疼痛的时候才采取药物治疗方式。 (3)正规的临床治疗: 首先,选择口服给药方式。采取三个步奏: 第一,选择非麻醉药,比如非甾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或消炎痛。 第二,用弱效麻醉药物,比如磷酸可待因片。 第三,选择用强效麻醉药物与复合止疼药联用,比如盐酸吗啡缓释片或着硫酸吗啡缓释片。 其次,非口服给药途径(胃肠道外给药途径),避免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比如皮下或者静脉给药方式,其安全性与止疼效果是可靠的。也可以采取外用制剂的药物比如芬太尼透皮贴剂,这个制剂可以持续72小时给药治疗疼痛的发生。 再其次,应用麻醉技术通过导管或泵的方式,连续或者间断将药物输入硬膜外或鞘内,这种方法避免了口服给药的副作用,但该类方式长期使用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最后,可以选择神经外科手术使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之间某一点切断产生疼痛的途径。 (4)癌疼的治疗对于患者来说,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疼痛情况,医生会评估疼痛等级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达到真正的止疼效果,让癌症患者在生命的终末期活的有尊严,也提倡癌疼患者的"优逝"。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今天是世界癌症日,2016年到2018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都是:"我可以,我们都可以"(We can, I can)。 网上有人询问:癌痛难以忍受怎么办?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医学的范畴,涉及到了伦理学问题。我想问,为什么要让癌症病人痛到难以忍受? 我们曾经治疗过一个尿毒症合并晚期肿瘤的患者,病人很痛,医生要给病人使用吗啡,但被病人的孩子拒绝了,说吗啡的副作用太大,用多了容易上瘾,对身体不好,等痛得实在受不了了再说吧。其实,病人使用吗啡后效果很好,能够完全缓解疼痛。为此,医生还要给病人的家人一次次做工作。 我问患者的孩子:"为什么要让你父亲忍受疼痛?" 是啊,患了癌症又不是犯了罪过,为什么要让患者一次次忍受折磨,非要到了难以忍受时才去用药止痛?难道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命期限吗?这种痛苦的生命质量,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的生存期又有何意义? 肿瘤细胞侵袭神经或者身体组织后就会引发疼痛。与其它原因引起的疼痛一样,癌痛可分为锐痛、钝痛、隐痛、牵扯痛、绞痛、电击样痛等,定位大都很明确。但它与一般疼痛的不同之处在于:癌痛基本都是长期、持续的慢性疼痛,除了疼的痛苦外,癌痛还令患者寝食难安、焦虑烦躁,甚至生不如死。此外,持续的疼痛还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导致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人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这就给数以百万计的癌症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痛苦。据文献报道,有20 %的新发肿瘤患者是以疼痛的原因就医而确诊的;在患病过程中,有30%~50%的肿瘤患者一直有疼痛相伴;晚期肿瘤中更是不少于70%~85%的患者合并疼痛;仅有10%~15%的恶性肿瘤患者全程始终无痛。 疼痛已经成为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最恐怖的症状,许多患者因此提出了"安乐死"——用医学的方法人为结束生命来逃避疼痛的折磨。当然,"安乐死"所涉及的法律和伦理问题更多,而且绝大多数国家还没有批准实施。 尽管疼痛严重威胁和伤害着绝大多数癌症病人,但由于传统理念的影响,癌痛的治疗常常陷入误区之中: 1、许多患者的家人将延长生命作为癌症治疗的唯一目的,而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漠视不管,好死不如赖活着; 2、片面认为恶性肿瘤都会出现疼痛,没有好办法,能忍就忍吧,忍不住再说; 3、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敢用药,尤其是一听说用吗啡,马上和罪恶的毒品联想到一起,感觉用了吗啡就十恶不赦;或者担心成瘾而不敢使用或者不敢足量使用。 其实,早在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让癌症病人无痛"的理念,理念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止痛,而是在疼痛未出现时就开始控制疼痛。世界卫生组织还制定了具体的癌症三阶梯治疗方案,根据癌症的疼痛程度阶梯给药。 1、第一阶梯:癌痛为轻度疼痛,一般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第一阶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止痛药),代表药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扶他林等。 2、第二阶梯:癌痛为中度持续性疼痛,睡眠已受到干扰,食欲有所减退。此类疼痛应给予弱效阿片类镇痛药,如曲马多、可待因、右旋丙氧芬等,晚间可服用镇静催眠药。 3、第三阶梯:癌痛为重度或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睡眠和饮食受到了严重干扰,晚间入睡困难,疼痛加剧。此时应正规使用强效阿片类镇痛药,比如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每片含吗啡30mg,每次1~2片,每12小时口服一次。 世界卫生组织设计的简单有效、公认合理的阶梯疗法可以使90%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75%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得以解除。 除了按阶梯用药外,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另外4条原则是: 1、按时用药:无论疼痛与否,到时间就用药,目的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保证缓解疼痛的连续性,不出现疼痛。而不能按需给药——出现了疼痛才去用药。 2、无创给药:首选口服给药,方便,经济,也可免除创伤性给药带来的痛苦。若患者不能口服,则选用直肠或经皮无创伤性给药途径。 3、个体化用药:不受所谓的剂量限制,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的感受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患者感到不痛为止,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就是正确的剂量。 4、注意具体细节:对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反应,目的是患者能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用最小。 有生必有死,生要有尊严,死也要有尊严。关注癌症患者最后时刻的生命质量,让癌症患者安详、舒适、有尊严而无憾地走完人生,是患者的权利,更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对于癌症病人而言,疼痛往往是令他们感觉到十分痛苦的一件事情。事实上,在临床上,癌痛也是一个常见的棘手问题,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有些患者即使是到了疾病后期,其机体的严重疼痛感还是未能够获得有效缓解。那么究竟患者们应当要如何缓解癌痛这一情况呢? 要想控制患者机体的疼痛,此时则需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技术。只有通过正规的治疗方法,提前控制患者机体疼痛情况发生的可能,才可以有效缓解机体的疼痛感。 首先,患者们可以尝试选择口服给药方式。结合自身机体实际,选择非麻醉药,比如非甾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或消炎痛。其次,还可以选择弱效的麻醉药物来缓解机体的不适感。当然,情况严重的话,还可以尝试选择用强效麻醉药物与复合止疼药联用,以最终达到止痛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口服药的方式给药,有些人可能会因此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此时则应当要及时更换给药途径,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比如皮下或者静脉给药方式,其安全性与止疼效果是可靠的,而外用制剂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持续给药治疗患者机体疼痛的发生。除了药物三阶梯治疗之外,目前疼痛科实施的第四阶梯(PCA技术、介入治疗、埋藏泵治疗等)可以补充药物治疗的不足。 指导专家:王家双,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广州十大名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原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疼痛科首席专家,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终身荣誉教授。 专长:擅长神经疼痛的治疗,特别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诊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癌痛是大多数肿瘤患者不可回避的难题,涉及多学科的内容。从目前临床讲,癌痛大多分两种,通过镇痛药物可以缓解,一般由肿瘤科放疗科等医生处理,另一种是镇痛药物规范使用后,并经过一定时间治疗,癌痛仍旧很严重或者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皮肤瘙痒,头晕眼花,浑身无力等难以忍受,这一类也需要疼痛科医生为主的团队来治疗。 癌痛有多痛?因人而异。癌痛与肿瘤有无压迫,是否侵犯神经,是否堵塞血管淋巴,是否有转移等都有关系,当然这是书上说的。曾经看过一个说法生孩子的疼就等同于是来回碾压你的肋骨和腰椎,等同于来回踢爆男士的圈圈,这是十二级的疼。那癌痛最严重的疼则是有二十二级的吧!我见过的病人,曾经有一个扛过枪打过炮的老兵,腿上好几个子弹壳疤痕都不带皱眉的,却因为得了癌痛,和我们说着话就抱头大哭,告诉我们,生不如死却又舍不得死... 所以,癌痛也是一种病,与癌症相关却又独立存在的一种病。说句不好听的,即使晚期我病不治了,这种疼也要控制。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上各种口服用药,三阶梯用药比比皆是,所以在此不加赘述。但是当口服药物不管用了怎么办?副作用太大了怎么办?我今天想说的是另一种方式。 自控镇痛(PCA) 。 很多剖宫产的朋友或者做过手术的朋友有过这个经历,推出手术室的时候,身上带着一个小泵,医生告诉他,只要疼,就可以摁一下。对,这个就叫自控镇痛。 那癌痛怎么用呢?原理相同。 大多数的癌痛患者的疼痛规律是,一直疼一直疼,突然一下无征兆的特别疼,生不如死的那种疼。我们把一直的疼叫持续疼,那一下的疼叫爆发疼。自控镇痛的小泵在工作状态下会持续进药来控制持续疼,当爆发疼来临的时候,小泵上有一个手动进药的按钮,摁一下,会让药在几秒钟之内立即大剂量的药(根据患者情况提前设定好),来控制爆发疼。 而常用的自控镇痛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鞘内自控镇痛等,这几种比较常用。笼统讲,静脉自控镇痛用药是口服用药的三分之一,硬膜外是三十分之一,鞘内是三百分之一。用药量少,副作用少,也是自控镇痛的优势之一。 这项技术目前一般要去专业的疼痛科去看,具体还得咨询医院,谢谢。 #树立无痛意识,坚定无痛信念# 并非每个癌症患者都会经历疼痛,但是,如果你确实有癌痛,你必须知道你没有必要忍受它,要相信癌症疼痛总是有治疗和缓解的办法,要明白按医嘱服用止痛处方药很少会成瘾。 #掌握技巧,坦诚公布# 珍惜医生查房的时间,关于疼痛说明以下情况: 1、部位—身体哪里有疼痛感? 2、时间—疼痛什么时候开始,何时结束?何时最痛? 3、性质—是什么样的疼痛(刀割样痛、麻痛、钝痛、闪电痛、灼痛或放射痛)? 4、程度—疼痛有多强烈?疼痛是否影响了你的工作、睡眠、吃饭、做家务等? 5、处理方式—有什么措施减轻了你的痛苦或使得疼痛恶化?如:目前是否服用止痛药物?若已服用相关药物,疼痛是否有减轻? #认识疼痛评分,准确告知数值# 如果可以,请记录: ☑ 什么时候服用的止痛药; ☑ 服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 ☑ 曾出现的所有副作用; ☑ 用了止痛药减少了多少疼痛; ☑ 止痛效果持续的时间; ☑ 使用的其他缓解疼痛的方法。 身上有多痛只有您自己知道,如果您不告诉别人你的痛苦,那么身边的人恐怕很难有效地帮助您! 医务人员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用来控制癌痛,包括放疗、手术、药物等。当服药出现副作用时,您的主治医生、药师、护士可以帮助您从容应对,请不要让副作用阻止您控制癌痛的脚步。 您的信任能让医务人员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医务人员有义务为您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感谢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王若伦 / 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 刘韬 以上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周娟 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