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人有着工人思维,不懂国企里面的规则,以为有技术,获得了一定的荣誉就可以往上升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大学毕业就在央企里面混的人,谈谈我的看法吧。内容过于残酷,但是都是亲身经历或者看到的。1、工人的荣誉都是安慰下面工人的 在国企和央企里面是有明确的等级之分的,有些企业根据地位不同,将帽子的颜色改变,工人是蓝帽子,管理人员是红帽子之类的,但是不管怎么区分,工人和管理人员是有明确的区分的。 为了让工人安安心心的工作,那些所谓的管理人员会给工人制定很多条条框框让他们去执行,执行的好就给予一定的荣誉,原则上是鼓励工人踏踏实实干活的工具,大部分荣誉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谁听话就把荣誉给谁,这样的荣誉其实没有什么含金量的,只有公司内部认可而已,没什么其他的。2、工人不懂得国企的规则 其实很多工人的能力是非常高的,但是就是因为不懂得其中的规则,导致长期以来都是工人,国企里面的规则其实是非常多的,但是公司只会给你灌输一个观念,那就是只要你好好做,就会有出头的机会,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之所以企业这样说,是因为他希望大部分工人都可以踏踏实实工作,这样做方便管理,但是对于个人发展而言,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是第一步,其他的工作也是要做的,比如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让领导重视自己,还有找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3、工人的晋升渠道有限 虽然现在提倡大国工匠之类的,但是在国企里面,工人的晋升通道是非常有限的,能力摆脱工人的身份。走上管理岗位的简直凤毛菱角,从我所在的央企,很少有工人因为优秀成为管理人员的,以前还可能多一点,工会主席和书记可能由工人担当,但是现在,非常少,因为管理人员都已经人满为患了,他们还整天想着晋升呢,怎么会轮到下面工人呢? 最后,在国企里面有的人得了很多荣誉,很多年后依然还是普通员工。 END...... 荣誉与身份不能划等号,荣誉称号被授予之后,可以按有关规定,向上浮动工资级别,这工资级别在退休计算退休金时,仍然有用。如国家授予的荣誉称号即先进工作者,劳动摸范就是如此,但是,它并不能改变其基本的工人身份。 我同学的爸爸在国企干了大半辈子都是普通工人。连一张鼓励奖都没有,有一天,一封厂长的信在门卫处,他顺便带到厂长办公室,看到不该看的一幕,厂长和女会计在xx,三个人都惊呆了。他把信放在桌上,很快的就离开。以后每年都评为先进,奖金也多,一直到退休。 这恐怕与某些国企中普遍存在的圈子文化有极大关系! 当今社会,圈子文化盛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企更不例外。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国企的特殊性,在某些国企中圈子文化更甚。君不见,国企中经常被提拔重用的往往是各级"一把手"们曾经的同学同事司机秘书,都是些现在或者曾经围着"一把手"身边转的人。那些立足岗位踏实肯干的能工巧匠们,即使再能干,业绩再突出,也提拔不起来当然就顺理成章了。 君不见"树倒猢狲散",看看那些被绳之以法的"一窝端式"国企贪官们,就很好理解了。 对于某些国企中存在的这一现象,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企业的所谓"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等荣誉封号。都是企业管理者,为了便于对企业工人的管理,所玩的一种攻心管理战术。让你在虚荣的内心世界里,踏踏实实的为企业去无价值的卖命。其实你得到了什么?就是当时获得荣誉表彰时的一番喜悦,企业的其他利益与你无关,你只是管理者手中的工具。 纵观企业的管理者,有几个是来至于工人阶层的?大多都是具备一定的学历和背景的人才。现在所说的"大国工匠"代表的就是工人,而不是管理者。管理者的称呼是"优秀企业家和优秀行业领军人"。工人去做管理人员,他们具备哪个知识管理的能力吗?套用一句当今流行语,自己该干嘛干嘛去,。因为你的知识背景和人脉背景,已定位了你的社会地位。除非发生了万分之一的机遇,被你抓住。不然领导者的位置,将永远与你无缘,你永远的只能做一名踏实的工人。 【纸箱客】看到这个题目,感觉很有意思,特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希望能以自己的体会和经历吻合题主题目的答案。 纸箱客上班第一年,获得了公司的《优秀新人奖》,第二年获得《优秀员工奖》,第三年获得《岗位突出贡献奖》,第四年获得《管理进步奖》(这个时候纸箱客的职务是经理助理),第五年获得公司《优秀管理奖》(纸箱客的职务是主管,下属10几个人),而此后纸箱客再也没有获得过任何荣誉奖项,但其后纸箱客带领团队攻克的项目奖励还是不少,但仅限于休假奖励和物质奖励,原因是纸箱客已经是某部门的经理职务了。 看完纸箱客的经历您会想到什么? 1.这些奖项只是荣誉奖项,而这些奖励只是适用于一直兢兢业业的管理职级以下岗位的。 2.对于多次获得荣誉奖励的员工,一般情况下,作为领导都不愿意让其更快地升职,否则,手下无人,怎么能让领导自己取得业绩呢? 3.如此一来,很多员工也喜欢上了【荣誉奖励】,然后直到若干年后,拿到公司的【忠诚员工奖】,就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结束的褒奖。 总之,在企业中能够拿到荣誉固然值得欣喜和发扬,但一定不要沾沾自喜,这些荣誉有时候就属于温水,再这里面成长的青蛙注定不能跳出那个舒适的【小碗】。 个人见解,感谢阅读和关注,关注后可以更多的分享和回答。 根据情况,合理安排,人尽其用! 我在央企工作四十三年,现已退休。没细数,获各级荣誉证书三四十本,退休前还是一名企业基层员工。说实话,企业领导走马换将常事,但都待我不薄,不是拍马屁拍出来的,而是实心眼儿干出来的,我个人信条是:干一行未必爱一行,但一行必须干好一行。领导和同事对我都很敬重,咱也做得直、行得正、立得住,人到中年时有几次机会位置往上提提,上调集团总部,但全都自己放弃婉拒了,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加上主管领导和部一门同事相处融洽,多有不舍,换个环境需重新适应,机关里心机人多,不如基层员工实诚,平平凡凡退休,健健康康生活。 如果你没有做过官,你就不了解官场上的奥秘。那个位置就从来不是对你开放的。 这个现象太普遍了。在国企,本来向上的路就非常难,向上之路拼的又不是体力和熟练度,而是组织领导力,人际沟通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等,拼的是资源,平台,资历。 荣誉只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态度,但并不能证明团队管理能力,和职务提拔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岗位,踏踏实实做一个勤奋尽业的员工,也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领导有领导的责任和付出,不要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多珍惜自己已经有的,这种心态才能获得更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