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真人真事,提前声明绝对不说谎。 希望你们看到最后,绝对能让你们惊掉下巴。 我有个发小饭量大到出奇,爹妈根本养活不起,十二岁的时候一顿能吃11个馒头,因为我们是农村的,农村自己蒸的那种馒头,(生活在北方农村的朋友们应该知道自己家蒸的馒头有多大吧)一个相当于店里的两个多,如果换算成店里的最起码有二十五个左右。不光11个馒头外加一盆菜,装菜的盆差不多跟农村的夜壶一样大,吃完馒头跟一盆菜还得来两大瓷碗米汤,农村的那种黄色大瓷碗你们应该知道吧!这个饭量一直持续到18岁。 过了十八岁那更不得了,有一次我们在网吧通宵,半夜一点多他饿得不行,直接去网管那里搬了一箱干脆面,一箱干脆面24袋不到一个小时竟然吃完了,然后又到了半夜三点左右,又去网管那里买了7桶泡面,20根火腿肠,15个卤蛋,3包辣条,5包海带丝,10个面包,6包蛋黄派,早上六点的时候全部吃完,隔壁包夜的人都难以置信的看着他,因为网吧包夜是到早上七点,我们一行人一直玩到七点,出了网吧以后,隔壁就是早餐店,这家伙竟然还要吃早餐,早餐又吃了8笼小笼包,2碗豆浆。 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已经都三十多岁了,他的饭量还是如此大,再说一个他比较猛的事。2019年的时候我们有个朋友给儿子做满月,在镇上的饭店订了十桌酒席,因为当天下起大雪,酒席只坐满了七座,剩下的三桌酒席饭店也不给退, 我那个朋友说:多出来的三桌打包回去吧直接装盒吧! 我发小说:装个毛线啊,我包圆了。 我那个朋友说:我知道你能吃,但今天这三桌酒席你如果能吃完,我以后每次见到你,给你鞠躬叫你大哥。 我发小说:那你就等着以后给我鞠躬叫我大哥吧。 说完我发小直接开吃,我先给你们具体说一下都有那些菜吧! 热菜六个:红烧肉,烧鸡,猪肘子,香菇油菜,麻婆豆腐,尖椒腐竹。 凉菜四个:凉拌猪耳朵,凉拌拉皮,猪皮冻,凉拌海带丝。 汤两个:紫菜蛋花汤,西湖牛肉羹。 主食三盘:一盘炒大米,一盘饺子,一盆炒面片。 三桌酒席就是我以上说的三倍。这家伙竟然全部吃完了,一点都没留下,我那个朋友当场无语…… 吃完后我发小偷偷拉了我一下,给我使眼色让我出去,我俩出去以后他跟我说快走,我憋不住我想吐,我撑得不行了。我跟我发小认识二十多年了,这是我唯一一次听到他说撑得不行。 关于他吃饭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呢! 如果喜欢听得朋友们给我点个关注,咱们来日方长,我给你们慢慢道来! 我们这里当保安干活的‘胖子’,饭量就很惊人。在我们这一块是最能吃的人了。‘胖子’二十八岁,河南人,体重二百斤以上。 早上,四个肉夹馍,两碗豆腐脑或者胡辣汤。中午,最少也得六个馒头起步。有一次,他借调别的区帮忙,厨师按日常用量提供馒头,没想到,等发馒头时,他要了八个,害得两三个人中午没有馒头吃。 而到了晚上下了班,他的饭量又再一次的强大起来。去吃羊肉串,酒肉不忌口,白酒一瓶,啤酒随意。陪的你,不想喝酒,不想吃串,他自己还得烤四个烧饼夹肉吃了再说。每次聚会吃饭,喊他去都不知不觉成了习惯,看他吃饭也成了一种享受。 这是我见过的人中饭量最大的人了!没有之一!他吃饭喝酒的样子,看起来很带劲,让你禁不住也要多吃一口饭。 一人喝五碗羊肉汤,东北大海碗! 四个人三十盘饺子[恐惧][恐惧] 我老公和几个同村人去县城买种子,中午下馆子,五个人,点了四个菜。 了解东北菜的都知道东北菜码大。基本都是论盆子上的,十二碗冷面,大碗的!八瓶啤酒,我老公开车不喝! 我老公说每人两碗冷面,他只捞面吃了,汤喝不下了。结账时候都光盘了,其中一个叫二叔的,喝了四碗冷面,汤都喝了,两瓶啤酒。 结完账,众人说先这么着吧,吃点垫垫,回家再吃! 还真是垫垫肚子,这个二叔,有一次去喝羊汤,只要碗里有肉,汤就免费续,喝了五碗汤,吃了几张饼,说要不是别人着急回家,他还没吃饱呢! 还是这四个人,一起去吃自助餐,十八块钱一位,有饺子有各色菜品。 桌子上有个汤锅自己煮,边煮边吃,点啥馅儿的,服务员在那现包,饺子论盘点,一盘八个。 进门点了四盘饺子,拿齐了菜,饺子就包好了,一边煮一边吃,一边点,一边包! 一个服务员包不出来他们吃,就俩人包,后来服务员包够够的了[捂脸][捂脸] 因为饮料酒水自费,也就没点,四十人一共吃了三十多盘饺子,二百几十个!菜加了好几趟! 估计老板该老心疼了!走时候都没说送送[大笑][大笑] 我没见过,当我知道饭量大的原因, 1胃大,体型大或肥胖的人都胃大,消耗多的、干体力活的胃口都很大。 2大脑疾病,比如长了一些肿瘤的,影响到大脑的摄食中枢可以导致患者不停的吃饭而不知道饱。 3一些消耗性的疾病,比如所甲亢、糖尿病,食量都是大的惊人的,而且不长胖。 关注"健康守护神阿波罗",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饭量大?现在饭量大的不多了。 现在我吃个两小碗米饭,三四块肉就算吃的多的了。当年能吃的时候,现在想想,只能回忆回忆了,现在的饭菜没有当年的香了。 最能吃的时候是我十七岁到二十七八岁之间。记得1991年初夏,我们安徽发大水之后,当时的土墙草房冲倒无数,很多人家都要重新建房。建房就要材料,水泥砖头要买,但有一样不用买,那就是淠河里面的黄沙。 黄沙用量惊人,需要人手把黄沙运回来,我们就是帮忙的人。一个夏天在淠河里上沙子,这家上完上那家,帮谁家上沙就到谁家吃饭。 由于不用给钱,主家都把感谢全都放在伙食里。那时候条件艰苦,能吃上肉就行了。当时红烧肉,鸡,豆腐唱主角,粉丝海带什么的,因为大水淹了地,蔬菜少,反正肉上的多。啤酒白酒全上桌,就在晚上一顿搓,中午平常。 那几天,我红烧肉半碗,啤酒一瓶,白酒两杯,米饭兑着油汤吃六碗。碗虽然是小碗,但饭都盛的多,吃完了就不想动了。 第二天继续干,晚上继续吃,连续大约七八天。 工作量当时真的大,滚烫的沙子,淠河常年见底,虽然前不久发了大水,很快就底朝天了。早上下面条,由于干活中午不喝酒,吃饭也相对少一点。 20年前大学时的班级体委,身高一米八走,体重170斤上下吧,用现在的眼光看应该是属于健身型身材。我们给他起个绰号叫牛魔王,简称老牛 那时候我们去食堂吃饭,打饭都是按两算,一般女生都吃一两饭二两怕,男生饭量小的一顿三两饭,正常的四两饭,稍微饭量大的五两饭。老牛每次都吃一斤半的饭,还不好意思跟阿姨说直接打这么多的饭,分三次打,每次打五两,一个人的饭量相当于一个女生寝室(8人寝)的饭量。食堂早餐的包子,拳头大小,男生每顿也就吃两个,老牛都是八年起。 有一次中央大街的麦当劳搞自助活动,39元随便吃,老牛一个人吃了七个汉堡、十二对辣翅,薯条可乐这些遛缝的就忽略不计了。这饭量当时在我们系绝对是一个神话,这么多依然记忆犹新。 我们单位食堂是二楼是自助的,肉馅饺子,我吃20多个就饱了,哥们是个大老爷们,觉得自己吃的也不少了。那天见着一个摄像,一米九身高,体重不知道,230斤左右吧,眼看着盛了70多个饺子,三大盘子,满满的,还吃了一碗米线,当汤喝的。吃没吃饱不知道,就看他吃完上了三楼,三楼也是食堂,也是自助的… 我见过,原坤沙部队总部警卫一连的副连长,个子1.75米,不胖,力气很大,一人能吃4个人的饭,会说缅、泰、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籍贯为中国云南德宏芒市。1994年在坤沙部队总部货蒙保卫战时被瓦联军的炮炸死,死时为营级。 2000年的时候,我一个同事那饭量真是震撼。我当时是延安卷烟厂临时工人,工友关系好走的近,每个周末约一起喝酒,距离我们厂两三公里有个村(延安市宝塔区裴庄村)的羊肉远近闻名,所以每次的地点就约好到了那里。我们6个人点几个菜、这同事他每次都是先吃一碗羊肉面,再和我们一起喝酒(6个人最少四箱啤酒),酒喝结束后,我们会有个别人(啤酒太占地方,偶尔不固定)吃羊肉面,他每次都是再来一碗羊肉面,而且连汤都喝的干干净净,到现在我40岁了,这是我见过能吃能喝之最[笑]。 老家的邻居,是一位搬运工,就凭一双手买了一套住宅楼八十多平的,还有一套二百多平的门市(老家县城)。有多能吃,一顿能吃一个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