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找工作的时候遇到过平安保险招聘,那时候没经验,就去了。 她们打出的招聘条件非常吸引人,通常是月薪3000到5000(我们这儿最低工资1500左右),双休,加五险一金,工作轻松,可以兼职,不要求工作经验。那时候没脑子,现在想想,这么好的工作怎么可能招不到人。 公司在一个写字楼里,就是两件房子,大概一百多平。一个小姑娘负责接待我,她看起来20岁左右,估计是刚毕业,一路上不停跟我说这个工作轻松,没压力。我进屋之后看到里面很多人,大多数都是小姑娘,我想她们通知面试也是专拣这些没什么工作经验的人。 进去之后小姑娘给了我一张纸,填简历。填完之后就坐在那儿等面试。等候的时候她让我注册了一个APP,具体什么名字忘了,反正就是她们内部的,说是每天可以签到领什么东西,这个app需要填很多个人资料,包括身份证信息之类的。后来我想了想,大概她们大量招聘也是为了推这个app。 进入面试,面试官明显有些疲惫,估计是一天都没闲着,跟我说话也很敷衍,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她们公司,我问具体招聘什么,她说得培训过后才能知道你适合做什么,我说我面试的是行政,也需要培训吗?她说不管做什么,至少得对保险行业有一定了解,我觉得她说的没错,就没问别的,然后她说,培训得交299的培训费,如果培训过后通过了考试入职了,这个钱可以退,如果没有通过,就不能退,这个钱包括伙食费,证件费什么的。我一听要交钱就觉得不靠谱,本来对保险行业就不大信任,说回去想想,就走了。 我觉得所谓的培训就是介绍她们的保险产品,即使你不在那儿工作,说不定还能忽悠你投保,这就是她们需要大量招聘人的原因,说白了,就是打着招聘的幌子卖产品。 过了几个月逛58同城,看到她们的招聘信息还在上面挂着,而且会有不同的人给我打电话,就说招行政或者文员,也不说具体是干啥的,就让你去面试。 今年我看58同城上还有她们的信息,希望广大没经验的同学小心点儿。 岂止是现场招聘会,就是在58同城、赶集网甚至是朋友圈中,大家也能经常看到保险公司发布的招聘广告,当然也有很多被骗、被忽悠过去的吧! 为什么保险公司疯狂的招人呢? 一、保险行业是人员流动率最大、留存率最小的行业!没有之一! 新招入的业务员几乎会在3-6个月就会流失过半,一年内,人员留存率不足10%,也就是100个人中,一年后能留下的可能不到十个。 但是为啥留不住人呢? 原因很多,简单一说: 一、一小部分人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他们认为为了自己的业绩忽悠被人买保险实在是有违良心! 二、大部分人因为赚不到钱! 很多人认为只有混不下去了才会去卖保险,实际上,只有去卖了保险,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混不下去。 保险这个行业已经被太多太多的人给搅和烂了,名声臭的让人一听是做保险的,立马就敬而远之! 二、保险公司疯狂招人其实就是在定时免费增加客户! 大家也会听到有的保险人员年薪几十万,甚至年薪百万,可你知道这些人怎么赚到这些钱的呢? 仅仅是靠自己做业务吗? 一句话来形容: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能挣到这么多钱,他的下面得有多少个卖保险的啊! 所以,保险公司一直不停的招人,把你招进来了其实你也成为了最好的客户,甚至于你的亲戚朋友都会是潜在客户,因为你要完成业绩啊,但是大头还是被保险公司和你的管理者赚去了! 当你的亲戚、朋友、同学这些熟人关系都用完后,你如果再无法开拓新得市场的话,基本上也就是离开保险公司的时候了。 此时,保险公司新一轮的增员始终在进行中! 大三我第一次去人才市场看看本专业就业前景,转了一圈之后,发现缺人最多的是保险公司。 当大四毕业,我从县城跑到省会,去号称省内最大一次的招聘会,持续很多天,转了几天后得出,最少四分之三的招聘公司都是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为啥这么"缺"人?1、很多人员过渡期 我有个同学刚开始家里给找了个石油工地工作,那时候豪气冲天想从底层干起,可进入系统后发现,每天脏兮兮,住的地方潮湿的很,不到一年就离职了。 回到家乡,用他的话说找工作最容易上岗的就是保险销售。 可能这份工作不是很好,但是可以先稳定下来,做一个过渡,前期的培训,大家也是热情高涨。 这个同学和我说,坚持努力,就算没有做出成绩,也积累经验,挑战了自我。 这种大道理我一度认为是不是被洗脑了?2、就业门槛低,相对自由 我看岗位要求,很多简直是三无限,不限学历、不限专业、不限年龄,只要想做,就有成功的机会。 很多在给别人打工的时候,限制"自由",可保险销售不同,你可以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通俗点说,只要你熬得住,做饭买菜,接送孩子,您都随便,这种绝对的自由,也是对于从业人员相当大的诱惑力。 因为在他们的打工生涯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听别人的,受别人管制,这次只要自己不着急,可以随便耗着。3、保险需求量大,但是完成难度同样大 我想自己在做保险之后,第一单都是自己的,有车的车险,没车的人身保险,算是开了第一单。 然后间接这就是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基本是这个顺序,一一打招呼上保险。 短暂的完成任务,获得奖金,加提成之后,自己豪气冲天想大干一场。 可随着自己周边的人都问遍,没人可用的时候,自己就着急了,因为不能完成保险单,就代表着没有收入,就意味着饥饿。 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人能熬得过去,都辞职找别的工作了,也造成了离职率颇高。 其实在保险公司来讲,当挖掘完一个员工的"身边资源"后,很愿意去招收新人,往往招一个人,相当于带动了一批潜在客户。 因为街面的销售人员大家可能当做骗子,自己的亲戚还能坑自己?毕竟很多的险种都是必须要上的,也做了一个顺水人情。 我认为,销售是这个世界上要求最高的工作,人家需要的不需要你推销,不需要的你说的天花乱坠有用么? 我是小凌子 欢迎关注~ 现在招聘会有三分之一的招聘公司都是各种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这么缺人吗?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现实矛盾。 为什么保险公司招聘最多,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保险公司人员的流动性快,能够留在公司长期干下去的比例太低。 要知道,从保险公司招聘人员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两大快。一块是内勤人员,这些人员没有具体的业务指标,主要为外勤人员服务。但是,工作要求高、工资待遇低。要想做好,难度很大,流动性较大。一块是外勤人员,是靠做业务挣钱的工作。做不到业务,有时候半年也拿不到一分钱。因此,很多进入保险做外勤的人员,前几个月全是倒贴钱,只有做到业务后,才有可能慢慢地有些结余。而这,能够真正留下来的,也就在3%左右。如此低的存留,自然人员变动就相当大了,就要不停地招收新人员了。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保险公司人员流动很频繁,能够最终留下来的人很少。但是,经过保险公司锻炼过的员工,特别是年轻人,能力也会大大提升,对社会的熟悉程度,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对接受各种挑战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保险公司,很难留住人,却很锻炼人。年轻人可以去接受锻炼和挑战。 你所言极是,保险公司招人没有招够的时候,招聘广告一直挂在网页。 一是人海战术。前几年,任何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实施的都是人海战术,上级公司把各单位人力情况作为考核的硬指标,月、季、年度下达的都有具体完成的目标任务,达不成目标,单位负责人的官帽或奖励会受到影响。记得有一年从基层业务员到市公司机关人员肩上都扛着增员指标,三大姑八大姨增完了还不够,恨不能将扫大街的人增到单位来。 二是流失严重。招聘人员的目的是抢占市场,开拓业务,使保费规模做大。然而,盲目增员造成人员素质低下,有的把熟人、亲戚的保单做完了,没有后劲,自然脱落。有的招来后虽然参加了各种培训,费用花了不少,却仍然收不来保费,自动离职。这边进,那边出,看起来人山人海,热热闹闹,其实虚空,并没给给单位创造效益。因此,招人的大门对保险公司来说永远是敞开着的。 三是青黄不接。前两条说的是业务员,这一条说的是在编人员。业务员是靠收来保费挣取佣金而生存,而在编人员是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安排合适岗位工作。近几年来,总公司每年坚持校园招聘,各分支机构相应分配一定名额,作为新鲜血液充实到保险队伍之中,因待遇太低,加之机制不活,大学生看不到前景,能留下30%也就很不错了。部分中层到龄转岗或退休之后,管理人员青黄不接,也是保险公司缺人的重要原因。 保险公司是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做的是爱心比的是服务讲的是诚信,希望在扩充队伍的同时,一定把好质量关,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做大、做强、做优,否则,得不偿失。你怎么看呢?欢迎关注留评! 如今的保险行业,都是骗子公司!卖弄文字游戏!做着无本生意!不讲诚信,不讲道德! 保险行业在中国尤其不讲诚信!每样保单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保证让绝大部分人得不到赔偿,所以才会大力推售,又无须成本。 在招聘会上保险公司居多,说明其社会人心复杂程度加重!连求职者都被例为销售目标。 第一,从事保险行业的人员,必然自身也会购买保险,这是一种投诚行为,更是一种自我催眠行为!不知道大家是否赞同我的说法? 保险从业人员,想要立身保险行业,自我认可保险的重要性很重要!正所谓,你自己都不信,凭什么让别人相信? 那么当你入职保险公司,定逃不过自己也购买的命运! 那么本质上,你与公司的关系,将升级为内部营销关系!你是员工,又是客户。 第二,保险行业运营方式,以关系网作为销售方向。那么从业人员必定从亲戚朋友作为目标,消费其关系资源!以自身了解保单的漏洞百出,又不能一一点破,必然就会变成克意隐瞒,那就是欺骗。 那么道德底线定然不存!亲朋好友骗一通,就是毁掉自己的人格,毁掉自己的所有立根之本。伤害所有亲近之人。得不偿失! 保险出发点本身是好的,但在如今的社会,毫无底线的圈钱,早已失去信誉!特别是在中国人手里,玩弄文字与手段,更是出神入化,套路繁多!防不胜防! 各位当慎之又慎!…… 我做过保险,我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保险公司一直在招的是员工,同是也是优质客户。 你去面试以后,保险公司会想尽办法让你参加培训,告诉你保险行业的培训是最出名的,而且也是免费的,你经过一次这样培训可以学到好多东西,对你的人生改变也非常大,也会彻底改变你自己,如果你参加培训后感觉不合适,可以再走,对你来说什么都不损失,就只是浪费了你几天时间而已。很多人一想反正又没有一点儿损失,不行了再走,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参加培训。但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客户,尤其是刚入职的员工更是保险公司的准客户,经过几天的深入培训以后,让那些血与泪的事故场面摧残你的心灵,让你感觉事故无处不在,所以培训没结束很多员工已经成为了保险公司的客户,继而发展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去购买保险。平常又有谁能抽出半天时间去保险公司主动了解保险产品的?少之又少。现在这些新人花十天半月来参加培训,真是求之不得,于是一个个高层轮番上阵,势必让新员工缴械投降,几天之后你会感觉到保险产品真好,特别好,恨不得给家里的所有人立即都买上保险,包括家里的那只狗! 二、他们疯狂招的是员工,也是团队。金字塔型的提成模式,促使野心勃勃的人疯狂的扩展团队。 类似于直销组织模式,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从下面的员工处抽提成,队伍足够庞大时,顶端的人不用直接跑业务就可以拿很高的收入。所以他们美其名曰叫创业,不需要投入成本的创业,公司为你提供平台和产品,你只要好好干就可以了,即使你自己业绩不好,如果你能善于招人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所以很多员工人都在创业,很多人都在招人,你要是打算求职保险类的工作,只要在网上注册的有简历,你会每天收到好多个电话。只要下面员工人数够了,就可以升为主管。作为刚入职的员工,只要我的下面有五个员工,我就可以成为主管。大概下面有三十个人就可以成为部门经理。这对很多想带团队的人很有吸引力。所以一直在疯狂的招人,没进去之前不理解他们的激情和热情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激活了他们的激情与活力,最后才知道是还是金钱和地位。 三、保险行业保障机制不健全,员工流动性大,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才能让公司保持持久的激情和良好的状态,不至于死水一潭。 中国的保险公司引进了国外的管理机制和竞争方式,但是没有引进国外的保障机制,员工缺乏保障,尤其是业务人员。公司在合法的制度下晃悠员工,员工在利益的驱使下忽悠客户,致使卖保险的员工没有保障,买保险的客户得不到合适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为什么业务人员流动性大,做业务不长久,辞职率居高不下呢?业务人员刚入司在保护期(学习期)内有极低的底薪,然后过后就没有底薪了,旱涝不保收,如果没有业绩,就没有收入,但是你的衣食住行都有开销,只能自己往里面贴钱。没有收入来源,但是生活要继续,一个月挣不到钱可以忍,两个月挣不到钱可以咬咬牙坚持下去,时间再长点熬不下去就辞职了。保险公司不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员工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公司就拿出利润的其中一部分作为员工的提成收入;员工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公司也不给员工任何回报,所以对保险公司来说没有任何损失。 当很多人开发完身边的亲戚朋友圈,面临资源枯竭,出不了业务,拿不到提成的情况,个人也就到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时候。当然了,不是公司领导撵你走,而是你自己坚持不下去要有,没有工资和提成你还留下来什么用,还非要等着喝北风吗? 保险公司招代理人真得害了多少年轻的大学生。其实都是营销员连哄带骗在外面招人。 现在很少看到保险业务员上门推销,而是变成通过不停的招人来找客户。而且还特别喜欢招那些从来没有做过保险的,因为他身边的资源一定没有被开发过。招一个进去洗完脑,不仅仅他本人,顺带身边朋友亲戚,全家老小的保单都做个遍,这些保单,招你的主管可全都有提成。而且刚进保险公司,在不断的洗脑氛围下,为了完成业绩,当然就把身边的资源全部开发完成。过了三个月没业绩了,主管也不会管你,等你走人了,你这些客户的续保保费全部被保险公司赚取,而你的客户资源全部被主管拿去,再被他们继续开发。所以保险公司拼命招人就是一个无本生意。不用交社保,没有任何底薪,出去找客户的交通费用,请客吃饭等等全部自己掏钱。你说保险公司能不赚钱吗? 实话告诉你,他们是在招客户,不是招员工,我妈做过。进去会培训,然后各种奖金,前提是签多少单。然后为了工资和奖金,都会先给自家买保险,并让亲戚买。每个月都要签,一旦没单就会掉工号,拿不到工资,掉工号后要重头再来才能转正继续拿工资,不能断。 所以大部分入保险的,基本都是给自家和亲戚买了,然后没单了放弃,但是已买的保险单要继续交,这就是他们的套路。 他们一开始会以各种福利诱惑你,并各种培训激励你,不明真相的人都会进入,觉得福利那么容易,搞到福利就撤人。但是进去后,那些福利的条件会一再增加,最后变成不可能的事,但是此时你自己深陷其中并买了不少保险,他们目的达到了。 而这种福利就是,他们一开始会告诉你,拉五个人进来就给你2万奖金,你以为只要拉人培训了就可以了,然后每人签个小单转正一下就行了,怎么都不会亏。但是没那么容易,你没晋级时(主任级别非普通正式员工),你拉的人都不在你名下,全在你的上司名下,而你要升主任路途漫漫,得非常有能力并经过长时间签大量单,并拉了不少人才能晋级,所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其实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确实应该摒弃多年来对保险公司的偏见了。 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在疯狂招人,是真的缺人吗?显然是的。 那么这么缺人是因为留不住人吗?这个并不一定。 按照以前我们对保险推销员的认知,就是一群死皮赖脸要把保险卖给你的无赖,招聘越多的人不过是为了打鸡血卖保险然后不行就淘汰掉再换一批。也许现在依然有些保险公司是这么干的,但大的保险公司思路已经发生了转变。 这几年,大量外资的保险公司入华,看好中国市场,一方面是中国保险业最乱的时期已经过去,另一方面国人现在买保险的意识开始增强了,因为8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未来20-30年的压力会是巨大的,孩子的教育成本和养育成本越来越高,老年人的赡养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保险成了一种重新被唤醒的保障形式。 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依靠商业保险养老的需求也会必然增加,未来中国保险需求量将会是巨大的。那么在现在这个阶段,如何让一个在人们心中的骗子行业、无赖行业重新得到信任,显然提高从业者的素质是第一步。因为无论再好的宣传,都不如让人眼睛看到来的真实,所以银行业的招聘依然火爆,只是招聘的对象开始逐步升级了。 未来,中国保险行业到底能不能重新得到大众的信任并不好说,但随着对人群保障的需求考虑,保险行业的上升空间确实是巨大的,希望借助这一波保险红利能够扭转现在保险业的乱象,给人们放心、贴心、安心的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