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的问题!简历是求职用的,可不是越好看、越华丽就越好,重点还是有干货——让招聘者看到咱们的胜任(或匹配)点——能力和态度。那么,怎么写才有这效果呢?需要从经历、技能、自我评价3方面来说。 第一,关于经历,一定要说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得到什么成绩。 怎么叫说清楚做什么和成绩呢?现在,我们就用原景重现的方式,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历故事,看看到底怎样才是一份好简历。 原版简历长这样—— 2017年4月-至今 XXX证券公司 项目运营保障 主要负责产品运作涉及所有类别账户管理工作(包括清算、募集、直销、代销等)及部分运营协调与资产调拨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工作内容: 产品与业务的日常运营保障,保证产品账户正常使用; 制作项目运营账户管理相关分析报告,为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提供支持; 与部分外联单位及监管机构的沟通交流; 参与监管报表制作;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简历这样写你觉得有干货吗?答案是,并没有! 也许很多朋友觉得这样写木有毛病呀,但是你自己看:上面五条不就是从岗位职责上抄下来的吗! 事实是,这种简历很尴尬,说没写吧,也挺多字;说写了吧,可是你看——你说你参与监管报表制作,那是开会的时候坐边上沉默还是你真的起草了报表?你说你与外联单位和监管机构沟通,那么是负责接待倒茶,还是真的就公司数据和对方沟通?甚至,你这5项你可能根本做的很糟糕呢?!总之就是不够有说服力,即没有干货。 那么,怎么改呢? 1、态度要改: 这几条内容,太像是从岗位说明或者是公司招聘广告上贴下来的啦,这是敷衍。 2、内容要改: 就是有细节和数据。比如,具体负责什么项目,分析报告是每个月一次还是一年一次? 经过和这位同学的沟通修改后的简历长这样—— 2017年4月-至今 XXX证券公司 项目运营保障 作为新成立部门的唯一员工,用3个月时间,开发了投资项目账户管理的机制与工作流程,经领导审批已经正式执行。 负责全公司50个投资项目的账户管理,保证账户运营,并完成月度账户分析报告。 负责每月现金流数据的核对,按期提交上报监管部门的相关报表,并协调各部门配合完成现场检查的接待工作。 是不是比原版的简历更鲜活一些呢?除了尽量用频次、总量、结果来证明自己的成绩的"技法"之外,这里分享一个"心法"——就 是不要以为你的工作是没有价值的、打酱油的,你可以站在"为什么要求做这份工作"的角度,先理解这份工作对公司业务到底提供了怎样的支持,然后在想自己是怎么做到、为什么这么做、效果怎么样,这样简历的内容就呼之欲出啦。 第二,自我评价不可贪心,有重点且可信比写很多点重要。 我每天辅导的太多同学,会在自我评价方面担心不写清楚自己有多么优秀,担心不全写上的话,别人就不知道。 于是责任感、认真敬业、团队合作、亲和力、爱创新、有学习能力……所有的美好词汇都往自我评价里放,这就是太贪心了,恰恰证明你职业态度有问题。 对于有经验的HR来说,自我评价并不是重点,你经历了什么才是重点。所以,如果你真的写了冗长的自我表扬式的自我评价,只会让HR反倒觉得你没有"干货"。 因此,如果有足够经历,可以不写自我评价(不是必选项)。如果写,也请拣出你与岗位匹配度高的主要特点、写1-2条即可。比如,我昨天帮助一位有8年销售经验的女孩修改自我评价,从原来的"爱岗敬业、会换位思考、学习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认真踏实……"修改为: 有8年的销售经验,熟悉渠道管理并享受完成销售目标的过程,屡次业绩第一。 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对外协调客户和对外协调各部门过程中,能与各方面建立融洽关系。 第三,技能很重要。 技能是最干货感的模块了,在招聘启示上会看到很多技能要求,比如,EXCLE技能、PS技能、PPT制作等办公软件操作技能,英语能力要求,以及对应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 对于这些对方明示的技能要求,简历上肯定要体现,但体现的方式也有技巧。 1.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一定要写上资格证书,特别是含金量较高的,如果成绩好也可以备注成绩,比如同样是过了英语六级,但500分以上肯定更突显你的能力。 2.没有资格证书的,比如办公软件,简单写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基本就是会使用基本功能的意思,但如果你会做透视表、会使用很多公式,那么也可以把能代表你水平的细节写上。 3.专业业务能力,则最好是在相应经历描述中体现出你会什么操作、方法、软件等,能有专业名词的用专业名词,也许这些专业名词是对方筛选简历的关键词呢。 以上是我的经验分享,看了这些以后,希望对你写自己的简历能够有所帮助,特别是正在求职的朋友们,希望你的简历有干货,能吸引雇主。 谢题主!本人因国企改制倒闭,54岁时下岗,加入打工队列。凭下列‘证书’。应聘高管(生产制造)。几乎百分之百是面试‘官’当场拍板。而都是本人提出要求试工期,因为,本人需要了解企业是否适合自己。下列证书说明:A,本人在原国企的管理方案,获市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奖的证书。B,市级颁发的‘车间主任’上岗证。C,市级颁发的‘节约成本’能手奖证书。D,南京日报头版刊登介绍本人负责的车间工作,并加以短评。……。至所以提及往事,本人只想用自身的经历,证明给在职场拼搏的职友们。‘升职加薪’,路在自己脚下,不要怕吃苦,努力钻研。工作中如果能达到‘不可替代’!期望的物质,自然‘水到渠成’! 所谓干货就是用人单位急需的特别关注的。适合他们公司需要的这些方方面面。你的能力就算再强,但是。不适合他们公司的岗位要求。那的你能力再好,对他们而言就不是干货。古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所以。求职者的简历。内容该怎么写?那必须要有针对性。对你所中意的公司以及岗位你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前面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设计自己的简历。简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工作简历。 对于简历的描写很多人只是流于记流水帐似的。这是要注意避免的。 1.注明工作单位以及工作时间。 2.注明自己所担任的岗位。 3.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注名自己所负责的岗位的具体的工作情况。不要写成官样文章的工作职责。比方说你曾经担任一个具体的什么项目,从立项、策划、管理、人员安排以及实施的具体细节。以及完成情况等等。这些一定要写详细突出自己的能力。当然,你这个必须要与你所应聘心岗位要有意识的挂钩。这样用人单位就觉得你这是干货。因为他们正需要。 4.每一段工作经历之后都要复一句简短的总结。高度概括得与失。 二,自我评价介绍以及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3到5年的期望与规划。 1.自我评价,要全面中肯不卑不亢。当然,主要还是要突出自己的特长与优点。 2.要将自己的特长与自己所应聘的岗位,尽可能巧妙的挂靠在一起进行评价。 3.对自己未来3到5年的职业生涯认真规划。一定要让用人单位觉得你是想稳定的。长时间的干下去的。 三,对上家公司简短而又真诚的评价,原则是:怀着感恩之心! 总之一句话,简历上的内容要让招聘者。觉得是干货。就一定要对用人单位进行全面的研究,根据自己应聘岗位来有针对性的写自己的简历。这样就是他们眼中的干货了。因为正适合他们公司岗位要求! 最后祝求职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理想的岗位 年龄、学历、证书、经历。 简历是对个人学历、经历、技能、特长等有关情况所作的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简历是有针对性的自我介绍的一种规范化、逻辑化的书面表达。对应聘者来说,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对招聘方来说,简历就是应聘者的说明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HR最关注的,一般来说,HR浏览一份简历的时间平均不会超过30秒,一旦检索不到自己关注的"干货",很快就会被HR无情的删掉,应聘者很可能就会失去这次机会。 所以这些干货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发展,那么简历上HR严重的干货都有哪些关键词呢?我认为有以下四个: 一、年龄 很多人会认为年龄不算是关键词或者干货,作为有两年招聘经验的我来说,我深知年龄对于面试人员的重要性。也有很多的水平很高的人,因为年龄过大或者是太年轻失去了宝贵的机会。 我们在招聘的时候,一般的基层岗位,要求在35岁以下,甚至是30岁以下。因为一般认为35岁以上发展进步的空间小了,最重要的是年纪大了家庭负担会重一些,基层岗位靠的是体力多于脑力,不会考虑太大的人。 部门负责人的年龄一般限制在35-45岁,太年轻了经验不足而且不容易服众,年纪太大了也不行,还没怎么干就要退休了,你说企业招你来干什么?还有就是老总年纪不是很大,使唤下面的一些老头子也不合适。 二、学历 学历在简历中非常重要,在职业发展中也很重要。试问如果你作为一个HR,同样的都是大学生,211大学和三本大学的本科生,你倾向于哪一个?985的研究生和二本大学的研究生,你更想录取哪一个? 当然,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容易被录取哦!HR会根据公司级别、岗位层级、薪酬和发展来选择候选人。普通的中小企业的底层岗位,一般不会录取985院校的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生,因为什么,第一给不了高的待遇,第二自己留不住这样的人。 三、证书 对于应届生,基本的毕业证、学位证、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专利证书、发表论文、其他荣誉也是大大的加分项,证书体现的是你的学习能力。 对于资深职场人士,职场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执业资格证书、专利文章等,这些是很重要的,有的甚至是必选项,没有的直接pass,老马就吃过这个亏,没有高级职称太痛苦了,工资上不去,转正没你份,我太难了,说起来都是眼泪啊。 四、经历 对于熟练工,经历是HR眼里边最干的干货,直接决定你的去留。HR关注的焦点就是你是否能快速适应新岗位,是否能在新的岗位上做出好的成绩。 和应聘岗位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经历,是HR最喜欢的。其次是本行业内的相关的工作经验,或者是大公司和名企的经历,也是很大的加分项。 以上说的是HR最关注的要点,企业和HR不同,侧重的方向和重点也不一样。企业选人和我们选商品也差不多,也都是只算对了,不选贵的。作为求职者,建立内容要尽可能贴近岗位要求,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从而获得HR的青睐。总结:要让HR知道,我不是最优秀的人,但却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 作为一个技术面试官,多年以来,过手的简历数不胜数,我个人认为,简历也分三六九等,有亮点,才可以吸引我,有干货,才可以征服我。让常规简历展现出独特的亮点 常规简历必不可少的内容包括:个人信息 自我介绍 工作经历 技能技巧 这些大家都知道,但大家或许不知道的是,每一部分,都有可能成为吸引住面试官的亮点。面试官的小秘密 我作为技术面试官,接到面试任务,拿到HR递来的应聘者简历的时候,都会简单快速浏览一下该简历。当然这里的简单浏览是有针对性的,是HR已经给我标注出来的,是HR用各种颜色的笔划出需要我关注的部分。 比如和我们岗位高度匹配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技能,会用红色的笔划出。比如和公司的一些硬性要求年龄、薪资等相匹配或者相冲突的部分用黄色笔划出。 这些不同颜色笔划出的部分其实就是简历的亮点。这样做的好处用几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节省时间。 求职者如何在简历中展现亮点 无论纸质简历还是电子版简历,能一眼吸引住面试官的,必定是简历中你突出表现的部分。而这突出表现的部分,可以出现在你简历的任何内容当中,比如可以出现在个人信息中,也可以出现在工作经历中。 而突出表现,有两种概念:你引以为豪,你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是你内在的东西。 你把你想表现的内容用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等标注,以便让它在简历中突出展现。这是你外在的东西。 而突出表现的部分,就是你的亮点,内在的是你工作上的经验与技巧,外在的是你处理简历上的经验与技巧。曾经见过一份有小亮点的简历。该简历的亮点在个人信息当中。她的名字中有个多音字,"茜",她将这个字标注为深红色,并在后面备注了一句话"父母给予xi,我独深爱qian"。众所周知,该字读qian时的含义就是深红色,而深红色又代表了成熟稳重。 不同的面试官眼中的干货千差万别 说完了亮点再来谈谈干货,什么是干货?干货就是没有任何水分,没有任何虚假成分,真经验,真本事,真技能。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有不同的界定。求职者自己眼中的干货 求职者自己眼中的干货比较明确,能给自己求职带来便利,带来加分的东西,或许是在某个知名公司中的工作经历,或许是某个实实在在的技能技巧,或许是某个稀缺的证书。 比如求职者手中有一个英语专业八级的证书,这证书对求职者而言,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干货,在求职面试时肯定是一个加分项。 面试官眼中的干货 面试官比较特殊,因为HR、用人部门的相关人员、老板,他们都有可能充当面试官这个角色,而由于他们在公司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的工作职责不同,因此他们对于求职者的要求也就不同,那么他们眼中的干货肯定也会有所区别。 HR眼中的干货:与招聘岗位要求相符的,或者超出岗位要求的,在简历中主要体现在相关工作经历、相关工作经验、相关工作技能上。 用人部门相关人员眼中的干货:这个非常明确,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因为用人部门就是要用求职者的经验和技能。所以在简历中这部分如果比较突出的话,那肯定会被吸引住。 老板眼中的干货:一般来说,一些比较华丽的东西可能会吸引住老板。比如高大上的证书,高大上的头衔,高大上的出处(毕业学校,知名企业)当然至于这些华丽的东西是否适用,那是另外一回事。 关于工作经验这个干货,HR或老板,一般关注的只是表象,或者说关注的比较浅,只要符合要求即可。对这部分重点关注的其实是用人部门,因为他们才能真正判断出工作经验的真假与深浅。 求职者如何包装自己的简历 这里要强调一点,包装是包装造假是造假,这是两个概念,求职者做简历时千万要注意。寻找和制造亮点 我们上面提到过,简历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可能存在亮点。那你就要针对你简历当中的每一部分去寻找你自己认为的,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寻找面试官所想要的亮点。如果找不到,那你可以人为制造一些符合事实的亮点。比如在个人信息当中,你的名字或者你的生日,如果有特殊含义的话,你完全可以重点标注,或者加个简单的注释,让它成为亮点。突出你的亮点与干货 找工作毕竟还是要靠真本事,要有真才实学,那么求职者就要根据自己所应聘岗位的职责与要求,高度匹配自己已有的工作经验与工作技能,重点突出这部分,让它成为面试官眼中的亮点。比如你要应聘某公司的研发工程师,而该岗位的职责当中,第一条就是要求熟悉各种算法,如果你之前有与此相关的工作经验,那你不妨多费笔墨重点描述该经验,描述算法相关技能,这肯定会成为你简历中的一个亮点。 这里要给求职者一个善意的建议:亮点与干货都可以吸引面试官,但有些亮点,它只能成为亮点,而有些亮点,却可以成为实实在在的干货,求职者在处理简历时一定要加以区分。 最后送给求职者两个成语知己知彼: 知道自己的经验技能,知道应聘岗位的职责要求。换位思考: 从不同面试官的角度去研究自己的简历。 祝每个求职者面试顺利。 我们可以果断地说,招聘用人单位要求你填的简历表中的所有栏目,都是他参考的重要内容。你一定要认真如实地将内容写清楚。至于什么是干货,没有统一格式化的标准。关键看用人单位的实用择选。 比如年轻男性,这对有单位来说,是干货,但对另一单位来讲,不是强项,相反是淘汰项。20来岁的人,当电焊工,就不是什么"货真价实",而是30多岁的已从事精焊工3年以上的,用人单位就很青睐。一般来讲,表中的公用项目能引起各单位都重视的内容有年龄、学历、职称、经历、专业、爱好、获奖、家境等。 给你普及一下在常规的招聘流程中简历的流转顺序,然后你就知道简历在招聘各个环节中的 具体作用了,进而知晓简历上的哪些内容才是招聘者眼中的干货。 不管应聘者以什么方式投递简历,首先都是先"落入HR之手"。HR,具体说是招聘人员,主要负责根据用人部门的基本招聘要求对简历进行初步筛选。简历初步筛选好之后,招聘人员会电话联系应聘人员询问或确认一些基本但重要的信息,比如上班地点、出差接受度、预计离职和入职时间、找新工作的原因/离职原因、家庭情况、生育情况、期望的大致薪资范围等个人信息,还有,初步判断应聘人选的沟通能力、现职情况、工作经验中关键项的齐备性,以及掌握的必备工作技能等硬性条件和前置问题。招聘人员进行的这一环节工作,不是判断人选符不符合录用条件,而是判断适不适将简历推荐给用人部门进行二次筛选,或者是否适合安排给用人部门进一步面试。因此,在HR眼里,简历上完备的个人信息以及具体的个人求职意向就是干货。 简历传到用人部门之后,一般由用人部门负责人进行二次筛选。显然,用人部门筛选简历,主要是评估应聘者所经历的行业与单位,跟公司的相关度,以及过往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及所取得的业绩,与所招聘的岗位的要求的匹配程度。因此,如果用人部门能在简历上获得求职者所经历的公司的简单介绍、所在部门的组织架构及分工、所担任的岗位及履行的职责、取得的主要业绩等,就是干货。 另外,如果招聘广告上有特别强调的点,在简历里要明确注明。比如,有些企业会特别标明"此岗一半的工作时间需要出差",那求职者的简历上能主动注明"接受公司的出差安排",就是一个优先考虑的亮点。 总之,在企业招聘中,简历是敲门砖,求职者一定要好好撰写。对企业里的HR和用人部门来说,既详尽又针对性的信息都是干货! 我是HR,工作上需要甄选简历,对候选人初试,跟用人部门或者老板一起复试,总结下从一个招聘者眼中的干货!匹配 我们招聘都是喜欢招聘有同行业同岗位经验 的候选人,所以我们招聘者非常喜欢候选人简历上的内容是跟我们的行业相关的,如果不是的,那么简历写得再好也不合适。 详细的工作经历描述 这个是取决于招聘者是否从简历上淘汰你。 即便是有同行业的经验,但是在工作描述内写得过于平淡,或者略过的,也算不上干货。 相反,写得过多的就算是湿货了,在一个公司呆了不到一年,写的工作职责跟业绩都1000字了,没有几个招聘者愿意看下去的。 在工作描述里,最好的干货就是写做了什么以及做出了什么,比如 简历A:"负责华东地区产品销售" 简历B:"在公司最新的市场战略布局情况下,负责华东地区产品销售,在这期间工作非常努力,天天跑市场,不怕严寒酷暑,积极奋斗,甘于奉献,为公司创造业绩" 简历C:"独立负责华东地区产品销售,一年销售额达2000万,获得公司销售冠军称号" 这三个简历的工作描述,作为HR,肯定是选择第三个的,第一个写得太简单,第二个是属于"湿货",而第三个就是招聘者眼中的"干货"。 其他 简历上的干货就是你的同行业相关经验,或者同岗位的工作经验。 其他的自我描述、基本信息等只是需要匹配的基本信息,真真的干货就是过往工作经历里的工作描述。 关注我,我是终身学习者。分享真实面试经验、职场技巧,不讲废话,知识捞干讲。 求职的时候,我们都会投递简历,那么,什么才是HR们眼中的干货呢?1.工作经历 HR招聘的时候,一般会找符合岗位的人才,那么他首先的关注点,就会在你的工作经历上。比如,他们要招设计,就会看应聘者在哪些公司做过设计,他们大概会知道这些公司是一个什么水平,里面的设计师是个什么水平。同时,他们会从你在一个公司待的时长,来判断你是否能沉下心来工作。 所以,工作经历很重要,工作年限,公司名称等,会是HR最先看的。2.获得荣誉 这里的荣誉呢,一般是和岗位相关的辅助材料,比如做设计的,有没有得过设计大奖,或者参与过众所周知的设计项目等,这些都是加分项,若是HR满意,看到这里,直接会打电话约面试时间的。 因为每天都有很多简历发到HR手中,所以他们不会在每一份简历上都花很多时间,很可能就撇几眼就过了。所以,我认为,简历上列好以上两项工作就好了。 一个企业招聘人一般会看三个方面,一是工作能力,二是潜力,三是匹配度。通过这三方面综合考虑再来决定,所以你思考如何在简历中突出这三个方面,让招聘者觉得你是最合适的。 工作能力 简历上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这个工作能力包括了你在过往企业的项目经历,项目结果。不要小看这个地方,很多人往往不注意,随便把自己的工作经历流水账式的记录下来,比如很多人会在简历中写自己经历了项目A的什么工作,经历了项目B的什么工作。这样的罗列对面试官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人会关心知道你都干了什么,你只需要呈现出你最亮点的部分,你的价值和你的思考。可以考虑用下面的模板。项目经历A:XXXX项目背景:介绍这个项目的背景是什么,你在其中负责什么具体的工作。项目结果:你在这个项目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带来了什么具体的结果,这里一定要数据化呈现。比如你负责某公众号的运营,从原来的10万粉丝提升到了50万粉丝,你具体用的什么思路和方法做起来的。 这个项目经验的介绍,可以体现出你是否真的是自己完成了这个项目,还是你拿了别人的案例套用在自己身上。如果你简历写不出来,说明你这个项目可能只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操盘者。很多人以为自己参与了这个项目,自己就很厉害,但其实面试官要的是你的实战能力。 工作能力的部分都可以用个方法看出来,一个人的工作经验这部分如果写不出什么具体的思路和结果,基本简历都过不了。 潜力 如何在简历中呈现出自己的潜力。其实第一点是看你的文字表达能力。比如上面第一点钟的工作简历部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工作经验都写不好,说明他文字表达能力弱,逻辑思考能力一般。这样的人招到公司可能无法很好的沟通,潜力分就大大降低。 所以不要以为简历上的表达都是随便写的,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代表了你的文字表达能力。用词是否精准,是否喜欢夸大,是否有逻辑,内容是否有结构。这些背后都体现了你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专业度。 比如有人的简历把工作经历写的很混乱,就代表这个人平时表达思路不是很清晰。如果一个事情写了一堆废话,还没有讲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代表这个人抓不住重点。如果写的都非常细节缺少框架,代表这个人只看细节没有全局观。 所以看一个人的文字表达,基本就知道他的工作能力,执行力、表达能力、逻辑能力等潜力值。 匹配度 前面两点一般是简历筛选首要看的,基本可以快速筛选掉一匹不合格的简历。最后一步就是看适不适合。能过通过前面两个条件,代表能力、潜力都可以。那么就看简历中的经验值是否匹配要招聘的岗位。 这部分一般分为2个环节,一个是简历匹配,通过简历的描述觉得合适的,会进行电话或者线下面试,进一步判断你的个人气质,整体感觉是否跟公司匹配。 以上是我个人职场中面试无数次之后,总结出来的几个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