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题,拍摄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技能技巧,欣赏作品的人对好与坏的标准不一样,只对手中摄影器材的了解与使用的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不是摄影器材就可以决定作品质量高低的绝对理论。所以就说拍摄一幅所谓的好作品,关健不是在使用了什么器材工具,而是在于使用器材工具的人。作品最终反映的是创作者的构思,每个人,只要掌握好器材的设置功能,用反拍或手机拍,这样拍出来的照片都很美!各有所长!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位用单反的摄影水平太烂。 并不说明用手机的水平就高:因为手机是针对业余爱好者,将一些摄影技巧简单集约化,你要做的只是进行一下选择。比如你在手机选择一个人像模式,相机会直接给你一个小景深,你不需要考虑什么光圈大小,你只管拍就行。用手机拍的清晰,绝大多数时候是光线好,快门速度高,甚至是牛逼手机的夜景模式。你不用考虑色彩模式、饱和度问题,用手机拍照,稍稍了解下构图,就能拍比较不错的照片。 换一种说法:让同一个人同时用手机和相机拍照,这是公平的,要么都烂,要么都好。让一个有专业水平的用手机,让一个刚刚起步的爱好者用相机,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这如同让一个不会开车的拿车去跟自行车比赛跑。 我在很多地方说过同样的问题,手机在拍照方面,它唯一的优势就是便携,除此之外再无其它,你拿它的摄影水平跟单反去比,这是没有可比性的,那你怎么不拿单反的通话功能跟手机比?比不,哈哈。 但在日常应用上,手机拍照的确非常够用,包括清晰度、色彩还原,特别是一些功能定制,让摄影更加简单化,更加亲民化,让一个普通民众稍加学习就能轻松拍照,这才是手机。 下边,我放了几张前几天同时用手机和相机拍的荷花照片: 这几张照片里,有几张是手机拍的,有几张是相机拍的,除了专业人士能从专业角度看出手机和相机的区别,大多数应该看不出有啥区别,但如此按照题主的说法是不是手机跟相机又没什么区别了呢?哈哈。 手机跟相机是没有可比性的,也没必要比,有些人非得拿自家的手机拍照跟人家专业相机比,除了不自量力、忽悠老百性外,还有点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看。 对了,对比手机和相机拍照,不能拿手机屏幕来对比,除了专业屏幕外,还有一个叫洗 印照片的地方,往大了放试试。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为什么总有人说别人用单反拍的照片,不如自己手机拍的好看? 现在很多人喜欢将手机和单反像机进行比较,说单反像机拍照不如手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聊一下: 1、手机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轻巧。打开后啪啪啪啪啪就可以了,单纯的高科技含量,用起来更方便、灵活,所有拍摄参数交给手机,只管按快门曝光即完成一幅照片;而对单反像机操作不是熟悉的人,像机的手动挡、光圈优先档、快门优先档、感光度、白平衡等的设置确实是个技术活,设置不当拍出来的照片,肯定不如手机的直出效果。 2、重点提醒一下,专业的单反像机拍摄确实好于手机,区别于是否熟悉单反像机、摄影知识的掌握度。 单反像机不管全幅机还是半幅机,都是具有拍摄的专业性,可以依拍摄环境、拍摄目的需要而更换合适的镜头来表现作品的意境;这一点手机是做不到的,虽然现在高档手机也可设置拍照参数,更换各式小配件,终究达不到单反像机的效果。 3、有些特殊的场景,比如说拍摄夜景类,长时间曝光,手机拍摄的效果,肯定不如单反像机。 4、手机与单反像机的定位不同,手机注重轻便易用,而单反强调专业。单反的半幅与全幅效果,尤其是全幅机。由于高像素的全幅像机,其感光元件、宽容度、色彩还原、细腻程度均优于手机,就决定了手机与单反的画质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比较取决于拍摄需要。一般主要是记录与分享,要求不多,手机拍照足矣;对于专业拍摄需要的话,肯定是用单反像机完成拍摄任务。 所以说,好看与专业是有区别的。 以上内容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为什么总有人说别人用单反拍的照片,不如自己手机拍的好看? 这种情况我在拍摄的时候还真遇到过。记得有一次在苏州金鸡湖拍夕阳。我用了三脚架加装了渐变镜,用raw格式记录,向右曝光加了两档。拍摄的时候,有一位阿姨专门跑过来看我拍摄的照片。那位阿姨问我:"你们用这么专业的设备拍出来的照片,为什么还没有我手机拍出来的照片好看?"说着她得意的把她的手机照片给我看。确实对于这种情况你根本就没法跟她解释,不如顺便鼓励她夸赞几句。 前几天我还和一个摄影朋友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自认为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强于别人用单反拍摄照片的无外乎两种人,一种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老摄影人,以前用相机,现在改用手机了;另外一种就是无知者无畏的摄影门外汉。我比较赞同他的这种说法,我相信持这种观点的人大部分应该都是属于后者。 其实摄影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技术学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师,需要学习掌握很多的摄影基础理论以及众多的摄影技法。掌握了这些,仅仅只代表你能拍,离真正的会拍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经常说摄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一张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摄影师理论与技法的展现,里面也包含了摄影师对大千世界的感知以及对生活的领悟。摄影作品是一个摄影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随着智能拍照手机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摄影的行列。智能拍照手机从最初的单摄像头发展到现在的三摄像头,甚至四摄像头,可以说在摄影硬件上发展非常迅猛。软件上随着AI技术的不断提升,摄影软件的算法也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省事。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下到两三岁的小屁孩儿都会用智能手机拍照。 之所以手机拍照变得如此简单,还得依赖于智能技术的强大算法。比如就拿现在的多摄像头拍照手机为例。拍照的时候,每个摄像头其实都是在独立工作的,有的负责记录场景信息,有的负责记录景深信息,有的负责记录细节信息等等。当按下快门的那一刹那,其实相当于多部相机同时记录,再通过软件的合成算法最终得到一张成片。整个过程其实相当于有一个看不见的摄影团队在共同协作完成。拍摄者需要做的只是构图和按下快门。 所以这种纯粹依赖于手机算法而进行的拍摄,没有任何技术可言,更不值得炫耀。这种拍照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摄影。我认为真正的摄影应该一种通过摄影理论与技法去拍摄心中所想的记录形式。拍出的照片里应该包含了摄影者的思想与感悟。 当然这种完全靠软件算法合成的手机照片,乍一看确实很好看,唬唬外行还可以, 在内行人看来,就是一无是处。首先合成后的照片细节损失非常严重,特别是暗部细节的处理非常粗糙噪点明显,大光圈虚化的合成更是一塌糊涂,一眼就能看出涂抹的痕迹,极不自然。 再来看看专业相机的拍摄特点。专业相机不像智能手机那样智能化程度那么高。专业相机还是秉承着追求极致画质的宗旨。摄影师之所以选择用专业相机进行拍摄,主要还是因为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每一个步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定义参数。也就是说,在拍摄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自己控制。这样不管是在前期拍摄中还是后期处理中都可以很好的融入摄影师个性化的想法。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是真正意义上摄影师内心想表达出来的东西。 比如文中开头提到的那位阿姨看到我用raw格式拍摄的照片发灰,对比度也不够,而且颜色还不鲜艳,其实她不明白我这样做是为了能记录下更多的照片原始数据信息,以方便后期处理的时候能更大限度的还原出现场的情形。也就是说,她看到的其实就是一个半成品。 了解了这些以后,相信那些嘲笑专业摄影师照片不如自己手机照片的人应该再也不会自不量力的去和别人比试了吧。 关于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大家还有更好的看法与观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苏州三忆影像 。 这种情况其实我也遇到过,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吧,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主观原因:拍摄水平不同 拿单反的也有菜鸟,拿手机的也有高手,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摄影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而器材只是实现手段。如果对光线、色彩、构图等没有基本概念,给个哈苏机器也白搭: 反过来说,如果拍摄者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拍摄经验,用手机一样能出好片: 二、客观原因 1、单反和手机定位不同 单反定位专业拍摄工具,最开始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商业摄影,要求出片包含丰富的色彩、亮度、细节等信息,后期处理空间大,灵活性也大。之所以单反直接出片有时候显得"灰蒙蒙"的,就是这个原因: 手机定位通用快速拍摄,主要对象是没有专业摄影理论基础的普通消费者,他们即没有足够经验和技巧、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进行复杂专业的图片后期,而是要求直出就"好看",所以手机直出会预先进行对比度、饱和度、暗部提亮等快速润饰,让出片符合大众审美观点: 2、手机摄影正在快速变强 近年手机摄影的发展速度远超单反,特别是智能算法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手机的硬件不足: 现在新出的手机都普遍拥有两个或以上的摄像头,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再结合软件算法就可以实现很多不错的效果。比如模拟浅景深的人像摄影模式: 再比如暗光环境下的专业夜景模式,下图为网友分享的手机全景夜景作品: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手机摄影还会越来越好,一部分使用单反的普通用户,很可能放弃沉重的单反和复杂的图片后期,加入到手机摄影的阵营中: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关于摄影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关注小k后私信下图中各类关键词,获取小k为您整理的独家摄影技巧,祝您摄影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