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各种因缘凑巧,曾混迹佛教圈多年,耳闻目睹了不少新鲜事或怪现状,甚至有一些是"内幕级"的,不妨开诚布公谈谈感想。 "僧人也喝酒吃肉、开豪车用好手机"的争议始终不断 在当下,真要出家,是不难的,又是极难的。这不是卖关子,而是实情。不难的是,要求着实不高,甚至相当于没要求,网上什么"出家需要本科毕业"之类,或者有意耸动视听,或者属于外行人不经之谈,委实都没必要理会。 就现在的实际情况而言,要正式剃度出家,条件大体来讲,其实就是4项:没有犯罪记录(属于政府要求)、身体没有残缺(戒律要求,因为出家人是"人天师范",残疾会影响形象)、年龄低于60岁左右(防止老来混吃等X)、家人同意开个证明(不能破坏家庭和谐),就可以到任何寺庙去请求出家。佛教宗旨在"大开方便之门"、"众生平等",对于有心人不会有意为难。比如国内寺庙,你若去住上一段,会发现总有老年人、残疾人等常住,他们或许没有落发出家,但同样可以在寺修行,只不过身份是"居士"罢了。 所以,出家表面上有要求,实际上一般人都能满足。寺主若看你"有缘",以上条件还能放宽,比如有些年轻人出家,家长是死活都不同意的,"同意书"之类往往也可以忽视——2014年前后我参与某禅文化活动,事后有4位大学生先后出家,听说其中两位就没有得到家人许可。这个难题,一般都是靠"拖"字解决的——你在寺庙呆个几年,一般家长也就死心默认了。很多和尚在这方面都是"过来人",其实早已预知事态的发展。 寺庙,理论上是四众弟子修学的"选佛场",出家当然也有所谓"审核"制度。一方面,和尚也是社会公民,也有户籍所在地给发的身份证,这个和我们没有差别;但另一方面,出家人与我等大众不同在,他还有一套身份证,是为"度谍",是作为僧人的身份证件。他们正式出家时,也需要有当地佛教部门登记注册,一切都有案可寻。有朋友说,寺庙有可能成为藏污纳垢之所,比如时常看到报道有杀人犯隐姓埋名当上主持之类,其实那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最近一二十年这类丑闻基本绝迹了。 "昔日杀人犯,今日净慈寺监院"的新闻 为什么?不说寺庙进出也都有当地公安部门过问了,更因为拜科技发达所赐,什么人脸认证日新月异,如今有案底之人想要重施故技跑到寺庙洗白,再无可能的了。 出家之难,不是难在条件,而是难在诚心。一句话就是,不是你想出家了,跑到寺庙跪地哭求一番,就能穿上那顶袈裟的。这种戏剧性的情节,也只能在影视剧上瞧瞧热闹。 就一般程序来讲,你若诚心出家,到了寺庙之后,得当一年左右的"行者"。好听点,是《水浒传》所谓的"不落发的修行头陀",说实际点就是打杂的。这个机制是很先进的,有点类似如今商业公司入职前的"实习"或"考察期",兼有培训之意。反正,在这期间,全寺上下几乎所有最脏、最累、最重的活,都会随时吩咐你去干,而且几乎所有眼睛都会暗中观察你,盯着你。 行者,是整个寺庙中,身份最卑微的那个学徒。你得适应寺庙起早贪黑的作息(一般凌晨4:30分起,晚21:00熄灯);你得从早到晚干各种活,洒扫、清厕、做饭、端茶递水;晚上仅有的一点空闲,你得到处请教、模仿,快速学会各种规章制度、佛教礼仪、修行法则,使劲背诵各类经文等等,甚至还得卑躬屈膝。 "出坡" 为什么,因为佛教讲"忍辱波罗蜜",严格的僧人会故意为难你、打骂你、羞辱你,看你耐力如何、根性如何,这也是一种考验。我听说,过去虚云大师的弟子佛源和尚,在执掌广东云门寺时,往往看到"行者"就是闷头一棍,打得你鲜血直流,或者破口辱骂刺刺不休,不理解的赶紧丢盔弃甲逃回家,懂其深意的就会晓得这其实就是佛家所谓的"当头棒喝"。这些年我到任何寺庙去,所见到的"行者",无一不是灰头土脸风尘仆仆之状。 如此,辛苦做行者一年,通过各种有形无形的考验之后,住持及常住法师等人若认为你是合格的人选,就能挑个好时辰剃度出家成为"沙弥",算是"准和尚"了。再接受一年考察通过后,就会受派到大寺受戒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给你剃度的,是你的恩师;为你授戒的,也是你的恩师。 至此,等到受戒完毕,你才算是真正出家了,是标准的和尚了。前后算起来,单单"考察期",就是两年。这个过程其实非常不容易。 总之,你我要出家当和尚,吃不了苦是不行的,没有那份根器也是不行的。这就是"与佛无缘"。 只是说,大寺与小寺,在出家难度上会有所区别吧。寺庙也是学习场所,大寺名寺相当俗世大学的985或211,一切都相对完善,制度也严格很多,坦白说更从来都不缺人,要求自然就多点,是宁缺毋滥的态度。这既是一种考察,也是一种历练:锻炼你心性、磨炼你性格、增强你毅力,提升你智慧。 而小寺庙,同道缺乏、生活清苦、修习涣散,出家人也多不愿意去,往往全部人员只是一两位和尚,我住所附近那座古刹就是如此。他们本身就亟需人手,出家手续程序上往往就松散很多了。我记得2015年某个夏天,陪同一位台湾年轻法师,游访江西一处名山,途径一座小寺庙,蹭吃完饭出去洗碗间隙,该主持竟然拉住我偷偷询问,能否让同行法师留下来。 而在名寺大寺,常住寺庙三四年,还没被同意剃度的,比比皆是。能出家,对有坚定信仰者来说,无疑也是人生一桩大事,是非常郑重且虔诚的。犹忆2015年暑假,我到湖北某名刹小住,隔壁一位从安徽远道而来志在出家的汉子,在此间当行者三四月了,每晚忙余都还乐此不疲地各种请教,如何穿袈裟、如何诵经文等等,那种专心致志之状也是很让人动容的。 外间对和尚总有误解,甚至心存轻视,认为都是好吃懒做闲汉,未免太隔膜了。尤其是当下佛教界,80后、90后出家者,多数都是大学毕业生,更不乏清华北大复旦出身的,委实卧虎藏龙人才济济,气象早非明清时代颓败的佛教僧人可比。他们这些人,不是在社会上"混不开"彻底佛系,也不是感情受挫之类狗血剧情所致,而是真诚发心而来。 至于说,你若非要盘根究底到底缘何"想不开",只怕连当事人自己都说不清。人是很奇特的,一旦涉及信仰层面,往往都真的是"不可说"。佛门经典《金刚经》里,连"如来所说法",都是"皆不可取、不可说",夫复何言?只能说,若知因缘不言自知,若不知因缘百释不解,很唯心主义就是了。 至于出家人的"生活费和开销"问题,内外往往陷入两种极端:出家人是动辄"哭穷",唯恐误会;而俗世中人每见和尚肥头大耳,出入小轿车人手一部iPhone,总疑心他们个个腰缠万贯礼佛不诚,乃至谤憎心起。 敝意,这两种看法,皆不可取,更不合事实。一来,当代僧人,若还要在生活费上哭穷,是不合适的,佛教七慢总要占上几样,尤其是那些有一定职务、身份,或来自名山大寺的出家人;而另一方面,俗世大众见僧就说人有钱,甚至弄出各种谣言,什么"包养"、"月薪上万"等等,也都是空穴来风,随人乱扯。事实上,人民大学学者曾在2015年搞过一个调查,出来一个长篇的《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里面明确给过一个数据:中国大陆的和尚,人均月收入仅为397元,远远低于城市低保。 和尚有"收入"是不假。因为生而为人,即便是你躲到深山老林了,也要有最起码的穿衣饮食起居需要,这些都需要钱财花销。中国寺庙,本身是有营收的:门票的、做法事的、信徒捐赠的,甚至还有自己开发生产的(比如茶叶、手工工艺品);而僧人自古以来也有"单资"收入,就现况来说每月100-1500不等。 有的寺庙,躲在深闺人不识,整年来烧香拜佛的都没几个,单资自然就少,或者干脆没有,需要自力更生,撑持住基本生活需要;而有的大寺名寺,不说门票了,平日做场法师都可以几千上万,反正参与者有份,做早课时衣袋被塞入个几百一千也是常事了,运气好时"月入上万"也不是诬陷。早在10年前了,那时网上购物还刚兴起,某日我到某国内数一数二的禅寺去,就发现僧寮外丢下的快递箱子多到简直要用"满坑满谷"来形容。稍后,再随一些老师到武汉某寺某法师房间喝茶摆放,就发现那房间布置、设施已经不亚于高级公寓了。这样一些僧人,你能说他们还过得很清苦吗? 更何况,随着经济起飞,有钱人越来越多,而精神迷茫的大众也日益增多,这些信徒对于供养僧人,出手往往是非常阔绰的。对于敬仰的僧人,或送钱财的、或送手机的,那是无所不有。僧人不缺钱,尤其是名寺主持不缺钱,这是一个事实,无需否认。尽管,寺庙及其僧人,每每支出的款项也非常巨大,盖庙宇、做公益、印刷免费书刊、给人提供免费食宿等等,付出的无一不是真金白银,是不缺钱又时时刻刻缺钱。 按佛教宗旨,"虔诚清净供即为福田,若心存非分所求,就如官场行贿、市井交易一般",钱财这种考验还是很低级层面的。对于僧人来说,出家不是为了钱财,更不是图生活舒适,这些都是修心的障碍物,稍有觉悟的僧人都会洁身自好。那些大量接收到供养的主持、名僧,理论上钱财都存放在个人账户上,可都是"公共财产",你只不过就是暂时保管而已,一般都不会拿去个人享受。 只是说,任何地方、任何群体,名副其实的"理想国"都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僧人群体也会有一些蝇营狗苟之徒钻营其间,败坏风气。历代佛门,所谓"僧人",都会自然存在"圣贤僧"与"凡夫僧",或曰"命道沙门"与"污道沙门"这两类出家人。前者,就是真正的出家人,是"人天师范";而后者,你我也常常看到,他们的倩影一般都出现在法制频道就是了。 出家非易事!最近,三江镇发生一件奇事,出家21年的李xx被几个和尚送回老家了,和尚讲:"寺院不为她养老送终"!"我婆婆可是为你们煮了20多年饭的,生病了就不管,哪有这个道理",儿媳为此大闹,还惊动了110……可是待民警赶到时,几个和尚早扔下气息奄奄的李大娘驾车而去,这还是一个中等寺庙呵…… 原来这李大娘20多年前丈夫去世,受不得儿媳窝囊气,一气之下带着数千元积蓄去百里之外的龙潭寺出家啦!她身体好,除了念经诵佛外就是做饭……近年身体差不能做饭了,听说又患了乳腺癌,无钱动手术成了寺里的包袱,因此被主持遣送回家…… 唉,在外打工每年还能挣钱,可在庙里……但我这里1992年某国企管钱的刘x女罪行败露后携款100多万元人间蒸发,20年后在东南xx寺院被擒时,却在青灯黄卷下过着逍遥生活,从不干活…… 就这事我问了宗教局的老沙,他讲,去寺庙出家或当和尚,除了"政审"(打比方)有无犯罪记录和面试(检查身体、观察像貌、出家的动机……)外,最重要的是没钱的身体要好,能做事,带钱的特别受欢迎!因为庙里衣食住行需要钱,名寺大刹不差钱,但中小寺庙就不一样呵! 其实人生就是一过客,那儿都有烦恼,为僧为俗皆如此!这是无法回避的! 第一步必须在当地派出所开《无犯罪记录证明》,独身或持离婚证到寺院做净人一年以上经过住持等常住法师考核认可才能择吉日剃度成沙弥,沙弥一年以上才能通过考核去大丛林戒场受《三坛大戒》成为比丘。现在常住寺院每五年由佛协和宗教局统战部考核彻查一次。条件好的寺院会发几十至几百一个月的衣单费(单费超过一千的不多),我出家时是三十块钱一个月,现在是一百五。寺院有事外派出差会安排好票务等费用,住宿都是在其他寺院挂单是不需要费用的,但得守人家寺院的规章制度!大家在网络上看到的所谓和尚几千上万的工资都是假的(至少真正的正规寺院是不可能的),寺院米油面条等有施主居士等供养,农村寺院基本都有菜地自己种菜。 别说出家做和尚,就算是你想皈依佛教,也是有审核程序的,只是审核较简单而已。 如果是想考入佛学院,那是很严格审核的。 给你说个故事吧,有次,我去寺庙,看到有个男人坐在客堂沙发上,受了伤。一和尚过来问他:跟别人打架了?他点了点头,和尚即说:起来,出去。该大师很多公开场合都说:各人知道各人自己的事。正无需爱邪,更不应助恶。千万别以为【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了。佛家都重要的教条,还是因果报应。 至于生活费,在国外,有的国家,是规定要乞讨的。我国,即由信众自愿施舍。华山某寺庙,其掌门人就不喜信众过多侵扰,现依旧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呢。 下面,是某学院招生要求: 第十九届专科班学僧45名,全日制两年。 四、招生条件 1、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历史清白的青年僧人(男众)。 2、信仰坚定,严持律仪,熟悉五堂功课,本人自愿,师长推荐,出家半年以上。 3、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重大疾病,无精神病史及其它传染病或残(隐)疾。 4、无婚姻或恋爱关系,无不良嗜好,无犯罪记录。 5、年龄18周岁至35周岁。 6、初中以上或同等学历。 7、有专业特长(文编、艺术、建筑、外语、体育、摄影等)者,可择优录取。 五、考试科目 佛学、政治、语文、历史、地理、英语,附加面试。 前段时间说某寺庙要上市,这个存在争议应该不会通过的,还有反映和尚养情人,正轨和尚都是有寺庙也就是有单位的,如果举报属实处罚是很严厉的,除非是假和尚。 说假和尚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纯江湖骗子,骗点小钱维持生活。还有种是挂科寺庙,打着各种旗号捞取不义之财,他说的寺庙肯定有,有的是承包性质,"穷庙富了方丈"。第三种是寺庙有但属地方自建的非法机构。 正轨大寺庙进人很难的,现在正在养老改革,有病和养老有保险的,理论上年满18岁,父母同意,信仰真诚,无残疾,无其它债务,无婚姻恋爱关系,信仰真诚,相貌端正。 满两年后19/25岁的可以推荐或考入佛学院,毕业后就像公务员一样,可以有升官的机会。 先是一到两年的义工或净人,需到当地佛教部门登记注册的,各方面表现好的话剃度为沙弥,前面的是临时工性质,而沙弥就可以拿工资了,各地寺庙工资不同的,低的月不足四千高的上万。授戒或有佛教文凭的可以外出交流,工资高还有出差补助。 大寺庙无需担心香客问题,而小寺庙多种经营,还种地,还要外出办法事做祈祷和拉客源。看着好像公司招工一样,大概就是这个情况,唯一不同的是不能结婚。 出家首先说无需审批。国家宗教局(中央统战部内设)出台《教职人员管理办法》,按照此《办法》对教职人员管理。出家做和尚依佛教教规教义受三坛大戒,受戒后发戒牒,并由当地佛教协会逐级报省佛教协会认定,并在省宗教局备案,发教职人员证。到此就可以主持宗教活动了。 总的来说政府对教职人员管理是备案制,不是审批制。自然无需审批。 一个公民想当和尚大致会经历这些过程。找到一个寺院,因缘结识一名师父。师父留他在寺考察,可长可短,经父母同意,拜师落发,成为出家人(沙弥),开始学法、修行,苦自不心说,有缘经寺院介绍也可能到佛学院学习。三年后到指定寺院(一个市-般指定一座寺)受三坛大戒,合格发戒牒备案。 和尚生活费来源:大寺院管吃住,发津贴。和尚收弟子给弟子们发居士证,弟子们供养。小寺院占绝大多数,一般只有一名和尚,功德箱收入,弟子供养,做法事收入,供灯收入等名目不少,收入可观,但寺院建设支出占大部分。 总之,和尚不缺吃穿,因缘出家,普渡众生,追求渡人自渡。 修佛即是修心,修心也需审批?怎么审?依据什么批?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审?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批?佛法无边,修的是佛性,寺里的主持方丈就能开悟显现出自己的佛性?六祖慧能文盲一个,只是一个柴夫,却自己在家里就开悟了,然后才皈依的五祖,在家的慧能和寺里的出家人,在修佛上谁的悟性高,谁的悟性低?如果论审批的资格?法师就有资格?开悟了吗?在家的修佛人的悟性就低吗?佛学院的院长就能开悟吗?这样的论调,在修佛学佛上根本就上不得台面,只能说要求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根本就不是佛法的真相。 当然需要审批。正常情况出家前需在寺院考察一年左右,如经剃度师认可,需提供离婚证明(已婚者)、无犯罪证明(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身体健康证明、户籍证明、身份证证明等材料。到寺院所在地佛教协会及宗教局备案并出具证明、到省级佛教协会报名参加(正常半年一次)剃度法事,经三师七证取得戒碟,才算取得僧人资格。 僧人生活费叫丹资,根据所在寺院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丹资也不同,正常为几百到数千元不等,僧人常住寺院时吃、生活日常用品是寺院提供的。 出家为僧为尼,当然需要一定的审批手续,而且非常严格。并不是解答区某些人说的随便找一家寺院即可。他们没有搞清楚僧侣与居士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为了控制僧人尼姑的数量,都会实行严格的审批手续。朝廷任命专门的宗教事务官员,对这些事项进行集中管理。如果有人想要出家,就要到朝廷指定的专门的机构进行资格申请。进入大的,比较重要的寺院,还需要考核文化水平。朝廷委派的事务官考核合格之后,再颁发度牒等资质物件,这样才算承认了他们出家人的身份。 严格的审批和管理程序是必要的。因为古代是农业社会,需要农民提供赋税和兵役。如果大家都大量的出家了,就会对赋税和兵源产生严重的影响,让朝廷无钱可用,无粮可收。而且宗教在本质上会对政治产生影响,朝廷也不希望其势力过大,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在其势力过大的时候,统治者会进行一些钳制的举措。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灭x运动就有三四次,每一次都释放了大量的生产力,将寺院兼并的土地、人口和财富,大量的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国家经济繁荣,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到了如今,国家对出家制度同样有严格的规定,有明确的、清晰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执行。比如,现在规定,出家的僧人要具有大学本科的学历,而且要求具有在被政府承认的佛学院学习、学历背景。如果不是佛学院的学习出身,而具有出家志向的人,可以由主持以上僧官推荐。如果既没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也不是佛学院出身,更没有寺院主持的推荐,一般不会允许你出家。除非你具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向管理部门交纳100万元人民币。这样才有可能给你下达一个出家的指标。而在有些经济发达地区,一个指标达到了300万元人民币。 所以,不是你想出家就可以随便出家的。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或者比较高的文化水准。现在的寺院,更欢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年轻人,要求懂得电脑操作,会编程,善于人际沟通,要会熟练地掌握至少一门外语。高素质的人才在哪里都是很受欢迎的。至于那些文化比较低的人,寺院并不欢迎他们,因为他们并不能给寺院带来可观的利益。 至于僧侣的日常开销,绝大多数来源于财政拨款。要注意,由于有专项拨款,僧侣现在一般都是不化斋的,化斋的都不是真的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