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文宗李昂太和年间,寒山寺有一位小和尚,名叫了凡。他长得眉清目秀,聪明好学,书不离手,诗不离口。每当看到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参加科举考试,得中举人、进士,甚至状元、榜眼、探花者,光宗耀祖,好不风光时,心里痒痒。于是,凡心萌动,也想一试身手。 唐文宗太和六年,时逢大比之年。了凡果然参加了当地的乡试。唐朝时,参加科举考试的门槛还不十分严格,不是像后来的宋、元、明、清,必须在县里考试取得秀才资格才能参加。 主考官见一个小和尚来应试,有点歧视,心里很不高兴。于是在楹联考试项目时,给他出了一个上联:"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 考官的题意是要小和尚主动退出考试。然而了凡没有理会考官的用意,不假思索地立即答出下联:"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 小和尚答得很工整。主考官不得不又出一上联:"子曰:克己复礼"; 主考官意思是要小和尚不应有凡心,思念官场红尘,小和尚毫不退让,略略思考一下,答道:"佛言:回头是岸。" 主考官没难倒他,也没听劝告,因而很生气,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纸笔!" 了凡用手做了个敲的姿势,朗声回道:"木鱼。" 主考官拍案而起,连声说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小和尚以为考试完毕,连忙合掌躬身应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主考官气得再无新词,来表达自己不愿小和尚参加考试的意愿,便大声喊道:"快滚,快滚!" 小和尚以为还要他继续应对,连忙应道:"善哉,善哉!" 一个偏见而执拗的考官,遇到这样一位对入仕考试执着而不知趣的和尚考生,其结局可想而知——小和尚自然不会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