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 别名: 秦二世 国籍: 秦朝 出生: 公元前231 去世: 公元前207 标签: 胡亥,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09年―前207年在位。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 胡亥,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09年―前207年在位。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和庙号,这是因为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禁止臣下对君主议论评价,到了汉朝,随着治国思想由法家变成儒家,谥号和庙号也就出现了。 扶苏,秦始皇长子。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拘捕审讯咸阳城的术士。术士们彼此告发,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 扶苏针对始皇帝坑术士一事,曾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让他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 [1-4] ,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逼令自杀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当年七月,行至沙丘时病重,秦始皇命中车府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当时遗诏已经封好,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5]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 [6] 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7] 扶苏 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就哭泣着走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如今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使者在旁边一再逼迫催促,扶苏对蒙恬说:"如果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说完便自杀而死。 [8-9] 扶苏死后,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 扶苏素有贤名,所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二世暴政时,陈胜说:"天下受暴秦的统治已经很久。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就因为扶苏屡次规劝秦始皇的缘故,秦始皇就派他领兵驻守外地。现在传闻扶苏并没有罪,秦二世却把他杀害。百姓都听说扶苏贤明,却不知道他已死。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下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拥戴他。楚亡后有的人认为他已死,有的人认为他逃亡躲藏起来。现在要是我们冒称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天下人们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有很多人响应。" [10] 轶事典故 编辑 播报 据《秦谜》一书推测扶苏之母是楚国人 [11] 。 扶苏其名来源于《山有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 [12] ,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的喜爱,寄托着他无限的期望。 [13] 史料记载的史书有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16]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 [17]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14]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18] 《资治通鉴·卷七》 [19] 1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2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3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始皇有二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4 《资治通鉴·卷七》: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因亡去。始皇闻之,大怒曰:"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5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6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始皇至沙丘崩,祕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於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7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秦始皇)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8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於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於上郡。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9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10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