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这一次,轮到中国科学家拯救世界了

  地球从未脱离小行星撞击的威胁。在大部分人印象里,拯救地球通常是好莱坞大片里外国科学家的事。可这一次,将人类从这种危机中解救出来的,可能是中国科学家。
  图片来源: Pixabay
  撰文 武大可
  编辑 魏潇
  小行星 101955 Bennu 是一块平均直径 500 米的巨大岩石,自 1999 年进入天文学家们的视野起,就得到了密切的关注——它有两千多分之一的概率在下个世纪撞击地球。撞击释放的能量将达到 1200 兆吨 TNT 当量,是"小男孩"原子弹的 80,000 倍,足以对地球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为人类社会带来灭顶之灾。
  小行星 Bennu 的直径甚至超过了帝国大厦和埃菲尔铁塔的高度。图片来源: NASA/University of Arizona
  科学家们显然不会坐以待毙,把人类的命运交给两千分之一概率的天意。可惜半个世纪以来的各种危地小行星 (可能撞击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偏转或拦截方案,要么是难度和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要么是效率过低,不能确保及时把小行星推离原有轨道。而我国中科院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 年 6 月发表在期刊 《伊卡洛斯》( Icarus )上的"末级击石"组合动能冲击方案 (Assembled Kinetic Impactor, AKI) ,通过使用 20 多枚长征五号火箭,能够将 Bennu 推离轨道,避开地球。"末级击石"终于把充分具有效率和可行性的行星防御方案带到了人们面前,成为了眼下从随时可能面临的小行星撞击危机中拯救人类的新希望。
  无处不在的威胁
  6500 万年前使恐龙灭绝的希克苏鲁伯 (Chicxulub) 撞击并非是小行星撞击导致大灭绝的孤例,规模不同的大型撞击在百万年尺度上常有发生。直径百米内的小行星撞击更是不计其数。考虑到地球历史上曾发生的撞击事件规模之大和现代不同规模撞击事件的频率之高,人类随时可能面临小行星撞击的灭顶之灾的说法不完全是危言耸听。美国近地天体和行星防御非营利组织  B612 基金会 在 2018 年的 报告 中称:"我们 100% 确定会被毁灭性小行星击中,不能 100% 确定的只是它何时发生。"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Steven Hawking) 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对宏大问题的简短回答》 ( 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 ) 中也表示,地球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小行星撞击。
  NEOWISE 2013 - 2017 年的监测结果可视化。 图片来源: NASA/JPL-Caltech/PSI
  科学家们对危地小行星的担忧由来已久,自 1992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主办近地天体拦截研讨会起,相关的风险监测和拦截偏转方案研究就在不断推进。2013 年启动的近地天体宽视场红外测量探测器 (NEOWISE) 项目就开始 对全太阳系的小行星进行监测 ,在主要任务期间发现了超过 15 万颗小行星,其中包含 1850 颗轨道可能与地球轨道相交,存在撞击风险的近地天体 (Near Earth Object) 。根据 NASA 的统计,截止 2021 年 7 月 19 日,已知的近地小行星数量已达 26,234 个。
  1994 - 2003 年有记录的直径 1-20 米小行星撞击频率图,共计 556 起。图片来源: NASA/Planetary Science
  防御难题
  认识到太阳系中潜伏着如此之多的小行星杀手后,科学家们也开始提出多种类型的可能拦截偏转方案:
  · 操作一艘重型航天器靠近小行星,充当"引力牵引车",用数十年的时间影响小行星的方向。
  · 从小型航天器发射激光以蒸发小行星上的物质,物质会飞离表面并产生相反方向的推动力。
  · 在地面或小行星附近的空间设置镜面以聚焦太阳光,照射小行星表面使物质脱落,从而推动小行星。
  · 如果小行星足够坚固,就能令设备在其表面着陆,利用火箭推动它。
  · 给小行星涂漆以改变其热特性,这样阳光就会改变它的方向。
  · 在小行星附近引爆核武器,传递能量并将其推离轨道。
  · 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用航天器撞击它。
  若要通过前几种方案完成小行星的偏转,需要的时间都需以十年为单位计算,效率过低,甚至比可能存在的超快小行星从发现到撞击前所留给人类的时间还要短。核爆方案又有潜在风险,违反了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 (COPUOS) 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规定。目前看来唯一可行的方案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动能冲击 (Kinetic Impactor) 。人类已经掌握了向太阳系内发射航天器的能力,虽然单个航天器冲击小行星所能传递的动量不多,但一个不够,可以发射两个,还不够,就十个。
  NASA 在 2018 年也确实提出过这种朴素的具体构想——超高速小行星应急响应任务 (HAMMER) ——假想目标同样是小行星 Bennu。NASA 的模拟表明,在 Bennu 与地球相撞之前,进行 34 - 53 次 HAMMER 发射,每次使用一枚 8 吨重的航天器进行撞击,就能确保 Bennu 轨道避开地球。这一假想任务成本颇高,需要的大量发射次数也使任务周期难以压缩,但若能成功实施,确实可以换来地球和人类的安全。
  方案看起来的确可行,但正如狙击手是要靠子弹喂出来的,背负拯救人类使命的小行星偏转计划如果未经演习,谁也不敢保证它能在真正面临撞击风险之时"一发入魂"。演习不能省,但当演习的"军费"数额摆在面前的时候,人们或许就打起了退堂鼓。近些年,NASA 和五角大楼之间就在谁来承担这类研发任务成本的问题上踢起了皮球。NASA 认为虽然这项任务的主要工作是研发,但本质上并非为科学探索服务,而是一项防御任务,因此希望看到军方来领导工作。但军方却将有关问题推回给了 NASA。
  直接动能冲击的测试任务最终未能上马。目前唯一有确切计划的筹备中项目是 NASA 与欧洲航天局 (ESA) 合作耗资 2.5 亿美元 (约 16 亿人民币) 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 (DART) ,计划于 2021 年底或 2022 年初发射,撞击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双小行星系统栾大星系统 (Didymos System,也称迪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 中直径约为 160 米的卫星栾小星,改变其轨道周期,进而改变系统中的引力作用,以此间接偏转栾大星。这一任务只需一次发射,航天器质量也仅为 610 千克。
  DART 任务示意图。图片来源: NASA/Johns Hopkins Applied Physics Lab
  有理由相信 DART 构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这样的方案仅适用于双小行星系统,对于 Bennu 这类一般的孤立小行星却无效。面对 Bennu 和更多潜在危地小行星的撞击威胁,人类又该何去何从呢?
  末级击石
  这一次,肩负起拯救人类的使命的或许是中国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提出了改良的航天器末级组合动能冲击方案 (AKI) "末级击石":有别于传统动能冲击 (CKI) 方案,航天器进入深空逃逸轨道后,火箭末级与航天器不实施星箭分离,由航天器操控末级组合体撞向危地小行星。这能充分利用火箭末级的剩余重量,提升撞击小行星的动量,进而提升小行星轨道偏转能力。
  "末级击石"行星防御任务方案示意 图片来源:中科院空间科研中心
  团队设计了使用长征五号火箭 (CZ-5) 发射"末级击石"任务的方案,计算模拟显示,单发 CZ-5 AKI 的小行星偏转效果超过了 CZ-5 CKI 的 3 倍。在十年内偏转直径 140 米的小行星轨道的任务中,末级击石可将偏转距离由不足一倍地球半径提升至一倍地球半径以上,为十年预警时间条件下直径 140 米级危地小行星的偏转提供了一种潜在高效技术手段。而在直径约 500 米的 Bennu 小行星转向任务中,如果使用末级击石策略,只需要发射 20 多枚 CZ-5 就足以完成偏转,令其轨道避开地球,远低于 HAMMER 计划所需的 34-53 次发射。
  AKI 末级击石与 CKI 的防御效果对比。图片来源: 论文 截图(未经同行评议的 arXiv 版本,与正式发表版本的内容基本一致)
  《伊卡洛斯》的审稿人称这一研究是"有趣、简单、新颖的"。作为目前唯一有望做到短期预警条件下的 140 米级危地小行星防御方案,末级击石的确简单。没有人希望在有生之年遭遇小行星撞向地球,但若这样的灾难真的在不远的未来发生,拯救世界的或许将会是中国科学家。
  内容来源:微信公号 科研圈
  博士去高校任教:我被 X 大 PUA 的那三年
  一个博士的血泪求职路:想入职高校?请以我为鉴避坑
  就业无门,退而考博入职高校,这是我的科研路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韩日两国宣布共同开发了新型电波望远镜光谱仪据韩联社3月23日报道,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KAS)3月23日宣布,他们与日本国立天文台(NAOJ)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干涉望远镜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阵(ALM库仑定律(1)观察表明,两个静止的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除与电荷的数量及相对位置有关外,还依赖于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及电荷的分布情况要用实验直接确立所有这些因素对静电力的影响是困难的。但是,如果带电体的被遗弃的火箭ampampquot击中月球ampampquot可以看到火箭助推器从右到左在天空中跟踪火箭的废弃部分现在应该已经撞上了月球的远端,科学家说,他们预计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25撞击。三吨重的火箭部分已经跟踪了很多年,但它的起源是有纳维尔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白相间的球体。一提到地球这个词,我们就会联想到这个画面。然而,在二十世纪以前,人类只能仰望星空,太空旅行只不过是一个梦想。几乎没有人想过去地球以外的另天目Tech蓝色起源公布将执行第四次载人飞行任务把6名乘客送上太空太空旅行再次开启!近日,由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创立的商业航天公司蓝色起源(BlueOrigin)公布,美国东部时间3月29日,旗下NS20载人飞行任务将把6最新研究认为火星南极冰层下并不存在液态水2018年,科学家们利用火星快车轨道器的雷达数据,在火星南极冰层下约1英里(1。5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看起来是盐水湖的东西。但新的研究表明,他们看到的是覆盖在许多火星平原上的那种NASA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从太空捕捉到祝融号火星车的图像中国的天问一号着陆器和祝融号火星车在围绕红色星球运行约三个月后,于2021年5月14日在火星乌托邦平原上着陆。虽然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经分享了探测器和着陆器的图像(包括由无线遥控相机拍光速与参照系统无关吗?测光速必用一个特定参照系统还是测光速与参照物无关?观测光波本身的性质。利用光为媒质,观测反光的物体的性质。两者存在着本质差别。观测可反射光物体时,可从反射光可到达的任何一个点位去观首先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外星人如何定义为什么宇宙存在了138亿年,人类却始终没遇到外星人?1,第一,也是必须要搞明白的外星人该如何定义?!目前,人类定义外星人的方式就错了,就别谈什么找不到的问题了。以前我们人类就犯过错RNA分子进化的首个经验证据出现生命起源有新见解RNA分子进化的首个经验证据出现科技日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张梦然)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首次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创造出一种可复制具有多样化和发展复杂性的RNA分子。这白垩纪恐龙的蛋的孵化几个世纪以来,总有恐龙蛋被发现,但人们始终不知道这是何种动物的,直到1859年法国的一位牧师在法国南部比利牛斯省的洛口地区意外地发现恐龙蛋化石。这个是有记载的第一次确定发现的恐龙蛋
12岁女孩与家人争吵后坠亡,如何与孩子正确沟通不让悲剧重演前段时间网传眉山一女孩坠楼身亡,老人在旁边躺地痛哭,网传坠亡女孩仅11岁。今日眉山又发生一起女孩与家人争吵后坠楼身亡事件。12月9日7时14分,四川眉山东坡分局接到报警称,12岁女忠于谋国,谬于谋身岳飞之死的悲剧到底源于什么?1142年的隆冬,一代名将岳飞永远的闭上了双眼,生前的种种荣誉悲伤无奈都被茫茫大雪掩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依旧沉醉在纸醉金迷之中。关于岳飞的死,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赵构有意而为,伤逝和玩偶之家中西方文化背景下被ampampquot物化ampampquot的女性悲剧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索福克勒斯曾说沉默使女人显得更优雅。而中国的礼记中也有婉娩听从。可见,在中西方传统男权社会文化下,女性都被要求顺服,成为男性的附属物,甚至被物化。而随着后世女性10分钟读完张爱玲的金锁记一个人的苦命,两代人的悲剧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的子女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为了生存,曹七巧献祭了自己的纯真善良,又为了不沦为傲慢自负酿悲剧飞马座传说,英雄帕尔修斯在砍下女妖美杜莎的头颅后,从这个女妖的断颈中跳出了一匹带有双翼的白色飞马佩加索斯。美杜莎还没有变成妖怪以前,海神波塞冬曾深爱过她。因此这匹飞马其实是海神的后裔。飞悲剧!俄罗斯又一客机失事,4人死亡,1人重伤,11人无碍不知是时运不济还是怎样今年俄罗斯已有多架飞机失事7月以来仅我们报道的就有两起不幸的是灾难再次发生了视频加载中9月12日,一架由和航空公司联合执飞的L410小型客机伊尔库茨克附近硬着如懿传,一部给成年人看的悲剧,你看懂它了吗?2018年的这个夏天,是属于乾隆的。延禧攻略火了,还珠格格重播,如懿传紧接着跟上。观众看得不亦乐乎的同时,也难免拿来比较一番。但在我看来,三部剧的定位风格内容人群几乎完全不同。踩一产地堆成山没人要,10元3斤看都不看,滞销悲剧又要上演?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农产品在市场上卖不起价钱,不管是蔬菜,还是水果,到了上市高峰期的时候,价格铁定会下降,不过农民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至于落差太多,很难接受。马上到了金秋十月的季中秋悲剧!3岁女童被锁在车内身亡,我们该如何避免悲剧重复上演每逢佳节倍思亲,所谓的佳节,自然也属于中秋节,因为这是一个与家人团圆赏月的好节日。只要能和家人团聚,哪怕是没有大鱼大肉也没有月饼,依然是一件开心,幸福的事情。但是在深圳,中秋节那天澳大利亚植被开始复苏,然而科学家认为这才是悲剧的开始澳大利亚大火之后,植被复苏上了热搜,我们知道,澳大利亚这次大火持续燃烧了好几个月,至今在某些地区还未熄灭,但其中一些地方的植被却已经萌发新芽,展示出了勃勃生机。在此次大火中,袋鼠的张玉凤回忆毛主席最后的岁月感到非常孤独,经常一个人默默流泪人生无常,我们永远也预料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即使离别很伤感,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衰老会带给我们肉体上的痛苦,绝大多数老年人,到了一定岁数都会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