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流浪行星,那些星际孤儿的透镜追踪

  *以下根据高山书院和荔枝播客联合制作播出的播客栏目《科学相对论》节选整理而成,经老师审核后公开发布。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什么是流浪行星
  William:
  您研究的流浪行星,让我不禁联想到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从科学上讲,流浪行星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毛淑德:
  一般来说,行星都会围绕某个恒星转动;而流浪行星指的是一些脱离了主恒星的引力范围、不被主恒星引力所束缚的行星。
  关于流浪行星的形成,有一种理论认为,早期太阳系或其他系统的形成是一个混沌的过程,由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力散射,部分行星脱离了主恒星的引力束缚,被抛到了星际中,在星际间自由飘荡。
  另外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流浪行星有可能是在孤立的、密度很高的环境(比如星云) 里直接形成的。
  William:
  那么,这些流浪行星会不会某一天再次被其他恒星或行星系统捕获?
  毛淑德:
  有可能,但概率非常小,因为宇宙中绝大部分的空间密度极低。像球状星团之类的致密星团捕获流浪行星的几率会大一些,但也不是特别大。
  William:
  在一些科幻作品中,很多邪恶的生物来自被放逐的、遥远冰冷的流浪行星。事实上,流浪行星上可能存在生物吗?
  毛淑德:
  从能量的角度看,流浪行星接收到的光很少,以致温度特别低,存在生物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在这样的超低温恶劣环境下真能存在某类生命,那么他们在宇宙绝大部分环境下都能存活下来。不过宇宙总是存在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所以不乏这种可能性。
  William:
  您研究的另外一个领域是暗物质,暗物质和流浪行星有没有什么关系?
  毛淑德:
  在天文学历史上,黑洞、系外行星曾被视作暗物质的候选体,因为系外行星基本不发光,而黑洞周围如果不存在吸积盘,不产生X射线的话,也是黑暗一片。
  但现在已经基本排除了这些可能性。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如果暗物质是由它们组成,我们所观测到的背景恒星所造成的微引力透镜效应事件的数量,应该远远大于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当然,天体物理学也有其他证据显示:暗物质不太可能由流浪行星、黑洞组成,而是由基本粒子组成。
  搜寻流浪行星
  William:
  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流浪行星?它的科学意义是什么?
  毛淑德:
  从科学的角度上,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今我们知道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但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只有这八个吗? 会不会有其他的?
  太阳系形成过程中,一些行星可能因为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被排除到了太阳系之外,成为流浪行星。这当中既可能有"流浪地球"(质量与地球相当的流浪行星) ,也可能有"流浪木星"(质量与木星相当的流浪行星) 等。
  寻找流浪行星,并精准测出其质量、数目,对于我们理解太阳系或其他星系的早期形成、动力演化过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William:
  流浪行星,有的质量大、有的质量小,而本身又不发光,那么我们要怎么找到它?
  毛淑德:
  个别质量比较大的流浪行星会发出微弱的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光探测到它们。不过发现流浪行星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它的引力效应,即微引力透镜效应。
  当我们从地球观测遥远的恒星,如果中间有天体(如流浪行星) 穿过,该天体的引力场就会像眼镜镜片一样,对背景恒星的光线产生聚焦作用,导致它的光度增加,并产生光面曲线;随着天体移开,没有了聚焦效果,背景恒星又再恢复到原来的光度。微引力透镜效应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同一个事件只能观察一次,不会重复发生。
  流浪行星引发微引力透镜事件的动画过程,图自华沙大学天文台官网
  一般来说,"流浪木星"引起的光度增强的时间大概是一天左右,而"流浪地球"约几小时,所以要想观测到这个由引力聚焦所致的短暂光变,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深空。
  William:
  根据目前的观测,流浪行星的数量有多少?离我们最近的流浪行星有多远?
  毛淑德:
  通过微引力透镜效应初步的统计分析,一颗恒星平均有多颗流浪行星。现在银河系已知的恒星数量在千亿级别,那么流浪行星的数目可能也在几千亿量级,但具体数目还不确定,这也是天文学家想进一步研究了解的前沿方向。
  用微引力透镜效应观测到的流浪行星距离我们都比较远,因为当背景恒星离我们足够远,中间出现其他天体,进而被引力聚焦的可能性才足够大。最有可能发生微引力事件的距离,是我们与背景恒星的距离的一半。目前我们观测到的微引力透镜事件,主要发生在离我们约24,000光年左右的地方。
  William:
  我们所看到的流浪行星在银河系当中是均匀分布的吗?
  毛淑德:
  我们猜测,恒星密度较高的地方流浪行星也较多,因为它被散射出去的可能性更大;但它们在空间上具体是怎么分布的,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也是我们很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望远镜观测
  William:
  望远镜等科学设备及观测手段的哪些提升,能够帮助天文学家发现更多数目的流浪行星?
  毛淑德:
  望远镜视场(望远镜所能看到的天空范围) 越大,观测到的星星数目越多,那么能观测到的微引力透镜事件也越多。对系外行星的观测,望远镜口径不需要特别大,但视场要够大、够清楚,另外需要建在大气性质很好的地方。
  目前这个领域里世界最好的望远镜系统,一个是波兰在智利建造的1.3m口径"华沙"望远镜,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30年;另一个是韩国在南非、澳大利亚、智利3个经度不同的地方分别建造的1.6m口径望远镜,可以对同一天体进行24小时实行监测,视野更是达到4平方度,这对天文学家来讲是非常开阔的。
  "华沙"望远镜,图自OGLE项目主页
  William:
  我了解到您正在参与一个寻找流浪行星的望远镜项目——"地球2.0"。您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下这个项目?
  毛淑德:
  "地球2.0"(Earth Two,简称ET) 的项目负责人是上海天文台葛健研究员,多伦多大学天文系教授武延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12月3日,上海天文台提出了一个寻找地球2.0的空间计划,简称为ET,由7个中等大小的广角望远镜组成。这个卫星准备瞄准开普勒及其附近的几个天区,持续4年监测二十多万个亮星,以捕抓到行星凌星时的微弱信号。目前猜测每十个太阳中大约有一个有地球2.0。如果对的话,ET就能在4年内找到十几个"地球"。除此之外,ET还能找到近千个宜居带外的类地行星,对这些二代行星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引自武延庆《寻找地球2.0,答案或将由中国给出》)
  这个计划主要使用"凌星法"进行观测,我们也在讨论能否在同一个望远镜上设置一个30cm左右的望远镜,用于观测微引力透镜效应,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观测。如果能够实现,这将会是国际首例!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凌星法发现主星附近的系外行星,微引力透镜法用于发现比较远的系外行星,两个方法互补,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系外行星的早期形成。
  William:
  在望远镜这样的科学设备上,我们和其他国家相比,有哪些优势或差距?
  毛淑德:
  中国望远镜的现状有悲有喜。中国的望远镜,如FAST在射电波段的灵敏度领先世界,将会带来更多的科学发现,而LAMOST望远镜的建设也让我们在技术、人才等方面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跟欧美科技强国的差距,尤其是光学红外波段的望远镜。由于缺乏红外波段的观测器材,国内很多相关研究,像是系外行星的尘埃观测、宇宙天体红移现象观测等都无法开展。
  此外,在口径方面我们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最大的通用望远镜口径是2.4m,而国外已经达到了10m,甚至30m级望远镜已经处于建设中。
  William:
  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可能从其他方面做一些突破吗?
  毛淑德:
  发射很多小口径望远镜并放置在不同的地方,可以做成干涉望远镜阵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望远镜口径不足的问题。当然,其中的技术要求很高,每个望远镜的所在位置都需要非常精确。
  William:
  从商业角度来讲,做小型望远镜的阵列要比做大型的单一望远镜,在可行性上高很多。
  比如我们将成千上百个50cm口径的望远镜组成阵列,可以通过成熟的AI系统,对阵列以及各个望远镜的参数进行自主调控。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单个小型望远镜,避开了我国大口径光学镜片制造方面的弱点,成本比较低;第二,工业化量产,对于后期设备维修、更新和运营更方便,在轨时间也可大大延长;第三,在多地放置小型望远镜,可以同时观测不同的区域,形成规模之后,可以与地面观测站、研究机构、学校等联合起来共享数据,形成地面观测研究网络。
  如果商业能够结合进来,就像埃隆·马斯克SpaceX的这种方式,相信对科学研究、宇宙探索甚至整个人类都有极大的帮助。
  毛淑德:
  国家天文台等机构的很多科学家也在考虑这样的干涉网络。100个望远镜的好处在于,能够降低天体观测的时间频率。比如原本每15分钟才能拍一张照片,现在每分钟、每秒钟甚至更短时间就能拍一张。很多天体现象发生得非常快,中子星边上的一些现象可能在毫秒以内,伽玛射线暴的持续时间也可能是秒级。
  按照我们目前的时标参数,我们对天体的了解还不够。如果能降低这频率,就能发现很多短时标的有趣天文现象及天体。而且这是一个新的上升空间,可以发现一些未知,这对天文学家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最有趣的发现。
  天文学是由观测仪器驱动的科学,所以观测仪器对天文学研究尤其重要。我们关注的宇宙有太多令人惊喜的地方,即使我们能提出很多理论,但是宇宙的精彩远远超过我们人脑的想象,我们希望通过用望远镜去发现更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东西。
  整理丨李嘉、邱施运
  编辑丨朱珍
  热爱科学的人都在这里!

被人们所忽略的蔬菜甜菜知识扫盲甜菜甜菜即使对蔬菜爱好者来说,甜菜也是一个难点。甜菜是那种让人喜爱或讨厌的蔬菜,双方都有强烈的意见。随着甜菜从夏末到秋末进入旺季,争论不断。如果你因为甜菜的气味而落入讨厌甜自然说动物竟然也会谈恋爱(AnimalsCanEvenFallinLove)在你的生活中找到那个特别的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对于动物来说,这也是非常罕见的。虽然估计90的鸟类都是终身伴侣,但哺乳动物就不一样了。从基因到大脑到行为,估计只有3到5的所有哺乳你是否曾经对着窗外的麻雀发呆麻雀啊!你到底在想什么?你是否曾经看着你的狗猫或一只飞过窗户的鸟,想知道你到底在想什么?我们中的许多人将我们周围的动物视为我们自己的延伸,与我们毛茸茸或长着羽毛的朋友进行长时间的深入对话,并假设他们可以完我们生来是善还是恶?调皮?漂亮?丑陋?善良?我们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指南针,还是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人类是生是善还是恶。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后天习得的,我们生来就是没有道德的生物,而西格蒙这些地方简直是人间仙境还未被人类所污染地球上有些地方仍然保持着原始状态,每个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生命。它们偏远的位置或极端的环境意味着这些伊甸园受到保护,免受人类干扰的最具破坏性的影响。在这些土地上,生命基本上是按照自然兰州餐饮界知名品牌举办复商复市活动在兰州餐饮行业全面复商复市经营状况逐步好转的今天,由兰州烹饪协会兰州餐饮和饭店行业协会支部委员会主办,联合龙辰天下影视文化公司战鹰剧组和人人渔港大酒店,于6月29日上午,在西站人人走进丝路咽喉盛地感受五彩山丹美景六月的山丹,草肥马壮焉支花正艳它似上帝铺设在拢原上的一幅天然画章,置身其中,那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美场景令人震撼陶醉!更有丰富的历史记载有待大家去挖掘!六月的山丹,清风送爽,百花争艳今天的兰州晚报像一本报书今天的兰州晚报好阔气,192个版,像一本报书,要大家细细品读才能感知40年来的发展历程。第一张兰州晚报印出。1980年7月1日第一份兰州晚报出版。兰州晚报起初的地址及工作人员。兰州兰州市乡村游精品线路整合启动7月25日下午,由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兰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协会承办的2020年度兰州首届兰州十大休闲农庄评选启动仪式在榆中老家浪街举行省市相关单位领导及走进花儿临夏相约激情法台山4月13日,以走进花儿临夏,相约激情法台山为主题的临夏州文化旅游推介会活动在和政法台山风景区举办,来自甘肃和临夏州的旅游界代表及摄影界新闻媒体人士参加了本次推介会,法台山景区与参会半神的星链有多大的可行性?星链项目是美国SpaceX公司2015年提出的,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在太空搭建由12000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
巴拿马推低碳种水稻将培训六大种植区农民南美侨报网编译高卓航报道巴拿马农牧业发展部长奥古斯托瓦尔德拉玛(AugustoValderrama)近日同巴拿马大米生产商协会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以推动农民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温室哥斯达黎加中国友谊林首棵树下种阿尔瓦拉多总统谢中国南美侨报网编译高雪峰报道哥斯达黎加中国友谊林的第一棵树,7月7日在哥斯达黎加北部地区种下。这也是哥斯达黎加未来足迹计划的一部分。哥斯达黎加国家报报道,哥斯达黎加总统卡洛斯阿尔瓦拉多智利学生寒假如何防疫?三位专家这样建议南美侨报网编译李旋风报道7月12日至23日为智利全国学生寒假放假时间。学生在假期如何做好防疫?近日,来自智利的三位医学专家给出了一些具体实用的建议。智利三点钟报报道,智利儿科急救协大多地球人不知道的宇宙冷知识!霍金曾去找过外星生命关于外星是否存在着生命的问题,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的史蒂芬霍金在生前与亿万富翁投资人尤里米尔纳就曾一起公布了一项耗资1亿美元的星空探索项目。他们计划建造大量一种另类的发电方式依靠地球母亲的温暖发电,河北试验成功很多朋友对干热岩为何物不甚了解,这不怪大家,因为我们平时根本看不到它!这东西深藏在地球内部,然而本质上它和其他石头没什么区别,只是由于埋藏较深,可以得到来自地球内部岩浆和辐射的热量地球开启高温比赛模式?北美高温未退,西亚又现70,我国也快了北美洲千年不遇的极端高温还未完全散去,西亚地区更厉害的高温天气又上演了,地球上的高温区域你方唱罢我登场,仿佛在比赛一样。从6月下旬开始,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等地出现了被认为是千地球太热了南极高温创纪录,北极最后的冰区融化,北美洲现热浪虽然我们整天都能看到全球变暖的新闻,但是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都还会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真正的全球变暖是将来的事,然而实际上全球变暖正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地球内核正在失去平衡,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虽然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地球依旧存在着大量的谜团,而很多谜团,都集中在地球的中心区域。通过对地球地震现象的记录,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穿过赤道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地震波穿越南极和北极的速银河系内部的快速射电暴,距离地球30000光年?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的事件之一,作为高能短暂的无线电信号,很多人怀疑快速射电暴可能是外星生命的通信信号。在多年时间里,快速射电暴一直都在银河系之外被发现,并且距离地球非常遥远人类有可能改造火星,让火星成为第二地球吗?在太阳系中,火星和地球一样,都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然而相比地球,火星却是一个死亡的世界。虽然火星并不像地球那样富有生机,但是火星是地球的邻居之一,并且根据长期的观测,很多科学家认未完成反洗钱目标巴拿马入列需加强监控名单南美侨报网编译高璃月报道根据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近日发布的声明,由于巴拿马未能在最后期限前完成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的相关目标,因此FATF决定将巴拿马列为具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