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什么意思 RTP简介 ●实时传送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简写RTP,也可以写成RTTP)是一个网络传输协议,它是由IETF的多媒体传输工作小组1996年在RFC 1889中公布的。 RTP协议详细说明了在互联网上传递音频和视频的标准数据包格式。它一开始被设计为一个多播协议,但后来被用在很多单播应用中。RTP协议常用于流媒体系统(配合RTCP协议),视频会议和一键通(Push to Talk)系统(配合H.323或SIP),使它成为IP电话产业的技术基础。RTP协议和RTP控制协议RTCP一起使用,而且它是建立在用户数据报协议上的。 它作为因特网标准在RFC 3550(该文档的旧版本是RFC 1889)有详细说明。RFC 3551(STD 65,旧版本是RFC 1890)详细描述了使用最小控制的音频和视频会议。 RTP 本身并没有提供按时发送机制或其它服务质量(QoS)保证,它依赖于低层服务去实现这一过程。 RTP 并不保证传送或防止无序传送,也不确定底层网络的可靠性。 RTP 实行有序传送, RTP 中的序列号允许接收方重组发送方的包序列,同时序列号也能用于决定适当的包位置,例如:在视频解码中,就不需要顺序解码。 RTP 由两个紧密链接部分组成: 协议结构 1 2 3 8 9 16bit V P X CSRC Count M Payload Type Sequence number Timestamp SSRC CSRC (variable 0 – 15 items 32bits each) 码到 Payload 格式的缺省静态映射。另外的 Payload Type 编码可能通过非 RTP 方法实现动态定义。 包序列。 取,以支持同步和抖动计算。 新包有贡献的所有RTP包的源。由混合器将这些有贡献的SSRC标识符插入表中。SSRC标识符都被列出来,以便接收端能正确指 出交谈双方的身份。 可靠传输协议 Reliable Transport Protocol-----RTP 应用于EIGRP中,是它的组件 ●三角科技园(Research Triangle Park简写RTP) 基本情况介绍 北卡三角研究园( RTP )于 1959 年成立,是美国最大的科技园区,占地 7000 英亩(约 28 平方公里, 42500 亩),其中未开发区域面积为 1100 英亩(约 4.5 平方公里, 6700 亩)。 RTP 位于杜克大学、北卡大学和北卡州立大学所组成的三角的中心地带。依托上述三所大学优秀的教育科研环境, RTP 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如 拜尔、巴斯夫、思科、 IBM 和北方电讯 等来设立研发中心。现在 RTP 内有 100 多个研发机构,雇佣了约 38500 个雇员。年工资总额 27 亿美元。 RTP 经济区的主要涉及 14 个产业集群,包括农产品、建筑设备、仪器制造和服务、商业性服务、通讯器材、建筑材料、大型建筑承包、重型机械、商品分销服务、食品加工、发电、电力输送、制药 / 生物技术和烟草业。 哈佛商学院教授 Michael E. Porter 博士受美国竞争力研究委员会委托成立产业集群创新研究小组,调查了亚特兰大、 RTP 、匹兹堡、圣地亚哥、卫奇塔等五个地区。研究结果认为 RTP 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 1. 拥有许多个涉及不同的产业集群的研究开发中心 2. RTP 在目前快速发展的工业集群中相较其它地区地位领先 3. 由其它地区的竞争而引起的耗费不大 4. 良好的劳动力培训设施和一流的科研院校 5. 高规格的联邦和州府的研发投入 高标准的居住环境和相对低的失业率,生活质量相对高 为保持 RTP 的领先地位,园区制定了“保持领先” 计划,将特别重视包括制药、生物技术和传染病、农业生物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先进的医疗保健、分析仪器、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8 个产业集群。 RTP 地区计划在未来 5 年创造 10 万个新的工作机会。 RTP 在 1999 年和无锡新区签订了友好园区合作协议,确定双方在信息交流、对外宣传、人才交流、规划建设、科技孵化,技术应用与转化等项目上进行全面合作。这些年来,通过双方的努力,已经在多个层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 RTP 总裁罗伯森先生也是无锡新区国际咨询年会委员,已经多次来无锡作访问交流。 RTP(Rapid thermal process)快速热退火 是半导体制造中的一道工艺,可以用于离子注入后的杂志快速激活、快速热氧化等 RTP是一种提供端对端传输服务的实时传输协议,用来支持在单目标广播和多目标广播网络服务中传输实时数据,而实时数据的传输则由RTCP协议来监视和控制。 RTP定义在RFC 使用RTP协议的应用程序运行在RTP之上,而执行RTP的程序运行在UDP的上层,目的是为了使用UDP的端口号和检查和。如图1所示,RTP可以看成是传输层的子层。由多媒体应用程序生成的声音和电视数据块被封装在RTP信息包中,每个RTP信息包被封装在UDP消息段中,然后再封装在IP数据包中。 信息包的结构包含广泛用于多媒体的若干个域,包括声音点播(audio-on-demand)、影视点播(video on demand)、因特网电话(Internet telephony)和电视会议(videoconferencing)。RTP的规格没有对声音和电视的压缩格式制定标准,它可以被用来传输普通格式的文件。例如,WAV或者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格式的声音、MPEG-1和MPEG-2的电视,也可以用来传输专有格式存储的声音和电视文件。 从应用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可把RTP执行程序看成是应用程序的一部分,因为开发人员必需把RTP集成到应用程序中。在发送端,开发人员必需把执行RTP协议的程序写入到创建RTP信息包的应用程序中,然后应用程序把RTP信息包发送到UDP的套接接口(socket interface),如图2所示;同样,在接收端,RTP信息包通过UDP套接接口输入到应用程序,因此开发人员必需把执行RTP协议的程序写入到从RTP信息包中抽出媒体数据的应用程序。 现以用RTP传输声音为例来说明它的工作过程。假设音源的声音是64 kb/s的PCM编码声音,并假设应用程序取20毫秒的编码数据为一个数据块(chunk),即在一个数据块中有160个字节的声音数据。应用程序需要为这块声音数据添加RTP标题生成RTP信息包,这个标题包括声音数据的类型、顺序号和时间戳。然后RTP信息包被送到UDP套接接口,在那里再被封装在UDP信息包中。在接收端,应用程序从套接接口处接收RTP信息包,并从RTP信息包中抽出声音数据块,然后使用RTP信息包的标题域中的信息正确地译码和播放声音。 如果应用程序不使用专有的方案来提供有效载荷类型(payload type)、顺序号或者时间戳,而是使用标准的RTP协议,应用程序就更容易与其他的网络应用程序配合运行,这是大家都希望的事情。例如,如果有两个不同的公司都在开发因特网电话软件,他们都把RTP合并到他们的产品中,这样就有希望:使用不同公司电话软件的用户之间能够进行通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RTP本身不提供任何机制来确保把数据及时递送到接收端或者确保其他的服务质量,它也不担保在递送过程中不丢失信息包或者防止信息包的次序不被打乱。的确,RTP的封装只是在系统端才能看到,中间的路由器并不区分那个IP数据报是运载RTP信息包的。 RTP允许给每个媒体源分配一个单独的RTP信息包流,例如,摄像机或者麦克风。例如,有两个团体参与的电视会议,这就可能打开4个信息包流:两台摄像机传送电视流和两个麦克风传送声音流。然而,许多流行的编码技术,包括MPEG-1和MPEG-2在编码过程中都把声音和电视图像捆绑在一起以形成单一的数据流,一个方向就生成一个RTP信息包流。 RTP信息包没有被限制只可应用于单目标广播,它们也可以在一对多(one-to-many)的多目标广播树或者在多对多(many-to-many)的多目标广播树上传送。例如,多对多的多目标广播,在这种应用场合下,所有发送端通常都把他们的RTP信息包流发送到具有相同多目标广播地址的多目标广播树上。 RTP信息包标题域 RTP标题由4个信息包标题域和其他域组成:有效载荷类型(payload type)域,顺序号(sequence number)域,时间戳(timestamp)域和同步源标识符(Synchronization Source Identifier)域等。RTP信息包的标题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1. 有效载荷类型 RTP信息包中的有效载荷域(Payload Type Field)的长度为7位,因此RTP可支持128种不同的有效载荷类型。对于声音流,这个域用来指示声音使用的编码类型,例如PCM、自适应增量调制或线性预测编码等等。如果发送端在会话或者广播的中途决定改变编码方法,发送端可通过这个域来通知接收端。表1列出了目前RTP所能支持的声音有效载荷类型。 表1 目前RTP所能支持的声音有效载荷类型 对电视流,有效载荷类型可以用来指示电视编码的类型,例如motion JPEG, MPEG-1,MPEG-2或者H.231等等。发送端也可以在会话或者期间随时改变电视的编码方法。表16-02列出了目前RTP所能支持的某些电视有效载荷类型。 表2 目前RTP所能支持的声音有效载荷类型 2. 顺序号 顺序号(Sequence Number Field)域的长度为16位。每发送一个RTP信息包顺序号就加1,接收端可以用它来检查信息包是否有丢失以及按顺序号处理信息包。例如,接收端的应用程序接收到一个RTP信息包流,这个RTP信息包在顺序号86和89之间有一个间隔,接收端就知道信息包87和88已经丢失,并且采取措施来处理丢失的数据。 3. 时间戳 时间戳(Timestamp)域的长度为32字节。它反映RTP数据信息包中第一个字节的采样时刻(时间)。接收端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戳来去除由网络引起的信息包的抖动,并且在接收端为播放提供同步功能。 4. 同步源标识符 同步源标识符(Synchronization Source Identifier,SSRC)域的长度为32位。它用来标识RTP信息包流的起源,在RTP会话或者期间的每个信息包流都有一个清楚的SSRC。SSRC不是发送端的IP地址,而是在新的信息包流开始时源端随机分配的一个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