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往事如烟生命如烟第一章早中晚三餐炊烟升起酸甜辣五味饭菜飘香

  第一章 早中晚三餐炊烟升起 酸甜辣五味饭菜飘香载完整版
  烟雨迷蒙
  《山村咏怀》
  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每读宋代邵康节的《山村咏怀》一诗,不仅佩服诗的巧妙构思,在全诗嵌入一至十的数词,更是欣赏诗眼"烟村"二字的妙用,闭上眼睛想想,在葱绿和葱茏的景致簇拥下,袅袅升起的炊烟,幻影出诗情画意的山村景致。常言道:炊烟起处即故乡,这样的意境,深邃旷达,极富有"此心安处是吾乡"之感。
  似穿越剧一般,透过古诗词里的炊烟,遥望遥远而孤独的小村庄,那正是你梦魂牵绕的地方,但现在是否已是物是人非!
  偶读陆游的《山行》,我始终认为,若把"若论人间长久事",和"茶灶炊烟野寺秋"连在一起解读,似乎更显真切。
  是啊!人间何事长久?唯有吃穿住行。而象征人间烟火的炊烟,更像是父母呼唤儿女的无声曲,是连接天上人间的连心桥,也是从昨天走到今天以至未来的阳关道,她寄寓了人们无尽的情思。
  文学作品中,烟始终是人们寄托情感的载体,不管是送别的王勃,沉吟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悲伤,还是李白唱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豁达,别离诗中,"烟"成为友人间心灵感应的传媒。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而描写战争的诗歌中,苏轼的一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把胜利者的意气风发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写景诗中,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活灵活现出南方雨景的静谧,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却又真切写出北中国边塞的雄浑。
  多少楼台烟雨中
  就连描写女性,也可以用左思的"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来表现,而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
  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则又表现了商女的迷离。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但让我有点失望的是,我翻遍《诗经》三百首,却没有发现一个"烟"字,应当说,当时燧人氏钻木取火早已发明,刀耕火种的时代也已来到,难道《诗经》时代的人们还在茹毛饮血?亦或"烟"字被孔子全部删减"斧正"也未可知,总归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无一"烟"字,可以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中国诗歌中,最早出现"烟"字的诗歌作品是屈原《九章》中的《悲回风》,有"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而我认为中国古代写"烟"又好又早的诗人,当属魏晋的陶渊明,其《归园田居》中"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句,恰似在用素描手法描绘我日思夜想遥远家乡的小山村。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至今也忘不了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时,当时小学三年级的我,居然把"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所表现的诗情画意,与母亲清晨起来,打扫农家小院后的情景融为一体。长大后仔细回味,认为如果再加入元代诗人王冕"雨后千山净,炊烟处处新"的元素,我认为这应是人间最美的景色了。
  雨后千山净,炊烟处处新
  实际上,我们怀念过去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过去人和事物得多么美好!而是当时我们用最美的芳华,把最真的情感付诸于这些人和事上,而这些人和事只是我们情感寄托的意象。
  就如每个人忘不了自己的初恋一样,初恋,就像烟花,在我们最美丽的青春里,突然绽放,片刻的惊喜过后,就只剩下最美好的回忆了。
  瞿秋白在他的《儿时》一文中,认为人类想念"儿时",祷告"儿时",是感觉到"中年"不能够前进的时候,就愿意退后几步,替自己恢复已经走过的前途。请求"无知"回来,给自己求知的快乐。
  我特崇拜瞿秋白,但他的这观点我却并不认同,当然我能理解他当时的处境,在他被俘后写出的作品,有时或许真是他言不由衷的表达。
  正如前面所说,我们留恋过去,愿意回到过去,并不是决定于过去的某人某事,关键在于我们忘不了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青葱"岁月,电影《芳华》所表现的主题便是最好的证明。
  电影《芳华》
  "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在缕缕炊烟的下面,定有母亲忙碌的身影,随着风匣啪嗒啪嗒的声响,缕缕炊烟随同点燃柴草的点点火星,飞出烟囱,在东方鱼肚白的天际中,任意东西。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那个年代,饥饿如影随形,始终伴我左右,一边拉着风匣,一边闻着四溢飘香的饭菜,饥饿感愈加的强烈……
  四溢飘香的饭菜
  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据说上天原本是准备这样安排的:"每天一‘茶饭’,三打扮"。即每天只吃一顿饭,但每天早中晚都能各打扮一次。民谣唱得好:
  早上打扮正打扮,
  中午打扮赛牡丹,
  晚上打扮耀(方言,念rao,引诱)老汉(方言,老公)。
  这是何等浪漫、让人浮想联翩的景致。可千不该、万不该,玉帝老儿却让一头老牛去传话,这笨头笨脑、拙嘴拙舌的老牛却颠三倒四地传成了"一天三茶饭、一打扮"。
  你想,传玉帝圣旨,那可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是再也不能更改的了。所以世间的芸芸众生,只能一天到晚为一日三餐而辛苦劳作了,整天蓬头垢面,哪有打扮潇洒的闲情逸致。
  老黄牛
  小时候一直痛恨这笨嘴笨舌的老牛,留给我最深的记忆,只有忍饥挨饿。 面对人间的饥馑,玉帝也生气了,对老牛说,你传错话了,那就罚你去帮助人类耕田劳作吧!
  老牛诉苦道,人类把"夹板"架在我的脖子上让我犁地,我脖子疼啊!
  玉帝随手扔给他一条羊肚子手巾,说到:
  "绑在脖子上就不疼了"。
  老牛耕田
  所以现在你会发现,牛的脖子上的皮很长很长。
  母亲怀我时已经43岁,妊娠反应剧烈,整夜整夜咳嗽不停,生下的我明显营养不良。据四姐说,9岁的她只记得我是又长又瘦,脖子上的皮就像老牛的皮一样,一揪可以揪起好长好长。
  也许我就是那头被打到人间来"赎罪"的老牛吧……
  现在回头想想,我们在世的哪一个人不是那头牛,不具有"三牛"精神?
  一做子孙后辈的"孺子牛"。
  二当吃苦耐劳的"老黄牛"!
  三为创新事业的"拓荒牛"……
  烈日下,一家人还在田间劳作,极似李绅《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和母亲谈起这首诗,没想到没有上过学的母亲居然对我说,就是这个写《悯农》的李绅,最爱吃的一道菜竟然是只吃鸡舌,因此,厨师为了每天给他炒一盘鸡舌头,致使他相府的后院堆"鸡"积如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真不可想象,这位能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看似体恤民间疾苦的当朝重臣,却是这样一位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而真正如父母这样地道的农民,却绝对是如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粮食的。
  我们每年把收割的麦子一捆捆从山底背到打麦场时,为防止麦粒脱落,不管路途多远,父母都不忍心靠墙边休息一下。而我由于年幼,实在背不动时靠墙边休息后,父亲总会在回去的路上,把脱落的麦粒一粒粒捡起……
  收获
  终于听到了轰隆隆的炮声,这是临近公社在炸山卖石头放炮的声音,一年四季雷打不动中午12点整放炮。当时贫穷的村庄没有一块钟表,人们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炮声反而成了方圆几十里所有村庄的标准时间。
  远望小山村家家户户陆续升起的缕缕炊烟,我越加感觉没有一丝气力,而这些炊烟仿佛也在向我招手,而我也似乎闻到炊烟带来的淡淡的饭香味,它愈加固执地牵动着我的肠胃,而此时的我早已是腹中空空,饥饿难耐。但父亲不说回家的话,一家老小是绝对不敢吭一声的。
  第二轮炮声接连响起,表明已到12点半,看到父亲还没有回家的意思,几乎十五六个小时没有进食的我,早已是涕泪连连了。
  饥饿年代,为了节约粮食,几乎所有家庭并不是一日三餐按时吃饭,要么早晚各吃一顿,要么早上不吃,直接上工,到中午才吃第一顿饭,总归农村人过日子,是既不讲究饮食习惯,更无营养搭配的概念,一切以节约为第一要务,省下一顿算一顿。在那个年代,开源已无可能,节流才是硬道理。
  不知过了多久,父亲终于说了一声:
  "回"!
  我如听到大赦一般,撒腿便往升起炊烟的家里跑去,只听到父亲在身后笑骂道,干活没劲,一说回家吃饭比谁跑得都快。
  北方农村的馓饭
  那时的饭菜你不知道有多香,虽然面汤清得能照见人影,虽然蔬菜只有昨天四姐在山间挖的苦菜,亦或在山下有水浇地的邻村拾来人家不要的小葱秧,甚至就什么菜也没有,可这也已经是很不错的饭食了。村上已经有人家连续几天断了炊烟,几个孩子都不上学,到远处讨饭去了。
  看到现在孩子吃啥啥不香的样子,我只能摇头……
  实际上,饭菜的香与不香绝对是相对的,它不取决于饭菜本身,而是取决于吃饭人的饥饿程度。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也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他的帝王生活中。
  据大姐讲,三年自然灾害时,父母把头一年遗失在地里冻坏的烂洋芋晒干磨成粉,馓成"馓饭"(方言,当地的一种面食)后,一家人吃得是津津有味。生活好转后,那年洋芋大丰收,到第二年还有好多,眼看就要出芽,母亲就把一些洋芋洗净,切成薄片晒干,又磨成粉,馓了一顿馓饭,并且还配上好菜,没想到,那顿饭吃起来又尘又苦,哥哥姐姐们连碗都没有端一下。
  五八年大炼钢铁,人们都到公社食堂吃饭,家家都断了炊烟,只有公社食堂的大烟囱冒出诱人的人间烟火。
  人民公社食堂
  但越到后期,公社食堂的大烟囱冒出的炊烟越来越细,从食堂打来的饭菜也是越来越少,我们一家人也只能分来两个谷面馍馍,一个四两,两个也就是八两。
  恰好姨父到我家来,母亲切成薄片先招呼客人,估计姨父也是多少天没有吃饱过饭,没吃两口就说自己吃出一个"抢食泡",民间传说这个"抢食泡"会移动,只要走到嗓咽子下面就有生命危险了。
  杂粮馒头
  姨父拿着镜子左看右看,说要赶快扎破才能安全,但又说已经走到嗓咽子附近了…….已经看不到了……筷子也够不到了……
  这时,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把这个馍馍美美吃上一嘴,然后使劲咽下去,用食物来挤破这个"抢食泡"。
  姨父吃完一嘴后,没挤破,又吃完一嘴,仍没挤破……
  总归,最后那个"抢食泡"挤破了没有,哥姐们好像都已经没有印象了,但印象最深的,却是那两个谷面馍馍全被姨父吃完了,我们全家人也只能挨饿了。
  挖曲曲菜
  后来公社食堂的炊烟越细,打回的饭也更少了。没办法,哥哥姐姐们就到野外挖"曲曲菜"(方言,苦菜),母亲把挖来的曲曲菜洗净后泡在水里去除苦味,然后把每次打回来的那一丁点饭,倒上些水,再回到锅里搅开,再把 "曲曲菜"和到里面,这样每个人才能勉强喝上一碗面糊糊汤。
  曲曲菜
  但生火却成了最大的危险,只要谁家烟囱冒烟,如果让工作组或队长发现了,定会认为你们家私藏粮食,那是要被批斗上学习班的。
  没办法,母亲只能在每次生火前,先用泥巴把烟囱堵塞住,炊烟无路可走,只能弥漫在整个厨房,呛得人鼻子一把眼泪一把,这时的炊烟成了令人讨厌的家伙,出现在它不该出现的地方。
  弥漫炊烟的厨房
  但就是这样东躲西藏,最终还是被工作组发现了,但搜查了几次,也没有发现有私藏的粮食,并且最后家家都这样想办法了,也就法不责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那时的人们虽然穷困,但却特别好客。由于母亲做的饭菜香,在我们小村庄是出了名的,所以每次派工作组到社员家吃饭,十有八九是派到我们家的。
  当然,工作组吃过饭后是有补偿的,当时生产队规定,工作组吃一顿饭,补偿现金两毛,粮票二两,这可是一个"肥差",家家都想抢,可别人家往往都抢不上,谁让他们家的饭菜没有我们家的香啊!
  粮票
  后来家家眼红,队长也不好协调,就轮流派饭,一家一天。可那时的工作组往往是一待一年,甚至三年,工作组吃过一轮后,却主动要求到我们家来吃,不再轮流,那时工作组的权利是大于队长的,队长也就顺水推舟,告诉那些眼红的人家,他也没办法了!
  如果是上级派人下来临时检查工作,在我们家每次吃完饭后,母亲就让哥姐们记下吃的顿数,以便将来核实。一直到父母去世后,我和五姐收拾房间时,还发现了这个小本本,其中一页中五姐这样写到:
  "白组长在我们家吃饭五吨"。
  记账单
  虽然当时我们俩都还没有走出父母去世所带来的痛苦中,但看到这句话,我还是忍俊不禁,笑问五姐,"白组长怎么吃得这么多?"
  五姐也笑道:"仔细看看,当时我才上小学二年级,我就只会写这一个‘吨’字。"
  母亲不但饭菜做的香,也还是一个特别勤快的人。不管头一天睡得多迟,第二天清晨,我们家的炊烟总是第一家升起,而这时母亲早已把我们的农家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母亲大字不识一个,却好像知道《朱子家训》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到了晚上,也是"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我们家的小院
  有时我真佩服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他能让一位没上过一天学的农家妇女,能让一个几代都没有文化人的农民家庭,循规蹈矩的按照儒家文化来行为做事。我想,这也许就是中华文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生生不息,唯一一个流传下来的根本原因,这种文化是渗到骨髓里,植根到心田里去的,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
  母亲对亲戚也是热情周到。那时由于交通不发达,走亲戚往往要住宿。每次亲戚晚上住宿,母亲总会把家里仅有的两床又新又大的被子让给客人盖,而我们一家平时盖的都是几床又小又破的被子。
  我们有时也抱怨母亲,说自己的被子太小太破了,母亲总会说,对亲戚的礼数要到,再说,现在你们盖的这些被子,比以前要好多了,以前的人们哪有被子盖,都是铺的毡,盖的毡。大家知道,羊毛毡都是硬邦邦的,常言道;"毡对毡,两头子风匣扇",可想而知有多冷了!
  北方的大炕
  当然,那时亲戚们做客也是特别的谦让,吃饭绝对不吃太饱,七分饱就谦辞不吃了。现在想想,也就是为给主人家多留一口,而主人这时往往会真诚地说:"添上、添上",非要给客人再添上一碗。
  并且主人陪客人吃饭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客人还没有吃完的时候,主人就已经放下碗筷不吃了,并且主人吃多吃少也是机动的,要随机应变,在那饥饿的年代,如果一个人放开吃,会把全家人的饭食一人就吃光的。
  每次有客人来了,都是父亲陪着吃饭,母亲和我们孩子们是不能上炕桌吃的,我只能在厨房里眼巴巴的看着一碗碗香甜可口的饭菜满着进去,空着出来,再满着进去,又空着出来……
  如果今天准备的饭不多了,母亲会在端进去最后一碗时,出门时故意轻轻咳嗽一声,这时,一边在和客人聊天,一边正要准备往自己碗里倒饭的父亲,会佯装"指天画星星般"的胳膊在空中一划拉,不留痕迹地放下这碗饭,开始东拉西扯,拉话讲事情了,从而把这碗饭预留给亲戚。
  炕桌
  终于看到最后有一碗饭是又满着出来了,说明客人吃饱了,这时我们孩子们才能开吃,而母亲又往往是最后一个吃,经常轮到她时却什么也没有了。
  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再香的东西,一到嗓咽子下面就什么感觉也没有了,让我的娃娃们吃上多好,所以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留给我们,就是别人给她的一颗糖,一颗熟大豆都会留给我们。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不知是她捡的,还是别人给的,她居然给我存了一根带过滤嘴的香烟,她绝对不懂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但在她朴素的意识里,那香气四溢的香烟是多好的东西啊!好东西就要一定留给她的孩子们的。
  当然,你也许会认为这是打肿脸了充胖子,也许还真有这个成分在里面,任何事情做到极致,总会变味,所谓的物极必反。
  现在的富人怕露富,而孔乙己却绝对是"排"出九文大钱的。那时的人们虽然家家都很穷,但又怕左邻右舍看见他家穷,笑话他家穷,有这样两个笑话就很能说明问题。
  孔乙己
  说一家人在过年时,把宰的猪尾巴留下了,挂在门后面,一家人每天出门前,都把猪尾巴在嘴上擦一擦,外人一看,他们一家人嘴上油油的,一看就是吃了大鱼大肉,多富有!
  还有一则,那时食油特别短缺,一年也吃不上几回油。说有一户人家,没有油,女主人又想夸富,每次就把自家的锅烧红,然后直接倒上冷水,邻居听到"霎"的一声,还以为她家又在用油炝饭菜。
  我就记得我们家曾经整整一年只吃了一斤食用油,那可是一个八口之家啊!并且就这一斤食用油,还是三姐从她婆家偷偷拿来的。
  清油
  那时候白面很少,天天就是谷面,糜面,这些杂粮粘性很差,不能做面条之类的饭食,只能做成我们当地叫"馓饭"或"疙瘩子"的面食。按照母亲的说法,我已经赶上了好时候,只是"挨饿",而没有"忍饥"。
  原来,《谷梁传》中的徐邈就认为,"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饥和饿还是有区别的,并且 这时我们吃的谷面、糜面已经是先用碾米机去掉皮后才磨成的面粉。而以前一方面没有去皮的碾米机,再一方面也是为了磨的面粉多一点,往往不去皮就磨成面粉。
  石碾
  母亲告诉我们,用这些谷面馓成的馓饭,你盛到碗里迎着太阳去看,就会发现表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谷子皮,吃下去明显能感觉扎嗓子。但奶奶却说:"从面萝儿里面下来的面也绝对能从嗓子眼里下去,难道你的嗓子眼比面萝儿还细?"
  现在一想,这句话还真对,没有一丁点毛病,但吃起来的确扎嗓子啊!
  那时的北方贫困山区,一年四季就没有吃过米饭,吃白面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如果家里在没有来客人的情况下,哪一天母亲突然做了一顿白面的长面,这一天绝对就是我们一家人谁的生日。即使外嫁多年姐姐的生日到了,这一天,母亲仍然会做一顿长寿面,并且告诉我们今天是哪位姐姐的生日。
  长寿面
  我们当然高兴啊!端起饭碗笑着说:"祝姐姐生日快乐!"然后就狼吞虎咽般地吃起来!
  虽然这顿饭过生日的姐姐是吃不上的,母亲有时也会流露出"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伤感!但这绝对不影响我们弟弟妹妹们快乐的心情!
  只有在这顿饭中,母亲才会在炒洋芋菜时,先在锅底倒上有五分钱硬币大小的一丁点油。你不要小看这一点油,绝对不夸张,它的香味能飘过半个村庄。
  也许是那时的油特别纯正,不是"地沟油"的缘故吧;也许是饥饿,每个人的嗅觉都特别灵敏吧,总归真是香飘四溢,而那位只在烧红的锅里倒水的妇女,其实是只有声音没"图"香啊!
  民以食为天。到七十年代初,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仍然是粮食紧张,如果你发现谁家断了炊烟,就说明这家已经断粮了。
  炊烟已经成为一面旗帜,她摇曳的身姿,是那个时代最美的图腾,她的偃旗息鼓下面,必有孩子嗷嗷待哺的哭声,男主人锁紧的眉头和女主人苦涩的泪水。
  炊烟
  1971年,大大(方言,大伯)去世了,麻麻(方言,大伯母)是一个小脚老太太,也不拿事,一家的重担压到只有15岁的堂哥身上。
  有一天,堂哥来找父亲,说家里没有粮了,他也想到外面去"背粮",但他一个人不敢去,想让父亲带他一起去。当时我们这边连年干旱,但临近的宁夏中卫地区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中卫地区
  但到那边"背粮食"是一个苦差事,又特别危险,都是大人们才敢冒这个风险的。
  母亲听到堂哥要去"背粮",再看看还在上高中,和堂哥同岁的二哥,掉了眼泪,叹息道: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本地有一句俗语:"宁死个当官的老子,不死个叫花子的娘!"每次谈起堂哥,母亲总会说,妈是重要,但爹也很关键啊!最好父母双全,儿女才能幸福啊!
  所谓"背粮",也就是拿家里攒了几年的布票,在当时的供销社买上布匹,然后到宁夏中卫地区用布匹换白面,扒火车背回来后,再到兰州市区用白面换城里人的包谷面,一斤白面可以换三斤包谷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管好赖,只要数量越多越好,能苟延残喘,延长生命就行。
  拿老百姓的话就是"垫坑不要好土",真是"慌不择路,穷不择妻,饥不择食"了。
  我长大后,和堂哥闲聊时,他不只一次和我讲起背粮时的辛酸。去的时候还好,由于布匹轻,也容易带,所以扒火车逃票都相对容易,可回来时,父亲换了100多斤面粉,他也换了5、60斤,并且两人还分别换了一提包干馒头。
  上火车时,父亲帮他用绳子挽成双肩背,把面粉背在后面,以便腾出两手用来扒火车。而父亲不但要背100多斤面粉,两手分别还要提一个提包,再没办法照顾他了。
  扒火车
  刚扒上火车,就有乘警来查票,他们赶快往下一节车厢逃去,匆忙中,也许火车正在转弯,他的一只脚一下卡进两节车厢的接轨处,当时正是冬天,穿得还是"大头鞋",想脱也脱不掉,拔也拔不出来,他一下子急哭了,乘警追过来后,也没再难为他,只是批评父亲:
  累
  "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出来背粮?现在也没办法,只能等到下一个拐弯处,赶紧拔出来。"
  绿皮车
  后来,我当老师期间,当每次给学生讲到柳青《创业史》中的《梁生宝买稻种》这篇课文时,就不由想起堂哥讲的这个片段。也真巧,他们俩都叫"生宝",只是姓不一样而已。
  柳青墓
  说起堂哥的哭,我亲见的也有一次,那次可真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当时大大已经去世,家里只有麻麻,堂哥和他的一个妹妹相依为命,生活过得相当艰辛。
  当时割资本主义尾巴,只允许每家养的羊不能超过三只,三只以内是社会主义,三只以外是资本主义。由于农民要天天出工,没有时间放羊,所以允许每家的羊可以送到生产队的羊群里,有生产队专门派人放牧。
  早上出去时没什么两样,但傍晚"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只见生产队的几十只羊又瘦又乏,走在羊群的最后面,甚至每年都有熬不过春季的小羊,会死在回家的路上,而社员家的羊,走得又快又稳,刚到村口,就好像队伍听到号令一样,化整为零,各往各的主人家跑去。
  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这时的主人,也早为自己的羊单独开好了小灶,等羊吃饱喝足后,才被主人送回队里的羊圈。
  堂哥由于家穷,只养了一只羊,但这只羊很有特点,由于只是去年的小羊羔子,胚子不大,就像人一样,五短身材,但被堂哥喂养的膘肥体壮,矬壮矬壮,颇有"精气神"。
  但有一天早上,羊户长(方言,牧羊人)放羊前清点羊数,发现堂哥的羊不在,还以为堂哥把羊留在在家里,喊他赶快把羊送过来。
  这一下堂哥慌了,一庄子人也帮忙去找,这可到哪里去找啊!明显是被人偷了。
  曾经队里的羊也有被狼吃过的经历,但被狼吃,一则狼进了羊圈不可能只吃一只,二则也有血迹啊,也不可能吃得连骨头也不剩啊。
  当年村里的羊被狼吃时,狼是扒开房顶从椽子中间下去的,一下咬死了十几只,肉吃得不多,都是喝血。狼非常狡猾,当要逃跑时,由于门里出不去,狼只能原路返回,可够不到房顶,狼就把咬死的羊堆成一个小山,然后踩上去逃跑了。
  狼吃羊
  人们发现咬死的大多是队里的羊,而社员的羊却很少。原因是社员家的羊由于"开小灶"身体好,有力气,能与狼抗衡搏斗,而公家的羊都羸弱不堪,很容易成为狼的猎物。
  当天分羊肉时,人们都是兴高采烈,反而希望狼多光顾几次,这样反而还有了羊肉吃。真是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当确定堂哥的羊真被人偷了之后,麻麻和堂哥哭得是天昏地暗,声嘶力竭。
  麻麻随后从家里拿来三根香,在羊圈门前点燃,哑着嗓子发了毒誓。
  这样一直坚持了七七四十九天,农村人把这香叫"咒"香。一般情况下,没有深仇大恨,是不会赌咒烧香的。
  按照迷信讲,"咒香"对双方都是不好的,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这样做的。
  烧香
  现在堂哥已经去世了。但每次看到他的相片,我就会想起那个曾经哭得死去活来的堂哥,以及冒着三缕青烟的"咒香";想起那个15岁就跟我父亲到中卫背粮,脚塞到火车厢的接轨处,露出绝望眼神的堂哥来。再看看身边已经二十几岁,一天只知道看手机打游戏的儿子,真不知我们是在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
  堂哥和父亲背粮回来时已是中午,他们还要步行三十里路才能到家。等他们走到兰州市城关区的东岗坡时,天空已是彤云密布,并森森的飘起了雪花,当时的阳屲沟的路特别不好走,写过《金粉世家》和《啼笑姻缘》 的作家张恨水,曾写过一篇民国时期最细腻的兰州游记,原载于《旅行杂志》1935年第9卷第7期, 对阳屲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过河五里,是阎王沟,又叫仰望沟。土山中裂开一条小缝,仅仅让车子过去。以前这里很出强盗。现在西兰公路改了由山顶上走。两道山峰,中间隔着一个深谷,是用一道长梁渡了过去。长梁下面,有太极图式的流水暗沟,在里面点灯走,由沟南门进去,北门出来,在暗洞里走二三百步,出来却是原处,工程很巧妙……
  金粉世家剧照
  但不知为何,张恨水的作品里,却把阳屲沟起名叫成"阎王沟,又叫仰望沟",估计主要是方言的问题,或许还有张恨水实地经过后的感受,才把阳屲沟附会成阎王沟或仰望沟的。再或许就是我们现在把这个地名叫错了吧。
  现在的阳屲沟
  仔细想来,这个地方也只有把这三个名字充分地"揉"在一起,才能得到最全面、最准确的解释。
  叫阳屲沟,原因是这座山坐东向西,下午的太阳一直是西晒,所以叫阳屲沟。
  叫阎王沟,原因有强盗出没,如过鬼门关,叫阎王沟也再恰当不过。
  至于叫仰望沟,估计沟太深了,在沟底须仰视才见,所以叫仰望沟。
  当然,今天的阳屲沟早已填平了,并已经建成一个建材市场,强盗们也已经改行做生意了,再不是明强而是巧夺了!甚至连旁边的大青山都已被推平了。
  总归,等父亲和堂哥他们披着雪花到家时,已是傍晚,但一家人是多么高兴啊!真可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江雪柳日新晴
  麻麻家的屋顶上,再一次又见炊烟升起……
  每次听到邓丽君的《又见炊烟》,我都会联想到麻麻家屋顶"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的情景来。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邓丽君的这首歌最初是在1978年传唱,与堂哥15岁外出背粮,应属于同一个时代。仔细想想,真让人有哭的感觉,在邓丽君卿卿我我的诗情画意里,堂哥的人生,估计只有柴米油盐,一家人的生存。
  邓丽君
  就像范伟在小品里说得那样," 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
  同一个时代的中国人,"人生"怎么就如此不同呢!
  但这能怪堂哥吗?
  当然,范伟所指的"差距"更侧重于精神与品德方面,但我所指的,也不单单只是物质方面的差距,不要因为我们由于物质方面的不平等,从而导致我们人格之间的割裂,精神的沦陷。
  不要说物有贵贱,人有高低,但七情六欲我们都是有的,对世界的感受都是一样深刻的,只是有些人不善于表达或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曾有这样一个场景对我印象深刻,一对农民工夫妻在城市摆摊卖红薯,寒冬的深夜,丈夫把最后一个红薯再没有外卖,而是剥皮后让妻子吃,妻子却让丈夫吃,夫妻俩推搡好久,最后一人一半分开来吃,剥开红薯的那一瞬间,那腾起的似烟雾般的热气,在路灯的映照下,温暖着这对夫妻的脸庞和心田。这种同甘共苦的关爱,与梁朝伟豪掷几千万,给刘嘉玲购超级豪宅的举动,你能说哪一个的感情更真挚吗?
  烧红薯
  穷人看到一个馒头的喜悦之情难道就没有达官贵人手捧燕窝的感觉真实吗?
  鲁迅先生说: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
  鲁迅
  我们完全可以反其意而用之,北方捡煤渣老婆子看着捡了一筐煤渣的喜悦,难道就只有石油大王面对拥有几个大油田而喜上眉头的N分之一?
  即使你家财万贯、潇洒俊美、学富五车,即使我家徒四壁,丑陋不堪,目不识丁,但我们在人格上绝对是平等的,在感受上也是一样深刻的,对美好的追求也是一样渴望的。特别理解《简爱》里的一段对话: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如果上帝赐予我容貌和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
  简爱
  现在,面对如此美好的生活,能吃上一顿饱饭,早已不是我们人生的唯一追求,加之随着天然气进入寻常百姓家,炊烟也如"羚羊挂角",已无迹可寻,只偶尔出现在我的梦中,但它却是如此的美轮美奂,萦绕心田!
  有诗为证:《炊烟》
  缕缕炊烟起心田,
  痴痴双亲遗梦间。
  玉盘珍馐喉中梗,
  一夜春风绿梓烟。
  一夜春风绿梓烟

肯德基真功夫赚钱4大法宝,学会了,你也可以成功餐饮连锁业对于大家来说很不陌生。肯德基麦当劳真功夫三品王等知名连锁品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所处可见。至于这些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为何如此赚钱,为何这么吸引大家的注意,我想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具备这4种品质,创业更容易成功,尤其是第2种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每天都在拼命的工作,每天都充满了激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大家都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成为全能的人,建功立业。但是创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创业的道这些素质,决定了你创业的天花板,尤其是最后1种创业是一个艰苦和渐进的过程,既然选择了创业,便只顾风雨兼程,创业成功与个人的人格品质素质息息相关,拥有优秀的品质素质是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那么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应该需要具备怎么大数据杀熟!电商的小伎俩,你中招了吗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但是数据滥用也导致一些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杀熟行为。虽然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强,仍然有电商企业依靠信息优势地位欺凌信息弱势的消费群体,一旦遇到有这三种特质,最容易创业成功,你具备了哪一种?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拥有各自的不幸而将这句话稍作修饰,我们可以说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相似的,失败者拥有各自的不足。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不仅是一个商人,还是一个管缺乏资源的初创者,掌握这3点,即可低成本逆袭创新创业如何才能取得成功?你可能缺少以下几个因素,发现并了解自己的不足,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完善自我,你离创业成功就会愈来愈近。首先,作为年青创业者,如果没有资源,也没有什么经验,作为创业者,这3种心态最要不得,尤其是最后1种这几年来,国内创业环境十分友好,各种政策和福利的护航让越来越多的人敢于放弃朝九晚五无上升空间的工作,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中有真真正正想将自己的产品研发出来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这个沿海省份,发展跟不上云贵川,还有崛起机会吗?广西有14个地级市,在所有城市中,大部分上半年发展艰难并取得了前进成果,但也不例外,有一些是负增长的城市。从表格中可以看到,2020年上半年广西各地GDP全区生产总值为10206。实现财务自由,这几种方法很有效,尤其是第4种所谓的财务自由是指,人们手中的存款大于日常的支出开销,不用为了衣食住行的问题而纠结为难,也不用为了衣食住行的问题而忧愁,可以随心所欲的根据自己的心情与喜好去生活。以下是实现财务自由长三角,珠三角,谁家的服务业协同集聚更强?区域内产业之间的协同集聚关系可以为城市群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判提供新的视角,促进产业间空间关系协调发展以及提升重点产业间协同集聚水平,也将为推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长三这3大法宝,是星巴克品牌成功的秘诀,你学会了吗?星巴克我们一定都非常熟悉。一说到星巴克我们就想到了咖啡,尤其对于当今的年轻群体来说,星巴克已经成为了中高层消费的象征。它在体现高级的同时,也更亲民,不仅满足了高层消费的需要,也满足
每天阅读500页我今天开了会员买了某平台的课程,里面有很多精彩的书籍,很多有价值的课程,不知觉中这已经是第三个月续费了。就像在简书一样,我每个月都在续费会员,在简书续费会员的好处是,每天都能看到一杰哥之胡言乱语哥们,衣服不要穿的太花哨,如果相貌平平就会显得太招摇,人家说你太自恋,你照镜子时就小心被发现,好在你不是周杰伦,你再席的样子都不会上新闻,狗仔队大多都很蠢,平常人他们不以为尊。出门只做一件事我突然在想,如果只做一件事会有什么好处,坏处暂时不给予考虑。如果说,在有限时间内专做一件事,那么就肯定没有时间去做其它事。其它事如果是对于钱不利的事情,例如各种花钱,把自己赚的钱全无花不呗最近呀,开通了一个支付宝花呗的功能,其实之前就已经开通了,后面把它关闭了。现在看到有福利红包赠送,又重新开通了花呗。额度刚开始是500,现在是1000。然后买东西啊充值话费都是用花熬夜的都来看看吧除了工作特忙,晚上一个人闲来无事就写点什么吧。据说一个人除了很努力的样子,看起来才不会活的很狼狈。有的人一直在忙碌着,是的,忙的结果是什么呢。除了看不到的心力交瘁,还有着一丝坚强,我又学会了一项技能走了一段时间路,一边走路一边不断的思考,熬了几天以后竟然也有一项技能,那就是我开始学会了回想,这算是一门技能吗?就是说我能在走路的过程中回想起一些自己感到欣慰的事情,做的好的,我就支持国货!支持国货,买手机那就买华为手机,华为手机很好用的。知道我为什么强调并推荐你用华为手机呢?我自己亲测用了几款手机,用来用去,还是觉得华为手机好用些。那么我们可以去网上购买相关手机。有外卖员自焚讨薪资本作恶何时休?1月11日,一则新闻令人痛心不已一名骑手在江苏泰州海陵区某饿了么蜂鸟配送门店前试图自焚。后被附近商户施救,火灭后骑手拒绝前往医院接受救治,声称讨要血汗钱。那么是什么样的绝望,能让这在线购房平台凤凰云一站式助力买好房房源信息纷繁杂乱排队认筹费时费力购房进度查询缓慢这是大部分人在购房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不仅降低购房效率,更影响购房者的心情。6月4日,碧桂园发布自主研发的凤凰云直营购房平台,将最新手抄报垃圾分类手抄报大全,简单好画,创意十足垃圾多,危害大,分类摆放人人夸,干干净净利大家!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垃圾分类,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小朋友们,快快动起小手,跟着我,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行动起来吧!垃圾分类河南禹州枣园煤业让ampampquot枕边风ampampquot为安全护航仲秋的天,丝丝凉意沁人心脾,而在枣园煤业矿院内,却涌现出了与这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温度。为让广大干部职工家属亲身了解家人下井的工作环境,更加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9月1819日,枣园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