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一个吧!也算是很有趣的事情。 有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里人都非常高兴请客吃酒席。在90年代出了大学生还是件荣耀的事情。 在孩子上大二的下半年,家长接到学校的电话,让他们赶紧去学校看看他家的孩子,等到他们搭车赶到学校时,看到了很是吃惊的事情。他家的孩子头发蓬乱胡子拉碴,嘴里一个劲的叫着一个字:玲。经过询问学校的老师才说出事情原委,原来这个玲就是他们的英语老师。家长找到这个老师,老师说不知道为什么,那天上英语课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离开座位,走上讲台将我抱住唤我的名字,她吓得赶紧叫人,其他的老师过来强行将他拉开才了事。那节课也没有上成。 听了老师的解释,家长还是不相信儿子会如此耍流氓,一直要学校给予赔偿儿子的青春费。认为他在入校时,一直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肯定是学校压力太大造成孩子心里不健康的。 就这样家长将孩子领回了家,一直坚持告学校学习任务重而导致孩子精神分裂而胡言乱语。孩子回家以后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整天傻笑也不说话。两位老人也是花钱请律师打官司。 写个既毁三观也毁良知的事儿。 有两家远房亲戚,一家是体制内员工(有权),一家是贫穷的农民家庭,两房男主人为堂兄弟,都育有一女,年龄相仿(其农民家庭的女儿是过继来的)。 事情发生在两家女儿高考的时候。我忘了具体年份,大概在1999到2002年间吧。 为了方便叙述,体制内家庭称A 农民家称B A女儿因为家境殷实,从小娇生惯养,成绩十分差,但B女儿虽说一直在农村就读,但成绩挺好,考个二本还是绰绰有余。 某天,B女儿跑到我伯伯家借电脑和电话查询成绩(电脑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物)她说她考试后对照答案估分了,分数报某某大学的二本应该没问题,但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分数连专科都上不了,她反复查了几遍,也打电话给教委花钱再二次查询,结果一样,她深受打击后也接受了,毕竟也没什么办法可以改变事实。 这件事的转机发生在9月份快开学的时候,大家都有悄悄听说A女儿考上二本了,而且依照他们家大摇大摆的性格,屁大的事情都恨不得让整个县城都知道。女儿都考上二本,不摆个三天流水宴,是不会罢休的,这次竟然悄悄地送去了学校,一点声响都没有,并且对外声称孩子考的很差。 这就奇怪了! 亲友们开始分析,应该是他们家借助某些权利把两个孩子的名字给改了,毕竟只相差一个字。B女儿对此非常生气,但没有证据,能说什么呢?跑去哭闹可一场,对方还不承认,说她不要脸。 最后B女儿借钱去复读了,第二年顺利考上 A家简直是个BUG,从年轻到老,作恶的事情罄竹难书,生怕别人比自己好,嘴碎心黑,特别是看B家好欺负,作恶到B女儿曾经拿着菜刀追了A家媳妇几条街,最后还好意思跑到我家来哭。 这种人,我几辈子都不想跟她们有任何牵扯。 百万"大军"袭村庄、人畜糟央; 一九七八年秋季,位于渭北的槐树庄,它经历一场空前大劫难:东西一公里多长的村庄被"黑压压!""嗡、嗡、嗡!"遮天蔽日的蜜蜂笼罩着,它压在人们头顶:它袭击着牛羊……,将好多村民蜇地鼻青脸肿!就连看家犬——狗也被蜇地"嗷!嗷!"乱叫,胡窜乱跑! 一辆运送蜜蜂转场的解放牌汽车,由于司机疲劳驾驶,行驶到渭北槐树庄中间时,汽车翻下了路基。车上装着二百多个蜂群,将蜂箱抛出几十米远,蜂箱和蜂巢散落一地。没有压死压伤的蜂群揭杆而起,"嗡!嗡!嗡!"地飞向天空。它爬满了树权、爬满了房檐。 蜜蜂它是群居昆虫。每个蜂群它都是一个独立"王国",各个"王国"它互不往来。蜜蜂它们都有各自的"身份证"——气味。如果气味不相同?它们就认为是敌人,相互攻击。你想当翻车时,有些"王国"的"国王"——蜂王被压死或受伤,它的"臣民"就乱成一团糟,"兵无帅自乱"! 失去蜂巢的蜜蜂在蜂王的带领下,象葡萄串一样挂满了树上、房檐,围成一个个大蜂球,前挤后拥将蜂王保护在中央。失去蜂王的蜂群,它就失去了主心骨:它们就象无头苍蝇一样胡撞乱飞,它们不论飞到那个"独立王国",没有谁会接收它们。只能是被驱离、被杀伤、被咬死! 由于失去蜂王的蜂群,它溃不成军,和有蜂王的群体发生冲突它是弱者。但它疯狂袭击村民和家畜它们就是强者,它们将怨气全撒到村民和家畜身上,因为人和家畜的气味刺激着它们。人们和家畜成了那些散兵游勇攻击的对象,整个村子基本上是关门闭户。 正当蜜蜂在大闹槐树庄时,麻将馆的人们不闻不问。一个叫黑狗娃的村民让尿憋得实在受不了时,才跑到门前茅房解小手。他就没看旁边大槐树上有成千上万在发疯的蜜蜂胡撞乱飞。这一解小手尿骚味刺激了蜂群,让蜜蜂蜇了三四十下,蜇了个鼻青脸肿! 汽车翻车对司机和养蜂人没有多大伤害,只是受了点轻伤,没有大碍。养蜂人将一群一群的蜜蜂收箱归巢,槐树庄才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我讲一个发生在农村的趣事吧,一次村里选村长,一个人在村里人缘很不好,名声也差,可他自我感觉良好,不自量力的和老村长竞争,结果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那时候包括老村长,还有村里会计,加上他,一共三个人竞争,他为了能当上村长,天天在村里挨家挨户的拉拢人,不光是凭他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还在家里大摆宴席,生拉硬拽那些他认为能投他票的村名去他家吃饭,不去都不行,非得拽着去他家才肯罢休。 他一定是认为,吃人家的嘴短,他觉得人家只要吃了他的饭,喝了他的酒,就会投桃报李,投他一票,让他当村长。 竞选结果出来的那一天,他信心满满,穿上压箱底的一套衣服,结婚时候买的西装,就等着公布谁是村长了,公布结果那一刻,没选上村长也就罢了,重点是他的选票和当选村长的选票差的离谱,他只有一票。 后来他再一次和人聊天时候,说了实话,原来那一票还是他自己给自己投的,后来他自己投自己一票这事,在村里就传开了,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都说他这是白忙活一场,浪费不少钱让人家白吃白喝一场,一个人没交下。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还有邪恶一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出自弗洛伊德《变态Metaworph0siS》。儿子呢,有人说"儿子是父亲的皮马夹"。有时候,女儿对父亲比儿子更贴心。 不过,听到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颠覆了父亲这一称呼。男的是电厂合同工,女的是农商银行刚聘用的大学生。因为都同在乡下工作,又是本县人,经人介绍他们相恋了,最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到七个月,又产下了一女婴。不是早产,而是现代相恋的年轻男女的一种"时尚",大家都懂得的。 按理说,两情相悦,又有了爱情的"结晶",是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而这对"闪电般"结为伴侣的小夫妻,从这个孩子出生前五六个月,已经进入了婚姻的"冷战期"。小夫妇已经分居,女的也只好住在娘家。女儿的出生,是女方苦日子的开始,也是娘家人饱受其辱,"声名狼藉"的开始。 女方走进了产院,她的父母亲轮番打电话,"千呼万唤",才把女婿叫到医院。听到婴儿"哇"的一声,除了婴儿的爸爸不动声色外,其他在场的人都喜出望外。 孩子抱出产房,她的爸爸连看一眼也没有,还是一本正经地望着窗外。还有这么冷血的人,再怎么说,孩子是你的亲骨肉;孩子难道有错吗?是你们做父母的把婚姻当儿戏,拿孩子下了赌注。 娘家人及几位亲戚,忙着看孩子了。待转过身来,女婴的爸爸已无踪影。几分钟后,女婴的奶奶来了。原来,她一直在外面。"这孩子我们不要,你们自己看着办?"甩下话走了,而她的儿子再也没有出现。 怎么办?不管吧,女方父母已经参与进来了。当初分居,是女婿还有个"第三者"插足。想退婚,女儿说他们已经同居且有身孕,男方要女儿打掉孩子,女儿怎么也不同意。还想待孩子生下来,挽留丈夫的心。现在孩子出生了,却没看一眼,扬长而去。 既然孩子已经生下,她是无辜的,是一条生命,也是不得已。一周后,女方与婴儿只能接回了娘家。也顾不得别人的闲话,还管将来如何抚养和教育。养活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满月了,按习俗要有个满月酒席。可这孩子打生出来就在外爷家,说是有个父亲,从那次后如消失了一样。孩子的女儿,还没有转正,工资2400多元,全花在孩子身上,自己的生活也只能靠父母。孩子滿月,意味着自己可以出门。她便去了电厂,去找丈夫。丈夫上班去了,也在属于她的这个租住房间里有个女人。看见床上有女人的衣物,她明白了。这可能就是那位"第三者"。 这女的生性软弱,也顾忌面子,当听说丈夫"外面有人"时,一味的忍让,也想着丈夫能回心转意,便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眼前的这一幕,她才彻底死了心,离婚。可孩子在哺乳期,也不行,只想向丈夫孩子要点奶粉钱。 丈夫下班了,见她也在房间里,一顿丑骂之后,拳打脚踢把她赶出了门。沒办法了,她给自己的父亲打了电话。父母亲来了。母亲就问了一句"为啥打我女儿?"便又遭到女婿一顿拳打脚踢,父亲攥紧了拳头还是沒有动手。只是想上前劝架,还沒有来得及,却迎来了女婿一木棒。打在了左肩膀上,也许积怨太深,这一棒下去,他胳膊抬不起来了。 派出所来人了,要先拿钱看病。女婿一月3000多月,又"养"着别的女人。当着民警的面,女婿写下了借条,1万元还是女方父母借的。女婿打丈人肩膀骨折,在当地传开了。 之后,又为要那借的一万元,为逼迫女方离婚,女婿隔三差五来闹事。闹一次,派出所调节处理一次。女婿来一次,都是她强势的母亲"助威",以至是亲家之间还打起来。 那个女婴现在刚学会走路,也会叫妈妈,听别人叫爸爸,她也叫。都一岁多了,爸爸、奶奶沒看她一眼,更别说抱了,听说还有爷爷,连面也没见过。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法院的判决下,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她爸爸一次性付了8万元抚养费,那还是她的外爷退给人家8元万的彩礼钱。 孩子彻底被她爸爸遗弃了。孩子的母亲迟早也要嫁人,只是害苦了孩子的舅舅,28岁了,一说个对象,一听他家的"闹剧",还是草草收场。 一个男人,无论穷富贵贱,都要有担当。把婚姻当儿戏,这是在玩弄感情;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这是在践踏良心。还有母亲在一旁呐喊助威,难道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吗? 有个邻居,因为受刺激疯了,20岁的小伙子,把自己家里房子都烧了,爸爸带我去看他(在精神病院)躺床上,被铁链绑着,后来回家了,听说竟然裸奔,跑丢了,再后来过了两年多回来了,竟然完全好了,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还生了一个儿子(疯的时候已经结婚,农村结婚早)真是不可思议!直到现在我们邻居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好的?有人说他是装的…… 我来说个毁三观的事情,发生在九五九六年左右吧,那时候村子里有位老人家,他当年生了三个闺女,最后硬是生了个儿子传宗接代,在儿子长大成人娶媳妇后,老人家已经快八十岁了,白发白须白眉毛,拘搂着背,整天迈着小碎步,颤颤巍巍的,成了真正的耄耋之年了。地里的活早干不动了,老伴儿也早年就去世了,于是,老人家开始在四个儿女家里轮流吃住 。 据说,每到了三个闺女家里,老人家就会大喊大叫着要求每顿都给弄点儿肉吃,他说肉好吃,白的红的都好。吃一口能顶好些饭耐饥,抗饿。饭桌上,他也是大大咧咧的,一双筷子要把几个盘子里的菜全翻完了,弄得底儿都朝天了,他才悻悻的安静下来,好好吃口饭,而且,每顿饭都要吃的特饱。大家都觉着他这么大岁数了,他想咋样就咋样吧!老小孩老小孩,他其实就是一个孩子,一个岁数比较大点儿的孩子罢了,所以,谁都顺着他,当个开心果的宠着他。 谁会想到他之所以到了闺女家都大吃特吃,吃好的吃饱饱的,原来是他在儿子家里从来不舍的吃饱一顿饭,只稍微吃上几口,觉着不是很饿,能扛的住就不吃了,为什么呢?他有私心,怕把儿子家吃穷了。但他时常在三个闺女家里住时,却是反着来,想着要把身体丢失的养分拼命的补回来。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毁三观的是: 在他快九十岁时,恰逢轮班吃住在儿子家,那时正是盛夏,天气特别热,三个闺女女婿都在忙地里的活,一天傍晚,有同村的人赶来捎话说,你弟弟说你爹今晚上就死呀,要你们去见最后一面。 闺女们个个都哭哭啼啼踏上了回娘家的路,女婿们也都相跟着,几人心急火燎,都以为老爷子不行了,等到进了弟弟的屋门,却意外的看见老爷子就端坐在炕头,身上穿着闺女们早给缝制好的寿衣(厚厚的黑色棉袄棉裤),额头上的汗水一个劲儿的往下淌。 闺女们瞪着发红的眼睛懵了,儿子一边招待姐夫们喝水抽烟,一边说,"我找算卦的给看了,咱爹今晚就死呀,鸡叫头遍的时候。" 儿媳妇儿也说:"他爷爷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可能吃了,每天晌午饭都要吃块黄糕呢……" 老爷子自己也懊恼的说:"我也不想多吃,怕把你们吃穷了。就是饿的不行,我每顿只是吃上几口不饥就不敢再吃了,可是我就是死不了,尽给你们添麻烦,这不要脸的老东西,今晚上说啥也得死了算了!"他狠狠的扇着自己的脸,那如老橘皮般松弛的消瘦的脸庞,顿时鼓胀起来。 闺女们忙上前抱住他的手臂哭成一团。儿子在一旁不耐烦的说:"咱爹都九十岁呀,同村里和爹一样岁数的老人早就死了,就咱爹,就记住每顿吃饭,早就走路不麻利了,肚子里竟一点儿毛病也没有。一顿也不说是不吃了,顿顿都要吃上点儿,还特能吃……" 姐姐们都面面相觑,姐夫们也膛目结舌,这是在嫌弃老人家只吃饭不干活了,这是赤裸裸的嫌弃啊! 老爷子"嗷嗷"的捶胸顿足,伤心哭泣着,"他咋就这么不要脸呢?咋就不去死呢!快死吧,今晚上死了就好了……" 一大家子人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来,时间已接近午夜了,闺女女婿,儿子儿媳妇儿都围在老爷子身边,等着老爷子咽气。老爷子浑身的寿衣被汗水打透,红涨着头脸,也大瞪着眼珠子等自己快点死去。 时间一分一秒的慢慢走过,直把几个人的心都撩的猫抓般难受的紧…… 最后,闺女们都哭着要老人脱下棉袄,儿子儿媳妇儿见状都忙着阻止,说怕到了时辰光着死,对儿孙不利。 姐姐们第一次都怒视着这个从小呵护到大的弟弟,撕心裂肺的大吼:"死不了也捂坏了!大热天穿这么厚,又不脱裤子,死到跟前也能把个袄给套上!" 面对姐姐们的群起攻之的愤怒的眼神,这个做弟弟的终于同意他爹把寿衣袄拉扯了下来。姐夫们都暗自摇头,悄悄叹息。 本来都是疲累的身躯,后半夜,众人都忍不住打起盹来,这儿子就吩咐姐姐姐夫们和自己媳妇儿都躺下来凑合着眯会儿眼,有他自己盯着就可以了。于是,不一会儿,大伙儿就鼾声如雷,而这老爷子和他儿子大眼瞪小眼,就等着啥时候死呢! 朦胧中,一声鸡叫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也激灵般惊醒了沉睡的众人,都惺忪着睡眼,爬起身来打量着老爷子。 老爷子也听到了鸡叫,忙着示意要穿上脱掉的棉袄,三个闺女手忙脚乱的胡乱给套在身上,扣好扣子,都紧张的盯着他看,老爷子自己也紧张的很,他不安的眼睛眨来眨去。儿子则一脸焦急,他等着的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可惜的是,鸡叫了三遍了老爷子也没什么变化,鸡都不叫了,天也渐渐要亮起来了,老爷子还是那样子,根本没有一点儿要离世的虚弱。 后来天大亮了。老爷子依然安然无恙。在闺女们的"呵斥"中脱完了身上的寿衣,儿子则垂头丧气,心中很是懊恼,但面对着姐姐们都要喷火烧了他的目光,还是讪讪的尴尬的自我解嘲的笑着。 老爷子被闺女们带走了。而这种荒唐的盼着老爹赶快死的做法很快让村里掀起了一阵嘲笑的风波,人们饭前饭后都在议论,说是一家子楞是把个老来子宠坏了,都不敢在儿子家吃顿饱饭,还是被嫌弃不快快死了。 结果,不到半多月,儿子在一次雷雨前去地里撒肥,下大雨时躲在瓜棚子里,雨刚小就忙着奔出去查看被淹的庄稼,他是心疼那撒进地里的化肥又白瞎了吧,结果,被一个空心雷劈中,软软倒下去,再没醒过来 。 于是,他的老爹没死之前,他倒先死了,老人家哭的成个泪人。搂着孙子向闺女们交代:一定要好好让他长大成人,就剩这跟独苗苗了…… 然后,老爷子在一个大家不注意的晚上,用红裤带在窗棂上结束了自己苍老的一生。 不仅听过,而且亲眼所见,太让人震惊毁三观了!事情是这样的…… 之前农村还没拆迁的时候,村子都一排排连在一起的。我们村上有户张姓人家,一儿一女,生活幸福。那儿子和我同岁,我们小时候就一起撒尿和泥巴,一起下河逮鱼摸虾,掏鸟窝,童年就是这么耐人回味。闭上眼睛一会想,哎呀,真是味! 后来,慢慢的我们都长大了,都开始谈女朋友了。他高中毕业就回家创业了,搞的家庭小作坊,生产塑料颗粒,做的还不错,几年之后把家里的老房子推倒了,重新建了两层小洋房,然后买了车。生活过的非常的哇塞! 据我妈说,那两年上门提亲的人,差点把他家门槛都踏破了。终于,隔壁村上一个人家的女儿入了他的眼,然后就风风光光的把媳妇娶回家了。他结婚那天,我特意从常州请假回了家,婚礼办的风光的很,华子烟发的飞飞的。新娘子长的那叫一个水灵俊俏,真的十里八乡再找不出第二个这么漂亮的姑娘。洞房那天晚上,我拉着他的手说,兄弟,你真tm有福气,娶个这么漂亮的老婆,别忘了让你媳妇也帮我介绍介绍撒。 我还记得,他当时脸色喝的微红,笑着对我说,哥们这媳妇可是我挑了多久才挑到的,你放心兄弟,绝对没问题。有合适的肯定给你介绍! 然后我就回常州上班去了。那年过年回家,发现他妹妹也出嫁了,我妈说,他妹妹嫁的也不错。听说,男方是我发小他媳妇介绍的,小伙长的不错,人品也不错,没事就到丈人丈母娘家帮大舅哥干活。从来不叫苦叫累。 村上人都夸他们家,日子过的红火,媳妇能持家,女婿也懂事。那两年着实让村上人羡慕的眼睛都冒火!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我第二年回家的时候,我妈告诉我一件让我跌破眼镜,大毁三观的事情。 原来,有一天,我发小把他媳妇和他妹夫堵在了床上。这还了得,这种事在农村那是丢人丢到了姥姥家了。然后三家人本来想着,家丑不可外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遮丑就遮丑算了。 谁知道,这一捉不要紧,我发小他媳妇彻底摊牌了,原来当年他压根就没有看上我那个发小,就是因为她父母贪图我发小家的彩礼钱,硬逼着她嫁过来。而当时,她就有男朋友,没错这个男朋友就是她后来介绍过来的妹夫。 这一捉,她彻底摊牌说,本来准备就这样过一辈子挺好。既然现在已经大白于天下了。她再也不要再这么过下去了,离婚,必须离婚。不管三家老人,如何商量,这女子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然后实在没办法,只好离婚。 家里老人气的心脏病都出来了,听说他父母那一年都待下家里没出门,觉得太丢人了! 然后嫂子和妹夫就一起出去了,据说后来也没有回来过!这个事情,当年在我们那里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我那个发小,虽然生意做的还是挺好,但是至今还没再娶。我后来碰到他,他说,不想再娶了!虽然家里人也不停地张罗,但是他不想再看了,因为人丢的太大了,心也被伤透了!不敢娶了!哎…… 其实,最可怜的我觉得还是他妹妹,整件事情中,她彻底的成了别人所谓爱情的牺牲品。虽然后面她也再婚了,但是听说嫁的是一个二婚的男的,还带着一个儿子,生活过的也是磕磕绊绊!让人唏嘘不已! 人生啊,就是这样。如果你不爱,就不要去伤害那些无辜的人!你的心难道不会痛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记得一个鹅毛大雪的午后,一直独居的二叔竟然捡回来一个饿晕在路边的妇人,二叔实在是看她可怜,就把她背会家中,用为数不多的粮食旧了她一命,可惜后来的她却给二叔简单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这就是命运吧。 她被二叔就活以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就这样住了下来,关于她的过去,她只字未提,二叔也没有过多追问,就这样俩人过了近十年,期间她帮二叔生了一个儿子,日子仿佛往着好的方向发展,岂不知背后早已经暗波涌动。 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她就那样突然消失了,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二叔痴痴的等待了好久,从此一病不起,很快就过世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有一次出现在二叔的坟前,一个人在坟前哭了很久,最后把孩子带走了,这次估计是再也不会回来了吧。 关注@情感心理咨询师ing ,关注情感心理健康。 其实也不应该说是农村的事,只不过是我的大学同学,他是个农村人,他叫李冠群,个子不高,人长得也一般,但有一个特点,就是总低着头走路,不太爱说话,和班上的同学基本不怎么交流,就是走路从你身边过,他也不正眼看你一眼,就跟没看见一样。但是,学习非常刻苦,无论哪一哪一门课程,成绩都非常好,这一点非常让人佩服。大学毕业后,他考了研,之后又考了博,然后就去了研究所工作,娶了个媳妇儿,也是个博士生,可能看上了他的才学吧,媳妇儿家庭条件非常好,父母出钱,给他们买了房子,200多平米,媳妇儿把自己父母接到家里同住,。李冠群做得一手好菜,岳父岳母很是喜欢这个女婿,可听别人说,他自己的父母,从农村来看他,拎来了现杀的小笨鸡,粘豆包,连他的家门都没进去,我们听了都不敢相信,接受了这么高等教育的人,怎么连自己的爹娘都不认呢?农村的父母,供一个孩子,上完小学,初中,大学,然后读研读博,这要付出多少艰辛?可结果呢?供出了一个白眼狼,不认得爹娘了,这书还读得有什么用?真是可惜了爹娘的良苦用心! 前不久,同学聚会,说李冠群去世了,是脑瘤,唉,可能是用脑过度吧,怎么说呢,说什么好呢,太可惜了,可惜了父母的辛苦付出,可惜了国家这么多年的培养,也可惜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 即便父母来时进不了他的家门,当他死后,父母还是把他埋进祖坟!外人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