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楼梦》大观园,很多人听说、也知道,但瑞州府却极少人知道。 2022年11月4日,清晨7点,天色阴蒙,空中飘着小雨,感觉凉意袭人,我添加2件衣服,匆忙离开工地铁皮房,外出。 7:40分乘坐8路公交车,8:10分在锦惠南路一处下车。 站在大观楼下方(原漕运码头),看见锦江水还算清澈。 今天出来是特意去参观瑞州府衙的。 下了公交车徒步七分钟,来到锦江河畔, 沿着河畔向大观楼而去…… 游人上木栈桥,对面是临水而立的大观楼我交代一下,何为瑞州? 所谓瑞州,是高安市的旧称。 最早建县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取名:"建成",唐朝改"郡"为"州。" 622年,改为"高安"。 624年改为:"米州",继改名"筠州"。 元朝改"州"为"路,"高安归瑞州路治。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瑞州路"为"瑞州府。" 临近大观楼,一群学生式男女很郑重地拿着长焦相机站在大观楼面水方位拍照留念,我站一角。 持相机男青年,叫我帮他们拍照。我从不同方位给他们拍了3张,他们哇哇称赞,拍得太棒[赞]。 大观楼始建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初为"府城谯楼",明万历年中期改建,更名为:"锦水奇观楼。" 站在大观楼俯视锦江及对面汽车南站老城区 清嘉庆二十年重修后,时任瑞州知府石俊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句意,又更名为:"大观楼"。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因素;大观楼多次被毁和重修,2000年至2002年12月重修。 大观楼共3层,面水而立,下方临水是古漕运码头。 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由湖北黄州到琼州(现海南省)经庐山到高安看望时任筠州(高安)盐税官的弟弟苏辙。苏东坡在高安逗留9天,兄弟俩同登大 观楼赏景览胜,并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 站在大观楼二层,苏东坡、苏辙兄弟曾在此楼饮谈过。 其中尤以苏辙的《登郡谯楼偶见姜应明司马醉归》闻名。 沧然暮色映楼台, 江市游人夜未归。 何处酒仙无一事, 肩舆鼾睡过江来! 苏辙先后两次被贬筠州! 唐代谯楼,清代大观楼建造模型 临水穿过大观楼,进入大街区,回头看看大观楼,恰似tian an门布局之构。 在大观楼后方,我横穿大街(承流坊),对面便是瑞州府衙,即古代衙门(县政府)办事处。 承流坊大广场街区 昨晚我做了新冠核酸检测,今日扫码,免门票顺利进入衙府。 曾经在北京打工期间,我去过大观园,大观园是曹雪芹《红楼梦》笔下的大观园。 衙府的建筑风格、布局、方位似乎看到了红梦中的大观园影子。我进入府衙广场中央,赫然三字出现眼前"公生明。" 面向"公生明",左排府衙有工房刑房兵房,右侧府衙礼房户房吏房。 在府衙右侧一排房有:礼房、户房、吏房。 在府衙左侧一排房有:兵房、刑房、工房! 我站立在左右排房中央位,面向正前方是:"廉慎堂,"在廉慎堂左右耳房是:"经历司"、"照磨厅。"右排府衙房: 礼房 : 主管祭祀、典礼、考试及有关文化风俗等事务,兴办教育、倡导儒家主张,制定规章制度,使人们遵守伦理纲常。 户房: 主管户册管理、赋税的征收、催比、交纳、解运、仓储管理民间房屋和土地的买卖、文契过户、纠纷处理,以及经办荒歉缓免赈济等事务。 右排府衙:礼房、户房、吏房。 吏房 : 职责是负责地方官吏的考核、任免、调派等,同时调查登记在籍进士贡生等有功名者的家庭出身、品端德行、学识造诣等其本情况,上报府台,逐级转到中央吏部,以便吏部对他们考核、叙用、候铨、候补等,为朝延网罗人才。左排府衙房: 兵房 : 主要职能是负责征集兵丁、马匹、组织训练、考试、向上输送兵员以及城防、治安,屯田等事务。 刑房 : 主要协助知府负责受理、案件、管理刑狱、堂事笔录,拟写案卷等工作,主管民刑案件的票案、勘验、堂审、关押、文稿起草及归档等事务。 左排府衙:兵房、刑房、工房。 工房 :主要负责工程营造,建设、维修城池,衙署仓库、桥梁、祠庙等。 我挨个细看、拍照、审视,有时触摸木柱、甚至亲吻、搂抱木柱…… 廉慎堂内 有记载: 《古代赋税》的表述、《三班六房的》的表述,《清代军机处档折件》的表述。 有知府(文物)-----官服。 红色明代官服,青为清代官服。 有记载 :1136年,岳飞追击游寇李成部将马进至筠州,在高安城外设伏。马进部8万余人投降。 有记载 :唐至清末,瑞州科举考试成绩斐然,共有438人考中进士…… 有记载: 瑞州历代(唐、宋、明、清)著名书院。 有记载: 1977年9月吉林省农安县出土文物刻有"瑞州路总管府"。 1977年吉林省出土瑞州文物 有记载: 185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大开领军进入高安……太平军三据(1853年及1855年1857年)瑞州。 …… 山顶俯视瑞州府衙全景 离开瑞州府衙,我脑海闪现一个念头。保护文化遗产让子孙后代知晓历史,爱护历史成为一种氛围,建设强大祖国、凝聚爱国力量,先从文史爱好入手! 2019年,我正在河北香河钳屯镇某家具厂打工,家里亲人打来电话说,为了建设秀美乡村、旧房、危房要改造…… 随后两年间中国大地,很多农村房屋被挖(推)机、轰隆隆的倒墙、倒板房中尘埃飞扬,旧房、危房变为废墟。 有的老房100年,旧房300年也随灰尘而倒下。 网插图1 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留下的农具、家具、……也随推挖机推倒房子的尘埃、砖块、瓦片、木材……一起变成一片狼藉、废墟。 网插图2 那些过时、过代的农具锄头、耕、耙、耧犂、耩子、镰刀、柴刀、蔑箩(挑箩)、手推车、人力板车、扬谷风车、(抽风箱)、豆铲、木凳子、磨子、罾、蒸笼、鸡笼、木橱、打谷机、手星称、鱼篓子、按粉机、谷筛、豆筛、米筛、枷柦、羊镐、扁担、绳索、自行车、木水桶、木盆、木摇桶(摇篮)、书包、衣服、毛线、木床、猪槽、水缸、砖、瓦、拐扙、鞋类、锅炉、织草鞋机、脚踏槽梯、篾晒席……。 网插图3 能保护下来的,保留下来、收藏下来的太少太少。物品之多,可以用万计册。 能保护、保存农村百年老房宅的有几处? 建立农民博物馆希望每个村都有,而不是每个镇都有。 网插图4 活生生的实物、文物、文化传承远超书本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