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提问,小编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小编做过一段时间的HR,也在职场奋斗了几年,下面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吧: 1.现在很多人月薪都超过一万了吗?--确实不少 宏观来看:不算少,之前听说过一句话,是说只要您月薪过万,您就已经超过了全国90%的人了,咋看起来好像月薪过万很稀少对吧?但咱们得考虑基数呀。 微观来看:月薪过万的人多不多,不同城市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根据《2019国人工资报告》来看,月薪过万人数占比最多的人,分布在以下几座城市: 上海:35.09% 北京:35.07% 深圳:26.91% 南京:19.37% 杭州:18.60% 广州:14.47% 从这几座城市来看,特别是上海北京,月薪过万的人,更是不在少数。因此,如果您是在上述几座城市生活和工作,那月薪过万的人,确实不在少数。 2.为什么感觉毕业生出来都能拿八九千了? 如果您是在一二线城市的话,应届毕业生起薪,拿到八九千,确实很常见,因为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工作机会也非常的多,企业之间为了竞争人才,也是什么价也敢开的,给您看个数据: 985院校毕业平均起薪: 博士12015元/月 硕士9842元/月 本科7642元/月 211院校毕业平均起薪: 博士11041元/月 硕士8648元/月 本科6450元/月 双非院校毕业平均起薪: 博士7893元/月 硕士6468元/月 本科4472元/月 如果您毕业的院校较好,学历也不差,出来八九千很正常,如果一般般,可能起薪稍微地点,但如果您肯潜心工作,在前几年吸收各种各样的经验与知识,工作了两三年以后,月薪过万是很正常的。 在大城市,并不是说随随便便混得人都能拿到过万的月薪,不过只要您愿意付出,愿意努力工作,大城市真的是遍地是黄金,月薪过万,真心不难,但您得沉得住气,宁静致远。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现在有些职位,招收毕业生就开出接近五位数或者五位数的月薪,还附带一堆丰厚的奖金诱惑。这是真的,没错,也没吹牛。 四月份,是很多企业发放年终奖的时候,被大家称为奖金季。前几天一个自称在华为工作的朋友,晒了他的年终奖,90多万,一年总收入200万左右。这事,也很有可能,是真的,不吹牛。 现在有各种城市平均月收入统计,深圳这边已经高达八九千,紧逼一万了。抓取的数据,统计的结果,也很有可能,是真的,不吹牛。 但是否真的全民富裕了呢,我个人认为不然。 首先从毕业生高薪这事,是否而已推断很多人月薪过万,非也非也。第一,敢出来晒的,基本都是高薪的。那些低薪或者中等水平的,大多默默缩在角落里垂泪。第二,现在毕业生的工资和老员工的工资不少是倒挂的。老员工当年加入时起薪低,每年加薪幅度少,工作了好几年没跳槽或者提拔的话,可能还是很低水平。但招聘市场,你不给高薪根本找不到人,所有逼着企业开高薪招聘新人。一家企业,会出现刚加入的新人工资远超老员工。 另外,现在各种花式晒高薪的,我相信,有部分是真实的。华为,BAT,互联网相关产业,的确带来了不少高薪岗位。尽管他们的工作时长、工作压力更恐怖,但实实在在是得到了高薪。这些头部企业,并不能代表总体水平,有更多,更多的不知名的中小企业,在苦苦挣扎。员工能领到的,只是微薄的薪水。低收入人群,鲜有上网晒自己收入的。导致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大多都是高收入,造成错觉。 至于数据统计,就看你如何抓取数据了。一万个人来做,可能有一万种不同答案。 高收入996,生活工作平衡,中年危机等等社会现象,让大家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压力倍增,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群。能怎么办,继续前行吧。 ①一万月薪并不代表到手就是1W; ②有一些行业确实很高,但是我们还要看平均工资和收入中位数我们先看看平均工资 要是说,在大城市混的人都能拿到过万的月薪,应届毕业生都7500起步了,这个是不是真的呢? 我们看看北上广深的平均收入就知道了: 2018年北京市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45766元,比上年增加14066元,增长10.7%;全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6908元,比上年增加6170元,增长8.7%; 北京也只是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能够超过1W的,私营单位的还不行; 我们看看上海的,2018年上海平均工资7832元,平均月薪不到万。 我们看看深圳的,深圳市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0304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3635元。 我们看看广州的,2018年广州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平均工资97522元;2018年广州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平均工资61241元。 所以说,能够达到月薪过万的,在大城市也不是随随便便的。而且大城市的差距比较大,那就说收四五千块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少数行业少数人能够拿到月薪过万 说实话,在大城市能够拿到月薪过万的人都不简单,他们肯定有过人的本领。毕竟大城市也是人才济济的地方。 要是在三四线城市能够拿到月薪过万,那就更加了不起了。 说到底,还是需要看个人的能力的,能力强的人基于也会很多。能力不强的人通常会说自己不是在什么行业在什么城市,不然一定会月薪过万。 这是一个看实力的时代! 兄弟,估计你是在头条被那些吹牛皮的人吓到了,月薪过万哪有那么容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的月薪都在三四千元,低于这个数的有人在。即使在北上广深四座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约入过万的人也没有到一半。 让我们看一看腾讯近期发布的《2019年国人工资报告》,上海市月薪过万人数比例最高的城市,达到了35%——没有过半。北京差不多也是35%。广州是一线城市中月入过万人数比例最低的,约为15%——大概7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月入过万。 看完一线城市,你就知道那个二线、三线乃至四线五线是什么水平了吧?放在全国来说,月薪过万的人数比重绝对不超过5%。 再来看一下各个各个工作年限中月薪过半的比例,受访者中刚参加工作,月入过万的人只有8%。而且对这个8%我都怀疑,他采访的标本应该是城市白领,扩大到所有人群,这个比例应该不超过5%。 即使她选择的采访对象是相对收入过高的城市白领,但参加工作10年以上,月薪过万的也不足1/4。 所以看完这些数据你大概就知道,月薪过万是处于什么水平了。在北上广深地区,大学毕业生月薪能够达到八九千的也并不会很多。如果在一个小城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说自己月薪过万,那十之八九是吹牛的。 在广州工作了一段时间,有做事能力的人,月薪过万的挺多。毕业生拿8-9千,应该是好学校出来的。有些二本毕业的,工资只有四五千。这里分享这段时间听过的几个故事: 朋友一,他面试了一个应聘者,还不错,但要月薪过万。 他问应聘者,能否等试用期后,工资才到一万?应聘者当即回复,低过一万不做。朋友知道老板只愿意给7000-8000。但面试了很多,不是英文不够好,就是业务能力不强。朋友去问老板,能否开个特例多花钱,请个有能力的人,给公司带来更高的效益。老板说,要保证北上广三地同一个职位的工资水平一致,不能给广州特例。因此,这个职位一直空着。朋友为请不到合适的人很头痛,但又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朋友二,她元旦前请人推荐一个,懂互联网销售的候选。 要求每月能做三十万销售额的。话音未下,就被告知,有这样能力的人,起薪至少要每月一万五,另加提成。而且这样的人,非常抢手。不是你说愿意请,别人就愿意做。有能力的人,有很多选择。若是中小型公司,有能力的人看不上。到现在,还未找到人来面试。 朋友三,他说有实习生要回学校继续读书,需要找接替。 他说找了一个月,面试过的都不合适,很着急。他们公司需要的是:1)能参与hadoop大数据平台安全风险评估与检查点梳理;2)能参与搭建、维护hadoop集群实验环境,实现集群安全配置的。他们要求应聘者: 1)熟悉hadoop、spark、hive、hbase等大数据组件,有相关项目经验优先;2)能熟练运用c/c++、java或python,熟悉linux开发环境。3)对大数据开发环境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操经验。4)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极强的责任心,能够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朋友说这个要求,给正式员工过万,都不容易找。想让实习生做这个,太难了! 听了这几个故事,我都觉得在广州,普遍工资好高。 说到工资这个事永远是一件特别扎心的事情,除了北上广深这些城市,我敢保证,其他城市月薪超过1万的应该不多,即便有超过一万的也是销售能力非常牛或者是技术类型的总监级别了,一般的平民阶级还是很难拿到1万的,多数都是两三千吧? 而对于在北京打拼的精英们来说,月薪超过1万的很多,其实低于1万的也有很多,生不逢时有时候也能气死人,2015年我毕业来北京月薪才5000多点,熬了几年之后薪资好不容易上来了,结果现在毕业的同学基本个个都是月薪1万左右,搞的都是高新技术产品,不是软件开发就是画图啥的,薪资水平确实都特别高。 有的人对于月薪八九千或者1万左右其实没有概念,不知道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其实这个水平就目前来说不算低的,在全国范围内全是高薪了,在北京来说也是高薪了,要知道北京公布的2018年的职工平均工资才是每月7855元,2017年还是每月8467元呢,相比千年降低了621元,所以与平均工资相比的话每月八九千足足超出了两三千。 社会平均工资一般都是大家拿来衡量自己收入高低的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通常还说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月收入都属于拖后腿的吗,超过了才算是正常的收入。 对于现在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为什么一毕业就能有这么高的工资,其实也并非所有人都是高薪,只是一部分"特殊专业"的人才才会一毕业就会月收入在八九千。1.互联网公司开发人才 互联网IT人才是广为人知的高薪职业,因为人家是靠技术吃饭的,这个比不了,我一个学弟刚毕业就去搞java开发,每月9000元,但是从来没有正点下过班,愣是把朝九晚五的班上成了朝九晚九,虽然高薪但是也辛苦啊!2.金融行业从业者 金融业和互联网行业属于薪资较高的头部行业,两个行业的薪资水平不相上下,所以一般取得某些从业的资格进入行业后一般收入都比较可观。 3.颜值党 很多人认为职场高薪只拼能力就够了,其实这是一个认知误区,我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之后,我才发现原来颜值也属于高薪的一个硬性条件: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杰文·比德尔在1994年第4期《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漂亮的人的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高5%左右,长相一般的人又比丑陋一点的人收入高5%一10%左右。这就是经济学领域著名的"漂亮贴水"效应。 所以刚毕业就能有高薪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得的,还得是专业选的好,也要颜值过关啊,否则要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把自己搞的一身才华! 我是杏豆,企业培训师,劳动纠纷咨询师,社保专家,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 月薪一万,并没有多高。 月薪一万,扣去各种税费,到手也就七千多块。(当然公积金也是你的钱,只不过暂时拿不出来) 拿着七千多块在北上广这类城市活着,其实就是维持个"基本生活",勉强"活着"而已。房租会啃掉三分之一以上,餐费再啃掉三分之一以上,还剩下多少钱可供"自由支配"呢? 如果想买房,那是基本不用想的;如果正在供房,那只能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当然,如果自己有房,那七千多还能让自己过得稍微宽敞一点。但也仅限"稍微",根本不敢"作一作"好吗。(鉴于有房的占比太小,就不把这个纳入讨论范围了) 所以,"月薪过万",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耀眼。 ."月薪过万"是高房价带来的"福利" 房价太高,相应的租房费用高了起来、生活费用高了起来.....一切有关生存、无关生存的支出都高了起来。 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如此之高,如果拿不到相应的、或者让自己心动的钱,那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转身回老家,或者去生活成本低的地方工作。 也正因为一线城市的许多单位能够提供"比小城市高出几倍的工资",才吸引大批的人才留了下来。 这又反作用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多的人才留在这里,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的同时,为这个城市创造出更好的经济面貌。 城市经济越好,机会也就越多,这犹如一个吸盘,把各种各样的人吸引了过来——人越多,房价越高,生活成本越高,留住人才的成本(薪水)也就越高。 总之,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身处"循环"中的人们,拿到了"过万的月薪"。 至于他们能不能享受到"过万"的生活,那请参考网络。 ."月薪过万"的痛苦其实非常明显 身在一线城市,大多数人,每天往返通勤的时间随便三小时起;即使自己有车,也是在"疲累中前行"——路太远,车太多。 许多人到了一线城市以后,普遍反映基本断了社交——自己没时间,别人也没时间;自己没情绪,别人也没情绪。 没了社交,生活少了许多乐趣、少了许多机会,其实挺令人沮丧的。 为了干好这份"过万月薪"的工作,很多人早出晚归,常年睡眠不足五小时,不是早衰,就是憔悴万分。 我有个朋友,为"过万"努力了五年,经常性的早六点出门、晚九点进门,一年能老个五六岁。 后来,因为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他便选择"激流勇退",回老家去了。 .毕业生能拿八九千,并不少见 现近物价涨得厉害,但同时经济活动繁盛。这"繁盛"落实在个人身上,就是"挣钱的招儿越来越多了"。 因此,即使是应届毕业生,如果工资跟不上、达不到他想要的,再看看高昂的生活成本,那他可以选择去干别的。 尤其现在人对"正式的稳定工作"越来越不屑,也越来越追求"自由、公正、平等",用人单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失去良才"。 为了人才,为了单位的发展,用人单位不得不"忍痛"提高工资待遇,吸引年轻人进来。 .总之,拿到"月薪过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也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幸福。 在任何一个城市,绝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是"付出可以付出的最低限"。 没有人会大发慈悲,一切都是市场运转的结果。 很显然不是。 网上有个这样的提问: 这就是现实版的"何不食肉糜"? 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自己很不错,身边的人也是很不错的,比如城市出身、名校毕业,进入大公司、五百强,刚毕业都有年薪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身边的人也多半是这样。 的确是有这种情况。 但是,这种情况说白了其实是"幸存者偏差"。 更多数的人,月薪不过万,刚毕业就月薪八九千的,放在所有大学生当中,其实也是少数。 事实上,即便是工作十年之后,月薪过万的都是少数,可能也就百分之二十多的样子。 一线城市高些,见下图: 但是最高的北京上海,也才35%左右的人月薪过万了。 而在广州,只有14.74%的人。 可想而知,月薪过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就更难了。 当然,不同行业也会不一样、 比如,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工资就比其他行业要高。 你要是能去一个互联网、金融或者房地产行业的还不错的公司,那么,月薪过万的概率是很大的,即便是刚毕业。 但是,这个要求本身就不容易,要么是重点院校,要么是相关专业。 占总的学生人群比例并不高。 用截图说话!!! 这是51job上职位搜索只有地点广州一个条件。搜出来2019年4月29日最新发布的岗位。 统计了98个岗位,平均工资为6169元 把月入过万的去掉,平均工资5115元 值得注意的是,按图中98个岗位算,月入不过万占83个,月入过万15个。实际中不可能15%员工月入过万。企业高管就几个人,中层可能十几个,基层可能几十个。图中岗位是平均的,实际中基层工资5000不到,扣除社保约3500左右。 这得看行业啊。 我前两天出去面试了,要求是要干三个岗位的事:文案+秘书+策划。然后我写得期望薪资是7K,人事说,你最低可以接受多少? what? 一人干三人的活,连7K都不给? 但是,换个行业——比如程序猿,即使是新入门的(指的是那种到培训机构参加了培训就去面试上岗的),实习期底薪也是8K+,转正基本1W+。 所以,在程序猿的行业里,1w+是标配;在自媒体小编OR文案这,想拿到一万,很难。但是,难道自媒体小编的工作比程序猿轻松吗? 还真未必。 我见过那种随时随地带着笔记本,只要有热点就马上打开电脑开始写稿的小编,比如前段时间林志玲结婚,已经到小编下班的点了,而且有些小编可能已经挤上了地铁。咋办呢?要么下车,回公司写稿,要么就在地铁里写稿。笔记本拿不出来?那就用手机写啊。反正这热点,你肯定是要追的。 或者说,大家能看到的,都是那种混得好的,或者特别差的。而中间的这些,都被人自动忽略了。 平均数,是一个可怕的数。平均一下,我和王思聪一夜每人能消费15万。 可是,按我现在的收入,一年也赚不到1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