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莉事件"发生后,各大媒体和各路人马,一直都很关心事态的发展。在李少莉背后的故事被持续爆料后,该事件也该告一段落了。 就目前来看,"李少莉事件"还处于一个朦胧的阶段,网络上关于她的消息,基本上都还是建立在揣测和推理上面。 古语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待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出来后,自然会还李少莉一个公道,给社会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现在网络上争论的焦点,无外乎因为李少莉戴了30000元的耳环,围了4000元的丝巾。她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此精致打扮,是否有一些不合时宜? 而另外一批人,则透过了表象,把矛头指向了五个字:不正当收入。 但是就网络上爆料的信息,并不能证明李少莉有什么问题,而且她还是一个拥有许多荣誉,一个励志的典型女性。 所以,就网友争论的问题,我想说几个看法,你会觉得事情其实并非那么"复杂"。 第一,李少莉的穿搭是否有问题? 30000元的耳环,4000元的丝巾,看似很贵,但是对于李少莉来说,并非是买不起的。 李少莉在工作岗位已有30余年,而她的丈夫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两个人的工资收入加起来,购买这点东西绰绰有余。还有可能这两样奢侈品,是其子女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比如她过生日时送的。 所以说,李少莉佩戴这些奢侈品,一没违法、二没犯规,她愿意戴就戴,不愿意戴就不戴,没有任何人有权利指责她。 再说李少莉的发型,她是烫染的波浪形发型,这种发型受到了很多成熟女性的青睐,一是显得端庄大气,二是显得干练利索。而且每一个女性都喜欢化妆,李少莉化个妆又有什么问题呢? 毕竟作为一个机构的领导,她在出席如此重大的发布会时,总不能显得邋里邋遢的吧。她如此精致打扮,更显得她对这次发布会很重视,想留给所有人一个好的印象。 第二,李少莉的升迁是否有问题? 李少莉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长大以后在棉纺织厂当女工,很多人觉得这个职业似乎不咋地,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但是以前的工厂,可不是如今的血汗工厂可比的。上世纪80年代集体经济时期,工人的工资待遇很好,社会地位也很高。有一些技术类工人,工资甚至比厂长还要多。 在这些纺织女工之中,李少莉属于那种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她在工作之余还努力学习。随着知识的积累,眼界更加开阔,她可能意识到工厂不是铁饭碗,最终选择了去学医。 学医期间,李少莉考上了医学专科,成功进入了医院工作。几年以后因为能力出众,被调任到了卫生局。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又考上了电大法律系专业。所以说在学历方面,李少莉没有任何问题。不应该把她继续和纺织女工联系到一起。 需要强调的是,李少莉从一名医生,再到进入卫生局,这个时间可不短,没有个十年八年,最起码也有5、6年。 另外,李少莉40岁时才升任副科级,43岁才到正科级,54岁才实现了副处级。这个时间算不上慢,但是绝对也不算快。所以她的升迁之路,看上去也毫无问题。不能作为人们所质疑的焦点。 第三,她的业务能力和职位是否不匹配? 人们都看到了李少莉在发布会上用手指点着稿件,逐字逐字地诵读。这有可能和她的年龄有关系,毕竟50多岁的人了,眼睛和年轻人比起来肯定差一些。 还有网友爆料她在接受采访时,个人语言表达不行,但是一个人的业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关系吗?老祖宗不也教过我们平时要"少说话、多做事"吗? 有很多人觉得她的能力和她的位置不配,但是这些都只是表象的东西。要知道李少莉常年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几十年。 她甚至有一次在工作中,因为连续加班累得昏迷了过去,如果不是被及时发现,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忧。这样一个务实拼搏的人,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好干部。 除此之外,李少莉历年来还获得过很多荣誉,比如说:全国满意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等等。要知道这些荣誉的含金量都是很高的,这是在她拼搏努力之下,对她的肯定和嘉奖。 所以,目前网络上有很多对李少莉不怀好意的揣测。而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别人恶意的诋毁,不仅会显得自己低级无趣,更有可能涉及违法,毕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综上所述,在"李少莉事件"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保持理性地去看待该事件,不夸大也不诋毁,不奉承也不捏造,我们应该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想说的是,有自己理性的判断,才是对自己对他人最好的表达。 这一次,李少莉只是一如既往地打扮,佩戴了两件昂贵饰品,就把矛头指向她的收入和升迁问题,这又能从何说起呢? 所以大家就都散了吧!该做自己的事情就去做自己的事情!因为关于"李少莉事件"的调查结果,可能和你们期待的不太一样。 那么,你们对这件事作何看法?是否赞同本文的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