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法院一案例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粤法宣 近日,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广东省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护航科技强国建设"入选其中。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均是全国各地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因地制宜探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举措,创新性强、具备复制推广价值。
国务院有关部门从全国选取了25个成效突出的案例,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本次入选的案例是广东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创新举措。
在一起发明专利案件庭审现场,法官与技术调查官进行技术比对。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广东法院整合专家智库资源,建立健全由技术调查官、专家咨询、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等组成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
制定技术调查官制度实施配套文件,创立技术调查官全流程嵌入模式提供司法辅助,建立技术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制度,探索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创新构建专家陪审员制度,为技术类案件配备具有技术背景的人民陪审员,建成技术调查实验室,利用科技赋能技术事实查明,多位一体助推技术类案件的精细化审理。
技术调查官通过3D打印机进行"克隆"物证。通讯员供图
2018年以来,广东法院共审结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4.4万件,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人介绍,广东法院全面整合粤港澳三地专家智库资源,先后共聘任涉通讯技术、生物医疗、无人机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专家282名,已提供咨询意见书600余份。
此外,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技术调查官配套制度,技术调查官累计参与技术事实查明近4000件;并于今年6月启用全国法院首个技术调查实验室。
全国法院首个技术调查实验室。通讯员供图
该实验室集机械电子、医药化工、信息通信等技术于一体,为快捷查证、勘验技术事实提供更高效的专业支撑。
"通过建立多元化技术查明制度,广泛借助专业技术力量参与法院审理,或就技术事实给出专家意见,能够有效促进技术事实的准确查明和客观认定,对法院实现该类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对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具有积极作用。"参与过广东法院相关工作的技术调查专家黄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