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天河区、白云区、市疾控中心的相关负责同志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广州天河:持续抓好重点涉疫地区龙洞街疫情处置工作 广州市天河区副区长袁笑一在发布会上对天河区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广州市天河区副区长袁笑一 首先,天河区继续做好重点人员管理工作。截至目前,甄别管控天河疫情关联密接次密3830人,其中,密接2796人、次密1034人。根据涉及重点场所和接触类型,区内已将上述重点人员分级分类分层落实管控。在做好疫情应急处置的同时,组织力量对相关病例开展复盘,结合近期病例情况进行倒查,排查流调漏洞,找出薄弱环节,确保各类涉疫风险人员找全、找透。 同时,天河区持续抓好重点涉疫地区龙洞街疫情处置工作。将临时管控区域管理服务工作作为龙洞街疫情处置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有效的力量对临时管控区域6个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以楼栋为单位组建微信工作群,畅通群众24小时全天候实时沟通渠道,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处置对群众生活影响。一是做好核酸检测,以网格片区为单元,逐栋、逐户有力有序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并统筹好转运、检测力量,做到"快采、快送、快检、快报"。10月28日,对龙洞街临时管控区域共采样46125人。二是做好防外溢工作,将病例较为集中的涉疫高职院校作为防外溢的重点,成立工作专班,下设协调、信息、数据、学生4个小组,对外溢人员进行追踪登记,区内人员均已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对区外人员均第一时间与属地"双握手"。三是做好服务保障,天河区联动了11个电商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立体物资保障队伍,制定《生活物资采购指南》,由社区居委通过微信群向群众、居民派发,引导居民有序下单采购。 据了解,目前,龙洞片区生活物资保障充足、价格平稳。同时建立了由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区属医院和2家省市属三甲医院联动的三级医疗保障体系,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临时管控区域群众各级各类就医购药需求,特别是对孕产妇、肾透析病人等特殊人群落实"一对一"专人跟进,确保服务保障到位。针对此次学校涉疫的情况,我们会同省、市教育部门,选派精干力量组建工作队伍,进驻涉疫高职院校开展综合教育等服务保障工作。 其三,天河区统筹调度全区各级力量,做好防疫工作落地体系化保障。10月29日,统筹安排区直机关及区属国企党员干部555人、居住地在职党员和两新党员623人、其他志愿者916人协助街道社区、重点行业开展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其中,专项调度43名党员干部,协助龙洞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最后,兜住风险底线,有力有序开展天河区全员核酸筛查工作。根据市防控工作统一部署,今天天河区开展21条街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共设置采样点539个(其中,黄码采样点37个),采样单元1616个,派出医护人员3957人,计划采样数224万人。截至16时,已采样138万人,采样率61.8%,已转运标本将近100万。 袁笑一呼吁天河辖内的居民朋友积极配合,根据所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指引,分时段有序到达指定核酸采样点参加核酸检测,共同做好此次核酸检测工作。 广州疾控:本周末建议减少社交活动和非必要的聚集 黄码人员除了做好核酸,严格居家外,身处管控区内的市民还应做好哪些防控措施?对此,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对此提出建议。 他表示,广州疫情防控正在持续攻坚。目前新增的病例,虽然多数来源于划定的中高风险区之内,但在低风险区也依然会有一些散在的感染者被发现,这说明低风险区内依然存在隐匿的传播链。如果这个区域内的市民个人风险意识不强、防护不到位、不能很好的遵守两点一线的防控要求、又不及时开展核酸检测的话,就很可能触碰到隐匿的火点,引发新的传播。他强调,低风险并不代表零风险。 要彻底斩断隐匿传播链条,扑灭低风险区的星星之火显得尤为重要。张周斌希望市民朋友一同织牢织密群防群控的防线,遵循"有限活动"的原则,尽量居家或两点一线简洁生活,做到不聚集、不扎堆、不串门;特殊原因需要跨区活动的,也要配合防疫要求提供24或者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落实扫码、测温措施。外出工作也要时刻注意个人防护,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一米距。 对于中高风险区的市民朋友,张周斌建议继续积极配合足不出户或足不出区的防控要求,认真开展居家隔离或错峰取物,最大程度降低因人员交叉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 在三区以外的市民朋友,建议大家在疫情期间,特别是这个周末,尽量减少社交活动和非必要的聚集,共同抗击疫情。 南都·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