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从小在城南长大并见证了天府新区近十年变化过程的成都土著,我也想在此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要知道,就在十多年前,成都还没有天府新区,高新区也还处于从无到有的建设进程中。到处是待开发的荒地、人烟稀疏、交通不便、企业也不多……那时候,很多人也都曾像现在怀疑天府新区一样怀疑过高新区的未来。但如今,高新区已然成为了成都高大上的代名词,金融商务、科技研发等各行业顶尖企事业单位甚至世界级500强,随处可见;人口达到100万人;商品房也从当初普遍几千元每平,上升至两三万不等;2017年的GDP达到了1600多亿人民币,高居成都各区榜首。 高新区发展何以如此迅猛,这些其实都要源于当初国家、省、市对于该区域做出的远大规划。从筹建伊始,就享有了国家政策等各方面的重大利好,之后,又以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六大产业集群"链接"全球,不断引入高端企业、人才精英,全力朝着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创新创造中心、高端产业新城的方向不断努力。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天府新区所占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发展规划前景上的优势,相比高新区可以说是有过之而不及。 作为中国第11个国家级新区,从正式获批至今的四年时间里,天府新区以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新区、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增长极为目标,致力于形成"一带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布局八大产业,着力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 和新技术、新材料等。与之同时,天府新区还将"产城一体"作为重要规划理念,不仅规划了包含轨道交通、快速路网在内功能完善的交通网络,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还以创新思维构建绿色生态体系,打造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的崭新城市形态。 其实,这一切已足以说明,天府新区不仅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各种产业、产品、配套服务齐全,甚至在生态宜居度上也非常高,整体居住环境也一定会超越成都的其它各大区域。 但更提劲的是,官方又在2018年提出要打造公园城市,天府新区作为重点打造示范区域,无疑将获得各方利好的极度倾斜。 在此之前,天府新区已有规定要在整体用地规划上,建设用地只占40%,生态用地占据60%,包括但不限于投入400多亿用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天府公园、兴隆湖、锦江生态带、鹿溪河生态区、天府 ·智谷绿道等一批重大生态项目……而在成都提出公园城市建设之后,天府新区又再次制定出台新规,要求"强化全域规划引领,顺应自然肌理优化城市功能组团、产城和镇村单元布局,进一步筑牢山水生态本底,做优城市功能品质,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塑造特色城乡风貌。到2022年,基本建成天府新区核心区公园城市全域生态骨架,公园城市形态初步呈现,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 其实,一个区域发展潜力大不大,未来前景好不好,除了看规划,看产业,再看看嗅觉灵敏的开发商的动向也就差不离儿了。目前,就在天府新区门户位置的天府中心,已是大盘云集,位于天府大道两侧的麓湖生态城,已然在这里建成了一座以生态资源为基底,聚合居住、产业、休闲娱乐配置为一体,也是天府新区内优先呈现的生态示范区。 除此之外,就连万科也将目光聚焦到了这里。 作为万科最高端住宅产品系最新力作,万科公园传奇不仅在融合发达国家的价值追求、生活理念和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同时融汇万科多年自然居住理念,择址天府新区麓湖畔,占有麓湖生态区、红石公园以及成都最大城市公园——天府中央公园等稀缺景观资源以及总部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会展博览中心等等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该项目定位于城市精英人群,欲以约160亩公园社区,打造符合最高级别居住需求的"艺术品"级产品,筑建天府新区下一个自然居住传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府新区的底气、一应俱全的愿景愈加清晰。这个每一面都可圈可点的区域,代表了成都的未来,也是成都最高居住标准的希望所在,值得期待。 对天府新区,不存在看好或不看好之说。 简单说,只是城市的布局问题,就象文革以前,成都市把东郊规划成工业区,如今的天府新区,集中了高新技术产业,并把市委市府南迁,规划中甚至考虑把省委省府也南迁过去。如此大动作,抬升了天府新区在人们心中的作用,神经高度敏感的炒房族把它作为价值台升的标尺,某种程度上哄抬了房价,让这个地方显得格外热闹。 一个工业区或开发区,只标记了这片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区位价值,它的地位随着技术、经济的换代,更新而变化,它的兴盛依附于时代的经济发展,区位是变化的。东郊工业也兴旺了三十年,现在仅存106厂旧厂房,称为东郊记忆。 一个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取决于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以及它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名望高低,与它经历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体现城市的厚重之所在。有此建筑可以重建,可以搬迁,成都市委市府可以搬过去,机关单位可以搬过去……武侯祠能拆迁吗?杜甫草堂能搬迁吗?强行搬去,只能称为膺品,那是在犯罪。 东郊可以衰落,新的经年之后就是旧的,新旧可以交替,事物滄桑向來如此。 不久前到华阳亲戚家作客,顺便到南边转了转,他们告诉我,省委省府将搬到那片空地,那地方恐怕离华阳南向有十多里,当时我唯一反映是太远了,太远了!一个省级机关,远离城市中心,单就成都东西北三个方向須要到省府关事,多不方便? 成都是个文化、历史非常厚重的城市,这一点天府新区無法替代。也不是由某个区位的房价高低來决定的。 如果在天府新区工作,把居家选择在该地,图的是方便,仅此而已,沒必要把是不是城市中心提到心上。 短期看很难,很多财大气粗的城市搞新区,无一例外都是空留遗恨。除了浦东新区算成功的,还有雄安(在建)。我不看好天府新区。 有钱就买太古里周边的房子,天府新区真的感觉不是成都市。 老城区是古人用智慧选定的,当初选哪不选哪一定是有很充分的道理,既然当初选的成都城址2000多年来不曾改变,那么这一区域一定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至于新区的建设,更多的是出于以土地开发撬动城市建设的理念,是强投入强打造强行开辟的新空间,一小部分人用十年时间设计出来旳新区,与无数成都人用2000年来实践积淀的老城区哪个更可靠,一目了然。因此,新区作为城市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应该是不错的,要说宜居生活还是没什么可比性。 错。天府新区在成都的下风下水,冬天的雾霾更严重。真正的居住环境好的是西门。目前最主要的困难是彭州石化影响了。 整个就是一个上班区,没有任何生活气息,有的只是忙碌的人和被压力压得快喘不过气的人 谢谢邀请! 十九大以后习近平主席视察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就是天府新区,习总书记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事实上天府新区从成立以来就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基础,科学规划新区建设,创新政务管理模式,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大上"产业,正在把天府新区建设成最具城市张力、最具人文魅力的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 国家支持、政府重视、规划科学、投入巨大,未来天府新区必将是成都环境最好的地方! 当然从环境最好到宜居,人们在考虑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和城市活力等因素之外,也会重点关注交通通畅、入学方便、求医便利等条件,而这几点天府新区在建设和规划上更是超前的。 首先在交通上:天府新区除构建"两横四纵"的高速路连接系统、"三横七纵"的快速路连接系统外,还将建成22条线路、总规模达56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线网密度约1.22公里/平方公里,核心区每800米将有一个地铁站点方面居民出行。 其次在教育上:天府新区不仅将布局规划130余所中小学校,而且将面向全国引进优秀师资,确保教学质量达到成都一流水平和全国领先水准。 最后在医疗卫生上:天府新区预计将建设八所高水平医疗机构,目前成都市七医院、天府华西医院两家三甲医院正在建设中,届时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未来天府新区肯定会成为成都乃至天府之国最宜居的地方。 当然宜居归宜居,住在哪里舒心、舒服还要看习惯、视心境、讲亲情等诸多因素,祝福每一个朋友不管是居花园洋房,还是处陋室寒舍,都要身体健康!心理愉快!(图片选自网络) 别模糊概念,只有四川天府新区,没有所谓的成都天府新区,也不是成都的一个行政区,新区由多个市县共同组成,新区主任是四川省长。 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全国有很多地方在搞新区,而天府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区域,看看全球500的入驻就知道这个新区好不好了……不用等到未来,现在已经很牛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