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为有料 编辑 | 大为有料 这天,陕西丹凤县的一个普通村庄里正在举办一场葬礼。 去世的是一位89岁的老奶奶,叫王玉兰。嫁来陕西几十年了。 村里很多人都来参加了葬礼。 但是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为什么她的遗照是一张穿日本和服的照片? 几个年轻的村民不免议论了起来。 王玉兰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穿着日本人的衣服? 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现在提起还让人恨得牙根痒痒。而自己村里居然有一个日本人? 没错,王玉兰就是一位日本人。 她十几岁来到中国,隐瞒真实身份几十年,甚至当初就连身边的丈夫、亲人和邻居都不知道她是日本人这件事。 这位身穿和服,叫王玉兰的老人,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当初她为什么会来中国? 又为什么没有选择回日本? 01
1929年,王玉兰出生在日本福冈县的一个小渔村里。 那时,她的日本父母给她起名字叫"水崎秀子"。 因为秀子的到来,他们都非常开心,一家三口过着简单温馨的生活。 秀子10岁时,母亲因为重病去世。 父亲又娶回来一个女人。本以为秀子能继续有人疼爱,可以弥补失去母亲的伤痛。 结果,继母不喜爱秀子,还经常会打骂孩子。 更可恶的是,这个女人还趁机卷走了家里所有的钱财,消失不见。 没有了钱,自己还是一个大男人,父亲就决定把秀子送到中国的长春,投奔自己的亲妹妹。 13岁的水崎秀子,不愿意离开父亲,她哭着哀求爸爸:"不要送我走,我不想离开你,爸爸。" 父亲看着年幼的女儿,心里也是千般万般的不舍。 可是没有办法,最后他还是把秀子送走了。 1942年,东北三省在日军的占领下,中国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当时,日本为了深入占领中国土地,还从本国迁移了百万人到中国东北。 他们常年居住在东北,在这里务农,开店,和中国人结婚、繁衍后代,以此来达到同化的目的。 而水崎秀子的姑姑和姑父就是这些人的其中一员。 开拓团 日本政府为了吸引更多日本女人来中国,还拍摄了电影,美化来中国后的生活,表示可以做地主,生活非常安逸。 当初父亲坚持把秀子送过来,也就是因为日本政府这一计划的诱惑。 秀子就跟着自己的姑姑在这里度过了简单的三年。 她适应了在东北的生活,也能说上一口地道的东北话。 姑姑还给她起了一个中国名字"王玉兰"。 网络图片 可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怎么可能会有长久稳定的生活。 1945年,日本战败,宣告无条件投降,日本侵占中国的计划彻底失败。 中国收回东北后,这些本来想在东北扎根的日本人也被遣返回国。 这些日本人靠着日本政府和军队的支持,常年侵占老百姓的土地,残害当地人民。 东北人民自然对他们恨之入骨,他们砸了日本人开设的各种商铺,并驱赶日本人。 落败的日本人,只能夹着尾巴逃走,纷纷登上返回日本的轮船。 而秀子却在慌乱中和姑姑走丢。 16岁的水崎秀子,狼狈地站在街头,哭了一阵又一阵,眼里满是惊恐和害怕。 登不上回家的船,那自己是不是永远没有办法见到父亲和姑姑了。 可怜的小姑娘,就这样被留在了异国他乡。 回不去日本,秀子只能想办法在中国生存下去。 她撒谎说自己是中国人,只是帮日本人打工的,因为她的口音,大家也就信以为真了。 就这样,水崎秀子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很快,她就到了要嫁人的年龄。成年后的水崎秀子出落的亭亭玉立,性格也是温柔体贴,邻里邻居都很喜爱这个小姑娘。 于是,热心的邻居们,纷纷给秀子介绍相亲对象。 最后水崎秀子嫁给了一个国民党军官——宗开国。 宗开国长相端正,性格温和,对秀子非常好。她也很心仪这个军官。 于是,没有多久,两人就结了婚。 宗开国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来迎娶秀子。 这位丈夫既有文化,人还浪漫,对秀子十分宠爱,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爱。 本以为能安定过此余生的秀子,却再一次被命运伤害。 安逸幸福的生活没有过多久,丈夫就去了战场,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年轻的秀子,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 宗开国没有了消息后,别人就把她介绍给了另外一个当兵的,雷国顺。 雷国顺对她也是非常的好,而且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两个人在一起也算是过上了好生活,不用再像之前那样担惊受怕。 不过,这段婚姻也没有持续多久,秀子就提出了离婚。 因为她发现自己的丈夫雷国顺在老家早就有一个妻子了。 正直的秀子接受不了这件事,选择了离开。 年仅20岁的水崎秀子,就已经有了两段不幸的婚姻,她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命会这么不好。 她整个人都变得非常沮丧,常常以泪洗面。 离开雷国顺后,她无处可去,就待在了陕西省的一个小村庄里。 村里一位热心的村民,看着秀子一个人孤孤单单,就给她介绍了邻村的一个叫宋治福的人,想着能让她在这安个家,不必一个人过苦日子。 秀子知道自己一个人女人,漂泊在外,也没有依靠,如果能稳定下来就很好了。 于是,她同意了和宋治福的婚事。 宋治福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为人老实,两个人婚后生活虽然辛苦、简单,但是也终于安心了。 她也没有告诉家丈夫和村里人自己是一个日本人的事情,只说自己叫"王玉兰"。 就这样她隐瞒着自己的真实身份在陕西省的丹凤县生活了下来。 二十多年后,水崎秀子47岁时,宋治福因病去世。 同年,她嫁给了第四任丈夫李明堂。 年过半百,水崎秀子已经经历了四段婚姻,虽然前半生坎坷,但是如果后半生能平稳度过,就算隐姓埋名,远离亲人,故乡,她也算满足了。 但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重回故土。 02
当国家人口大普查时,发现了这位一直没有上户口的"黑户王玉兰"。 以前为了不被别人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秀子多次躲避上户口的事情。 后来工作人员和村民多次上门劝导,才终于说服水崎秀子。 她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经历讲给了工作人员。 交代清楚问题后,工作人员就根据政策,为水崎秀子办理了外国人在华居留证。 水崎秀子一直不愿意说出来事实的真相,就是因为她知道日军对中国犯下的错误,害怕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后,会被村民驱赶,会被丈夫和家人嫌弃。 所以一直躲避工作人员的追问和村民们的劝说。 知道王玉兰是日本人后,村民们也是很震惊,之前他们只单纯地以为她是个外乡人。没想到这个天天说着陕西土话的女人,会是一个日本人。 不过,村民们虽然惊讶,但是却依旧像往常一样对她。 这些年,秀子为人善良,踏实能干,和大家关系都不错,其实村民都是看在眼里的。 那时到中国的水崎秀子不过十几岁,很多事情也并不是她一个小女孩可以决定的。 其实,水崎秀子也可以隐瞒身份,向工作人员表明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 她之所以没有那么做,就是因为思念的亲人和故土在日本,她担心自己如果真的加入中国户籍,就没有办法和亲人相认。 能再见一见亲人,这是她心中一直以来的执念。 她想念童年时生活的小渔村,更想念自己的父亲和姑姑。对于水崎秀子来说,那里才算是她真正的故乡吧。 2002年,水崎秀子的孩子帮她申请回日本探亲。 心怀忐忑的水崎秀子等待着消息,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日本,再去看看自己的日夜思念的一方土地。 可是没有想到,日本的厚生劳动省却以"假冒" 的理由拒绝了水崎秀子的请求。 王玉兰非常震惊,自己离开日本时已经能记得事情,不可能把自己的身份和名字记错。 经过一番折腾,这才弄清了缘由:原来在1995年的时候,已经有一个老太太以水崎秀子的身份定居日本了。 既然知道是有人冒名顶替,王玉兰就再向日本递交申请,讲明事情经过。 这一事情引到了日本政府的重视。 他们展开了多方面调查,还去王玉兰家采血,进行了DNA的对比。 经过一系列调查,真相终于大白: 在1993时,一个中国女人,从其他人手里买了"水崎秀子"的资料,还向日本政府认证了身份。 在1995年的时候,就带着家人正式的定居日本。 此人还申请了"日本战后残留孤儿"的补助,领取了政府发放的住所。 这件事被查出来后,这家人也被日本政府遣返回国。 事情明了,这次日本政府终于通过了王玉兰回国探亲的申请。 于是,王玉兰和丈夫李明堂一起踏上了回乡之旅。 重回福冈县,却没有多少熟悉感。 当初那个小渔村早就变成了变成了小楼房,自己思念的家人也大多都离开了人世,只有姑姑的女儿还人世,还有那片海。 看到这片海,王玉兰想起了父亲出海打渔的情形,心里不禁涌出一股暖流。 王玉兰拉着表姐的手,泪流满面。 她还记得,当初在东北时,她们经常一起玩耍,如今再见却都已经是儿孙满堂,头发花白的沧桑老人了。 王玉兰在中国生活几十年,早就忘记了日语怎么讲。和表姐交谈也只能依靠翻译。 她心里逐渐明白虽然自己是一个日本人,亲人也在日本,但是自己早就不属于这里了。 她已经成陕西黄土大地上的秦岭人。 她会说陕西话,熟悉丹凤县的一切,现在的日本福冈县对她来说更像是陌生的地方。 所以,她拒绝了表姐让她留在日本生活的邀请。 选择继续回到中国。 最后 2018年,89岁的王玉兰去世。 按照王玉兰的嘱托,家人们把她的遗骨埋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只是遗照选用了一张穿和服的照片。 对王玉兰来说,日本是她的牵挂,是她故乡,但是中国却早就成了她真正的家。 其实像王玉兰这样的战争遗孤,还有很多。 据新闻报道, 在陕西的商洛县,就还有三位这样的遗孤。 王玉兰是不幸的,因为战争她的人生变得十分坎坷。 但是她也是幸运的,能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活下来,并安享晚年。 当然,这都因为中国是一个善良、有包容心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