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于2020年元旦已经开始实施,它对农村普遍存在的"一户多宅"情况的管理将更加严格。那么,农民在农村有房又到城市买房是否违背"一户一宅"的原则,两套房能不能同时拥有产权呢? 在弄明白这个疑问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何为"一户一宅"? "一户一宅"是根据土地法规等相关政策,农村一户居民只能拥有一处用于建房居住的宅基地。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新施行的《土地管理法》对于这块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我们再来了解何为"一户"?我国相关政策对"一户一宅"中的"一户"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这是因为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因此每个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规定"一户"的界定标准。我国大多数地区是把农村家庭一个户口本上的成员规定为一户,有些地区是把每个儿子结婚成家后划为一户。所以,"一户一宅"中的"一户"并没有准确的人数标准,有的"一户"可能是一人,有的可能是几人,甚至还可能是十几人。 我们再来了解何为"一宅"?"一宅"简单来说就是一处宅基地,这处宅基地是村集体给予本村村民的福利政策,是不收取费用的,而且对这处分的宅基地的使用权利会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但是新的《土地法》并未对"一宅"的具体面积有个统一的规定。这又是考虑到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如可支配面积指标、地区的人口和地势等等,比如河南对于"一宅"的面积要求平原地区是不超过167平方米,而山区丘陵地则要求放宽到不超过200平方米。而对于"一宅"中面积超标的部分也会征收相应的土地使用费用。另外对于"一宅"的使用权限则规定农户对自己的宅基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和继承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始终是属于村集体。但是对宅基地的使用是按"地随房走"原则,只要宅基地上的房屋还在,房屋下面的宅基地的使用权就不会变。 弄清楚了"一户一宅"中"一户"与"一宅"的相关规定,那么,农民在农村有房又到城市买房是否违背"一户一宅"的原则,两套房能不能同时拥有产权呢? 首先答案是:农民在农村有房又到城市买房这种情况并不违背农村的"一户一宅"的原则,而且这两套房是可以同时拥有产权的。"一户一宅"中的"一宅"指的是农村宅基地而不是房屋。规定并不反对"一户多房"的情况。而且在城市购买商品房所占用的土地并不属于农村宅基地。对于城市商品房建设用地也属于城市用地范畴,其所有权属于国家,而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土地使用范畴,其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因此农民在农村有房,是可以再到城市买商品房的,二者并不冲突,也不违背农村"一户一宅"的原则,并且这两套房还可以各自通过确权来同时拥有产权。农村老家有房,又在城市买房并不会按第二套房收费;在城市里有了房,也不会影响对老家宅基地的建造和使用。 但是"一户一宅"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还要注意以下特殊情况: 案例一:小张在城市买了商品房,想着家中的老房用不上了,于是就把老家的房售卖给了别人。又过了几年,小张把城市的工作辞掉了,想回到老家搞养殖,这时想在村里再建处房屋居住,然而村里不同意再给他批一块用于建房的宅基地。这里虽然小张在村里没有了宅基地和房屋,但是在他想再次留村居住时村里是不可能再给他批复一处宅基地的。因为村里认定他卖掉老宅的使用权还是他的,按照"一户一宅"原则他就不会再申请到另外"一宅"的。 案例二:小王趁上大学时把自己在农村的户口办理了"农转非",成为了非农业市民。但毕业之后他并没有在城里买房。这时他在老家的房屋可以继续使用,但是随着小王身份的变化,房屋下宅基地的使用权利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一旦房屋倒塌,小王就会失去对老家宅基地使用的权利。村集体并不会因为小王没有房屋居住就允许他接着使用这块宅基地。因为小王农民身份的改变,同时也失去了村集体给予他福利的权利。 案例三:小李结婚后与父母分了户,自己也另外建造了一处宅基地与父母分开居住。当小李父母离世,他们留下的老宅上的房屋自然而然就被小李继承了。那么,这时小李就在农村同时拥有了两处宅基地。这种情况下又是怎么规定的呢?小李父母遗留的房屋属于私人财产,是可以被继承的。小李对这处房宅具有使用的权利,但是根据"一户一宅"原则,一旦老宅房屋倒塌掉,小李是对这处宅基地没有再建的权利的,此时这处宅基地也会被村里收回。 案例四:小赵与父母没有分户,但各自有一处宅院,此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家两处宅院总面积没有超过当地对于"一户一宅"的使用面积标准的情况下,这两处宅基地是可以看作"一宅"的,并不违背"一户一宅"原则。 因此,农民在农村有房又到城市买房并不违背"一户一宅"的原则,并且这两套房是可以同时拥有产权的。 从法律规定讲,一个农民可以既在农村有房子,也可以在城里买房子,同时拥有两套房的产权。 不过,实际能不能同时拥有产权,还是要看两个房子到底可不可以都拿到产权。 一般来说,城市里的商品房 ,是向房地产开发商买的,而房地产开发商的地是通过招拍挂程序竞买的,只要按照规定的容积率建设的话,基本上是有产权的。 主要是看,农村的房子是不是有产权。 农村建房,特别是以前,不太规范,有很多人是未批先建。这种情况下,就要分析是不是符合宅基地使用的条件,能不能补办手续。 如果宅基地审批和建房申请的手续是齐全的话,那么,就算手上没有土地证和房产证,也没有关系。当前,各地正在推进房地一体的土地确权登记,可以办理权证。 如果能够办理权证,那就说明是合法的。 就说这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END ——农村房地产问题,来找"土砖家"。 l农民在农村房子是私有财产,升官发财,年迈离休,荣归故里,树高落叶归根,中华民族乡土情怀,应该传承。城市买房,属于商品房,既是商品,属于购买物品,同样属于私有财产。理应拥有。 首先你要明白农村宅基地跟商品房的区别,商品房可以流转,宅基地不能流转,归集体所有。不过从2016年土地确权登记开始,逐步在往私有化方面走,就是讲以后都可以流转了。 商品房是有七十年时间限制的产权房,政府是土地的唯一供应商,你只是花钱租了一定期限的使用权,70年过后怎么处理还不知道。 所以可以同时拥有产权,都是合法的。 农民在农村有房子,又到城市买房了,这两套房能同时合法拥有产权吗?农民在农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种特殊权利,满足法律的要求,就应该取得这个权利。而城市里的房子是一种商品性质,如果农民有经济条件,就可以随便购买,只要经济来源合法,依法缴纳购置税,拥有几套都是会拥有产权的。 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又是农村土地的拥有者,农村的土地是本村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分配就要根据真正需要来调节,所以农民既要合法拥有一处宅基地,又不可以随意超岀规定的范围。按照法律的规定"一户一宅",既考虑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又彰显了一种公平公正的原则。 农村的宅基地,虽然土地管理法规定是"一户一宅",但实际当中也有一户多宅的现象,这多数都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国家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也不可能一刀切,因为我们国家岀台土地管理法比较晚,对历史遗留问题还要一步步过渡。 对于农民进城买房子,国家是没有限制的,因为城市里的房子是一种商品性质,建起来就是卖的,市场经济农民和其他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另外城市里建房用的土地,是通过征用取得的,换句话说就是买来的,而农民建房子使用的土地是按照需要分配的,所以不能等同对待。这样农民通过合法手续在城市买来的房子,无论就拥有数量多少,都是拥有产权的。 现在的农民已不是一、二十年前的传统农民。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不断增多,其中有能力购买城镇商品房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城里买房,让家人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这是新时代农民逐渐摆脱贫穷,过上小康生活的物质条件。这些新时代农民虽然在城里买了房子,但他们原有的农村宅基地同样受法律保护,这些原有的农村宅基地房屋,也是属于他们应得的合法财产,不能因为他们在城里买了房子而限制甚至取消他们原来合法的农村宅基地房屋。赶上了这个好时代的农民工是幸运的,他们是新时代农民的成功者。 2017年开始农村的政策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国家提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相关权益之后,进城农民也能能够在农村享受到土地权益,不过在修建房屋方面也变得更加严格,农村的房屋建设必须要经过当地政府的审批。 你在城里买了房,但在农村拥有多处宅基地,那么你就不符合一户一宅的规定。这样的情况原有的多出的宅基地可能要被回收,最后只能选择一处。 根据情况分析、农民虽在城里买了房,大部分都有贷款、即使是城市有房、农村有房、但是不违法。 你、这问题是纯碎傻逼,城市住户有十几套房子的,怎么没有没收呀,农民就不可以去城市买房子呀,还以为自己高贵呀,在城市你不经商不坐管不是白领,你的日子就不如农民舒服,吃喝都算计,这就是城市居民现实 家里有房产证的房子和城里有房产证的房子一样,只要是在合法的土地上盖的合法的房子都拥有产权,城里的能卖家里的也能卖,我们村就有不少!只不过这些房子都是建在国家的土地上的,也都有一定的期限或限制!真的国家用到这些土地就得让出的!当然会得到一定的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