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个历史人物
他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父亲为鲧,母亲是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是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
大禹
相传帝尧时期,中原地区洪水泛滥, 水重灾祸,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帝尧命令鲧去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采用"堵"的方式,即修筑堤坝,逐年加高加厚的办法,结果历时九年都未能平息洪水灾祸,帝尧大怒,处死鲧并任命禹继任治水之事。
面对滔滔洪水,禹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及总结父亲鲧失败的教训,改变了"堵"的方法,采用"疏"的办法,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从西向东,一路测量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并因此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誉。
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并且禹在治水的过程中,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因此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在位十年,到了会稽后去世,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继任夏朝天子位。自启继禹位,父子、兄弟相传的王位继承制固定下来,并开启了中国「家天下」的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