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先跟你说组数据吧,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92个,其中普通高校一工575个,211学校一共112所学校、116个校区,2018年报考研究生人数已超过290万人,而985院校一共就39所,从人数比例上来讲,985类学校研究生毕业生大致占全国同期高校毕业生的4%,所以你说考985简单吗? 那相对来说,怎样考才能把握大些呢?先从学校 来说。虽然985类院校算是全国顶尖的那些学校了,但是其中按照学校的综合实力来说,也是会分些等级的。比如二区的唯一院校兰州大学,比如政策类高校中央民族大学,比如三个最近几年发展不是太快的学校:湖南大学、东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还有985类学校中那几个非自主划线类的院校比如中国海洋大学,还有一些学校是吃了名字的亏比如中国农业大学;这些学校相对来说算是985类学校中好考一些的。 再说专业 。在考研中,同一学校不同专业报考难度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比如兰州大学的工科类是比较强悍的,但是偏文科类的专业就相对一般些;而像北京师范大学这类的学校,偏文科的专业都是很霸道的,但是工科只算一般;还有就像中国农业大学这类的学校,农学算是公认的第一名,但是其他学科就要一般很多了。所以,如果你只是为了考上985类高校,你就可以选择那些学校里的骗冷门的专业。 因为你本科是211学生,所以相对来说你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还是不错的,也只能说你比大部分同学的起点要高些,但是要想真正的考上理想的学校,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985类高校的优势专业,你还是需要下很多力气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客观的复习计划、充足的学习时间,再加上高效的复习效率,最后再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我相信你考上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我要告诉你考研去985很简单,估计你会砍我,我要说很难,又没满足你的心里期望,你会有失落感。我先来说结论:211考985肯定没那么简单,但是基本上只要认真学习,211考个985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211院校种类 为何对211院校考研,我比较犹豫,因为211院校这个范围太大了,顶级211院校,比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些211院校的高考分数,本来就是超越大多数985院校的高考分数,因此这些院校考研,普通的985,人家还看不到眼里呢。 除了顶尖的部属211院校外,还有青海大学,海南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海南大学这类边疆照顾性质的211院校。211考研差别会特别大。 211院校差别很大,从最顶级的211到最一般的211院校,差别比普通211和非211差别都大。 比如上海财经大学,估计眼里只有清华北大华东五校和人大,其他985院校在上海财经学生眼里考研根本是不会考虑的 。因为当年人家高考分数就是仅次于清华华东五校人,甚至比华东五校的某些高校分数都高,尤其是金融专业,而且其他985的金融就业还真不如人家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同样的情况还有北邮和西电,一般的985工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家根本看不上。 而边疆211本来生源就差一点,考研质量也层次不齐。 所以我找一个中等211院校-郑州大学,河海大学,或者是中等偏上的211院校,以及顶级的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考研情况,我们看看这些院校的考研985情况难不难。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作为一所巨无霸,考研质量怎么样呢?根据就业质量报告,2017年考取研究生人数为3403人,本校为790,而世界一流大学考取人数为70%,那除去本校外,其他985录取比例在3403*70%-790/3403*70%=46.78% 郑州大学考研到985的考生占到总录取人数的46.7%,比例相当高了。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作为国内顶级的水利院校 水利学科和清华大学并列全国第一。在211中算中等211。 2018年考研情况,本校占一半,一流大学(985)占到33%,一流学科高校(211)占到10%。显然211院校考研到985也不容易啊。大部分还是考本校。除了本校外基本都考985。 主要集中在北大,清华,浙大,南大,同济,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作为一所照顾的211院校,有一定的代表性,青海大学考研到985的人数比例占到46%,这个比例相当高了。不过青海大学的总体考研比例只有12%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作为顶级211院校,考研83.48%都留本校了,考外校的集中在清华大学,中科院大学,北京大学,看开北京邮电大学的考取985%比例不高,最多也就16%,可能看不起其他985吧。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总体43.8%的升学率,其中69%是考取的本校,26%考取了世界一流大学,其中报送占了57.9%,考取院校最多的是北京大学24人,复旦大学38人,清华大学13人,中国人民大学10人,上海交通大学7人,浙江大学2人,基本上清北华东五校外的985根本看不 上,甚至中科大南大都看不上,别的更别说了 结论 从文中可以看出,越是顶级的211院校,考取外校985比例反而不高,因为其他985院校水平比本校差,越是一般的211,考取外校的985比例还比较高,你说考985难不难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答主本科211,研究生985,目前已毕业 1,考试能力:如果单纯用211,985来作为考试能力区分的话,太过含糊了。毕竟高考成绩并不是严格按照最高的去985,依次排下来去211。所以未必211学生的水平就比985学生弱,也未必就比普通一本强。从这点来说,不一定。 2,考试模式不同:高考起码一个省一份卷子,竞争者众多。而到了考研,保研、工作、出国的就分流了很大一批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试卷又是各自招生,竞争者完全不是一种级别,从这点来说,是简单的。 综合以上两点,判断考研难易,如果没法明确到哪个211的哪个专业,考哪个985的哪个专业,是没法给出明确答案的。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211大学的毕业生去985大学读研,应该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的。 首先,985大学的毕业生,很多容易找到好的工作,或出国留学去了。因此,985高校要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光只有放宽一些放大一些,而除了985大学的毕业生外,211大学的毕业生就是最理想的选择了。毕竟,这些大学生也是来自中国的"名牌大学"。 另外,我们先不分析211大学本身的管理与教育水平高低,单说这些毕业于211高校的大学生在高考时能考入211大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以说都是当年的"佼佼者",一般他们的高考分数都超过本一线几十分的。往往这样的学生刻苦耐劳,学习能力与悟性都比较高,也就是说素质相对比较好一些吧。 还有,211大学很多专业也很"走俏",有些人直接就去工作了,没时间读研。所以,如果你是211大学毕业生,想去考研自然是有优势的。 但是,你说的211大学生去考985大学的研究生简单不简单这个问题,就不好说了。因为如果你与导师不熟悉的话,又没人介绍的话,相对来说有困难。因为现在导师的权利很大,他们往往从熟悉的本科生中挑选他们的"爱徙",如果一个导师发现了某个本科生掌握了导师正在做的课题的技能或其他什么优点,导师往往就直接要了,甚至可以本科没有毕业就直接进入导师的实验室进行学习。而考研的考试只是形式了,那你说简单不简单? 如果你没有熟悉的导师,可以让你本科的一些"大腕老师 "推荐一下 ,把你推销给一些你想要考的导师,也有一定的作用!国外也很多这样的例子。 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211大学自身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如果去考985高校,只要过线一般情况下优势很大,这里就是强调其出身,毕竟211大学学生见多识广,自身也比较聪明,所以只要过线,录取的概率是最大的,很多导师会优先考虑。但是研究生考试毕竟是选拔性的考试,很多211大学的学生,就业了一批,推免了一批,剩下的有些同学中,荒废了不少。也许是高考的高压到大学的逆反!所以很多过复试线有点难。过不了线,再多的出身优势也是无济于事。 此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211大学是政策性原因,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不是很高,而且由于分省录取,有些省份的一些学生自身实力可能稍差,毕竟考研是全国性的,没有了地域因素的优势! 总之,211大学考985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具体到个人就千差万别!这种出身优势如何转化为考试的优势呢?我看还是要充分利用本科的资源,提高自己的水平,学校只是提供平台,自己还是要抓住。否则反而是劣势,因为复试的时候,老师会对你有很大的期望。假如期望太高,可能失望也会越大!导师会觉得,你平时的资源那么丰富,结果还不如普通二本学生的水平,可见有可能给自己招一个麻烦,也许还会心气比较高傲,导师不好驾驭!所以有时候优势同时伴随着劣势… 作为从211学校考上985学校的亲身经历者,对此我有有点看法。 首先,当你选择了考研,目的就是为了往上走,为什么不选个更好学校往上爬呢?所以,考研考985学校当然是最优选择。 其次,要问自己,这个选择是否是自己想要的?考研目的是什么?不要为考研而考研,要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如果你觉得拿个文凭就够了,那自然随便一个有学位点的学校都可以,如果你要提升自己的学识与境界,往更好的学校走那是必然选择。毕竟,层次决定着水平。 第三,考研主观条件最关键。我不太爱听那些说什么211出来的学生一定不如985的话。虽然大学鄙视链中211的确比985差。但是,不同专业各自发展不一样。同时,每个人自身的努力最重要。学校不代表个人。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好好准备,211上985完全没有问题。 第四,分析客观条件。从学校层次上,211差985并不是差非常多,还有地方院校垫底。部分学校考研看出身,至少211具有一定优势。其次,竞争对手上,真正厉害的985院校的学生其实大多出国深造去了,你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就是和你同等水平的人。第三,985院校管理更加规范,走关系、暗箱操作的情况较少,相对公平。 第五,具体方法。考研最忌讳的就是没有方法,盲目备考。大家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技巧其实不用说太多。 重点来了:一定要看考纲,一定要看往年真题。多认识你考学校的学长学姐,如果能知道学校命题人最好了,可以多看看命题人的论文,或者有机会去听课。把握学校出题规律,学院的风格,这很重要。 当然,联系导师也重要,不过那是考研成绩出来的后话。 总之,事在人为,没有难不难,只有你想不想。如果你有方法够努力,自然能够脱颖而出。 显然不是的。 考研没有简单的,考985研更是不会简单。不管你来自普本、211,或者是985。 我更愿意回答考研这类的话题。因为我对自己考研过程的记忆很深刻,同时我这几年也在不断地被学生咨询考研问题。 考研有初试和复试。初试要考4门,除了政治有几本书,英语、高数或者两门专业课几乎都是没有范围的(有的学校的专业课会指定基本参考书)。没有范围,就是没有复习路线,难度会增大很多,唯一能参考的就是往年试题。而有的学校的几年试题也不太好找。 考研复习的时间一般是在大四上学期,算上暑假差不多半年时间。这半年时间里,有的学校还会安排学生实习实训,有的孩子也要同时做毕设,在时间和精力上,也不能跟高考比。 因此,考研不易,尤其是要考985研。 985全国一共39所,都是顶尖的学府,211全国100所。不排除有些专业排名第一的院校是211院校。就总体而言,985院校的校风、实力还是比211要强很多的。 当然211院校的学生有优秀的也有一般的。 但是,在考研初试的考场上大家都是一样的。不看你来自哪里,只看你复习得怎样,是否沉下心吃得苦熬得住。985的学生考不上本校研究生的也大有人在。 考研还有复试,这个就是看你本科四年的学习情况了。也许初试靠半年的突击还能勉强过线,复试基本上没有投机取巧的可能,导师的眼睛就像照妖镜一样,分分钟就让你现原形。 咨询我考研的孩子很多是普通二本的学生,他们有着小小的自卑感,不敢报考985,怕被导师歧视,我一直都是鼓励他们去报考更好的学校。 但是对于题主,我想提醒一下,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复试都有刷高分的记录,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导师觉得这个学生不够谦虚。 不管哪个学校学生考研都不容易,说白了没有付出哪有收获,做任何事情只有付出了才能有收获的。 谢谢邀请。本人研究生毕业,结合自身经历,谈几点看法:只要考研,都难。 ①考研,考985学校的研究生,要面对的是保研的,还有985本校的,还有其他比你优秀的其他985,211的学生,难度确实很大。 ②985学校的研究生考生一般自主划线,也就是说得过国家线,而且得过学校的自主划线,意味着英语成绩必须好,尤其是英语。政治成绩必须过线,单科淘汰直接over了,所以英语一定要好。 ③难也得考,因为越好越有价值。考到好学校,将拥有更多的资源,包括学习环境、学术氛围等,而且出路更加广阔。 ④复习时尽量多多阅读心仪教授 的文章、观点,查阅历年英语分数、专业课和政治分数线和总分分数线,专业课历年真题考研论坛一般有卖,买到后事半功倍。 谢邀! 首先回答题主: 第一,这个提问内容存在问题!因为所有的985高校都是211重点高校! 第二,存在误解!误认为985高校毕业生都比非985学校厉害;误认为211高校毕业生专业水平都不及985高校毕业生;误认为如外交学院等非211高校毕业生专业水平可能都不如985高校毕业生! 实际上,考研依然是最高水平的国家级考试: 即便是985高校考外校985高校研究生一样存在难度! 即便是985高校考本校985高校研究生也并非容易! 比如985高校武汉大学的英语专业本科并不一定比211高校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本科厉害! 再比如985高校复旦大学的德语专业本科毕业并不见得都比211高校的对外经贸大学德语专业本科强! 985高校毕业生报考本校的研究生相对容易考上。如果跨专业、跨城市、跨学校考研,难度还是相当大。 考研的难易很难表述完整!只针对个体一对一讨论更具体,针对群体考研很难透析完整。 每所大学要求不同,每个专业要求不同。 比如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跨专业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你说容易吗?我可以说,太难了!